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电离辐射对大鼠脑组织中稀醇化酶、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超大剂量6MeV电子线照射后大鼠脑组织NSE、S-100蛋白的动态变化.对成熟的(Sprague-dawle,SD)大鼠用6MeV电子线进行10Gy、20Gy和30Gy全脑单次照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不同剂量脑组织中稀醇化酶(Neuro-specific enolase,NSE)、S-100蛋白的相对含量.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6MeV电子线对实验组大鼠进行20Gy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d、7 d、14 d和30 d处死大鼠,取其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NSE、S-100蛋白的相对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在上述时间点,脑内海马区S-100和NSE表达有时间规律,照射后7 dS-100蛋白的表达和照射后24h NSE的表达组间存在一定差别.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脑组织中NSE表达显著下降(p<0.05),S-100表达显著升高(p<0.05).在照射后7 d,上述各指标变化的幅度为30Gy组>20Gy组>10Gy组.电离辐射可诱导脑组织中S-100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NSE在神经元中的表达,脑组织中S-100和NSE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辐射诱导的急性脑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硫酸镁(MgSO4)对电离辐射诱发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将成熟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硫酸镁实验用药组,用6 MeV电子束对实验组大鼠进行20 Gy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吸收剂量率为200 cGy/min;实验用药组大鼠于照射前1 d、照射后即刻和照射后连续5 d分别给予10%的MgSO4腹腔注射,分别于照后第3、10、17和24 d解剖大鼠,取其脑组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细胞内ca2+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大鼠脑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及脑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实验用药组大鼠脑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及脑组织NO含量有所降低(P<0.05).表明早期使用硫酸镁可抑制辐射引起的脑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及脑组织中NO含量的升高,硫酸镁对放射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塞来昔布对电离辐射诱发的急性脑组织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将成熟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6 MeV电子线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吸收剂量为10 Gy)和照射加药物组(6 MeV电子线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吸收剂量为10 Gy+塞来昔布30 mg/kg体重灌胃给药)。实验大鼠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组织。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D大鼠照射后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照射加药物组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较照射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脑照射后,照射组大鼠脑组织切片呈现典型脑水肿表现,照射加药物组脑水肿程度较照射组轻。照射加药物组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中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较照射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脑照射后大鼠脑组织中GFAP阳性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塞来昔布能有效地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组织水肿的程度,保护脑组织,并能减轻胶质细胞的损伤程度,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硫酸镁对放射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用20Gy的电子线对SD大鼠进行全脑照射,在辐照后1、7和14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surface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放射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ICAM-1含量及MPO活性明显增加,引起放射性脑损伤继发性炎症反应;给予硫酸镁能显著降低放射性脑损伤大鼠的ICAM-1含量及MPO的活性,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脑组织损伤。早期给子硫酸镁可减轻放射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的炎症效应,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辐射防护》2001,21(2):115-118
为探讨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本文采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测定法观察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内[Ca2+]i的变化及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小鼠接受1.0~6.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脾细胞内[Ca2+]i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p<0.01),而小鼠接受0.075~0.2Gy较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脾细胞内[Ca2+]i却明显高于假照射组(p<0.01)。同时证实,预先给予0.075Gy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可减轻其后2.0GyX射线全身照射对脾细胞内[Ca2+]i的抑制作用。提示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内[Ca2+]i的升高可能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离辐射诱发体内旁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孕鼠受γ射线照射对旁效应器官胎鼠脑组织神经发育的影响。