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利用DSC和DMA研究了一种新的含有机硅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PO-PDMS-PHS)n与均聚物P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均聚物PPO与(PPO-PDMS-PHS)n中的两种嵌段(PPO和PHS)有相容性,两种嵌段协和的结果提高了共混相容性的临界值,当均聚物PPO的Mn为20000时,PPO嵌段的Mn为20000,PHS嵌段的M国5160时(PO-PDMS-PHS)n共混物的一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2.
导了一种新的共混增容体系,以均聚物PPO作为不相容共混体系PPO-PDMS-PHS/PS的增容剂。DSC和DMA的研究结果表明,PPO对PPO-PDMS-PHS/PS共混体系确有增容作用,PPO的含量在13.5%以下时,PS、PPO和PPO-PDMS-PHS中的硬段相容为一相;PPO的含量在23.8%以上时,PPO分布在PS相和PPO-PDMS-PHS中的硬段相中,经PPO增容后,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DSC和DMA研究了一种新的含有机硅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PO-PDMS-PHS与均聚物P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均聚物PPO与PPO-PDMS-PHS中的两种嵌段(PPO和PHS)有相容性,两种嵌段协同作用的结果提高了共混相容性的临界值,当均聚物PPO的Mn为20000时,PPO嵌段的Mn为20000,PHS嵌段的Mn为5160时,PPO-PDMS-PHS/PPO共混物为一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4.
聚苯醚与含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共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粘弹谱仪(DDV)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PO/PHS-PDMS、PPO/PPO-PHS-PDMS和PPO/PS/PPO-PHS-PDMS3个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PO/PHS-PDMS为一相容体系。当PPO分子量与PPO-PHS-PDMS中PPO分子量相同时,PPO/PPO-PHS-PDMS与PPO/PS/PPO-PHS-PDMS是两个相容体  相似文献   

5.
PHB/P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对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化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DSC,POM,WAXD等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不是相容体系。但在特殊的组成比下有相容的第三相存在。PPO对PHB的结晶结构无影响,但对PHB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完整性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为增容剂,增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共混体系,重点研究了增容剂的增容效应。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与聚氨酯的化学结构有关;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氢呋聚氨酯共混体系有良好的增容作用使其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含有机硅三元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聚苯醚(PPO)作为硬段、聚对羟基苯乙烯(PHS)为半硬段、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利用羟基与硅胺基缩合生成硅醚的不可逆反应,合成了含有硬段、半硬段和软段的PPO-PHS-PDMS三元嵌段共聚物。并使PPO-PHS-PDMS三元嵌段共聚物与其均聚物进行共混。研究了PPO-PHS-PDMS及其共混物的2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其tgδ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在-100-215℃范围内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嵌段共聚物对PPO/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混合顺序对聚/聚丙烯共混物形态和性能有一定影响。PPO/PP共混物加入增容剂后,分散相颗粒变得精细均匀,缺口冲击强度大大提高。文中计算了SEP/PPO及SEP/PP共混物的相互作用能密度B,计算表明,EP体积分数高的SEP和PPO的亲和力比SEP与PP的亲和力小,因此当SEP先与PPO预混合,然后与PP混合,SEP易于迁移到两相界面,降低了界面张力,减小了分  相似文献   

9.
PPO/SEBS-g-MAH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和微观形变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PO/SEBS和PPO/SEBS-g-MAH共混物的常温缺口冲击断面,发现PPO/SEBS共混体系的冲击断布有大量韧窝;PPO/SEBS-g-MAH共混体系由呈现中心为棒,四周为环的冲击断面形貌,对PPO/SEBS-g-MAH冲击断的应力发白区的SEM观察结果表明在冲击断面下方,合金发生大的取向;TEM的观察结果显示在应力发白区内,弹性体周围存在大量的微穴,未发现  相似文献   

