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青海牦牛酥油为原料,正己烷为提取溶剂,磷脂得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探讨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丙酮沉淀时间4个因素对牦牛白酥油(冬季)和黄酥油(夏季)磷脂提取的影响。确定黄色牦牛酥油最优磷脂提取的工艺为:液固比6 mL/g,提取时间60 min,丙酮沉淀时间25 h,提取温度55℃,在此工艺条件下粗磷脂得率为6.74%,纯度为62.96%;白酥油提取温度45℃,得率为4.97%,纯度为58.09%。原料及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牦牛酥油中检出3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26种,不饱和脂肪酸10种;酥油磷脂中共检测出29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24种,不饱和脂肪酸5种。牦牛酥油与酥油磷脂脂肪酸组成以及含量差别较大,酥油磷脂中支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牦牛酥油;牦牛酥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酥油磷脂的5倍以上,并且牦牛酥油中含有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EPA、DHA等)在酥油磷脂中并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2.
采用氯仿/甲醇、正己烷、环己烷/乙酸乙酯等五种不同提取溶剂对皱纹盘鲍内脏粗脂肪以及磷脂进行提取,分析其对油脂和磷脂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油脂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3:1,V/V)为提取剂效果最佳,粗脂肪和磷脂得率分别达14.87±0.69%和11.48±0.71%。五种不同溶剂对粗脂肪和磷脂的提取得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得粗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有4~7种,占28.72%~31.71%,单不饱和脂肪酸有5~6种,占30.02%~38.98%,多不饱和脂肪酸8~12种,占25.62%~31.32%,其中ω-3脂肪酸约占4.96%~7.83%;环己烷/乙酸乙酯提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种类最多,达12种,占总量的30.82%,其中ω-3系列(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占7.71%。综合考虑萃取剂性质以及油脂的得率和脂肪酸营养利用价值选用环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提取鲍鱼内脏鱼油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3.
对林芝和那曲酥油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酥油中维生素E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020μg/100 g和1900μg/100 g,其次是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345μg/100 g和311μg/100 g,维生素E和维生素A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维生素D3含量相对较少,维生素K2未检出。两种酥油分别检测到25种和20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及脂肪酸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功能性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占到总量的1/2以上,棕榈酸、硬脂酸含量最多。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4.22%和32.66%,差异显著(p<0.05)。功能性脂肪酸主要有油酸(19.2%和29.7%)、亚油酸(0.52%和4.20%)、亚麻酸(0.65%和0.26%)、花生四烯酸(0.27%和0.15%),林芝酥油还含有少量的EPA(0.06%)和DPA(0.17%)。  相似文献   

4.
分析比较新疆拜城油鸡和南京土鸡鸡皮总脂质和磷脂的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用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2 种鸡皮的总脂质和磷脂,将提取的脂质经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南京土鸡鸡皮总脂质含量和磷脂含量分别为35.56%和7.71%,拜城油鸡鸡皮中总脂质含量和磷脂含量分别为42.65%和8.95%,均高于南京土鸡。南京土鸡与拜城油鸡鸡皮总脂质中各含有25 种脂肪酸,主要包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烯酸;2 种鸡鸡皮磷脂中均含有10 种脂肪酸,主要包含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亚油酸。2 种鸡的鸡皮油脂脂肪酸的种类相同,但各脂肪酸含量有所差异;脂肪酸饱和程度比例基本相似,但南京土鸡鸡皮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含量高于拜城油鸡。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牦牛骨的利用率,实现高值化利用,本文采用GC-MS和IUPAC法测定了牦牛骨脂质组成和理化指标,并进行分析。脂质组学分析共检出20种脂肪酸,其中SFA(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41.75%,FA n:1(单不饱和脂肪酸)为53.01%,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1.46%,其他为3.79%。在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4种脂质:Car(乙酰左旋肉碱)、SM(鞘磷脂)、PC(磷脂酰胆碱)和TAG(三脂酰甘油及中性脂肪),含量依次是PC>SM>TAG>Car。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牦牛腿骨脂质的脂肪酸稳定性较好且饱和脂肪酸较多。从牦牛腿骨中检出了两种物质:α-三烯酚和γ-三烯酚。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显示,牦牛骨油脂的诱导时间为5.56 h,牦牛骨的油脂氧化稳定性比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脂肪酸与骨健康密不可分,而牦牛骨脂质脂肪酸含量丰富,因此,牦牛骨可以作为维护骨健康的潜在的营养剂。  相似文献   

6.
罗毅皓 《中国油脂》2021,46(1):76-84
将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黄酥油组、白酥油组、黄酥油磷脂组和白酥油磷脂组,用牦牛酥油和牦牛酥油磷脂饲喂小鼠。饲喂1个月和5个月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血糖浓度,并进行肝脏和腹腔脂肪病理观察及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长期饲喂牦牛酥油会使小鼠体重增加,而饲喂牦牛酥油磷脂小鼠体重增加较少。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均可提升小鼠血清HDL-C水平,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和血糖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酥油组、磷脂组、对照组。饲喂1个月后各组小鼠肝脏和腹腔脂肪结构正常完整,未见明显组织病变,而饲喂5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黄酥油组、白酥油组、黄酥油磷脂组、白酥油磷脂组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脂质沉积。与饲喂1个月相比,饲喂5个月牦牛酥油磷脂可使小鼠脂肪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饲喂牦牛酥油和牦牛酥油磷脂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脂肪组织中支链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7.
制备方法对八月瓜果籽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回流和超声法制备八月瓜果籽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油脂的化学成分,考察制备方法对油脂得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石油醚回流萃取和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丙酮超声萃取制备油脂的得率分别为36.0%、38.6%、28.0%、30.8%、36.4%。5 种油脂中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9.69%、83.51%、89.78%、69.33%、57.54%,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分别为45.25%、51.80%、37.54%、42.21%、43.31%。油脂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用石油醚超声提取的油脂得率、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羊骨副产物的有效利用和为羊骨油高值化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以羊腿骨为原料,提取其中的油脂,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多维质谱鸟枪法(MDMS-SL)、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羊骨油的甘油酯组成、脂质组学、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骨油中甘油三酯含量达到96.76%,还有少量的甘油二酯(1.41%),而甘油一酯未检出;羊骨油中共鉴定出19种酰基肉碱、17种鞘磷脂、37种磷脂酰胆碱、39种甘油三酯,总含量分别为5.76、96.58、85.18 nmol/g和15.76μmol/g;羊骨油中共鉴定出1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1.5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3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56%。  相似文献   

9.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虾黄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倩  王燕  邓放明  刘焱  廖泉 《食品科学》2014,35(12):102-107
以克氏原鳌虾虾黄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其油脂的工艺,并运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虾黄油脂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水料比3∶1 ( mL/g)、添加质量分数0.6%的复合蛋白酶、在52 ℃条件下、用150 W的超声波处理125 min,虾黄油脂的提取率可以达到77.86%。提取的虾黄油脂经GC分析,检测出从C14~C24共26 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0.67%、31.47%和27.92%,ω-3和ω-6系列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6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弥补中国有关刀豆油脂提取技术,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研究不足的问题,为刀豆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优化了正己烷萃取刀豆油脂的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测定了刀豆油脂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结果:刀豆油脂最佳提取参数为液料比25∶1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刀豆油脂提取率为3.12%。刀豆油脂由9种脂肪酸组成,主要有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3种,占总脂肪酸85.29%。刀豆油脂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0.88%,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9.12%,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72.53%,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2.76%,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3.83%。结论:刀豆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脂肪酸种类与大豆油相似,但比例不同,理化性质与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