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室内设计风格中融入岭南风格元素,结合新东方主义思想,将室内设计现代与古典、中西合璧完美演绎。"岭南风格"是从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的角度出发将岭南风格元素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岭南当地的文化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设计装饰元素和符合用于室内设计中,凸显出室内设计中的岭南文化蕴涵与色彩故事。本论文通过岭南传统文化的提炼,针对岭南风格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日本建筑的发展与传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文化的构成要素 1.地理条件或地区要素 日本四面环海,每个海洋都有其特点和个性。即太平洋、日本海、南中国海、鄂霍次克海等等。其中太平洋是范围很大的海洋。还有作为内海的濑户内海,濑户内海培育了多种文化。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四季的区别极为明显,每个季节都富有个性和变化特点。而且,由于属于季风地带而多雨,因此,植物易于成长,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3.
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高温、多雨、湿热,因此岭南传统建筑注重通风、遮阳、避雨.广州科学城A1~A4办公楼设计在满足办公功能使用的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体现岭南建筑的上述特点. 本项目地处广州科学城中心区绿轴东侧,由4栋办公建筑组成,周边自然环境优美,西侧为现有丘陵山体.4座15层的办公建筑点式布局,每两座为一组.办公楼采用简洁实用的正方形平面,柱网整齐简单,结构经济合理.柱网尺寸12m×12m,塔楼每层建筑面积1475m2,交通核心布置合理,使用率接近80%.塔楼采用梁板式结构,宽扁梁梁高0.6m,层高4.1m,在提供了可灵活分隔的大型办公空间的同时,层高净空仍可达2.7m~2.8m.  相似文献   

4.
刘晖 《南方建筑》2001,(1):73-74
岭南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体系 ,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渗透和结合的产物。与之相应的岭南建筑文化也是受地理气候环境、人文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的产物。它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点。地域条件是地区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山海阻隔使岭南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岭南与中原交通联系困难 ,增加了自身的封闭性 ,利于形成岭南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语言 ,保持其文化形态。但另一方面 ,临海的位置又使岭南假借海洋走上与世界交往的道路 ,增加开放性。特别是近现代 ,岭南屡开风气之先 ,从多方面接…  相似文献   

5.
岭南地区由于湿热的气候特点和经世致用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绿文化。,将岭南绿文化融入现代产业园的设计中,实际上是以使用功能为基础.将岭南庭园应用到产业园建筑中,改善和美化产业园的工作环境.、本文以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为例,探讨如何灵活运用岭南建筑的绿文化.将其融入岭南地区现代科技创意产业园中.实现节能高效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1)
岭南传统工艺历史悠久,艺术精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经超越产品的实用功能、价值等基本层面,新的消费时尚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产品的设计文化。设计者应该推陈出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应用岭南传统工艺中"三雕一彩一绣"元素,使岭南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该文通过分析现代产品造型设计的特点和岭南传统工艺的优秀艺术特色,研究现代产品造型设计中渗入传统工艺元素和岭南文化的意义、创新方式等,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浅析岭南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耀明 《广东建材》2010,26(2):102-104
岭南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岭南建筑体现了岭南人民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岭南建筑的特点,建筑景观和建筑风格出发,对岭南建筑文化的特点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8,(Z2)
正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成立5周年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直属正处级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是华南地区首家以"塑造岭南城市风貌,传承岭南建筑文化"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性设计研究机构。在研究岭南特色城乡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成为保护利用的智库、研究推广的基地和创新实践的触媒、学术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冯江  吴简池  朱发文 《建筑学报》2023,(12):103-107
自秦汉迄今,海洋和陆地的互动主导了岭南建筑的历史,在内生与舶来的融合、拟古与求新的竞逐中塑造了鲜明的地域特质,回顾百余年来岭南建筑史学史的脉络,整理华南建筑史学人在研究视域、观念、议题选择和研究途径上的特点,提出岭南建筑史研究的视界应在“植根本土”和“放眼向洋”中与“岭南的世界”相契合,并重视海洋与陆地两种视角的相互观照。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绿色校园建设正经历从"节约型校园"到"绿色校园"升级的这一时代背景下,文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指导,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多层面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并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以湿热地区中的岭南地区和泰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校园为案例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岭南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南岭与南海之间,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海运条件优良。从古至今,岭南的社会经济生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岭南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特色,外来文化对岭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岭南建筑体现了岭南人民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岭南建筑的建构特征,技术风格和人文景观出发,分析了岭南建筑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岭南建筑在历史进程中结合独特文化特征不断融合发展,呈现出了独特地域文化特征及绿色建筑特质。现代岭南建筑创作应借鉴传统岭南建筑在不同层面适应环境及气候的营建策略,在传承、弘扬岭南建筑地域特色及绿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营造方式和材料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对岭南建筑的创作经验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总结,为创造出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具有岭南文化内涵、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岭南绿色建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士桥 《建筑学报》2023,(12):66-70
岭南地区面向南海,有悠久的海洋贸易历史;同时,亚热带气候使其建筑和城市形成独特的风格,岭南建筑发展的文化环境是亚洲的世界性。在这个环境中,语言和习俗的区分并没有成为隔离的、压迫的分界线,而原始的互利贸易是把岭南与印度洋各地区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建筑发展受不同传统融合的影响,传统、近代和当代的岭南建筑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多元性,为理解亚洲的世界性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为打造世界一流的文化精品集聚区,广州市政府拟于城市新中轴线南段的滨江核心地段择址兴建文化设施"四大馆"1,由此引发新一轮岭南建筑创作的思考与讨论。岭南建筑曾在近代引领国内风气之先,而今陷入创作困境。该文借"四大馆"方案竞赛引发的岭南建筑创作探讨,梳理总结16组参赛方案对新时期岭南建筑的多角度思考和诠释,提出强调气候适应性的建筑技术和空间形态是岭南建筑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自然、人本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动态发展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岭南地域建筑空间演进各阶段的发展现象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岭南地域建筑空间"自然-秩序-抽象自然-艺术秩序"的发展轨迹,指出了人类发展之于空间量与质的需求平衡是建筑空间演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希冀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知岭南地域建筑空间演进的特征与规律,启发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岭南城市文化中的多元文化造就了其居住文化多元融合、自然生态、求实亲和等显著特征,并作为岭南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直延续至今.通过总结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岭南城市居住文化特质,并与广州亚运城媒体村设计实践相结合,探索岭南城市居住文化新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8.
岭南园林Show     
岭南园林的文化特征很明显,首先是热带海洋 文化,其次是远儒文化、享乐文化、商业文化、开放文化、贬谪文化等、它们表现于园林起源和类别,景观主题和形态、装饰的内容和方式上面。嘉庚公园山墙富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云台花园图腾岭南园林Show@刘庭风  相似文献   

19.
徐达明 《建筑知识》2014,(6):37-37,43
新时期岭南建筑的内涵随着时代进步而有新的发展,新岭南特色的建筑既要反映建筑规律、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又要充分适应当今时代特点和要求。本文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新小区一期工程设计为例,探讨如何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和建筑语言充分表现建筑的新岭南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代岭南园林造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清代西方透视学和新体画的出现,使传统山水画在艺术性与审美性产生变革;这一变革使得近代岭南园林在"以上渐下"之效仿和"以下渐上"之融通的造园思想下展现了岭南园林的独特性。该文从清代绘画艺术变革出发,分析了新体画对于基于山水画传统审美机制的岭南园林造园活动影响,展现了"中西法共为参略"创作思想下所呈现出的岭南园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