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5300万港元,原名"诺贝尔(九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2012年7月进行了名称变更,现位于江西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内,占地面积372亩,已经建成了三氯氢硅、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乙烯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5300万港元,原名"诺贝尔(九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2012年7月进行了名称变更,现位于江西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内,占地面积372亩,已经建成了三氯氢硅、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乙烯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等15个产品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5300万港元,原名"诺贝尔(九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2012年7月进行了名称变更,现位于江西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内,占地面积372亩,已经建成了三氯氢硅、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乙烯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等15个产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密封剂常用的增粘剂。着重介绍了1,3,5-三(三甲氧硅丙基)聚异氰酸酯与氰乙基三甲氧基硅烷、MDT硅油的增粘体系,1,3,5-三(三甲氧硅丙基)聚异氰酸酯与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增粘体系,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碳酸钙的增粘体系,γ-氯丙基烷氧基硅烷和钛催化剂的增粘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5300万港元,原名"诺贝尔(九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2012年7月进行了名称变更,现位于江西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内,占地面积372亩,已经建成了三氯氢硅、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乙烯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等15个产品20条生产线,是一家融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有机硅烷偶联剂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当前国内  相似文献   

6.
不同偶联剂对苯丙乳液的改性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利用前期研究已确定的核壳乳液合成配方,分别将不同种类和用量的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以及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DL-151)]引入到苯丙乳液中,制得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法、透射电镜(TEM)法和粒度分析法等多种检测手段,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与用量对乳液性能(包括粒径及其分布、钙离子稳定性、黏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及乳胶粒的核壳结构等)和乳胶膜性能(包括成膜性、吸水率、耐水性、附着力和铅笔硬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粒的平均粒径最小为115 nm;DL-151和KH-560对苯丙乳液的改性效果较好,可以考虑将两者复配后共同改性苯丙乳液,以期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改性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7.
借助不同硅烷偶联剂[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预处理聚苯胺(PANI),制备出具有不同分散性的PANI。红外测试表明,偶联剂成功掺杂到PANI上;粒径分析表明,预处理后的PANI粒径增加;采用自制分散测试装置进行沉降体积测试,结果表明,经ND-42处理的PANI单位质量沉降体积(0.3m L/g)比未经偶联剂处理的PANI下降83.3%。将PANI加入水性环氧涂料中制成涂层后进行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附着力、硬度和耐冲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添加ND-42改性PANI的涂层,其腐蚀电位为-0.484 V,相对于未经偶联剂处理的PANI涂层右移0.131 V,腐蚀电流密度下降55.0%,盐雾实验120 h后无明显生锈现象。  相似文献   

8.
两种硅烷偶联剂同时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10为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将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DL-151)引入苯丙共聚物中,制备两种硅烷偶联剂同时改性核壳型苯丙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粒径分析(PSA)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等手段对改性乳液的结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等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w(KH-560+DL-151)=5%、n(KH-560)=n(DL-151)时,改性乳液及其乳胶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平均粒径为146 nm,粒径多分散性指数仅为0.205,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35.63、48.31℃,吸水率为0.55%,铅笔硬度为2H,并且其成膜性、附着力及耐水性等俱佳。  相似文献   

9.
接枝氯丁胶中硅烷偶联剂的接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芳  李珍超  刘云雷  孙加欣 《广州化工》2010,38(10):116-117
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接枝氯丁胶胶黏剂的性能进行改进,寻求增强接枝氯丁胶性能的最优配方。随着KH-550与接枝氯丁胶的比例增大,固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在浓度为2%~5%时,粘结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
偶联剂复合改性绢云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烷偶联剂(silane coupling agent,SCA)、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50)、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片状绢云母进行表面改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SCA通过与绢云母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键合而实现对超细绢云母表面的修饰改性。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测试表明:KH-550和KH-570对绢云母改性效果较佳,KH-560改性效果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KH-550和KH-570对绢云母的复合改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后绢云母的疏水亲油性得到更大的提高,对绢云母的表面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础聚合物制得室温快干脱醇型硅橡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烷氧基封端PDMS、白炭黑种类和用量、交联剂用量、偶联剂和催化剂种类对室温快干脱醇型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烯基二甲氧基PDMS为基础聚合物制备的脱醇型硅橡胶稳定性最好;白炭黑用量是影响硅橡胶性能的主要因素,其种类对硅橡胶性能影响不大;当交联剂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3份时,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最好;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偶联剂时,硅橡胶的剪切强度较佳;采用自制有机锡配合液作催化剂,硅橡胶的贮存稳定性较优。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硅烷偶联剂处理镀锡板,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塔菲尔曲线测量及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所得膜层的腐蚀防护性能。结果表明,脲基类(KH-152和KH-160)与氨基单爪类(KH-540、KH-550、KH-792和KH-794)硅烷膜的腐蚀防护效果最差。环氧类硅烷膜(KH-560、KH-561、KH-566与KH-567)的效果较上述两类好。氨基双爪类硅烷膜(KH-170与KH-270)的防腐蚀效果最佳,且KH-170稍优于KH-270。  相似文献   