10.
RSMA增容PA6/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增容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RSMA为增容剂制备了PA6/PP共混物,研究了RSMA增容PA6/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热行为以及晶态结构,并探讨RSMA增容PA6/PP共混物的增容机理结果表明,PA6/PP共混物为热力不相容的海岛型两相结构,RSMA的加入改善BPA6与PP相间的相容性,使两相分均匀,分散度提高。RSMA对PA/PP共混物的增容机理可用界面-分散相复合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1.
以力化学方法制备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PP-g-HMA)作尼龙6(PA6)/聚丙烯(PP)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将增容尼龙6/聚丙烯共混体系与硅灰石复合。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硅灰石用量、偶联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增容剂等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HMA能提高PA6/PP/硅灰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KH-550和ON-330两种偶联剂复配使用则可以显著提高PP-g-HM  相似文献   

12.
尼龙—6/PP—g—MAH共混体系的结构及流变行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Molau实验,二甲苯萃取抽出物的IR分析,DSC,SEM测定了尼龙-6/PP-g-MAH的结构,发现尼龙-6与PP-g-MAH的酸酐或羧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接枝共聚物起到了共混体系增容剂的作用,改善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形态。流变学测定表明,体系假塑性增加,熔体粘度上升,共混物的成型加工性能较之纯尼龙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衣康酸接枝PP对PA6/PP共混物增容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马来酸酐接枝作对照,用ESCA,SAXS,WAXD,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衣康到接枝对PA6/PP共混物和增容作用机理,证实共混物中有PA-co-gPP共聚物生成,讨论了gPP,PA-co-gPP的结构与后者生成量和增容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PA-co-MPP和PA-co-IPP的增容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系列分子量和单体组成比不同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嵌段共聚物(PS-b-PMMA)作为PVC/SBS共混体系的增容剂,通过研究PVC/SPS的组成比,增容剂的用量以及增容剂的分子结构等因素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影响增容剂增容效果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PS-b-PMMA能显著提高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PVC,SBS及PS-b-PMMA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00:10~15:2时,  相似文献   

15.
PVC/LLDPE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PBD-b-PMMA)共聚物作为聚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用扫描电子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共混体系的冲击缺口断面和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小角激光菜射技术了LLDPE在共混物中的结晶行为,发现增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1,3-双-(恶唑啉基)-苯为偶联剂通过反应性加工实现PS-gMAn和氯化聚乙烯之间反应方法来合成LDPE/PS共混体系相容剂,在LDPE/PS共混体系中加入10%此相容剂,其冲击强度提高2.3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有所提高。通过SEM、DMA和DSC分析表征表明加入此相容剂后,LDPE/PS共混物的相容性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PP三元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乙烯含量的EPDM对PP/UHMWPE合金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变化情况。发现EPDM中乙烯含量的增加可提高增容效果;在PP/UHMWPE/EPDM为100/10/6时,共混物缺口冲击强度可达91.1kJ/m^2,为PP的3.5倍,此时拉伸强度仍比纯PP高4.3MPa。  相似文献   

18.
HMW—HDPE与LMW—HDPE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一种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HMW-HDPE)和一种低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LMW-HDPE),对它们的共混行为和共混物的热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共混比范围内,由DSC发现双组分体系可能存在共晶相。HMW-HDPE/LMW-=HDPE共混体系的熔体指数基本符合Arrhenius粘度加和方程:MI=MI.MI2。在LMW-HDPE质量百分含量为20%时,共混体系的拉伸  相似文献   

19.
PPS/PA-66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X射线衍射、SEM和FT-IR研究了PPS/PA-66共混物的聚集态结构、相形态和共混体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PA-66含量增大,共混物的结晶性更好;PPS/PA-66共混体系属于多相体系,含微量支化或交联键的PPS占50%时,为分散相,PA-66占75%时,PPS成为连续相;随着PA-66含量增加,PPS的苯环C-H振动705cm-1峰位向低波数移动,随PPS含量增加,PA-66中酰胺的C=O1639cm-1峰位向低波数移动,酰胺基团与苯环上的C-H存在氢键相互作用。熔融流动性、流变性和冲击性能试验证明,共混物有良好的熔融流动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和单体组成比不同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嵌段共聚物(PS-b-PMMA)作为PVC/SBS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系统研究了PVC/SBS的组成比、增容剂的用量以及增容剂的分子结构等因素与共混体系相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容剂的不同结构对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影响很大,在所合成的4种增容剂中,分子量相对较小,分子内在两烯酸甲酯嵌段的分子量与聚苯乙烯嵌段的分子量比较接近的增容剂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