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铁矿制酸工艺存在大量具有很高回收价值的余热资源,不同工段的余热烟气参数及余热品位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了硫铁矿制酸工艺过程中余热的产生及余热回收方法,分析了余热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宝钢一直重视余热(能)回收利用工作,近几年宝钢在低温余热回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分析了宝钢股份总部低温余热资源及低温余热利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宝钢在加热炉、退火炉以及低压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等几种典型的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根据目前余热回收利用工作的推进进度,分析了宝钢低温余热回收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余热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甘肃冶金》2021,43(5)
从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出发,针对目前电解槽烟气温度较高,不能回收利用,从烟气余热情况介绍、余热回收方案设计的等方面分析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提出了一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的经济性和利用潜力的措施,供同行业商榷。  相似文献   

4.
烟气显热占工业余热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在相对恶劣的烟气热源利用过程中,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性能尤为重要。针对烟气系统余热热源的特点,分析了传统重力热管余热回收设备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偏心径向热管式余热锅炉,并在焦炉烟气余热回收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偏心径向热管式余热锅炉在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余热回收效益,表现出了较好的防低温腐蚀特性,设备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在烟气余热回收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钢铁厂能耗指标分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对钢铁厂的主工序吨钢能耗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为评价国内某钢铁厂2009年和2012年的能耗水平,构建了先进工序能耗、近期可行及远期可能余热回收情景,其中近期可行余热回收情景只涉及烧结烟气、热轧烟气和冷轧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远期可能余热回收情景则包括各工序排放的高温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余热回收.通过对各情景的比较,得出节能效果最好的是先进工序能耗情景,近期可行余热回收节能效果并不显著,远期可能余热回收可较大幅降低能耗,最后提出了应用先进电炉预热技术、发展高温固体余热回收技术及提高轧钢工序余热回收等进一步节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阶梯式自密封余热回收系统采用内外双烟道烟罩及阶梯回收技术,具有高效回收和降尘环保的特点。中南股份烧结工序通过技术改造,淘汰原来的单烟道烟罩回收系统,采用阶梯式自密封余热回收系统,收到了良好的余热回收效果。文章介绍了阶梯式自密封余热回收系统的原理、项目的改造内容及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炉熔渣余热回收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高炉熔渣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通过分析可知,目前高炉熔渣余热回收的效率很低,限制了其商业化运行。提高余热回收效率,优化余热利用方式,开发高附加值的炉渣副产品已成为熔渣余热回收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钢铁企业的发展,烧结余热回收利用尤其在余热发电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烧结厂大多都建设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该设计是基于烧结矿冷却,而非余热回收,因此余热回收效率较低,基于此,国内提出了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工艺流程。对于竖罐余热回收装置,冷却段内气体流动特性对装置余热回收效率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大量文献所描述的实验和模拟,主要针对装置内气体流动问题以及装置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文献综述。目前,竖罐式余热回收装置结构方面还有一些参数尚未确定最佳数据,例如进料口选择多口还是单口,回收装置选择圆形还是方形。本文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余热回收发展现状,并依托文献与工业实际提出观点及建议,为后续研究提出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烧结余热回收是钢铁工业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烧结矿显热的高效回收利用,是烧结余热回收的核心与重点,针对传统冷却机的漏风问题严重影响其余热回收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采用新型立式冷却装置来改善密封性能,有效提高余热回收效率。研究表明,通过立式装置回收,烧结余热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回收与利用;不但实现了对烧结矿余热的高效回收,而且热风即载热介质,品质较高,从而有利于后续的余热利用。若能合理利用这些废热可有效降低钢铁企业能耗。本文阐述了当前烧结工序余热回收的方式及现状,对烧结矿显热高效回收做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就其关键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钢铁企业烧结工序余热资源量及余热回收利用现状,探讨了烧结余热回收装置的传热特性和强化方向.分析表明基于多孔介质理论与场协同原理的第三代强化换热技术将使冷却机和余热锅炉的结构及回收效率趋于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钢铁企业余热资源高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毅  史德明 《钢铁》2011,46(10):88-93,98
钢铁工业是能耗大户,采取措施充分提高企业的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钢铁企业余热资源分布及回收利用方式,结合马钢在烧结余热回收、转炉汽化蒸汽发电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提出了钢铁企业发挥能源转换功能、高效利用余热资源技术的前期研究结果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技术已进入实际应用的快速发展期。深入分析烧结余热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某钢厂1×360m2烧结环冷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为例,通过采用余热锅炉合理布置、工艺流程优化和密封改造等措施,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和环冷风机利用效率,同时改善了作业环境,以期为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的设计及运行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链篦机篦床在循环工作过程中自身余热无回收的问题,根据传热学理论,分析了链篦机篦床余热回收的可行性;结合传统链篦机的热风流系统,采用多次热交换热能传递原理,设计了链篦机篦床余热回收装置和余热回收风流系统;通过仿真分析,篦床余热回收技术及装置可以提高回收热风的温度和余热利用率,大大减少链篦机球团工艺的热废气排放,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镍铁冶炼项目一期,介绍了冶炼烟气余热回收流程,回转窑及电炉烟气的回收过程以及余热回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5.
烧结余热罐式回收系统是针对于传统烧结余热回收系统的不足,借鉴干熄焦(CDQ)提出的一种变革性烧结余热回收系统,其具有余热回收率较高、漏风率低等优点。首先描述了罐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基本工艺流程,进而阐述了罐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基本特点,然后分析了罐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分析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进展及技术发展现状,展望上升管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过程余热回收与利用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手段之一。概述了国内外烧结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发展状况,指出了中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的角度重点阐述了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和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给出了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基本思路。提出应积极推广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加快开发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深入倡导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理念,为中国烧结工序的节能减排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有色铜冶炼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工程,论述了铜冶炼"双闪"工艺中闪速熔炼炉、闪速吹炼炉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及余热回收装置,介绍了余热利用系统,并指出该余热利用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工业炉》2017,(5)
本文利用红外热像仪分析了铸造厂砂型和铸件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并基于冷却工艺设计了利用对流换热方式回收砂型余热、利用辐射传热方式回收铸件余热的余热回收方案,提出了将砂型余热用于干燥铸型、铸件余热用于办公楼采暖制冷的技术方案。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砂型和铸件余热回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余热回收效果,余热回收利用可为铸造厂节省大量能源。  相似文献   

20.
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有无翅片的余热回收室内的余热回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翅片蓄热升温过程、余热回收室内布风情况、余热回收时间、风温变化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到翅片对镁熔坨余热回收的影响,从而为带翅片镁熔砣余热回收方法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所得出结论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