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大多数住房市场的分析至今未能充分认识住房空间位置背景的复杂性及其市场意义,住房的空间分割要素常常被简化为住房所在社区邻里与城市中心区的距离等可达性变量,导致住房子市场划分的科学性不强,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入手,探究传统方法在住房空间分割和子市场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解析城市空间结构因素对住房市场空间分割的影响,进而探讨分割理论研究对当前城市住区规划编制和住房政策制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城市的住房问题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影响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在城市空间扩张的过程中,政策与市场两者共同导致了住房市场的空间分割;促成市场分割结构的改进应当是住房政策的内在目标.提出在空间快速拓展的背景下,减少"住房市场分割"、提高整体住房资源利用效率,应该是缓解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地方大城市的住房发展应当整合宏观住房政策与城市空间发展决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住房供不应求,房价畸高,农村住房大量闲置,农民资产难以显化,住房市场的冷热不均,使得资源难以共享,城乡差距拉大,社会隐患加重。城乡要统筹发展,必须要解决住房市场的分割问题,走向一体化。一、分割的城乡住房市场现实状况(一)城市住房对外部分开放,外来人员住房问题难解决城市住房主要类型有商品房、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既受政策支持又有市场特征的两限房、公租房。其中保障房只对城市中的中低收入群体,两限房和公租房是有条件的部分开放,商品房是完全开放。这  相似文献   

4.
余顷  张卫 《中外建筑》2012,(10):64-67
本文以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长沙专业市场形成机制与演变发展过程;运用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方法,剖析长沙市大型专业市场对长沙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动态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提出长沙专业市场的演变与分布的动态过程扩张了长沙城市空间,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由组团式扩展形态转变为紧凑型层圈式扩展形态,更替了城市空间结构元素。  相似文献   

