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用湿法磷酸代替热法磷酸生产三聚磷酸钠过程出现中和度控制困难、分析值偏低等问题,通过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先加酸使碳酸盐转变为二氧化碳并逸出的方法,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纯碱质量对最佳中和度的影响,并对比了改进的中和度分析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及成品的主要成分,认为改进的中和度分析方法可扩大到其他使用纯碱为原料的非强酸性水溶液体系中酸碱滴定的场合。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以CO_2和NaCl为原料通过适当的N235萃取体系制取纯碱的实验室研究。近年来,国外一些资料介绍,以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为原料,在常温常压下适当加入某有机溶剂,通以二氧化碳气体,可制取该金属的碳酸盐或酸式碳酸盐。利用此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固体硫磺制酸装置尾气普遍冒烟的原因,认为是原料硫磺含水及有机物所致.建议适当延长硫磺熔融精制时间,让水分蒸发;熔硫前在硫磺中拌入一定的硅藻土和纯碱,以除去有机物并中和酸性,减少焚硫过程水分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正> 纯碱水溶液的过滤是纯碱精制的重要工序之一,特别在以纯碱作原料的各类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中更为重要。其目的是为了去除少量固体杂质和提高碱液澄清度。碱液中含有少量钙、镁、硅等杂质会使碱液呈白色浑浊;含少量铁,即使纯碱中含  相似文献   

5.
张敏良 《化学工程师》2006,20(10):62-64
三聚磷酸钠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是洗涤产品的主要原料和肉制品的重要添加剂。如何提高纯碱与磷酸中和反应的效率和精确控制中和度是国内外磷化工行业多年来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对中和反应工艺和相关设备的深入研究,研制出“双原料三聚磷酸钠产品连续中和反应装置”,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杜宝安  宋文玉 《化学试剂》1993,15(2):124-124,126
目前,制备氟化钠的方法主要有熔浸法、中和法、离子交换法、纯碱悬浮液法等。熔浸法是以萤石为原料,特点是成本较低,但能耗、水耗大且产品质量低。中和法是以氢氟酸为原料,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产品质量稳定,但成本较高。纯碱悬浮液法是以碱和氟硅酸钠为原料与中和法相比,产品质量均能达到国家试剂级标准,而成本仅是中和法的44.9%,因此本实验采用了纯碱悬浮液法。我们对配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洗涤水的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工艺中的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条分离氟化钠与硅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重晶石与纯碱水溶液的反应效果,采用本地重晶石矿石、硫酸钡、硫酸锶与一定浓度的纯碱水溶液反应,探究了不同反应时间的反应转化率。结果表明,纯硫酸钡与纯碱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转化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在反应温度为60 ℃,碳酸钠浓度5%的条件下转化率达到11.60%;在相同条件下,硫酸锶与纯碱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速度大于硫酸钡与纯碱的反应速度,本实验条件下硫酸锶转化率是硫酸钡的6~8倍。本实验证明重晶石能与纯碱发生明显的反应直接生成碳酸盐,对重晶石的加工利用具有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二聚甘油和月桂酸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月桂酸二聚甘油酯,再与氯磺酸反应,经氢氧化钠中和制得月桂酸二聚甘油酯硫酸酯钠盐(SLDGS)。对中间体和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产物在298 K下的表面化学性能。发现SLDGS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月桂酸酯化度的升高而增大,酯化度为25%时,最低表面张力为28.5 mN.m-1,临界胶束浓度为1.15 mmol.L-1;在煤油和苯中,当酯化度为30%时,SLDGS水溶液的乳化性能达到最大值,乳化时间为168 s;SLDGS水溶液的泡沫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9.
水溶液聚合小麦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淀粉与丙烯酸为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复合树脂。考察了丙烯酸的中和度、淀粉/单体比例、引发剂、交联剂等对聚合反应和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物料的最佳配比:丙烯酸的中和度为90%,引发剂用量为0.5%,交联剂用量为0.05%,淀粉含量为10%。制备得到的吸水性复合树脂吸水率达1060g.g-1,性能优于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腐植酸、丙烯酸为原料接枝共聚。考察了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腐植酸钠-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9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h,加入引发剂浓度为4.0%(AA单体为参照),丙烯酸与腐植酸钠物料比...  相似文献   

