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靛蓝的制造     
靛蓝染料前几年曾风行一时,近年来产量虽有所下降,但仍为各国所关注。日本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申请的日本公开特许公报79—124,027报导,3-甲酰基吲哚在过氧化物存在下氧化二聚合,尔后再氧化即得靛蓝。例如,6.9毫克分子3-甲酰基吲哚在甲醇中用8.2毫克分子10%双氧水于碳酸钠存在下,在50℃处理2小时,真空下放出甲醇,继尔用10毫升10%氢氧化钠处理,在50℃充气1小时  相似文献   

2.
氧化蜡皂化后,经碱氧化或管式炉脱除不皂化物这样的热处理时,会因脱羧反应生成Na2CO3。因此皂化时加入的NaOH,在干皂液或碱氧化产物中,最终会以三种形式存在:脂肪酸钠中的结合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关于皂片中游离碱的测定已有方法介绍[1] ,但是原方法无法区分游离碱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也不测定结合钠的含量。而本法可用于干皂液或碱氧化产物中结合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王小琴  郭崇武 《电镀与涂饰》2021,40(16):1306-1308
在镀锌线除油液样品中,用草酸钾掩蔽锌离子,用氯化钡掩蔽碳酸钠和磷酸三钠,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用盐酸将试液滴定至甲基橙指示剂由黄色变为红色,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后加草酸钾掩蔽锌离子,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磷酸二氢钠,然后换算成磷酸三钠的含量.用草酸钾掩蔽锌离子,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磷酸三钠的总量,以差减法计算碳酸钠的质量浓度.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和回收率满足对槽液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钠元素对氧化钪质量的影响。将钛白废酸采用P2O4、TBP、磺化煤油的混合萃取剂萃取,有机相用氢氧化钠反萃,将反萃的氢氧化钪用硫酸溶解,然后调pH值、加热、水解、过滤,滤液采用萃取剂再次萃取,萃后有机相用氢氧化钠再次反萃,得到的氢氧化钪用盐酸溶解,加碳酸钠或氨水调pH值为1~1.5,加10%的草酸沉淀,过滤,洗涤,于800℃灼烧1 h,得成品氧化钪。加氨水的氧化钪含量达到92%,而加碳酸钠的氧化钪含量达到68%,说明钠元素影响产品质量,建议采用氨水调节。  相似文献   

5.
为了回收利用ADC发泡剂固体废弃物中碳酸钠,探讨了回收过程以及处理提纯废水所需的方法和条件。检测表明:固废中含Na2CO335.37%、N2H40.045%、NaCl 0.655%、NaOH 0.7%;废水中含有少量的剧毒物质肼。根据固废和废水的特性,回收碳酸钠用两次重结晶法和一次滤液重结晶法,处理废水用工业次氯酸钠氧化法。重结晶回收碳酸钠时,选择固液比为2∶1、溶解温度为50℃、结晶温度为0℃,两次重结晶后碳酸钠总的回收率为63.48%,去除水分后碳酸钠含量达到99.8%以上;用工业次氯酸钠处理含肼废水,选择有效氯和氮的质量比为5∶1、pH值小于7.0,此时肼的去除率大于99.0%。  相似文献   

6.
缓冲溶液对TEMPO/NaClO/NaBr选择性氧化纤维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EMPO/NaClO/NaBr氧化体系被广泛应用于选择性氧化糖类C6位伯醇羟基,使其成为羧酸盐物质,从而获得更好的水溶性或其他特定功能。但在氧化反应过程中,pH随反应的进行下降,并且存在pH值持续控制繁琐等问题。实验比较分析TEMPO/NaClO/NaBr氧化纤维素在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的适用性,并以滴加的方式向体系中加入氧化剂NaClO溶液,探索两种缓冲体系中各自适宜的NaClO滴加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和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都适用于TEMPO/NaClO/NaBr氧化体系。与传统方法相比,氧化纤维素的羧基含量可以提高20%~25%。使用缓冲溶液较单一氢氧化钠溶液对稳定pH值有更好的效果,并且方法简便。另外,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对NaClO滴加速度敏感,控制滴加速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7.
化学镀镍层无铬钝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和硅酸钠单独或协同作用对化学镀镍层钝化的影响,并以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上述四种组成的最佳浓度。为增强钝化效果,研究了高锰酸钾质量浓度、钝化温度和时间对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钝化液的最佳组成为10g/L氢氧化钠,15g/L碳酸钠,50 g/L磷酸钠,5 g/L硅酸钠,1 g/L高锰酸钾,θ为80℃,t为20 min。化学镀镍层经无铬钝化液处理后,镀层抗腐蚀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环己烷空气氧化后的氧化液进行水洗和环己烷反萃取的方法,剖析环己烷氧化液中环己基过氧化氢和己酸过氧化氢组成分布。结果表明:环己烷氧化液有质量分数9.57%的过氧化物被洗出,可通过水洗将环己基过氧化氢和己酸过氧化氢分离;己酸过氧化氢占环己烷氧化液中过氧化物的9.4%,而环己基过氧化氢占环己烷氧化液中过氧化物约90.0%。  相似文献   

