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后射火控系统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肩发射是歼击机对付尾后敌机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越肩发射就是本机利用机载火控系统控制机载空空导弹攻击尾追本机的敌机的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它分两种发射方式:前射和后射,即本机向前发射导弹,"越肩"攻击尾后目标和本机向后发射导弹攻击尾后目标.本文重点讨论了后射火控原理和关键技术:机载后视传感器、发射架和后射导弹等的问题;最后定性地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旭  刘小方  张泽奇  温婷 《通信技术》2010,43(11):52-54
为缩短某型导弹发射车占领阵地准备时间,提高导弹发射车对点定位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定位系统,此方法利用了激光测距仪以及步进电机、CCD感光板和单片机来进行设计。此系统能辅助驾驶员快速引导导弹发射车准确对点定位.对提高导弹武器可靠性和整体作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导弹发射车车速小于25km/h的前提下,其测距定位效果非常明显,在实际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明  曾毅 《山东电子》1999,(4):18-19,20
本文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红缨一五系列导弹发射机构功能检测仪中的应用,该控制器在导弹发射机构仿真发射时,对发射机构输出的信号定时检测分析判断,控制显示检测结果,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某型导弹发射控制系统是以多微机结构处理的一种分布式导弹发射控制系统,代表了当代导弹武器发射民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本文旨在通过对某类常规战术导弹发挥控制系统射击模型的分析,探讨导弹打击目标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红缨一五系列导弹发射机构功能检测仪中的应用,该控制器在导弹发射机构仿真发射时,对发射机构输出的信号定时检测、分析判断、控制显示检测结果,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针对捕控指令电视制导导弹发射位置优化问题, 提出了一种多威胁条件下逐步缩小优化空间的优化方法。首先, 分析了发射位置约束, 建立了导弹作战空域静态、动态威胁模型; 其次, 提出了发射位置优化指标且建立了优化模型; 最后, 在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 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充分验证了优化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具有一定的实战应用价值, 对导弹的作战使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向攻击技术方案的对比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空战前向攻击为参照,以对比的方式分析,论证了导弹越肩发射后向攻击和后向发射后向攻击技术方案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空战导弹后向攻击技术方案的倾向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范明俊  汪民乐  李晓光  孙永福 《红外》2009,30(12):25-28
根据理论分析方法和实测数据,本文详细分析了导弹发射车及其地物背景24h内的红外辐射温度的变化情况,给出了发射车的红外热图的反差性质,论述了导弹发射车在热动态条件下的主要红外暴露征候,提出了降低导弹发射车红外暴露征候的措施.结论是本文的研究对提高导弹发射车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生存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复合制导空空导弹在中末制导交接班时的导引头截获概率是全弹设计的核心, 是总体设计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了数据链传输信息误差对红外型空空导弹发射后截获概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数据链传输信息误差对导弹截获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发射后截获导弹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潜射导弹水下发射过程的特点,初步探索了水下发射技术研究过程的一些规律,给出了导弹水中运动过程中流体动力相似和结构动力相似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多发红外诱饵弹干扰下飞机击中概率计算。主要考虑飞机红外辐射强度沿方位角变化和诱饵弹投放时间因素,将飞机红外辐射强度看作方位角的函数并认为投放时间服从于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末阶段飞机-诱饵-导弹对抗模型,并通过数值方法计算得到飞机击中概率。算例中进一步分析了干扰时对抗过程的细节。  相似文献   

