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碎石桩加固液化地基,其桩长一般穿透液化土层,本文通过地震时复合地基中超静定孔隙水压力的分布,认为在上部荷载和碎石桩排水作用的影响下,适当的预留一定厚度的液化土层也可达到消除液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贾晋成 《工业建筑》2011,(Z1):504-507,513
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强度方面,从抗震安全性角度来看,还应包括变形问题,主要用有限差分法开展了地震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地震液化特性及变形研究。在动力分析中充分考虑孔隙水与土之间的耦合。分析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上部存在不同的附加压重情况下,受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地基中孔压比的发展及桩间土变形时程。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承载力范围内,复合地基上部荷载越大,可以有效减小地基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但是,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大,地震期间会产生较大的竖向沉降变形,而地震结束后固结沉降较小。  相似文献   

3.
王敬一  王桂秋 《建筑技术》1992,19(11):661-661
用碎石挤密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已逐渐应用,实践证明,采用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除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外,还可有效地消除液化,因而碎石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对可液化地基的分析饱和砂土地基,由于砂土的孔隙中含有大量水分,地震时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引起孔隙水压力上升,使砂土处于离散状态,即产生液化,从而使土丧  相似文献   

4.
张艳美  张鸿儒  张旭东 《工业建筑》2007,37(3):56-59,94
针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单面透水边界条件,将作为力源项的动孔压增长率表达成为时间与深度的函数,给出地震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中超孔隙水压力产生和消散的解析解;结合几种实用的动孔压计算模式,并给出不同动孔压计算模式下解析解的具体表达式以及地震结束后残余孔压场消散的解析解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碎石桩加固液化土机理,通过模拟地震荷载,针对碎石桩加固地基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利用数据采集仪采集不同埋深处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土层加速度的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碎石桩加固液化土模式下土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分析结果表明,土体遭受地震荷载时,碎石桩加固模式下其破坏发生在中部,并得到了土层加速度、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与埋深之间的关系,对碎石桩加固液化土机理研究进行了完善,对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地基的液化对地基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碎石桩加固前后的地基分别从土体有效应力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不同地震方向增补碎石桩对地基抗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易液化的地基,采用碎石桩加固后,地基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大幅度减小,孔隙水压力消散加快,抑制地基液化的效果明显。此外,碎石桩的间距和单位有效置换面积是影响地基抗液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机理,考虑到碎石桩复合地基桩体侧向鼓胀及桩体的整体性,在径向位移模式分析中引入横截面剪应力的影响,并由此建立了碎石桩鼓胀段荷载传递模式。然后,结合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导出了柔性基础下碎石桩鼓胀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获得了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最后通过实例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参数分析表明,增大桩土模量比和减少置换率会提高桩土应力比,荷载水平则会影响径向鼓胀变形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影响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桩土模量比、置换率、桩周土性质、桩距、桩长、桩密实度、荷载水平、桩内加筋、深度、桩间土固结时间、桩数、垫层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研究表明,桩士应力比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此结果可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及施工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振动孔隙水压力对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地震作用时振动孔隙水压力对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某单柱式桥墩桩竖向承载力与振动孔隙水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肖华 《土工基础》2003,17(3):58-61
振冲碎石桩是处理软弱地基地一种有效方法。对碎石桩的加固机理及破坏形式进行了简要论述,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荷载作用下碎石桩桩体绝大多数发生鼓胀破坏,碎石桩单桩承裁力fpk的计算可采用Braus法进行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宜直接采用单桩承裁力和桩间土承载力按面积置换率进行叠加来确定。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推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次地震荷载下碎石桩的淤堵性及排水性能变化是目前人工吹填岛礁和港口工程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开展了珊瑚礁砂碎石桩动力离心模型试验,通过碎石桩剖面图像观测、试验前后级配测试、超静孔压消散速率变化等分析,探讨了碎石桩的淤堵性及排水性能变化。结果表明:7条≥0.2g强震荷载下,埋深1.25m均发生了液化,孔压比达到1.0,埋深7.5m未发生液化;试验后开挖的9根碎石桩剖面自上而下均未发现明显细粒渗入,且试验前后测试级配曲线基本一致;第1和第6次强震荷载下,埋深1.25 m处超静孔压比消散速率约为0.027 s-1、0.029 s-1,表明碎石桩未出现淤堵孔隙现象,同时排水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碎石桩与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先明 《山西建筑》2002,28(3):33-34
以太原某小区住宅楼为例,介绍碎石桩与粉煤灰碎石桩联合应用处理地基,可达到既消除液化又提高承载力的双重目的。该场地土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与建筑物附加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时,土体结构将迅速破坏,且强度降低。经分析、计算,采用振动挤密碎石桩与粉煤灰碎石桩联合应用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践对低置换率的振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试桩效果、荷载板对静荷载试验成果的影响、桩顶垫层的作用、桩间土性状、重型动力触探检验成果等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对碎石桩加固可液化地基进行完全耦合的三维有效应力数值分析,主要探讨了碎石桩的抗液化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表层的最大水平振动加速度、地表沉降量和水平位移明显减小,碎石桩的减震效应显著;随碎石桩渗透性的增加,地基表层的水平振动加速度峰值减小,超孔压比降低;碎石桩的排水效应十分显著,超...  相似文献   

