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皮带罩零件的冲压工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介绍了拉深模的设计,分析了拉深时零件项部圆角产生拉裂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零件拉裂的措施。通过热处理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压铸薄壁筒形零件时 ,零件产生翘曲变形、拉裂拉断现象进行分析 ,对模具设计和压铸工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介绍了压铸薄壁筒形零件时 ,在模具未开模时先用油缸抽拔型芯 ,待完全克服了铸件对型芯的包紧力后再开模 ,延时拖动滑块型芯 ,使零件完整地停留在动模内,解决了零件拉裂、拉断和变形等问题。这种模具结构和油缸二次抽芯方式对薄壁筒形类零件的压铸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板左\右侧第二横梁外部的拉深成形及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板左\右侧第二横梁外部零件进行拉深成形工艺分析,设计了拉深模具结构,介绍了模具的调试过程,分析薄板料的拉深成形危险断面变薄拉裂及起皱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壳体零件缩口工艺进行分析,介绍了零件的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及缩口凹模的设计,同时介绍了模具结构及模具的工作过程,并对该零件缩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措施,保证了该零件缩口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对盒体零件的冲孔工艺方案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各种冲孔工艺方案的优缺点,从而确定了利用凸轮机构,实现了该零件的径向冲孔。介绍了该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给出了零件的工艺计算方法,提出了模具的设计方法,为解决同类零件的冲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依靠经验对外形复杂、需要多次拉延才能成形的汽车覆盖件进行模具及工艺设计困难而效率低.基于板料成形模拟软件Dynaform,对某轿车加油口盒的一次拉延可成形性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该零件在一次成形过程中存在缺陷,由此提出二次拉延成形的工艺方案.针对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拉裂和起皱的部位,进行了工艺优化和模拟验证,获得了满意的工艺方案,对该类零件模具工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设计零件为筒盖,是三级阶梯拉深和一反拉深、浅正拉深及冲孔的拉深件,结构较复杂,在分析成形工艺基础上,采用两套复合模。由于拉深成形时会出现拉裂、起皱等问题,因此设计时设计压边圈,避免了零件起皱;利用模拟软件分析材料成形工艺,以确定所设计模具是否会拉裂,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筒盖进行三维造型,可以解决零件结构复杂、毛坯尺寸计算繁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汽车左右后轮罩的形状复杂,拉延成形难度较大,易出现拉裂及褶皱现象,废品率非常高。针对以上问题,基于汽车左右后轮罩零件的结构特点,对汽车左右后轮罩拉延工艺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拉延模具设计的难点,确定了拉延件的冲压方向,指出选择冲压方向时需要注意的因素。对拉延模具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模具结构的特点及模具的工作原理。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采用双动拉延模,多方位同时冲压,使得毛坯与凸模的接触多且分散,很好地避免了拉裂与起皱现象,提高了冲压件的成品率。优化后的拉延模不但简化了模具结构,而且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密封盖零件翻边工艺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零件的工艺参数的计算,同时介绍了模具结构及模具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铜导条零件的冲压工艺及设计制造难点,介绍了排样设计、模具结构特点及关键零件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弯曲扭转现象的方法,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a large ceramic part was successfully compacted and sintered using uniaxial die compaction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die design, compaction pressure, lubrication, sintering procedure and part orientation in the oven on the P/M part qual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preferred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and concluded. The main quality issues encountered were cracking and distortion.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the powder compaction process was also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Based on the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acking location and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predicted fro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上片零件的分析 ,确定了成形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 ,解决了在成形过程中的材料起皱、开裂和窜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一种2Cr13钢异形模锻件淬火回火后批次性表面开裂的问题,从复查工艺过程入手,通过计算机模拟工件淬火过程中表面应力状态变化,观察开裂工件显微组织及裂纹形貌,分析工件淬火开裂原因,并通过热处理试验验证了淬火制度对工件表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Cr13钢异形模锻件淬火后出现表面裂纹与锻件形状、淬火加热方式以及淬火温度有关,可通过增加锻件过渡区余量、采用到温入炉以及较低的淬火加热温度的方式降低淬火开裂风险。采用1000 ℃淬火,到温入炉作为产品优化后的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于金相、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电熨斗生产用铝合金压铸模具早期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具钢组织中存在异常的夹杂物,是导致模具型腔表面过早出现热疲劳龟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薄壁不锈钢筒形件连续拉深工艺,采用圆锥形凹模和平凹模相结合的级进模结构,既可避免不锈钢筒薄壁拉深起皱和断裂现象,又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在有余热的软化退火板料上涂覆氯化石蜡润滑,使润滑剂均匀粘附在板料表面,润滑效果好。减少了中间退火工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Cr12MoV钢冲模模板在线切割加工时发生的开裂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板原材料共晶碳化物偏析严重,大块碳化物尺寸超标是导致其在线切割时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锻造及热处理工艺,解决了模板线切割开裂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胜利  党杰  张琳 《模具制造》2008,8(4):44-46
对宽凸缘薄壁不锈钢筒形件进行了成形工艺分析。采用的连续拉伸工艺,减少中间退火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模具结构采用圆锥形凹模与平凹模相结合的方法,避免拉伸起皱和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8.
徐军  伍超群 《热处理》2010,25(5):69-72
Cr12钢冷作模具经热处理和磨削后,在静置中产生脆性开裂。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开裂模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具的开裂系由于回火不充分,碳化物粗大,加上后期的不良磨削、铣削加工所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用于铜合金阀体的H13钢锻模在使用中过早开裂。为此,对开裂的模具进行了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显微硬度测试以及电镜分析等。结果表明,该模具内部组织不均匀,内应力增大,从而导致强度性能降低而发生早期开裂。  相似文献   

20.
某厂4Cr5MoSiV1钢制铝合金热挤压模出现早期开裂失效现象。通过宏观观察、金相分析、断口分析和硬度检测等方法对失效模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模具开裂主要是由于其表面存在氧化脱碳层以及模具的设计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