11.
马士军 《当代化工》2005,34(1):53-55
简要介绍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性质及用途,分析了近年国内、国外的生产、消费情况;简述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3种生产工艺,即以氯乙酸和碳酸钠为原料的氯乙酸法;以乙二胺与氰氢酸、甲醛为原料的氢氰酸法;以乙二胺、氰化钠及甲醛为原料的氰化钠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布赫尔反应(Bucherer reacter)合成N-(对羧基苯基)γ酸的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合成条件,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物质的量比为:2,8-二羟基萘-6-磺酸钠:对氨基苯甲酸: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1:1.04:4.8:1.85,反应温度和时间为104℃时回流16h,母液至少可套用3次;最佳优化工艺条件的平均收率为92.5%。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高浓液体有机固着剂HG,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活性染料的染色,也适用于小浴比染色新工艺。对各种结构的活性染料能得到较高的给色量和良好的重现性。它在活性染料染色时用作固色剂,其用量仅为纯碱的1/8~1/10,加碱时间缩短为20~30min,匀染效果佳,可大幅降低染色疵病率。同时,由于用量少,染色后的织物易于洗涤,可以减少水洗道数,省去酸洗,节约了大量的水和汽及工时,用水量仅为纯碱工艺的1/2,蒸汽用量仅是纯碱工艺的1/3,减少了污水和污水中碱剂含量。它和已进入市场的代碱剂有所不同,它是高浓液体的、有机的,它的分子结构中疏抽№基团碳链较短,含有一定的水溶性基团和亲水基团,在缓冲溶液体系中起着助溶、渗透、分散和缓染及移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从发烟硫酸中蒸出的SO3磺化硝基苯,并通过盐析使磺化产物间硝基苯磺酸成盐析出,母液经中和、回收水合硫酸钠(副产元明粉)后作盐析剂全部循环回用,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密闭循环,做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与传统工艺比较,间硝基苯磺酸钠产品含量可提高到98.6%,收率以硝基苯计增加15%以上。副产品硫酸和元明粉均属有用的化工原料,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刘继红  李娟  周小文 《应用化工》2006,35(4):318-321,324
用碳酸钠部分代替氢氧化钠对环己烷氧化液进行了处理,考察了碳酸钠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氧化液中过氧化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碳酸钠和4%氢氧化钠于80℃下两段处理氧化液各30 m in,过氧化物转化率98%,氢氧化钠消耗比单独用氢氧化钠时降低60%。  相似文献   

16.
《玻璃》2020,(3):5-8
硝酸钠作为光伏压延玻璃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其品质影响玻璃成品的质量。以GB/T 1891-2007《食品添加剂硝酸钠》及前人经验为基础,利用盐酸转化法对硝酸钠的含量进行测定,滴定过程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以及铬酸钾指示剂用量对试验结果有所影响。通过多次对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以及铬酸钾指示剂用量的调整,最终确定了测定硝酸钠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双乙酸钠是一种新型防霉剂。在以乙酸和碳酸钠为原料,水作溶剂的条件下合成双乙酸钠。对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CH3COOH):n(Na2CO3)=4.10:1,反应温度为80—85℃,回流反应时间为2.5~3.0h,溶剂水的质量分率为10%,结晶冷却速度为2-3℃/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母液全部循环利用,产品收率达到96%,且质量符合GB12493—90。该方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无污染以及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AA)、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硫酸铵(APES)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合成了AA/APES共聚物阻垢剂。考察了共聚物单体摩尔配比、阻垢剂用量对阻碳酸钙、磷酸钙垢率的影响,并与其它阻垢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A/APES具有良好的阻碳酸钙和磷酸钙垢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白槽液中磷酸氢二钠和碳酸钠的分析方法。用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电白槽液中磷酸氢二纳的质量浓度,用过硫酸铵破坏氰化物,消除其对测定的干扰。在硫酸介质中,以抗坏血酸作还原剂,硝酸铋作催化剂,使磷酸与钼酸钠生成杂多酸蓝色络合物,以显色剂作参比液,在波长660nm处测定吸光度。试验表明,镀液中的铜离子和其它组份对测定无影响,本法相对平均偏差为1.3%,回收率为97.3%-103%。用硝酸银掩蔽氰化钠,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法直接测定电白槽液中碳酸钠的质量浓度。试验表明,镀液中的Na2[Sn(CN)4]、Na2[Cu(CN)2]和磷酸氢二钠对测定无干扰,本法相对平均偏差为0.54%,回收率为101%。而用传统的铜锡合金镀液分析方法,电白槽中的磷酸氢二钠严重影响碳酸钠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