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某飞机输油软管发生漏油现象,经检查为软管开裂所致.采用宏观观察、断口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失重试验等方法,对软管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输油软管的开裂性质为疲劳开裂,裂纹起源于螺纹凹槽的根部;输油软管装配后产生应力老化,导致其疲劳性能下降,在振动和内部燃油压力等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裂纹从凹槽根部的损伤位置起源,并最...  相似文献   

2.
通过宏观检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某304奥氏体不锈钢DN50波纹软管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软管开裂是由于腐蚀疲劳所致,软管的管壁内、外表面在腐蚀介质和外界应力的综合作用下产生沿晶微裂纹和蜂窝状腐蚀形貌,并受到交变应力作用,因而发生双向多源疲劳开裂失效。  相似文献   

3.
对某发电机转子出现的裂纹从结构、材质、局部应力及裂纹面的宏、微观检查,得出了其低应力高周疲劳破坏的开裂性质.分析了其失效原因.  相似文献   

4.
某航空卡箍连接结构中的燃油分配器主壳体及卡箍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卡箍连接结构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燃油分配器主裂纹起源于安装边R角,呈多源、线源特征,为起始应力较大的双向弯曲疲劳开裂;卡箍发生了起始应力较大的疲劳开裂,裂纹起源于连接环内侧表面,呈多源、线源特征;燃油分配器与卡箍接触面受力不均是其发生早期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结合面挤压摩擦损伤也促进了疲劳裂纹的萌生。  相似文献   

5.
某意大利进口的燃汽轮机发电机铸造风扇在国内安装使用2 a后发生早期开裂事故。从低倍组织、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对风扇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风扇的小环应力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风扇开裂的性质为低应力累积损伤所致的疲劳开裂,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风扇裂纹源部位存在较多的裂纹、显微疏松孔洞等补焊缺陷以及在补焊后未能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相似文献   

6.
某重型汽车的一桥摆臂在服役期间发生开裂。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微观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摆臂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开裂摆臂的开裂模式为疲劳开裂,摆臂在锻造过程中产生了折叠缺陷,折叠缺陷内伴生夹杂及微裂纹,在工作应力下折叠缺陷成为疲劳源,最终导致摆臂开裂。  相似文献   

7.
柴油发电机组气缸活塞裙部因开裂而导致早期失效.通过宏观和微观分析方法对开裂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活塞拉缸导致活塞裙部发生环境应力腐蚀疲劳,进而引起腐蚀疲劳断裂;活塞拉缸开裂的主要根源是活塞制造质量低劣.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号发动机曲轴疲劳试验未达到规定载荷累计循环次数,早期疲劳开裂的问题,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和表面氮化层检验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该曲轴为疲劳开裂,曲轴过渡圆角处的高应力区存在大尺寸硬质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曲轴过早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另曲轴过渡圆角处加工质量差,使得该处应力集中加剧,也是致使该曲轴过早疲劳开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某型发动机在台架试验中活塞顶部出现开裂,裙部磨损。对开裂活塞的断口、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硬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活塞顶部的开裂为疲劳开裂;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冷却不良,活塞顶面温度过高,引发了热疲劳裂纹的产生,在交变燃气爆发高压应力的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活塞的开裂。  相似文献   

10.
某型柴油机曲轴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开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曲轴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曲轴表面在含有硫、氯元素等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发生了点腐蚀,过渡R处的腐蚀坑成为疲劳源,在旋转和弯曲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腐蚀坑以疲劳的方式开裂并扩展,最终导致曲轴开裂。  相似文献   