12.
冉华明 《电讯技术》2020,(2):181-188
针对多异构机载平台对不同类型的地面目标执行攻击任务的协同任务分配问题,以平台载弹量以及摧毁任务目标的需弹量建立平台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各平台的任务序列以及执行任务时的武器使用量序列作为决策变量,在基地-任务航路矩阵和任务-任务航路矩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平台武器约束、平台航程约束、任务需弹量等约束,建立多机协同任务分配模型。设计了两步分布协同拍卖算法,通过多次生成任务的拍卖招标顺序和基地的拍卖竞标顺序,实现了多机协同任务分配问题的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求解算法能够有效合理地解决多机协同对地攻击的任务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型红外成像引信终端可视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型红外成像引信通过共享成像导引头实现前视探测和起爆控制,能够获得目标由完整到局部的一系列动态红外图像。装有新型红外成像引信的先进红外成像制导型空空导弹强调实现对目标的全向攻击,因而其弹目交会情况是复杂多变的。由于不可能获得任意交会情况下的照片或录像资料,这给基于GIF技术的成像引信瞄准点识别算法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首先分析了弹目遭遇情况,研究了影响目标飞机姿态和成像的因素,然后利用0penGL三维图形库和C 作为编程工具,建立并绘制了目标飞机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模型变换和合理设置目标的材质和贴图,实现了红外成像引信的终端可视化仿真。最后,给出了一些不同姿态和在不同交会阶段的目标飞机的仿真图像,并利用这些仿真图像对我们在前一阶段工作中提出的一种基于机头位置和机轴方向检测的瞄准点识别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仿真方案能够满足新础红外成像引信瞄准点识别算法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空空导弹火控系统靶试精度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空导弹火控系统靶试精度评估技术的特点,对靶试高精度测量区的确定、测量参数需求和精度综合评估建模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为确保机、弹、靶的飞行轨迹落入高精度测量区所进行的简化飞行方案建模与仿真,提出了测量参数需求以及靶试精度评估方法,建立了评估模型,用于完成空空导弹火控系统靶试任务,验证靶试精度评估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Because of the limit of angle of view(AOV) of IR imaging seeker during the approach of missile and target, the detector can only get the partial image sequence of aircraft nose after "lose point". Recognizing the axis direction on the basis of partial IR image sequence is a key issue of the advanced IR imaging guide airto-air missile faced. In this paper, a recogni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skeleton and modified Hough transform, and this method can recognize correctly the axis direction of aircraft nose in different poses during missile-target encounter. Firstly, the morphological skeleton transform was us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skeleton features. Secondly, the modified Hough transform was used for the straight-lines detec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aircraft nose and axis and invariant of nose features in high-speed IR image sequence, the axis direction can be detected and calcul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nd the precision of axis direction recognize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accurate burst control of GIF fuze.  相似文献   

16.
Missile systems must acquire and intercept high performance aircraft over wide ranges of velocity, altitude and angle of attac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IMSCRIPT simulation model for an aircraft and SAM (surface to air missile) encounter. Since SAM locks onto its target, aircraft evasive actions such as 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s (ECM), and aerobatic maneuvers may not be effective; however an aircraft may evade destruction by exhausting the missile's fuel supply. It is demonstrated by the simulation that as aircraft speed increases, the mean kill time is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aircraft which escape also increases. Aircraft treated here may conform to the specifications of SR-71 Black Bird and F-14A Fighter.  相似文献   

17.
空空导弹研制需要一系列空中系留飞行试验,以解决导弹制导系统对真实目标的截获跟踪能力。传统的系留试验由于地面试验人员无法实时掌握靶机和目标机的动态,给飞行试验结果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系统利用日益广泛使用的GPS全球定位技术,从载机的导弹产品和目标机GPS吊舱接收下传的GPS信息,实时解算出目标机相对于载机位置、速度等信息,显示在数据处理软件上,从而使地面试验人员实时获取载机和目标机的相关信息,为试验指挥提供了可靠数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留试验的成功率和导弹截获概率,为飞行试验节约了试验经费和时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机载雷达作用距离的需求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机载雷达的作用距离与空舰导弹的射程之间的匹配是弹机协调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飞机在执行攻击任务 ,特别是远程奔袭时 ,能够发现并及时进入目标攻击区域是整个任务过程的重要环节。该文以载机实施空舰导弹攻击的过程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现有机载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与空舰导弹的最大射程之间的函数关系 ,并重点对目标发现和目标战斗航向进入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推导出一种机载雷达作用距离的需求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无人侦察机这三种高能激光武器作战目标的目标特性,并简要分析了激光武器有效打击它们的部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红外图像的飞机姿态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成像导引头信息的红外引信可以获得目标由完整到局部的一系列动态红外图像,实现前视探测。飞机姿态识别对成像引信瞄准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高速交会情况下飞机目标的运动特性,利用遗传算法确定像平面上目标图像的旋转情况和机头位置,以及测距装置提供的距离信息、目标图像的长度及红外探测器的系统参数确定目标的俯仰情况,最后利用弹目交会过程中目标轴线方位角和高低角的不变性实现了飞机飞行姿态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