15.
在深厚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时,沉降控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碎石桩由于其桩体模量和渗透系数较高,能有效减少路堤沉降并增加固结速率而被广泛应用于软土路基处理中。迄今为止,关于碎石桩复合地基的长期观测实例较少,对于路堤荷载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并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碎石桩处理断面的长期观测,较为全面地研究分析了路堤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规律,沉降控制效果以及固结特性。  相似文献   

16.
强夯联合工法中碎石桩的加固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永  蔡美峰 《建筑技术》2007,38(3):188-190
用强夯处理大厚度的高饱和细粒土地基一般比较困难,但用碎石桩加强夯联合工法处理该类地基,能得到很好的加固效果。碎石桩的作用机理除挤土、置换和加筋形成复合地基外,由于其颗粒粗、孔隙大、渗透性好、密度大等特点,在与强夯组成联合工法时,还可起重要的排水、隔振聚能和压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碎石桩加固地基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廉等优点,自1977年我国首次应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以来,经工程界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碎石桩不仅应用于堆场、码头及一般民用建筑物的地基加固,而且也应用于高层建筑。碎石桩在砂土地基中施工时的挤密作用能降低地基土的孔隙率,施工后复合地基能加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大大提高砂土地基的抗液化能力;在粘性土地基中施工时,其复合地基能一定程度地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 低标号水泥碎石桩是近几年来新开发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它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和而成的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与碎石桩相比,它可以大幅度提高桩在复合地基中的承载比重。以置换率10%计,桩所承担的荷载可占总荷载的40~75%,数倍于碎石桩。由于桩的承载力增加显著,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很大。另外,它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基的变形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度,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地基。低标号水泥碎石桩在浙江省内应用还比较少,据省建设厅介绍,在1995年以前,只有上虞市的一个住宅组团内应用了这种新技术,桩长18m,桩为纯摩擦桩,取得了比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9.
碎石桩复合基地中桩土应力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文惠 《土工基础》2000,14(4):57-60
本文通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单桩单合地基静荷载试验,分析和探讨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n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路堤荷载下土工织物散体桩复合地基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2组不同筋材刚度土工织物散体桩复合地基路堤离心模型试验,和1组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的对比试验,以研究其在真实应力条件下的性状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筋材刚度的增大,地基中的超孔隙水压力略有减小,桩顶和桩间土沉降明显减小,而桩顶和桩间土之间的差异沉降明显增大;桩土应力比随筋材刚度的增大先增长明显,而后趋于缓慢;当筋材刚度较低或上覆荷载很大时,土工织物散体桩可发生显著的弯曲变形而引起较大的沉降,碎石桩则在软土中容易发生鼓胀变形而引起很大的沉降,但两者均未在复合地基中形成剪切滑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