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樊口泵站水泵技术改造模型泵开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樊口泵站装有目前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轴流泵.长期以来,泵站运行扬程远远低于设计扬程,造成运行工况差、气蚀破坏严重、叶片操作油压过高且低扬程下仍难于开启泵轮叶片,造成低扬程区域无法正常开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机电研究所为樊口泵站轴流泵改造进行了模型泵开发试验研究,为泵站水泵技术改造提供了性能优良的水力模型,可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改善气蚀性能,实现在2.5MPa的设计操作油压下对叶片进行全调节,全面解决现用泵目前在运行中存在的水力问题.在与原型泵装置全模拟的模型泵流道上进行的第Ⅰ方案和第Ⅴ方案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其中第Ⅴ方案的水力模型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丁小锋  张宇  宋立 《人民长江》2011,42(3):107-111
江都第3抽水站为国内首座抽水、发电两用的可逆式泵站。总结了江都第3抽水站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加固改造过程中对低扬程反转发电运行方式的方案选择及技术探讨。对该站当前采用的变频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主电机、主水泵、励磁装置、微机保护装置、自动化监控系统、高压电气接线及泵站辅机在具备反转发电功能时应具备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对机组改造前后的启动运行方式及泵站改造后的试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改造的成功经验可供同类泵站在设计、设备选型和发电功能技术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桥泵站的经常运行净扬程,以装置效率最优为准则,同时兼顾流量和空蚀性能,优选了适合于上桥泵站更新改造的水力模型350ZMB-3.8。针对上桥泵站的具体情况,提出在保留原进出水流道、原电动机和原导叶的基础上只进行换泵的技术改造方案。针对该方案,对上桥泵站模型泵装置的能量特性和空蚀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试验结果与改造后的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技术改造前后的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在经常运行扬程附近并满足设计流量要求的情况下,改造后较改造前泵站的效率提高了16%,改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沙坪河排涝站为鹤山市沙坪镇的骨干防洪排涝工程,由于受建设时资金、设备技术条件等限制,该泵站机电设备本身存在着电机功率偏小、启动扬程低、运行电流大、设备故障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通过机电设备改造,增强泵站运行可靠性,改善电动机启动性能,减小设备发热,提高运行自动化水平,实现机组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梯级泵站群整体以效率最高状态运行,降低输水成本,确定不同工况下梯级泵站群的最优运行调度方案,开展了针对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调蓄工程梯级泵站不同的梯级净扬程组合下的扬程优化分配研究,即当首级泵站进水侧水位和末级泵站出水侧水位(即梯级净扬程)一定时,各级泵站间的扬程分配。在满足各渠段水力联系、各级泵站进、出水侧水位约束等多个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动态规划法进行求解,得出各级扬程分配的最优解,使整个梯级输水系统运行效率最高,从而得出梯级泵站系统联合运行扬程优化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水泵是泵站工程的主要设备,我省沿黄地区已建成许多大中型高扬程多级提水泵站工程,安装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类型水泵。水泵是向被输送液体传递能量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各过流部件的空蚀磨损不可避免,特别对多泥沙河流的高扬程提水泵站尤为突出。严重的空蚀磨损使得水泵效率和出水量急剧下降,泵站能源单耗增高,以至水泵未达到使用寿命而报废。相对于泵站其它设备,水泵使用期限短,更新次数频繁,是影响泵站工程设施老化和管理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水泵空蚀磨损机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对防止高扬程电灌工程老化,降低泵站运行费用,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交口灌区王家泵站运行现状和改造思路的介绍,通过泵站设计流量及净扬程的计算,水泵电动机组和总体布置方案选型进行优化对比,为同类泵站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永磁调速具有占用空间小、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减震性能好、安装简单等优点。根据泵站机组参数,结合泵站空间紧张的实际情况,进行永磁调速器本体的设计,加装永磁调速器后对电机轴强度进行校验,对在满足水泵扬程要求下的水泵机组流量调节范围进行计算。通过设计、校验和计算,永磁调速改造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泵站机组调速改造的需求,并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和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9.
