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 改进非洛地平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2,3-二氯苯甲醛,巴豆酸甲酯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闭环制得非洛地平.结果 通过新合成方法,减少了合成步骤,总收率为76.4%.结论 本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主要研究非洛地平缓释片在治疗高血压中的达标率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收治的1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98例)接受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比对组患者(98例)接受常规治疗,评估度非洛地平缓释片在临床治疗中的达标率与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为97.96%(96/98),比对组的治疗达标率为85.71%(84/98),P0.05;研究组仅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而比对组出现了23例不良反应患者,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治疗高血压中具有达标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β-呋喃果糖苷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β-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利用β-呋喃果糖苷酶粗酶液合成低聚乳果糖,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对酶法合成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2.77h、pH7.0、反应温度35.0℃、底物质量浓度20.0g/100mL、底物与酶的体积比1:1,低聚乳果糖含量为22.70%。结论:Box-Behnken结合响应面优化果糖苷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工艺,模型可靠,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现阶段二苯乙烯双苯并唑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工艺及其研究进展。探讨了以中间体为依据的4大合成工艺的收率、产品性能、生产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对合成工艺进行总结和优缺点分析。指出未来在寻求高效环保和低成本的合成工艺路线过程中,应围绕中间体合成工艺优化和合成方法研发来进行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拉西地平的合成工艺。方法以2-溴苯甲醛,巴豆酸甲酯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闭环反应、消除反应制得拉西地平。结果通过新合成方法,减少了合成步骤,总收率为34.0%。结论本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尼莫地平的合成工艺。方法以间硝基苯甲醛,3-氨基巴豆酸异丙酯和乙酰乙酸甲氧乙酯为原料,经闭环反应制备尼莫地平。结果通过新合成方法,减少了合成步骤,总收率为72.1%。结论本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普拉地平的合成工艺。方法以间硝基苯甲醛,3-氨基巴豆酸甲酯和乙酰乙酸肉桂酯为原料,经闭环反应制备普拉地平。结果通过新合成方法,减少了合成步骤,总收率为85.1%。结论本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种合成咯菌腈的方法,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过醚化、氯化、氟化、酯化及环化5步反应合成咯菌腈。[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咯菌腈的合成总收率≥21%,纯度97.5%;产物结构经1H NMR、GC-MS确证。[结论]该工艺简单经济,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的合成工艺并考察变性后产品特性的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不同因素对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交联酯化度的影响,利用sas8.2统计学软件做显著性分析,优化合成工艺。结果: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的最佳合成工艺为:交联温度为35℃,交联剂用量为0.3%,交联pH为10,交联反应时间为3h,酯化剂添加量为10%,酯化pH控制在8.0~8.4,固定时间为1h,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变性淀粉。结论:采用优选的最佳工艺合成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各项性能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产品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有关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制备工艺、分析鉴定方法的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由硬脂酸制备该季铵盐的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由酯胺的合成和季铵化2步构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酯胺合成的催化剂、季铵化的溶剂选择,以及相关分析鉴定方法等问题,为该季铵盐的合成提出了新思路.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工艺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新型织物柔软剂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展望,展示了织物柔软剂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单独混凝法、单独Fenton氧化法及混凝联合Fenton法对生化处理后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筛选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实验发现,采用单独混凝法和单独Fenton氧化法处理废水,其处理结果并不能满足GB98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而采用混凝联合Fenton法处理,出水CODCr和色度分别为81 mg/L、49.2 C.U.,达到排放标准,其最优处理条件为:混凝反应初始pH值为8,混凝剂PAC用量为1.35 g/L,助凝剂PAM用量为3.6 mg/L;Fenton反应初始pH值为3,H2O2用量为15 mmol/L,FeSO4用量为7.5 mmol/L。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FSMP)干法混合工艺关键步骤,同时将其与湿法和干-湿法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相关进行干法混合工艺的生产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通过分析干法混合工艺的关键控制点,确定从物料添加顺序、混合时间和混合转速及工艺稳定性对其混合工艺均匀性进行分析。