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RM-ODP标准以及Web services技术,提出了基于Web应用的开放的模型复用框架OMRF,从企业视图、信息视图、计算视图、工程视图、技术视图五个层面给出了该框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基于该框架的模型复用开发应用模式,阐述了基于该框架的具体研究问题,对提高模型复用与集成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RMODP标准以及Web services技术,提出了基于Web应用的开放的模型复用框架OMRF,从企业视图、信息视图、计算视图、工程视图、技术视图五个层面给出了该框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基于该框架的模型复用开发应用模式,阐述了基于该框架的具体研究问题,对提高模型复用与集成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 Catalysis Icon和TriReme共同开发了Cataly-sis,目的是用组件和框架构建系统。Catalysis可以用连续视图来描述复杂系统,每一视图定义了模型的合作模式。Catalysis提供了模型间的一致性原则,以及将视图组合起来描述复杂系统的强大机制。Catalysis使用框架来进行基于组件的开发,可以从可重用组件和框架来快速构建业务模型、需求说明、设计和代码。基于类型和类型模型的定义良好的接口保证了组件的互操作性,组合原则保证了从精确的独特模式到模型和设计的组合。1.1 Catalysis的建模原则Catalysis使词汇表与建立在简单类型模型基础上的丰…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地获取和复用C4ISR系统需求,提出基于多本体的需求获取与建模框架。详细介绍了在此框架下进行需求建模的过程,首先明确用户的目标模型,然后使用目标对已有的领域知识库进行查询,如果发现匹配的目标,则利用目标-任务的映射关系抽取相关知识,如果没有匹配的目标,则生成概念描述框架引导用户提出需求,最后将两部分需求合并形成最终的需求模型。需求建模过程一方面能够复用已有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在本体的引导下提出新的需求,保证了需求模型的质量和建模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分析传统非功能需求定义的不足,基于需求分析阶段的系统抽象—"需求模型"重新定义非功能需求,规范并简化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扩展面向特征的软件产品线建模方法,在特征模型中显式地建模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沿用传统特征模型中固有的变化性建模机制建模并管理非功能需求的变化性,显式地复用与非功能需求相关的建模知识和资产,为进一步研究定量评估产品线变体质量的新技术奠定基础。设计了一个基于多视图的特征建模方法,指导开发者在迭代的过程中建模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支持关注点分离和模型的复杂性管控。实现了工具原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6.
面向复用和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软件开发范例,许多企业也已经或计划引入这种新的软件开发方式。与一般的过程能力改进一样,这些企业也面临着如何评估自身当前软件复用能力从而制定下一步改进计划的问题。然而,当前流行的CMM/CMMI以及SPICE等过程标准都缺少面向复用和构件化开发过程的剪裁和定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软件企业采用新的基于复用的开发方法。本文对软件复用能力评估和改进相关的工业实践和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系统的软件复用能力评估框架。该框架为企业面向复用的开发过程提供了一种阶段式的评估框架,因此可以为企业面向复用能力的过程改进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决策依据。本文还对软件复用能力评估框架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简化软件产品线中的需求分析过程、实现过程复用为目的,总结了当前软件生产线需求分析的特点以及分析过程,通过建立领域用户需求模型指导需求获取分析过程,采用基于改进原型法的需求获取方法,基于领域用户需求模型建立需求复用库,引入本体描述用户需求模型等方法,对软件产品线的需求分析过程进行了改进,并设计实现了一套图形化需求建模工具,有效地简化了需求分析过程,实现了过程复用.其研究结果应用到了D2G软件生产平台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改善CMM的实施和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入手,给出一个基于复用的软件过程改进框架,该框架将复用技术应用于软件过程改进与控制中,将当前模型驱动的自顶向下的过程改进模式与度量驱动的自底向上的过程改进模式有机整合,它由组织层面的持续过程改进(大循环)嵌套项目层面的过程不断调整与优化(小循环)构成。以CMM为基础,定义了实施新的过程改进方法的组织与角色。设计一个支持过程复用的软件过程及项目管理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种面向复用的增量软件开发过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泉  戎玫  陆明 《计算机科学》2006,33(10):252-255
以复用思想指导软件开发是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而当前主要面向复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没有考虑到我国软件企业以中小型为主的现状,缺乏针对性,使得复用在我国软件开发中应用不够广泛。在基于构件开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复用的增量软件开发过程框架。该过程框架适于我国中小型软件企业,采用了以体系结构为指导的增量开发模式,涵盖了可复用资产的生产过程和利用可复用资产的软件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 P-F方法的软件过程建模的复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之英 《软件学报》2001,12(8):1258-1264
P-F方法可以直观而精确地提供软件过程的复用机制.软件过程的复用问题如同软件本身的复用性,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为了抽象过程复用机制,P-F方法使用3层复用结构:过程模板、模式和元模式.过程模板代表由P-F方法描述的部分过程的可复用类.模式是模板的拓扑结构.最底层是元模式,代表最基本的模式,也是建成良结构过程/模板/模式的基本材料.利用元模式来构造软件过程可以避免病态的软件过程,并可以改进软件过程管理.形式化地定义了可复用结构部件间的操作.这些操作帮助实现软件过程的定义、复用或集成.软件过程的可复用特性在许  相似文献   

