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冲击实验、拉伸实验、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系统地研究了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其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VA是PVC/HDPE良好的增容剂,在一定范围内,EVA与PE对PVC有协同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2.
HMW—HDPE与LMW—HDPE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一种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HMW-HDPE)和一种低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LMW-HDPE),对它们的共混行为和共混物的热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共混比范围内,由DSC发现双组分体系可能存在共晶相。HMW-HDPE/LMW-=HDPE共混体系的熔体指数基本符合Arrhenius粘度加和方程:MI=MI.MI2。在LMW-HDPE质量百分含量为20%时,共混体系的拉伸  相似文献   

3.
PVC/LLDPE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PBD-b-PMMA)共聚物作为聚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用扫描电子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共混体系的冲击缺口断面和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小角激光菜射技术了LLDPE在共混物中的结晶行为,发现增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固相法CPE增容PVC/LDPE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PVC)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PE的加入能明显改善PVC/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且低温氯化制得的CPE的改善效果优于两段氯化制得的CPE。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增容剂增加了共混体系相间相互作用或相界面粘附性,对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产  相似文献   

5.
LDPE对PBT/P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发现,在PBT/PC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熔体指数(MI)较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可以改善该共混体系的加工成型性能、外观及力学性能。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BT/PC巫混物的溶体指数增大;LDPE对共混体系还可起增韧作用,LDPE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另外,DSC研究发现,LDPE的引入对共混物中PBT组分的结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热失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尼龙6/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A6/LDPE)和尼龙101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A1010/LLDPE)共混和的织构形态,共混物的织构形态除与织构调节剂、组分比有关外,还与尼龙物结构有很大关系。在尼龙/聚乙烯二元共混物中,分散相粒子以球状(或椭球状)形式存在,粒子较大,两相界面清晰,加入织构调节剂后,分散相粒子明显变小,分布均匀,在尼龙6共混物中,除仍有表面光滑的球状粒子外,出现了莲藕断面状粒子,但两相之间仍有缝隙,而在尼龙1010共混物中,出现了辐(车)轮状粒子,两相间相互作用强,分散相粒子与连续相之间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表明高碳数的尼龙1010与聚乙烯的链段间的相容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离聚物对PET/LDPE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性挤出的方法合成了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镧(LDPE-g-MALa)离聚物。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我们将离聚物与PET,LDPE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共混挤出,并用注射成型机制备标准样条,对共混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离聚物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另外,通过IR,DSC,溶解性实验,分子量的测定等还考察了离聚物对PET/LDPE共混体系的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共聚物对PVC/PE共混物相容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室合成了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BD-b-PMMA),氢化聚丁二烯段得到含聚乙烯结构的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HPBD-b-PMMA)作为聚氯乙烯/聚乙烯(PVC/PE)共混物的增容剂。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增加了PVC/PE体系的相容性。共混物中加入共聚物后,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提高。动态粘弹谱和扫描电镜也证实了共聚物的增容作用。共聚物使共混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HPVC/P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CPE,ABS对HPVC/PP有增粘作用,随着CPE用量增加,共混物熔体粘度(η)增加。CPE或ABS先与HPVC共混后再与PP共混的共的的η高于CPE或ABS先与PP共混后再与HPVC共混的共混物ηHPVC/PP,HPVC/PP/MAH2.5HPVC/PP/CPE10,HPVC/ABS10共混物的η~组成(C)的关系均属于正-负偏离共混物(P-ND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HPVC/P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CPE、ABS对HPVC/PP有增粘作用。随着CPE用量增加,共混物熔体粘度(ηa)增加。CPE或ABS先与HPVC共混后再与PP共混的共混物的ηa高于CPE或ABS先与PP共混后再与HPVC共混的共混物的ηa。HPVC/PP、HPVC/PP/MAH2.5、HPVC/PP/CPE10、HPVC/PP/ABS10共混物的ηa~组成(C)的关系均属于正-负偏离共混物(P-NDB)体系,即在特定共混比下发生相转变。  相似文献   

11.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高压聚乙烯(20%固定质量配比的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为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LDPE/LL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LLDPE的增加而降低,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料基础树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拉伸试验、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热延伸试验等方法,对几种硅烷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料用LDPE基础树脂的性能以及LDPE和LLDPE与硅烷的接枝交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基硅烷对LLDPE的相对接枝率比对LDPE高,LLDPE和LDPE共混物的硅烷接枝能力高于纯LDPE,LLDPE和LDPE的共混物宜用作硅烷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料的基础树脂。  相似文献   

13.
顾晓华  李付 《材料导报》2017,31(Z2):388-391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有机改性的蒙脱土(MMT)为主要原料,选用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作为增容剂,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蒙脱土(LLDPE/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蒙脱土在聚乙烯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研究蒙脱土的含量对其在基体中分散效果的影响。TG实验结果表明,蒙脱土的加入使LLDPE/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由DSC曲线可以得出,加入蒙脱土的复合材料相比于纯聚合物,其熔点和热分解温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提高程度与蒙脱土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新型淀粉填充型塑料地膜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加入适量的改性淀粉及聚乙烯蜡,在单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增容共混过程,制备出具有良好实用性能的塑料地膜.探讨了LDPE、HDPE、LLDPE三种树脂的共混配比、改性淀粉加入量、聚乙烯蜡加入量等对塑料地膜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塑料膜的亚微观相态,并考察了塑料膜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蜡的加入可明显改善共混树脂与改性淀粉的相容性,并可提高塑料膜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扩大其应用领域,将三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分别与LLDPE共混,通过微注射成型技术制备HDPE-LLDPE制品。综合利用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共混物在微注射成型过程中的结构演化及力学性能。拉伸测试结果表明,与纯LLDPE相比,HDPE-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随HDPE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随HDPE分子量的增加,HDPE-LLDPE制品的分子链和片晶取向度增大、结晶度增加,且制品内形成了较多取向的Shish-Kebab晶体结构。通过分析微结构的表征结果,解释了HDPE-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显著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Degradation of a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blend having different weight ratios of LLDPE (10-35 wt%) and HDPE (40-65 wt%) with fixed percentage of LDPE (25 wt%) was studied by aging the film samples at 55, 70, 85, and 100°C in air. Reactions involved in chang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oxygenated and unsaturated groups during thermo-oxidative degradation are discussed. The molecular weight (Mv) showed very little change in the initial hours of ag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ensile strength was found to increase initially and then decrease with aging time. The increase in tensile strength suggests molecular enlargement, mainly by recombination of alkyl and alkoxy radicals, which produces nonradical products. The thermal stabil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ag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7.
采用1,3-双-(恶唑啉基)-苯为偶联剂通过反应性加工实现PS-gMAn和氯化聚乙烯之间反应方法来合成LDPE/PS共混体系相容剂,在LDPE/PS共混体系中加入10%此相容剂,其冲击强度提高2.3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有所提高。通过SEM、DMA和DSC分析表征表明加入此相容剂后,LDPE/PS共混物的相容性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LLDPE及LLDPE/LDPE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晶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SC的研究表明LLDPE高分子量线形分子结晶时,短支化链的链节不参与共晶。当LLDPE/LDPE共混物淬冷或快速结晶时,LLDPE中的线形分子可与LDPE中长支化链的链节产生共晶,其熔融单峰较宽,峰位随LLDPE含量增加而稍向高温移动。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橡胶共混物的断裂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单边缺口法研究了聚乙烯(PE)与顺丁橡胶(BR)共混物在裂纹亚稳临界扩展时的断裂韧性(G_(?))。结果表明,加入BR可以明显改善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但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抗裂纹扩展能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