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以肉桂酸或肉桂酸钠与苄醇或氯苄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氯苄与肉桂酸盐的取代,相转移催化法合成肉桂酸肉酯的研究结果.讨论了三种实验方法中,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并找到了提高肉桂酸苄酯产率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负载金属卟啉化合物催化氧化异丙苯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子负载的金属卟啉化合物.对异丙苯催化氧化效果显著。产物有过氧化氢异丙苯、二甲基苄醇、甲基苯乙烯、苯乙酮等。在80℃、101.3kPa的氧压下,催化剂还可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异丙苯。在异丙苯转化率小于40%时,过氧化氢异丙苯和二甲基苄醇的总收率大于95%。研究了高分子负载铜卟啉化合物在异丙苯氧化中的动力学,发现催化氧化的初速率对异丙苯和氧气均为一级,即T0=kC cumene Po2;活化能为51.69kJ/mol;提出了包括氧活化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以邻氯苯甲醛与甲醛为主要原料,通过交叉的Connizzaro反应制备邻氯苄醇的工艺条件.主要考察了反应物的配比对邻氯苄醇收率的影响,当邻氯苯甲醛、甲醛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0∶1.3∶3.5,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0%,以甲醇为溶剂时,邻氯苄醇的收率达到91.93%.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以邻氯苯甲醛与甲醛为主要原料,通过交叉的Connizzaro反应制备邻氯苄醇的工艺条件。主要考察了反应物的配比对邻氯苄醇收率的影响,当邻氯苯甲醛、甲醛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0∶1.3∶3.5,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0%,以甲醇为溶剂时,邻氯苄醇的收率达到91.93%。  相似文献   

5.
单釜合成四羟基钴盐和苯丙酮酸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00L的反应釜中,加入醇-水石灰乳、硫代硫酸钠、氯化钴和通入CO气体制备四羰基钴盐,接着在同一反应器中催化氯苄的双羰基化反应,合成苯丙酮酸盐。省去制备催化剂的高压反应釜及其复杂的贮运设备。  相似文献   

6.
InCl3负载型催化剂催化苯和苄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固体酸催化剂InCl3/HMS的制备因素对苯和苄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三种催化剂浸渍溶剂中,催化剂的活性顺序是:乙腈>乙醇>丙酮;InCl3/HMS负载试剂中InCl3的最佳负载量为1.41 mmol/g,在7 min内苄氯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二苯甲烷的选择性可达到98%以上;负载催化剂的最佳活化温度为200℃;InCl3/HMS负载催化剂是一类对水份不敏感的催化剂,在水存在下,其活性无明显降低,而且易于回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境友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催化法合成三(4-氯苯甲酸)纤维素酯,并负载于Gas Chrom Q载体上,用不同类型的探针分子表征其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时的吸附性能,成功地分离了正构醇(C1-C6)。  相似文献   

8.
用CNDO/2的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氯苄催化双羰基化合成苯丙酮酸的反应.研究了氯苄原子间化学键的活性以及溶剂、中和剂对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对位取代基的不同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催化合成法合成了三(4-氯苯甲酸)纤维素酯;并负载于Gas Chrom Q载体上,用不同类型的探针分子表征其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时的吸附性能,在其固定相上成功地分离了正构醇(C1-C6)。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合成肉桂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uCl/γ-Al2O3 和CuO/γ-Al2O3 催化剂。在CuCl/γ-Al2O3 和CuO/γ-Al2O3 分别与吡啶组成的催化体系中, 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1,3 , 3, 3-四氯丙基苯(I)。当CuCl/γ-Al2O3 和CuO/γ-Al2O3 最佳活化温度分别为650 ℃和750 ℃, CuCl 和CuO 的负载质量分数分别为20.0 %和10 .0%时,1, 3, 3 , 3-四氯丙基苯(I)的收率分别为62.8%和70.3%。在对甲苯磺酸-硫酸、FeCl3·6H2O、Fe2(SO4)3·7H2O、ZnCl2 和硫酸锌等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1, 3 , 3, 3 -四氯丙基苯(I)在醋酸溶液中水解生成肉桂酸(II), 收率分别为87.0 %、48.0%、84 .4%、77 .4%和87 .1%。1, 3 , 3, 3 -四氯丙基苯(I)和肉桂酸(II)的纯度为96 .0%~ 99.0 %。  相似文献   