将怀孕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0.5 Gy全身照射组、0.5 Gy头部照射组、1.0 Gy全身照射组、1.0 Gy头部照射组、2.0 Gy全身照射组及2.0 Gy头部照射组。照射组用60Co治疗机对实验小鼠于孕9 d单次急性垂直照射,于孕18 d取胎鼠脑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胎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及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 Gy和1.0 Gy头部照射组胎脑Ach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2.0 Gy头部照射组胎脑AchE及Ach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0.5 Gy全身照射组胎脑AchE含量明显升高(p0.05);2.0 Gy全身照射组胎脑AchE及Ach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孕鼠急性头部受照,电离辐射能够诱发体内旁效应,其胎脑效应类似孕鼠急性全身照射后胎脑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剂量γ射线对大鼠进行全身照射,于照后24h用Eu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MMP-2和9的浓度,底物明胶酶谱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其他各剂量组相比,5Gy和6Gy照射组,大鼠照射后24h,血清MMP-2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MMP-2的活性也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而各照射剂量组血清MMP-9浓度和活性变化则无明显差别。结果显示,受照大鼠血清MMP-2浓度和活性的变化具有提示生物受照剂量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耐辐射菌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抗性,观察不同剂量照射后,细菌中蛋白质含量、辐照剂量及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的关系.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不同剂量辐照后的克隆数,计算存活率,绘制剂量-存活曲线.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菌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耐辐射菌的存活曲线呈肩型,具有极强的辐射抗性.蛋白质的含量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当辐射剂量达到5kGy时,蛋白质含量最高(p<0.01);若受照剂量>5kGy时,则蛋白质含量随受照射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5kGy辐照后,随照射后温育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不断降低,培养时间为6h,蛋白质的含量最低(p<0.01),与对照组(未受照射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火箭免疫电泳法观察了不同剂量~(60)Coγ线全身照射对大鼠血浆甲_2巨球蛋白(α_2M)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Gy组,α_2M含量在照后3周内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在8.5Gy组,α_2M含量显著上升,照后3和7天,α_2M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0和39倍;在15.0Gy组,α_2M含量随照后时间急剧上升,照后8天,α_2M含量为对照组的43倍。  相似文献   

10.
叶飞  刘树铮 《辐射防护》2001,21(6):365-368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低、高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和p34^cdc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假照组相比,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8h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开始升高,12h达高峰,48h恢复至正常水平;而2Gy照射后4h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开始降低,12h降至最低,24h有回升趋势,48h恢复至假照水平。p34^cdc2蛋白的表达,与假照组相比,75mGy照射后4~48h未见明显变化;而2Gy照射后的时程变化与相同剂量照射后CyclinB1蛋白表达的变化基本一致。提示: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增强,从而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但对p34^cdc2表达无影响;相反,较高剂量照射导致CyclinB1和p34^cdc2蛋白表达均下降,最终发生G2阻滞。  相似文献   

11.
[Ca2+]i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海青  鞠桂芝 《辐射防护》2001,21(2):115-118
为探讨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 ,本文采用 Fura- 2 /AM双波长荧光测定法观察了不同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内 [Ca2 +]i的变化及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 ,小鼠接受 1.0~ 6.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2 4 h,脾细胞内[Ca2 +]i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 p <0 .0 5~ p <0 .0 1) ,而小鼠接受 0 .0 75~ 0 .2 Gy较低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 2 4 h,脾细胞内 [Ca2 +]i却明显高于假照射组 ( p<0 .0 1)。同时证实 ,预先给予 0 .0 75Gy低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可减轻其后 2 .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对脾细胞内 [Ca2 +]i的抑制作用。提示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内 [Ca2 +]i的升高可能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γ辐射对大鼠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初步筛选与γ辐射损伤密切相关的特征尿代谢物。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60 Coγ射线单次照射(剂量率0.7 Gy/min ,剂量6.0 Gy )后不同时间点(照射前1天及照射后第1、2、3、4、8、18、30、45天)和分次照射后不同累积剂量点(剂量率18 mGy/min ,累积剂量分别为0、0.2、0.4、0.6、0.8、1.0 Gy )大鼠尿液的代谢成分进行检测。主成分分析法(PCA )和偏最小二乘法(PLS-DA )分析检测数据。筛选单次照射和分次照射所致辐射损伤的共同特征代谢物。结果单次照射后,大鼠尿牛磺酸、脯氨酸相对含量在照后第1~45天持续偏高;分次照射后,尿牛磺酸、脯氨酸相对含量均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γ辐射可导致大鼠长期代谢紊乱。