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自密实清水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因受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出现的表面气泡、色差及蜂窝麻面等表面缺陷问题,将聚羧酸减水剂与不同比例的消泡剂和引气剂进行复配,制备了12组自密实清水混凝土,并开展聚羧酸减水剂引气方式对比试验和表观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先消后引”的引气方式能先将混凝土中劣质气泡消除,再引入直径较小、均匀分布的气泡,使混凝土的气泡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当消泡剂掺量为0.05%、引气剂掺量为0.01%时,混凝土表面的孔径分布和大小均为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
影响混凝土表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从减水剂角度研究了不同引发体系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粘度改良剂、引气剂、消泡剂等对混凝土表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硫酸铵-VC体系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通过复配粘度改良剂1和复配0.2‰的消泡剂,混凝土的表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2400)、丙烯酸、功能单体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得到了清水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功能单体丙烯酸丁酯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和保坍性能,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表观效果,适用于对表观要求较高的清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引气剂种类与掺量、不同消泡剂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复配过程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含气量及硬化后表观质量的影响.合适比例的引气剂与消泡剂的减水剂复配有利于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表观质量.结果表明,0.2%的ZY-EA1型引气剂与0.6‰的消泡剂在本试验条件下所得混凝土新拌状态与表观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5.
李士伟  安普斌  李超 《混凝土》2012,(4):89-91,96
通过原材料控制、聚羧酸减水剂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模板体系选择及施工工艺控制等措施,解决近海环境下清水防腐混凝土遇到的表观气泡问题。控制粉煤灰烧失量、优化水胶比及矿粉掺量、采用消泡剂与引气剂复掺技术、掺入超细石灰石粉、使用聚氨酯改性模板漆,以及采取分层浇筑、充分振捣等工艺措施能够降低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出现概率。  相似文献   

6.
结合青岛地铁R3线"U"梁预制工程实例,介绍了改善"U"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在优选矿物掺合料、聚羧酸减水剂等原材料基础上,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并通过使用优质脱模剂、附着式振捣器及透水模板布等措施,减少或消除了"U"梁的各部位气泡等缺陷,大幅度提高了混凝土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3种不同消泡剂XP-1、XP-2、XP-3对聚羧酸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内部气泡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消泡剂消泡能力有较大不同,且相同消泡剂在不同掺量下,混凝土含气量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添加消泡剂混凝土,随成型时间的推迟,混凝土气泡参数均有一定增加,即气泡结构均有劣化。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7,(2)
清水混凝土以其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等优点,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即未建立起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事前评价手段,仍以事后评价为主。这极大的制约了清水混凝土工程应用的发展。为此,以轨道交通清水混凝土工程为依托,开展了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的概念、特征及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了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评价方法——气泡法。工程实践表明:气泡法可对清水混凝土的表观质量进行有效预判及评价。  相似文献   

9.
张勇  周华新  刘建忠 《江苏建筑》2010,(2):98-99,107
采用外加剂调控技术,研究了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粉煤灰掺量及减水剂对地铁管片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混凝土含气量会明显降低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掺入粉煤灰和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明显提高蒸养混凝土早期强度,从而缩短模板周转期,提高产量。分析了管片混凝土表面气泡孔成因,并探讨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白玉贵 《广东建材》2011,27(6):10-11
本文介绍了气泡的类型和其对混凝土结构的利弊,分析了掺有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产生气泡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在不影响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几点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聚羧酸减水剂中复配消泡剂,研究了该复配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情况。结论表明:与原减水剂相比,在保持混凝土和易性良好的前提下,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一定程度上提升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大减少混凝土表面直径1mm以上的大气孔,改善混凝土表观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表面气孔面积百分率、1㎜以上气泡个数和表观形貌等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减水剂、脱模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对混凝土表观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水剂和脱模剂类型对混凝土表观质量影响较大,采用PCE-4和Point-TM2对混凝土表观质量的改善效果较好;控制一定的坍落度、砂率或者提高胶材的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观质量.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一种新型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消泡功能,能使混凝土含气量大幅降低,解决工程应用中混凝土表面气泡过多的问题。同时也通过砂浆、混凝土实验确定在聚羧酸合成实验中,所加入的组分对减水分散作用没有明显副作用,能有效降低其表面张力,同时还讨论了这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铁路中高速岔枕与预制箱梁两种构件,通过用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Z-TGC)、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H-TGC)及消泡剂、引气剂、葡钠等组分,复配出能满足不同技术要求的构件混凝土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工程应用研究表明,在需要蒸养的构件混凝土中,含气量大小、气泡大小及均匀与否对混凝土蒸养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葡萄糖酸钠会降低混凝土的蒸养强度;对坍落度保持能力要求较高的混凝土,需选用不同的保塑型聚羧酸以满足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保塑型聚羧酸的加入不会降低混凝土的蒸养强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不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含气量、流变性以及水泥砂浆分级气泡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醚比的增加,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及引气性能显著增加,其中当丙烯酸与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单体摩尔比达到4∶1时,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及引气性能均达到较大值,随着酸醚比的进一步增加,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与引气性能呈下降趋势;随着酸醚比的增加,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能力增加,使得水泥颗粒表面的聚羧酸分子浓度增加,降低了水泥颗粒-水的固-液界面能;聚羧酸减水剂能够显著改善砂浆气泡孔径分布,在引入大量中小气泡的同时降低大孔径气泡的占比,使得气泡孔径分布更加细小化;同时,随着聚羧酸减水剂主链中酸醚比的增加,引入的小气泡占比呈下降趋势,大孔占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建材发展导向》2014,(20):46-48
聚羧酸是新型的外加剂,具有高减水率、高适应性,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满足运输、泵送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要求,提高混凝土施工速度和质量的特性。本文以昆钢水泥集团红河建材商品混凝土站(以下简称为"红建商品混凝土站")对聚羧酸新型外加剂的使用为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聚羧酸新型外加剂的添加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生产成本,改善了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17.
聚羧酸是新型的外加剂,具有高减水率、高适应性,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满足运输、泵送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要求,提高混凝土施工速度和质量的特性。本文以昆钢水泥集团红河建材商品混凝土站(以下简称为“红建商品混凝土站”)对聚羧酸新型外加剂的使用为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聚羧酸新型外加剂的添加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生产成本,改善了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先加消泡剂、再加引气剂的"先消后引"工艺将消泡剂、引气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研究了该复配减水剂在水溶液中的起泡性能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性能。结果显示,与未复配减水剂相比,"先消后引"工艺可以明显细化减水剂水溶液的气泡尺寸,并使气泡更加均匀,掺该复配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流动性和后期强度略有提高,而外观性能大幅度改善,孔径为1~2 mm的大孔数量明显减少,并基本消除了孔径大于2 mm的超大气孔。  相似文献   

19.
聚羧酸系减水剂引气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部分消泡、局部消泡、先消后引这3种引气方式对混凝土含气量稳定性、气泡间距系数、平均气泡径等参数及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消后引的引气方式并选用聚羧酸专用引气剂,可以调整混凝土含气量,使含气量稳定、气泡间距系数大、平均气泡孔径小.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表面气孔麻面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表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时会影响轨枕的耐久性能。重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尺寸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在轨枕下部出现气孔,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振捣工艺及脱模剂种类等因素进行对比试验,系统分析了轨枕表面产生气孔麻面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干硬性混凝土增实因数可减少表面气泡数量,增实因数在1.25~1.30时,混凝土表观质量较好;增大混凝土砂率可减小气泡孔径;提高含气量可明显改善混凝土表面状况,含气量在2.5%时,混凝土表面气泡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