13.
镀锌板复合钝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丙乳液、钼酸盐、植酸、有机硅烷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铬钝化膜。采用醋酸铅点滴加速腐蚀实验(ASS)、中性盐雾腐蚀实验(NSS)研究了钝化液的组成、反应温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得出较优制备条件为:300 mL.L-1的苯丙乳液,12 mL.L-1的植酸溶液,80 mL.L-1的有机硅烷,60 mL.L-1的复合盐溶液,反应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3 h;所制得的无铬钝化膜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法,根据相似相溶的踏板洗脱原理,采用非极性高性能毛细管色谱柱检测硅酮密封胶的常用交联剂(甲基三丁酮肟基硅氧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氧烷)和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的纯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为100 nm的二氧化硅溶胶颗粒,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3)作为纳米颗粒团聚体和附着力促进剂,使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二氧化硅溶胶进行疏水处理得到改性溶胶颗粒,再以热塑性聚氨酯(TPU-95A)树脂为粘结剂,制备超疏水复合涂层。采用静态接触角(CA)、红外光谱(FT-IR)、粒径分布、透射电镜(TEM)对改性颗粒和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KH-550与KH-603质量比为7∶3,TEOS与TPU-95A质量比为27.76∶1时,水滴在超疏水复合涂层的静态接触角高达152°,将此材料运用在真石、质感涂料上能够赋予涂层超疏水特性,使涂层具备耐沾污自清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偶联剂对淀粉/丁苯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乳液共混法制备了淀粉/丁苯橡胶(SBR)以及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改性淀粉/SBR复合材料,考察了偶联剂对2种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相态结构。结果表明,各种偶联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淀粉/SB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其中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N-β(氨基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的增强效果最为显著;采用RF对淀粉进行改性,RF改性淀粉/SB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之淀粉/SB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橡胶相与淀粉相界面结合的改善是RF改性淀粉/SB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O),并在水中超声分散制得氧化石墨烯。用3-氨丙基甲基二甲基硅烷(Si-903)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两种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对产物用FT-IR、XRD、TGA和DS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H-560和Si-903改性后在氧化石墨片层之间引入了新的官能团。通过分散性测试表明,KH-560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分散性最好,对以后溶剂的选择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性盐雾试验、醋酸铅点滴试验以及电化学极化和阻抗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铬对热镀锌板三价铬钝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钝化膜极化后的腐蚀形貌。研究表明,钝化膜中以Cr Cl3·6H2O为主要成膜物,当浓度在0.6~1.0 mol/L时,钝化膜耐中性盐雾试验和醋酸铅点滴时间最长,在3.5%Na Cl溶液中腐蚀电流最小、低频阻抗值最大,并分析了氯化铬浓度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阻尼硅橡胶母胶、气相法白炭黑、改性剂为原料,制成了热硫化阻尼硅橡胶。研究了羟基硅油、六甲基环三硅氮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 550)、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 560)及其并用对阻尼硅橡胶硫化性能、分散性能、力学性能和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类改性剂能显著加快混炼胶的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羟基硅油、六甲基环三硅氮烷和KH 560作改性剂时白炭黑的分散效果良好,而采用A 151作改性剂时白炭黑填料网络的Payne效应较明显,但在宽温域(-120~100℃)范围内具有温度稳定性;不同改性剂并用对改善白炭黑分散性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改性剂种类对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六甲基环三硅氮烷与KH 560并用时,硅橡胶的阻尼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用量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羟基化氮化硼纳米粒子(BN)进行表面改性后,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及分散性能。以硅烷改性后的氮化硼对环氧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研究了其添加量对乳液薄膜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将性能最好的乳液作为主要成膜物制备了水性防腐涂料,测试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和防腐性能。结果显示,当KH-550与纳米氮化硼的质量比为1∶1.5时所得硅烷改性纳米氮化硼的分散性能最优,其在环氧丙烯酸酯乳液中的最佳添加量为3%,由此所得的环氧丙烯酸酯乳液薄膜的热稳定性最好,最终涂层的综合性能也最佳:附着力1级,耐冲击性(1 kg)50 cm,铅笔硬度3H,中性盐雾测试480 h后仅划线处有轻微锈蚀而无起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