尿牛磺酸、脯氨酸相对含量与照射剂量有相关性,可作为γ辐射损伤的特征代谢物。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对辐射相关氧化应激和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首先选用不同剂量(0、2、4、6、8、10、12 Gy)的X射线分别照射HT22细胞,筛选出最佳照射剂量(10 Gy),然后进行实验分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单纯照射(RT)组,照射+NAC(RT+NAC)组,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以评估细胞内氧化应激程度,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2 Gy的照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明显,当辐射剂量大于2 Gy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高,HT22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辐射剂量达10 Gy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接近50%,因此将10 Gy作为实验最佳辐射剂量。(2)给予10 Gy X射线照射前给予NAC预处理可明显增加HT22细胞的增殖率(p<0.01)。(3)给予10 Gy X射线照射可明显增加细胞内ROS、MDA含量(p<0.01),减少细胞内GSH含量和SOD的活力(p<0.01),促进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NAC可减少照射后细胞内ROS和MDA含量(p<0.01),提高GSH水平及SOD活性(p<0.01),显著减少凋亡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以上结果表明NAC可抑制辐射相关氧化应激,减少辐射对HT22细胞增殖抑制,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脾淋巴细胞内[Ca2+]i及CD71表达的适应性反应.采用Fura-2负载,双波长荧光测定法检测细胞内[Ca2+]i浓度.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71表达.发现0.075Gy低剂量预照射能明显减轻其后2.0Gy攻击剂量照射对细胞内[Ca2+]i及CD71的抑制作用.低剂量辐射能诱导脾淋巴细胞[Ca2+]i及CD71表达的适应性反应.此变化可能是低剂量辐射诱导T淋巴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重离子辐照小鼠头部对骨髓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为重离子放射治疗癌症和太空防护提供基础数据.80MeV/u能量的12C6 离子对BALB/c小鼠头部给以0、0.5、1、2、4、10Gy的照射,用流式细胞仪测骨髓细胞周期分布.随着重离子辐照剂量的增加,G1/G0期细胞出现明显阻滞(P<0.05),而G2/M期细胞出现显著减少(P<0.05).说明重离子辐照小鼠头部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分布有明显影响,也同时表明电离辐射对骨髓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也有一种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12C6 离子束对小鼠进行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3、0.5、0.75、1、1.5、2Gy的一次性全身照射,5d后测定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浓度.结果显示,吸收剂量小于0.75 Gy小鼠的血清及肝脏中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大于0.75 Gy则低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小于0.3 Gy小鼠的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小于对照组,大于0.3 Gy则大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小于0.5 Gy小鼠的脑组织GSH浓度大于对照组,大于0.5 Gy则小于对照组.低剂量的重离子全身辐照对小鼠的抗氧化系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7.
观察植物凝集素PHA-L对小鼠急性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动物30 d存活率实验,即小鼠全身辐照至吸收剂量为7.2 Gy后观察其存活情况;利用外周血和免疫学实验,小鼠全身照射至吸收剂量为7.2 Gy后测外周血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股骨有核细胞数(The number of nucleated cells in bone marrow,BMNC)、骨髓DNA含量以及各脏器指数;对小鼠进行9.0 Gy腹部照射,取小肠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照射给药组小鼠30 d存活率比单纯照射组均有提高,特别是高剂量组提高约60%;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高剂量组的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脾结节数均有提高,分别从0.74±0.16、1.02±0.17和9.80±6.46提高到1.18±0.40、1.22±0.17和18.10±6.87,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HA-L对脏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高剂量组小鼠肠道组织损伤恢复明显。提示植物凝集素PHA-L对急性辐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p53和Bcl—2/Bax在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昆明小鼠接受75mGy和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p53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显著降低,而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p53基因蛋白表达则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12C^6+离子辐照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和P53、MDM2及P21表达的影响。采用0、1.0、2.0、4.0、6.0Gy^12C^6+离子束辐照细胞,用克隆形成法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同时在辐照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53、MDM2及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重离子辐照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1.0Gy、4.0Gy和6.0Gy照射组发生G0/G1期阻滞,而2.0Gy照射组出现G2/M期阻滞;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细胞辐照后MDM2的57kD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76kD蛋白表达水平随辐照剂量逐渐上升;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随辐照剂量增高。以上结果提示不同剂量的^12C^6+离子束照射可激活SMMC-7721细胞不同的细胞周期检测点,其中G0/G1期阻滞与P53和P21蛋白以及MDM2截短体76kD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