9.
用改性红麻秆芯快速吸附废水中微量共存的Pb、As离子,考察了酸碱改性、碳酸钠浓度、改性反应时间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盐酸、柠檬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改性红麻秆芯对Pb和As均有较好的吸附。最佳改性工艺为:红麻秆芯与0.1 mol/L碳酸钠溶液的固液比1∶80 g/mL,在室温(25℃左右)下以400 r/min搅拌反应30 min。用0.5 g碳酸钠改性红麻杆芯处理50 mL 0.1 mg/L的Pb、As废水,在25℃恒温水浴中,以200 r/min振荡反应30 min,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7.7%和21.5%。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几种最新的钛及钛合金表面绿色化学处理技术,包括草酸溶液处理,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处理,过氧化物–钛酸盐处理,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稀土处理,三碱处理,氢氧化钙–硝酸盐处理和"阿洛丁"处理。无氟无铬绿色环保型的化学氧化处理工艺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1L高压反应釜内,以环己烷为原料,空气为氧源,碳酸钠为稳定剂,在158~164℃下进行环己烷空气氧化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稳定剂用量对环己烷氧化反应速度、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以及稳定剂用量对环己基过氧化氢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碳酸钠能很好的稳定环己基过氧化氢,提高了环己烷氧化反应的选择性,降低了反应速度。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1.0 MPa,碳酸钠加入量0.2 g,环己烷转化率在4%时,其选择性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2.
氢氧化铈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氢氧化铈合成的绿色方法. 以碳酸铈和醋酸为主要原料,最后获得氢氧化铈和醋酸钠. 探讨了过氧化氢的加入方式、过氧化氢的加入量、反应温度、醋酸铈的浓度、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对铈的氧化率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氢氧化铈进行了表征. 铈的氧化率大于98 ,铈的收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3.
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合成环己醇/酮具有重要工业价值,工业上热氧化路线反应温度高、副反应多、转化率低、选择性不高,亟需条件更温和、更环保的替代路线。以太阳光为驱动的光催化环己烷氧化路线可在常温常压下实现环己烷的选择性氧化,受到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光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催化体系、反应机理和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对光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催化循环中环己烷分子活化、环己酮/醇形成、活性自由基再生的基元过程和催化剂失活机理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影响光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的反应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指出·OH为主要的活性自由基,环己基过氧化氢是重要的中间产物,环己酮/醇主要通过环己基过氧化氢的光催化分解形成,光辐射条件(光强和波长)、溶剂、催化剂结构和表面性质都是光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指出光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以及设计结构合理、高效利用光能的光催化反应装置。  相似文献   

14.
环己烷液相非催化/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不同氧浓度气体及纯氧作为氧源,利用鼓泡塔反应器在1.1 MPa、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量条件下比较了环己烷液相非催化氧化和催化氧化反应特性。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了环己烷液相氧化的链式反应机理。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环己烷液相催化氧化反应诱导期短,其表观速率与环己烷浓度和氧气浓度都为一级;而非催化氧化反应诱导期长,是由烃直接氧化引发过程控制,只有当过氧化氢积累到一定浓度以后,过氧化物分解产生自由基速率变得显著,反应才表现出自催化反应特征。而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非常迅速,环己基过氧化氢浓度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稳定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反应由氧化生成酮的链传递反应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用双氧水进行氧化合成苯并噻唑,从反应原料的含量、反应温度、氢氧化钠含量、酸化时间4个方面优化了合成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条件为:50 mmol双氧水滴加到溶解有25 mmol 2-巯基苯并噻唑的100 mL浓度为0.25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氧化,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30~40 min;反应温度为60~65℃;酸化时间为50~60 min,苯并噻唑收率为85%。  相似文献   

16.
环己烷氧化分解工艺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己烷液相氧化法生产环己酮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根据谢苗洛夫的自由基理论等,结合生产装置的实际数据,研究了环己烷钴盐催化氧化和无催化氧化工艺,并进行理论推导,得出了环己烷氧化的数学模型,开发了催化氧化和无催化氧化相结合的新工艺;对环己基过氧化氢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分解工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开发了拟均相催化分解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固体超强碱催化分解环己基过氧化氢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合三氧化二铝为载体,在340℃下加入20 g氢氧化钠及金属钠制得固体超强碱催化剂,采用该固体超强碱对环己基过氧化氢进行催化分解;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L氧化液中,加入催化剂4.0~6.0 g,反应温度55~60℃,分解时间35~45min,采用4釜串联,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转化率大于等于99%,环己酮与环己醇的总收率大于等于95%,且无废液碱产生。  相似文献   

18.
沈海民  王岩  佘远斌 《化工进展》2018,37(6):2031-2045
系统综述了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以PhIO、PhI (OAc)2、O2t-BuOOH、NaIO4和H2O2为氧化剂的各种氧化体系。认为开发以O2为氧化剂、高活性高选择性的非均相金属卟啉催化体系是今后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多金属中心的金属卟啉体系,将对O2具有高活化性能和对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转化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金属卟啉共价键连组合,构筑多金属中心的金属卟啉体系,促进环己烷催化氧化体系中底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提高。本综述不仅对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环己烷催化氧化体系,改进目前工业上环己烷催化氧化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其他烃类C-H键和C-C键高效催化氧化体系,甚至其他氧化体系的研究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环己酮和双氧水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甲氧基环己基过氧化物,使之在亚铁盐存在下和甲醇反应,生成十二碳二酸二甲酯,然后用氢氧化钠皂化、无机酸酸析,得十二碳二酸粗品,再重结晶得成品。反应总收率66%,产品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