5.
住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确定住房市场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前城镇家庭居住水平与住房现状。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对京沪穗城镇家庭住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这是造成城市住房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2000~2010年间,伴随房地产市场化进程,城镇家庭居住水平不断提高,京沪穗三地中广州市城镇家庭居住水平改善程度最高。当前一线城市家庭住房现状和消费偏好决定了住房需求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住房市场调控要结合需求变动趋势来进行。未来随着一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和存量住房交易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住房市场结构亟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住房空间分布重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城市住房(housing)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中国城市在空间结构重组过程中所而临的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正处在一个重构的历史时期?城市住房在这一时间是如何进行的?能否通过对城市住房运行机制的剖析来把握其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甚至报演出中国城市空间运行整体上的规律?这些都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不过,尽管所研究的现象在大中小城市之间其显著程度有所不同,而且有许多资料的来源完全是经验性的,但还是力图找出一种较有普遍性的解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4)
城市空间结构反应的为城市里人类活动以及城市的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映射,它表现出了城市的资源要素分布状况与利用的程度,且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发生演变,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的结构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因素,并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赣州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讨了空间演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研究现代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面向低碳交通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与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与碳排放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总结面向低碳交通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基本特征.总体而言,紧凑的城市形态、有效的功能混合、宜人的地块尺度都是实现低碳交通的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然而,所有的这些特征只有与绿色交通体系有机结合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除此之外,与绿色开敞空间体系的空间整合也非常重要.最佳的空间整合模式是采用绿楔式绿地系统分割交通走廊,通过楔状绿地限制土地集中于公交走廊上进行开发,形成理想的面向低碳交通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城市土地开发及其空间结构方面也不例外.特别是在1987年之后,允许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和市场化交易,它显著改变了土地开发过程,造成了大都市区内的土地转用加速、城市蔓延等一系列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从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1987年以来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入手,阐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后形成的中国独特的双重"二元化"的土地市场结构及其形成的巨大的套利空间,来分析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城市土地开发行为以及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菊芬 《住宅科技》2011,31(10):46-50
文章首先引用经典理论,认为不同收入阶层、城市管理者的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到空间资源的分配;然后分析住房需求和供给市场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经济收入的分化导致当前城市社会出现了多样的收入阶层和消费群体;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旧城更新以及新区建设都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住房需求的增长。在住房供给方面,地方政府、房产商以及商业银行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住房供给的利益分配中,其中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丰厚的财政收入,是趋利性住房供应制度的实施者;房产商作为住房开发的主体,是物质居住空间的塑造者;商业银行通过对房产商及个人提供贷款而间接作用于居住空间,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资金纽带,客观上推动社会空间居住分异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1.
Migration in China is traditionally dominated by unskilled rural-urban migrants that find their way into the city through urban villages, dormitories or informal housing. However,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killed migrants has been witnessed with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Reforms in the labour and housing market have shifted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opportunities, consequently changing migrants' access to the cities. Using 2000 Population Census and employing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s, this study shows skilled migrants to have better access to the city in the sense that their residences locate in the areas with more professional jobs and better houses. It is their advantages in the labour market that determines their favoured access to the public sector housing, resulting in better residential locations. Female skilled migrants are less likely than males to settle in areas with a large proportion of urban village housing or shared accommodation.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e heterogeneity among migrants and the concomitant differences in spatial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2.
The Maturation of the Neo-liberal Housing Market in Urban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eo-liberalism has dominated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three decades and been influential in reshaping urban housing provis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owever, the nature and impact of neo-liberal housing policy developments are also affected by previous arrangements, the exact nature, timing and pace of policy change and by how governments and markets have responded to emerging global and local challenges. This paper examines neo-liberal urban housing reform and market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focuses on market performance and government responses following initial reform. The era of neo-liberal housing polic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urbulence, market changes and unequal housing and asset distribution. Housing reform and regulation policies have changed frequently in response; and this maturation of the neo-liberal system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天津市健康、稳定的住宅市场,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天津市住宅市场发展进行系统建模,将天津市住宅市场系统划分为:人口与就业、经济与金融、土地供应、住宅供给与需求5 个子系统。根据天津市年鉴及天津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等统计数据,分析各子系统间影响机理,建立系统反馈回路,从而构建城市住宅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近5 年天津市住宅市场发展现状,并预测天津市住宅市场未来10 年发展走势,结合预测住宅市场发展,提出人口、就业及土地调控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航 《南方建筑》2013,(2):67-71
深圳30年的快速发展至今,面临着城市转型的严峻挑战,其中居民住房和城中村问题是城市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因此通过对深圳非正规住房市场这个特殊的视角来研究深圳城中村居住形态特征和演化机制,认识深圳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形态和住房市场的相互关系,进而作为深圳城市转型、制定方针战略的重要参考。本文首先从深圳的历史发展来划分深圳非正规住房市场在发展中的几个阶段;对非正规住房市场下城中村居住形态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研究非正规住房市场下城中村居住形态的特征以及演变过程,为深圳以及我国其他城市地区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供需理论为切入点,基于个体居住选择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构建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作用机理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住房供给和住房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城市内部房价分异的驱动因素和作用机制,以期为促进住房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田莉  陶然 《城市规划》2019,43(9):53-60
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住房市场和城乡空间分异的影响,提出以集体土地进入城市租赁住房市场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搭建在中国主要人口流入地城市加快培育市场化定价的租赁住房体系,并进而建立城乡转型发展的整体制度框架.通过市场化手段,为流动人口和城市“夹心层”居民提供可支付的体面租赁住房,同时优化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利用效率,提升环境品质,最终实现土地更有效率利用基础上的人口完全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最新数据分析城镇住房市场供需关系和绩效特点,展望未来时期城镇住房市场供需变化趋势: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刚性供需关系已经由趋紧转向宽松,房价长期上涨驱动力逐渐消失;住房市场表现出较明显的恶化社会分配特征,房价增长明显抑制了居住城镇化进程;未来新增家庭数下降导致新增基本住房需求呈下降趋势,既有家庭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则取决于收入储蓄积累,存量市场"二手房"供给也将加快释放。  相似文献   

18.
选择适当的指标和变量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统计年鉴、官方网站和调研收集有关资料,得到南宁市商品住宅市场价格、供给及需求的仿真结果,预测未来5年南宁市商品住宅市场总体发展态势,并提出加大土地监管力度、调整住宅供给结构、发展住宅金融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协调发展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引入协调度模型并对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协调度模型进行简介的基础上,对全国及35个大中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出目前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二者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大规模公共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组织和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公共住房除满足特定居民必要的居所需求外,更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公共住房在城市空间中的合理安排和满足特定居民合理居住空间的需求,这既是对城市决策者和规划部门的考验,也对完善城市公共住房机制提出了要求.作为城市国家,新加坡自196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的公共住房和新镇建设已持续了40余年,它在城市中以何种空间形态来组织、分布以及形成是考察的重点,并力图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展开分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最终得出结论,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新加坡公共住房既大范围实现了国民基本住房保障,也让绝大部分居民能找到适合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