11.
某型船用中速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气阀阀桥导杆断裂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排气阀侧的阀桥导杆,少量进气阀侧的阀桥导杆)。为了找到其断裂的原因,首先对阀桥导杆的断口进行电镜扫描,通过分析断口形式,确定导杆断裂属于疲劳断裂;而后建立整个气阀机构的简化实体模型,基于NASTRON对几种临界状态下的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导致导杆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宏观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宏观及微观分析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炼油厂裂化车间4台热交换器不锈钢管束先后发生大面积断裂的性质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热交换器管束断裂是由在交变载荷和腐蚀介质作用下发生的由外向内的腐蚀疲劳开裂引起的;腐蚀疲劳裂纹起始于管外壁的点蚀坑等应力集中处,促进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管束外部介质主要是Cl-和H2S;裂纹先以腐蚀疲劳开裂方式扩展,而后又呈典型的应力腐蚀开裂方式继续扩展,当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达到管束断裂强度时便发生断裂。最后提出了预防管束断裂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滤清器外壳安装在汽车发动机台架上试验500 h后出现裂纹,采用宏观和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滤清器外壳的外壁局部区域在拉延时产生了微裂纹,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形成疲劳裂纹,并导致早期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4.
朱坚  金城 《复合材料学报》1993,10(4):115-122,96
本研究用真空热压法制备了两种铺层的C/AI正交层板(0/90/0)s及(90/0/90)s.在MTS NEW810上进行了一系列疲劳损伤及破坏试验.疲劳损伤的行为研究工作包括:以刚度下降为损伤参数对C/AI正交层板进行了降级应力分析,并由此来预计在△Sh以下,正交层板不会发生疲劳损伤累积.研究了C/Al正交层板在同一应力水平而不同应力范围作用下的疲劳响应,发现试样在疲劳损伤时其刚度下降值相近似,即疲劳破坏的门槛值依赖于所施加的应力水平.依据MMC对各种循环载荷的不同响应,基体的疲劳损伤状态在S-N平面上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区域:无损伤区,损伤累积区和断裂区.利用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分别对其疲劳断口形貌、基体裂纹进行观察,对该正交层板的疲劳破坏行为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表明:C/Al正交层板的疲劳断口呈脆断型,其中主承力层(0°铺层)断口平齐,偏轴层(90°铺层)断口平齐最差,层间损伤形式有局部分层、界面连续开裂及复合丝之间基体开裂等三种形式;其疲劳破坏主导因素是层间局部严重损伤及主承力层中复合丝大量断裂由于其疲劳裂纹沿垂直于载荷方向迅速扩展,寻找适中的界面结合强度对改善C/Al层板的疲劳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某型通用飞机在飞行时其左侧襟翼导轨支架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硬度测试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支架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裂纹起源于襟翼导轨支架下部拐点的尖角处,断口呈疲劳条带特征,说明该支架发生了疲劳开裂;襟翼收放产生的交变应力和高循环次数是造成支架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采用安装加强补片的方法可以提高支架应力集中区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在对承受扭转与表面残余应力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任意截面所作的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与弹簧线材轴线成α=135°斜截面上的为最大正应力.因此这类弹簧的疲劳开裂大多起裂于内圆表面,沿α=135°斜截面扩展并导致疲劳断裂.但表面形变强化引入表面α=45°方向的残余压应力σr,α,能有效地降低外施扭转切应力在斜截面上(α=135°)的最大正应力水平,从而使弹簧的疲劳断裂抗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使用了约4a(年)的轴承齿圈在服役过程中发生开裂。为查明其开裂的原因,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宏观及微观检验对轴承齿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承齿圈开裂的原因是孔内壁表面腐蚀坑处产生微裂纹,加之齿圈本身强度低于技术要求值,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8.
TC4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C4钛合金薄板母材及其激光焊接头的拉伸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激光焊接头的强度升高,延伸率下降;拉伸试样均断在母材.激光焊接头的疲劳寿命在低应力水平时高于母材,而在高应力水平时低于母材.在疲劳扩展区,母材为韧性穿晶断裂,熔合区则呈现出韧性和脆性相混合的断裂形貌;在瞬断区,母材由等轴韧窝组成,而熔合区主要为粗大的穿晶解理平面.  相似文献   

19.
某涡轮套使用3个月后发生开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失效涡轮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中存在的夹杂物,在应力作用下,成为疲劳裂纹源并不断扩展,最后导致涡轮套发生开裂。  相似文献   

20.
对某火力发电厂2号汽轮机组末级开裂叶片进行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以及断口扫描和元素成分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叶片裂纹形成属于腐蚀疲劳失效,蒸汽中存在氯、硫等腐蚀介质引起叶片发生电化学腐蚀,在离心拉应力作用下发生沿晶应力腐蚀开裂,形成裂纹源。在腐蚀介质、拉应力和激振力综合作用下,腐蚀疲劳裂纹加速扩展,并最终发生瞬时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