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邻里公园中自然式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城市儿童缺乏自然体验的现状,结合城市邻里公园特征及其与儿童游戏场地的空间关系,探讨城市公园内自然式儿童游憩空间设计。基于学龄前儿童行为心理认知特点,通过对自然式儿童游憩空间特点、影响因素等分析来进行研究。总结出城市邻里公园自然式儿童游憩空间构成模式,其空间由5部分构成:边界、入口、内部活动空间、观看空间、配套空间,使设计有所参照,为儿童健康成长创建适宜的游憩空间。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平台,其改扩建不仅要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更应为儿童提供健康、安全的活动空间,发挥对儿童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其设计的关键点是协调好建筑空间与主要服务对象——儿童,其心理需求与行为方式对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该文以实际方案为切入点,以建筑环境心理学、儿童行为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解读儿童健康成长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详细分析幼儿园建筑改扩建项目各部分的设计特点,探索幼儿建筑设计的科学分析和设计手法,力争为儿童健康成长打造一片"心"天地。  相似文献   

3.
李勤 《住宅科技》2010,(10):27-30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出发,研究探讨了适应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规划与设计,阐述了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的主要要求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构建儿童健康成长的居住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几十年的城市化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方向由"量"转变为"质",以人为本的空间品质提升成为了发展主题。儿童友好型城市强调儿童在城市空间中的权利,其空间构建也成为了提升城市品质的切入点。文章通过对儿童空间心理及行为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儿童友好建筑的设计原则,在城市关系、功能布局、空间尺度和设施元素四方面提出了设计方法与策略,并以重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例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5.
国家开放二孩政策,婴幼儿人口快速增长,我国重视儿童健康成长的程度日益增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完善建设迫在眉睫。文章采用调研访谈的方式,通过对中国首都北京和江浙沪地区城市的户外休闲体育空间进行研究,关注儿童及其看护人的使用需求,对城市户外休闲体育空间进行分类,并进一步从政府、设计工作者、运营方三类人群的角度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以后的设计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苗畅  孟琪 《时代建筑》2022,(1):74-79
声景规划是提升城市开放空间的人居声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以往的研究较少考虑行为对声景的影响.因此,文章从行为模式的视角出发,通过城市开放空间声级、声源感知和感知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参与式行为和非参与式行为下城市开放空间中声景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开放空间中行为的声学特征可以分别用LAeq、LN和Lmax等指标表征;在声感...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对儿童生长发育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影响。自然的缺失是造成城市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和户外活动规律,关注与儿童生长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空间形式,通过营造家园的自然化和社会化、生态校园的自然教育引导、公园的趣味提升,以及安全活力的友好街道链接,构建自然融于城市的空间网络系统,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友好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8.
胡赛强 《中国园林》2013,29(1):83-86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破坏行为时有发生,给城市环境、文明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和经济损失。对于破坏产生的原因,往往单方面归结于破坏者道德水平低下,而忽略设计是否考虑到人的使用行为心理以及管理是否完善到位等方面的因素。破坏行为是否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得到控制,甚至于消除?论述景观破坏行为概念、根据破坏行为主客体归纳破坏类型、人群年龄和空间分布特征,从心理、环境、设计和管理角度分析其成因,同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来规避破坏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场所,寒地城市社区因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社会背景对儿童的行为活动和身心健康产生特殊的影响。通过分析寒地城市儿童的健康需求,总结寒地城市社区对儿童健康的物质空间和人文社会影响因素,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减少健康风险因素为基本思路解决寒地城市社区现状问题。同时结合国际经验,针对寒地城市儿童特点,从空间和服务角度提出提高活动空间及设施精细化水平、增强季节性环境利用率与转换弹性,以及加强儿童参与和权利表达等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以期提高寒地城市社区的儿童健康水平,推动健康宜居的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上海市民休闲活动方式多元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资源匮乏、城市紧约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上海市民休闲活动的人群特征、行为特征及时段特征的分析判断,构建了一套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目标体系,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特征视角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资源分配及布局原则,并结合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上海的城市级公共开放空间、片区级公共开放空间、街道社区级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提供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1.
潘仪  刘泉 《城市规划》2020,(4):83-89
从历史角度看,城市规划领域的绿地与开放空间用地概念同源,二者的关系界定也曾引起城市规划专业内的争论,但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发展过程中,随着绿地系统规划专业化发展,绿地概念的内涵逐渐缩窄,而开放空间概念较为泛化,绿地与开放空间用地的关系逐渐分离。2012年颁布的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中绿地与广场用地合并形成“开放空间用地”的新举措是对二者关系的再界定。在这一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应该在以绿化要素为主要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杨玉倩 《山西建筑》2012,38(15):24-25
为了解决好城市高层建筑与城市开放空间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对城市开放空间及城市高层建筑的理解,指出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高层建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只有相互协调才能使城市更加美丽、和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提高空间利用率、保护独立空间,留出开放空间,圈出不能破坏的空间以及开发潜在空间这五个方面,阐述在对城市空间的设计与铸造中,实现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理论的探讨,分析了武汉市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构成,并结合实际提出建构武汉城市开发空间系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旧城更新中绿道空间环境活力与地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绿色休憩空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绿道建设随之诞生。文中主要针对中国的绿道规划建设从空间环境活力和地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个参考性建议,防止在以后的绿道建设中发生千篇一律、杂乱无章的现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商林艳 《山西建筑》2007,33(29):51-52
针对打造人性化的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性,以赣州南门文化广场西园为例,通过对其开放空间设计进行的分析,探讨了打造人性化城市开放空间的评价标准和设计手法,从而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琦 《城市建筑》2013,(12):13-13,17
城市通俗的说是一种聚落形态。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建筑群越来越密集,城市的开发受到成本和空间的限制。如何合理的规划城市区域,开放城市空间是城市建设者主要思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德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规划思想和规划程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洪涛 《城市规划》2003,27(1):64-71
对德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以及规划内容做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 ,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德国城市开放空间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以及现在较为完善的规划方法和规划程序。指出 ,近 2 0年来的开放空间规划实践逐步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开放空间”方向转变 ,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以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美学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rchitectural and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ies and intentions for green, open spaces facilities targeting stress alleviation for learning environments such as those of university campuses in a compact urban setting. Literature reviews provide three prevailing perspectives for physical design pedagogical operatives: healing gardens where greenery and plants produce restorative effects; flexible spaces that accommodate functional needs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green buildings that incorporate open space as a catalyst for integrated eco-system. Corresponding design approaches (landscape design, spatial design and green design) are scrutinized by case study. A comparison of two university campuses with different urban contexts is conducted to identif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pplying these design approaches. For a compact campus, high-dense surroundings may limit the size of an open space and may handicap circulation and accessibility; on the other side, a small open space may provide its users more intimate contact with natural restorative elements and also a more controllable microclimate for physical comfort. A healthy campus should encompass diverse open spaces to satisfy different purposes. Finally, a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the three approaches is combined to produce a sustainable design rubric.  相似文献   

20.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open space zoning and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land-use zoning and development of open space in the hyper-dense, land-hungry city of Hong Ko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generally found that its open space provision is unsatisfactory in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 The study fills the research gap by undertaking an archive research and interpreting the past zoning data from a total of 1573 statutory town plans published between 1965 and 2006. It elucidates how the current ungenerous provision of public open space can be attributed to a number of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cluding: inefficient division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 lack of public representation, pro-growth planning ideology, revenue-maximizing land sale policy and privatization of urban space.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open space has been prejudiced under the statutory planning system and land allocation process. It suggests that the shrinking of public open space may cause excessive development density that aggravates the deteriorating urban climate in Hong Ko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