最终确定生产工艺条件:混合工艺1的流程添加物料,总混时间为20 min,总混频率为20 Hz(约14 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不同位置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37%和2.52%,与验证工艺的检测结果接近,说明产品混合均匀且工艺稳定,且各检测值符合法规和设计要求;最后,同湿法工艺和干湿法工艺对比后,干法混合工艺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该工艺可以满足特医食品全营养配方食品的干法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三维电极电化学法处理桉木CTMP制浆废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使用三维电极法对桉木CTMP制浆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反应时间、槽电压、pH值等因素对CODCr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电极法能有效降解和去除污染物,CODCr去除率约为60%,色度去除率约为90%,并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三维电极法处理效果显著高于二维平板电极法,槽电压同为3V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比二维平板电极法分别高40和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三种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醚化剂GTA与玉米淀粉使用不同方法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对烘箱干法、微波干法、以及石油醚溶剂法反应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烘箱干法反应时间长、微波干法原料混合不均及石油醚溶剂法反应效率低等缺点。通过分析比较,结合三种方法的特点,对烘箱干法进行了改进。用石油醚作为分散剂,干法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反应效率更高,产品更均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用中绒棉生产CJ 9.7 tex纱,优化了各工序工艺参数,优选了纺纱器材.清棉工序采用多松少打、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紧隔距、强分梳、多除杂、快转移的工艺原则,精梳工序分梳器件采用"三配套",并条工序适当降低总牵伸倍数,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细纱工序采用"两大两小"工艺措施,可确保成纱质量达到乌斯特2001公报25%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纺制竹浆纤维毛巾纱,针对竹浆纤维特点,通过开清棉控制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梳棉合理配置针布及梳理工艺,改善棉网清晰度;并条合理配置牵伸工艺,采用炭黑防缠胶辊;粗纱采用较大捻系数,严格筛查假捻器,控制伸长;细纱合理配置牵伸隔距,采用软胶辊,控制好温湿度;络筒控制气圈张力,减少脱圈,正确设定清纱参数等工艺技术措施,顺利纺制出竹浆纤维18.5 tex纱,满足了毛巾用纱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Soymilk coagulation proc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ofu making. An experimental setup was developed to control the coagulation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rate by ohmic heating and to perform impedance measurement in time-sharing mode. Soymilk coagulation process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Frequency 10 kHz was chosen to analyze the coagulation process. Normalized conductivity was useful in determination of the endpoint of soymilk coagulation process. The coagulation process was considered as two successive first-order reactions. The rate constant in the first stage was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econd stage, both rate constants increased with coagulation temperature. The activation energy in the second stage was three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stage. The successive reaction process was elucidated by using soymilk coagulation mechanism. The use of impedance measurement to analyze the coagulation process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soymilk coagul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大孔树脂间歇和连续吸附纯化花生壳黄酮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B-8型大孔树脂为吸附剂,纯化花生壳黄酮提取物。通过对花生壳黄酮间歇和连续吸附过程的研究,并用吸附模型对间歇吸附过程进行模拟,发现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可以模拟吸附过程。通过对间歇吸附和连续吸附的研究,得到合适的工艺条件,将花生壳黄酮粗提物的纯度从38.08%,提高到52.57%,花生壳黄酮提取物得率为61.70%。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吸附纯化花生壳总黄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蒸煮后高粱的感官评分、糊化焓值及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高粱振荡蒸煮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振荡蒸煮工艺为蒸煮温度90 ℃,蒸煮时间60 min,振荡频率100 r/min。采用最优振荡蒸煮工艺对高粱处理后,感官评分为16.21分,糊化焓值为13.47 J/g,总酚含量为0.44 mg/g,与传统工艺的感官评分(16.37分)、糊化焓值(13.92 J/g)、总酚含量(0.41 mg/g)无显著差异(P>0.05)。振荡蒸煮工艺保留总黄酮类(0.22 mg/g)效果显著高于传统蒸煮工艺(0.13 mg/g)(P<0.05),保留原花色素(0.12 mg/g)能力显著低于传统工艺(0.19 mg/g)(P<0.05),与传统蒸煮工艺处理后的酚类组成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基于多块MICA-PCA(modifie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改进独立成分分析-主元分析)的烟草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方法 构建并分析烟草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结构模型, 提取并调度质量追溯过程中源数据的信息, 采用多块MICA-PCA方法融合调度信息, 实现烟草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源系统设计。结果 采用该系统进行烟草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的定位能力较好, 数据的传输效率高, 烟草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性能较强。结论 本研究所设计的质量追溯源系统提高了烟草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