11.
关于软件标本重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阐述了具有类Ada风格的软件标本重用的技术,阐明了标本重用的基本概念,途径及实现方法,提出将杯本作为重用库中的可重用单元,其重用途径是将部件作为重用参数,标本作为一种模板,实现重用的关键策略是通过预处理生成标本实例,同时,提出了重用库中的单元组成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杰  陈雪兆 《计算机应用》2013,33(5):1294-1312
针对具有层次性、多属性特点的复杂产品设计过程,对公理化设计框架下的产品设计重用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公理化设计框架将复杂产品设计过程进行分解,形成产品设计的需求域、功能域、结构域与工艺域的Z形映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实例的综合考虑设计域间和域内设计信息的知识重用方法,采用基于相似度的知识重用检索算法,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最佳重用对象,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Process pattern is an excellent method to express software process knowledge, it can express process knowledge in different granularity and realize the non-gap connection of process knowledge, it supports the reuse and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f process knowledge.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a process Pattern Based Software Pro-cess Framework(PB-SPF), its three layer architecture has realized the high abstraction of software process and theseparation of its contents, so it have good reus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We can use it as a base for the research of soft-ware process, the building and enactment of process model.  相似文献   

14.
面向服务的建模:一种全过程复用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面向服务的计算是Internet环境下的一种新型软件架构理念,即通过集成分布的服务构建软件.面向服务建模是面向服务计算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一方面,面向服务的软件同传统软件一样,需要首先对应用需求进行建模.另一方面,面向服务的计算需要实现分布复用和快速集成,这对面向服务的建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全过程复用的面向服务的建模方法,即提出构建特定应用领域的本体系统,包含相互关联着的多个不同类型的本体.不同层次的软件资产关联到这些本体上,支持面向服务建模的不同阶段,包括应用框架建模、业务流程建模、合作模式建模以及组合服务建模等.当出现新的服务软件应用需求时,通过本体系统的引导复用软件资产,最后构造出服务软件模型.  相似文献   

15.
软件的构件重用已成为软件工程的新方向,构件标准、构件语言CODL、构件仓库中其主要研究课题,而构件仓库更是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软件构件仓库SCoRe角度春相关工具;研究了构件仓库对软件重用的支持。SCoRe用J^2R模型表示构件、将构件存储在构件库中,并利用构件库访问工具CRTs对其进行存取、剪裁/组合、得到适合应用的新构件。利用构件操作工具CTs在构件 内部表示与其源代码秀示和CDL文本描述上互  相似文献   

16.
支持软件重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一种支持软件重用的程序语言并给出了重用描述语言翻译器的工作原理。该语言是在宿主语言C++中加入“重用描述”成分和“装配语句”而形成的。该文件以软件重用库为依托,重用描述用于表达用户在程序中对部件的要求,重用描述语言翻译器则分析这些需求,自动在库中查找提出部件来适应用户。  相似文献   

17.
青鸟构件库的构件度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梅宏  谢涛  袁望洪  杨芙清 《软件学报》2000,11(5):634-641
对软件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重视引起了对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同时,有关复用度量的研究和应用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青鸟构件库系统可以对可复用构件进行描述、管理、存储和检索,用以满足基于“构件-构架”复用的软件开发过程的需要.该文介绍了青鸟构件库中的构件度量模型,并阐述了利用青鸟程序分析系统中的面向对象度量工具和青鸟构件库后期度量系统(包括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工具)来实现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荣  李兵 《软件学报》2015,26(4):778-789
近年来,自适应软件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如何促进和提高软件系统的自适应进行了大量研究,有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研究软件的自适应,有的则从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从软件系统的流程片段自适应重用的角度来研究软件自适应,类似的研究工作还很少.借鉴软件控制论中的思想来研究流程片段的自适应重用,基于受控的Markov链模型来探讨流程片段的最优查询策略.提出了针对流程片段查询特殊应用环境下的CMC(controlled Markov chain)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处理.基于逐次最小二乘法,进一步提出了流程自适应查询策略,该策略充分利用流程片段的历史查询信息,通过在线参数调整,能够帮助查询人员及时调整和优化查询策略.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实验和真实流程数据集下的实验,共同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Computers in Industry》2014,65(6):952-966
A requirements reuse setups typically includes reusable requirement set(s) containing a collection of reusable requirements and a number of product specific requirements sets which are drawn from the reusable set(s). The ideal scenario when reusing requirements is that all the product requirements can be drawn directly from the reusable set. However, this is rarely the case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s new requirements are likely to surface. A critical issue in requirements reuse therefore becomes how to enable products to efficiently reuse requirements as well incorporating changes to the product set. In this paper the objective is not to present a specific method for requirements reuse but to introduce 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dimensions of adjustability when generating a product requirement set by reusing requirements from a reusable set. Six adjustability dimens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 extensive state of the art is included to introduce the presented methods related to each adjustability dimensions. The options for implementing each adjustability dimensions in a requirement reuse approach are illustrated along with a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benefits and issues resulting from each option. This discussion should help practition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method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and to design a user friendly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A case study, describing how the dimensions are incorporated in two requirements reuse approaches, for Danfoss Solar Inverters (SI) and Danfoss Frequency Drives is provided. As a result an overview of how each adjustability dimensions is implemented in each case is presented. The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all the identified adjustability dimensions were important elements in requirements reuse implementation. The case study furthermore highlights the need,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each adjustability dimension but also of the dependencies to case specific criterion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djustability dimensions in requirements reuse and the options for their implementation has not been outlined by previous research and should be a useful contribution both to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requirements reuse.  相似文献   

20.
基于构件技术的教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复用通过设计组件来搭建新的系统,构件是软件复用的基础元素。通过软件复用可以大大减少软件开发中的重复劳动,提高开发效率,并保证软件的质量。本文基于复用及组件技术设计了教务信息系统,对基于组件技术的开发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在实现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参考模型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