随着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免(少)维护并满足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要求的直流电源是工程运行与管理的重要要求。泗阳第二抽水站采用智能化监控的直流电源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源头江都第二抽水站原型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五孔探针测量单泵流量,自记水位计测量上下游水位,ADCP测量泵站流量的方法对江都二站泵机组进行原型试验,计算泵站效率。分析机组在不同上下游水位组合下的抽水性能,了解机组在高扬程工况下运行振动和噪音情况,结果表明:泵站改造后,单泵流量和泵装置效率均有大幅度提高,并能满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控制器的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解决方案。采用与常规控制系统相同的按钮作为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界面,更适用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型泵站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另外,方案采用的热点数据点播与推送技术可以方便泵站的远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蔡慧娟  郑森文 《人民长江》2018,49(14):72-76
在城乡水美景美的建设步伐下,小型双向抽水工程的应用已日趋广泛。有关双向抽水工程方面的研究,以往大多是针对大型双向泵站在城市主要河口节点的应用方面,而对于小型简易双向抽水工程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总结。有鉴于此,总结分析了目前江苏周边地区小型灌排结合泵站工程的平面布置方案及其应用特点,并针对景观需求提出了潜水轴流泵分流道双向抽水(高低涵合并)的新型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是针对其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并解析了各方案的应用实例及参数。研究成果可为具有双向抽水要求、特别是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小型泵站工程的选型及其布置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地下式污水泵站的传统砂渣外运方式会给操作人员的健康带来隐患。以青岛某地下式污水泵站为例,日常运行时操作人员无需进入污水泵站内即可完成砂渣的自动收集与提升外运,提出了地下式污水泵站砂渣自动收集与提升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多机组高扬程离心泵站下部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应用,针对多机组、高扬程离心泵站的特点,将主副厂房及进水池结合布置,下部结构与主厂房形成整体结构,既便于维护管理,又节省投资、充分利用空间。针对下部结构跨度大、体积大、受力复杂的特点,在设计中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基岩与底板间设隔离层、增设外防水层、出水管与边墙采用柔性连接、机座与底板整体浇注、采用先进计算理论指导配筋。  相似文献   

15.
江都第一抽水站是我国兴建的第一座大型虹吸式轴流泵站,目前全站机组以及相关电气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其中用作断流的主要设备真空破坏阀的自动控制是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阐述了利用PLC,实现虹吸式轴流泵站真空破坏阀的自动控制的原理,给出了PLC输入、输出接线原理图、控制流程图以及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泵站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指出泵站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监控、视频监视及信息管理等子系统组成,分为现地级、站控级和管理级三个层次,按网络安全分区的原则给出了典型的系统结构,明确了各子系统所处的网络安全区。文章指出了泵站自动化系统人机接口设计应遵循完备、灵活、友好等基本原则,并对泵站现地控制单元两种设置方式(单元式和集中式)的优缺点、系统时钟同步及事件顺序记录(SOE)功能的具体实现、自动控制功能的重要性及事故停机流程设计的注意点等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最后也指出泵站自动化系统未来将向整个工程系统的联合调度控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信管理装置在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泵站监控系统需要与站内各种智能装置通信,而不同的装置采用的通信协议往往不一致,导致监控系统通信组网的效率下降和成本增加,采用基于可编程的通信管理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文中描述了淮安抽水一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改造情况,重点论述了通信管理装置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深圳市泵站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和主要功能的实现。系统按照“少人值守、无人值班”的原则,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利用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图像传输技术,进行泵站运行自动监控和现场监视,实现工程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排水泵站远程监控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学东 《给水排水》2006,32(7):105-109
结合排水泵站的特点及其对远程监控的需求,设计了武汉市城市排水泵站远程监控方案。将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有机结合,采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和Internet技术传输现场数据,并对指挥中心监控画面基于Web的B/S(Brower/Server)模式进行发布,不仅在泵站指挥中心可以实时监控多个泵站,而且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同时监控各个泵站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泵站变压器经济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在详细讨论了泵站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算法原理及判定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泵站变压器经济运行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与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缝集成,使泵站真正实现安全、高效、节能的运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