11.
在水介质中, 反应温度50 ℃, 以水溶性引发剂2-氯丙酰胺为引发剂, 以氯化亚铜/ 氯化铜/ 三-(N , N-二甲氨基乙基)胺(Me6 TREN)为催化体系, 实现丙烯酰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果表明, 聚合转化率达到86 %;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增大而增大, 且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PDI)较低(1 .10 左右)。最后由链增长实验证明聚合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活性炭(AC)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SnCl4催化剂,并添加了不同质量分数BiCl3以及CuCl2,以此研究助剂对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BiCl3⁃10%CuCl2⁃10%SnCl4的催化剂配比对乙炔氢氯化反应活性最高。在乙炔/氯化氢体积比1∶1.1、反应温度170 ℃、乙炔空速60 h-1的反应条件下,乙炔转化率最高可达94%。通过对催化剂的表征发现,助剂的引入抑制了反应过程中S的流失,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Sn基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铜络合物催化体系下丙烯酰胺-丙烯酸控制聚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均相水介质中,采用铜(Ⅱ)催化体系,水溶性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丙烯酸的可控聚合。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氯化铜与乙二胺(en)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在水相中进行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控制原料配比、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催化剂与配体配比等条件,可使反应呈现一定的可控性。通过测定单体转化率、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的关系,对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可控性进行了讨论。实验较佳控制条件为:原料配比为n(AM/AA)∶n(CuCl2)∶n(en)∶n(KPS)=400∶1∶2∶0.27,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14.
焙烧温度对CuCl_2-La(NO_3)_3/AC吸附分离乙烯乙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Cl2-LaNO33/AC吸附分离乙烯/乙烷性能的影响.使用XRD、XPS表征表明,负载的CuCl2经250℃焙烧后被还原成对乙烯具有选择吸附性的CuCl,但是未能很好地分散,而是团聚在活性炭上.350℃焙烧后,CuCl衍射峰消失,说明高温有助于CuCl在活性炭表面的分散,此时Cu(I)分散度大,利用率高,乙烯的吸附量和分离因数均较大,因此,350℃是适宜的焙烧温度.450℃焙烧后,大量CuCl被活性炭还原为金属Cu,由于金属Cu不具有乙烯选择吸附性,因此吸附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Ru/ZrO2·xH2O催化剂对丙酸甲酯进行加氢反应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氢气压力、搅拌速度和溶剂等因素对丙酸甲酯加氢的转化率和产物丙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醇作溶剂时,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都比较差,丙醇的最大收率仅为27.5%,而以水作溶剂时丙酸甲酯的转化率高达94.8%,丙醇的选择性为91.7%。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6次,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下降,显示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催化剂的浸渍制备方法、煤基活性碳载体、不同浓度HCl、HNO3预处理条件对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步浸渍法优于一步法;在已选择煤基AC载体中,以宁夏华辉AC3为载体制备的CuCl/AC催化效果最优,甲醇转化率为22.5%,DMC选择性为92.3%,DMC时空收率为131.2 g.kg^-1.h^-1;6 mol/L HCl预处理效果最好,甲醇转化率为24.1%,DMC选择性为94.7%,DMC时空收率为147.2 g.kg^-1.h^-1。  相似文献   

17.
对二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交联聚合,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卤化物、配体和反应温度对二甲基丙烯酸酯ATRP交联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CuBr、CuCl和FeCl2可以催化二甲基丙烯酸酯的ATRP交联聚合,催化活性的顺序从大到小为FeCl2、CuBr、CuCl。配体对二甲基丙烯酸酯ATRP交联聚合具有较大的影响,TEDETA作为配体时聚合速率最快,双键转化率最高。升高温度可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和双键转化率,其表观活化能为81.5 kJ/mol。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微量的CuCl2作为去氧剂,以AgNO3为前驱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和结构导向剂,乙二醇为还原剂和溶剂制备银纳米线.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CuCl2浓度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检测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和性能.同时,将所制得的银纳米线作为联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ECL)的工作电极对其催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65℃、反应时间为1h、CuCl2浓度为4 mmol/L时制备出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长度为13 μm,长径比约为75的银纳米线;与普通银丝电极相比,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独特的催化特性,银纳米线电极更适合作为Ru(bpy)2+3 ECL的工作电极.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ZrO2/SO42-型固体起强酸催化剂;以有机酸和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了焙烧温度和反应物分子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用滴定法和FT-IR研究了其酸强度和表面酸中心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