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对某燃油泵安全活门启闭特性进行研究。由于某型燃油泵安全活门开启压力与安全活门达到公称流量时的调定压力之间的差值偏大,导致安全活门启闭特性不好。为解决上述问题,对该安全活门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启闭特性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发现主阀直径、主阀阻尼孔直径、主阀弹簧刚度、先导阀阻尼孔直径以及回油管路直径等参数对其启闭特性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根据机理分析结果来优化安全活门的主要结构参数,达到改善安全活门启闭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Matlab语言强大的运算、仿真能力,被广泛用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利用Matlab语言可以进行液压特性曲线的绘制,液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检测,也可以进行液压控制系统的仿真。这里以两个实例,即单、双喷嘴挡板阀压力流量特性曲线的绘制,以及液压转矩放大器系统稳定性的检测,来说明它的强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流量放大器的数学模型,着重分析了流量放大器敏感结构参数──放大倍数N、主阀口HP的容积VHP、阀口重叠量x0、液压阻尼R1和R2等对其动特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流量放大器动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可调放气活门属于航空发动机系统中的压气机气流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流经低压压气机和高压压气机的气流,防止压气机失速、喘振,对发动机安全、稳定运行极其重要,而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可调放气活门属于执行机构。通过对液压机械式控制的CFM56发动机可调放气活门的结构以及运动规律的研究,根据液压传动机构中阀控液压马达的基本原理建立燃油齿轮马达流量-压力模型,得到燃油齿轮马达在给定参数下转速、角度和转矩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放气活门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根据第二类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建立放气活门机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后通过计算得到放气活门机构的角度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5.
负压活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YT-xx压力调节系统的组成,解释了负压活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薄片材料的形变理论应用于负压活门的膜片,得出膜片活动范围内活门开度与压差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结论,给出了活门有效气流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活门取得最大名义气流面积应满足的条件。在分析活门动态特性时,仅考虑膜片形变过程的外部特性满足不了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于是,从高分子材料内部特性出发,建立了描述膜片形变过程的动态方程,并据此分析了系统稳定所必须的条件,指出满足稳定性要求条件下提高快速性的方向。试验结果表明,活门半径越大,泄压过程越快。  相似文献   

6.
飞机刹车分配活门是飞机液压刹车系统的核心部件。在飞机滑行过程中,飞行员通过脚踏板来控制分配活门从而控制液压系统输出的刹车压力。由于其重要性需要定期维护检修。针对分配活门各项检测指标,研制了新型液压试验台,分别对分配活门的密封性、回油口的打开压力、特定流量下液压操作的工作性能和人工操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各项试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测量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可以达到对刹车分配活门进行多项测试的目的,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动态特性是考察液压振动台系统的最关键因素,对振动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巨大。针对实际液压振动台系统在试验过程中的小量级振动超差现象,分别从振动台结构特性和液压系统特性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理论计算。在结构特性方面对液压振动台系统整体进行模态试验和分析,在液压系统特性方面提出增大液压系统阻尼的改进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最终确认增大液压系统阻尼的方法可以消除液压振动台小量级振动超差问题,使液压振动台试验系统动态特性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液压转向器动态特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全液压同轴流量放大器为对象,建立了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分析了其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得到了放大器输入阶跃转角与输出流量和放大器输入阶跃转速与输出流量之间的仿真曲线。结果表明,该转向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在阶跃输入作用下,其输出仅需0.06s即可达到峰值,0.28。即可完成过渡过程,完全可满足车辆对转向速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减小直动式液压安全阀开启、关闭过程对液压系统造成的振动,设计了一种防振液压安全阀。通过对防振液压安全阀及去掉消振结构的安全阀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防振液压安全阀具有优异的防振性能,其动态特性、启闭特性均满足要求。最后,利用防振液压安全阀样机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为防振液压安全阀的设计及液压系统的消振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液压元件的损失特性分为理想局部装置型、具有缝隙流动型和具有压力突降型3种类型,各型损失特性遵循不同的规律,考虑测试管路本身的压力损失和油液温度对试验数据的影响,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可正确确定液压元件损失特性的类型,并得到损失特性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恒温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测量不同工况下流场的脉动流速,恒温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必须具备宽频带的动态特性。分别对热线探头工作过热比、放大器增益、惠斯通桥臂电阻、流场稳定流速、补偿电感和偏置电压等参量对热线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大热线探头工作过热比、放大器增益和流场稳定流速及减小桥臂电阻均能提高系统的频响;补偿电感与热线探头连接电缆电感及电路寄生电感匹配时,系统频响最佳;在上述参量配置不当时,系统频响降低,系统振荡加剧甚至不能正常工作,而提高偏置电压能消除振荡并使系统恢复稳定,同时获得平稳的动态频响。因此,提出了基于偏置电压的动态特性调节方法。方波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偏置电压的频响调节方法能使系统在不同的脉动流速测量中均能获得较为平坦的频响,且调节过程简便。  相似文献   

12.
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是偏导射流伺服阀中的核心组件,其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阀性能,流量增益是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的一项关键特性。通过定性分析及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了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流量增益非线性模型,该非线性与偏导板喷射口宽度及分流劈尖宽度有关。当偏导板位移较小时,流量增益为恒值;当偏导板位移达到喷射口宽度及分流劈尖宽度之和的一半时,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的流量特性达到饱和。最后,通过对实物进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钢球增力液压夹具的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种应用于液(气)夹其中的钢球增力机构,推出了其理论增力系数和实际增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比较.钢球增力机构与无杆液压缸组合而成的夹具,具有力传递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双面斜楔增力机构与无杆液压缸组成的夹具系统,分析了其性能特点,给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与已有的单面斜楔增力机构与无杆液压缸组成的夹具相比,该创新型夹具的摩擦损失显著降低,活塞受力状况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以C8051F单片机为核心的交流功率放大系统的设计,采用C8051F内部的电压方式D/A转换器输出0~1V的正弦波,用于控制功率放大器输出电压按设定值变化.同时功率放大系统具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与过热保护功能、输出电压稳定、带载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仪表放大器AD623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君  赵杰 《仪表技术》2002,(5):45-46
介绍单片仪表放大器AD623的结构原理和主要特性参数,给出了应用实例,并对应用中的问题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位数型设计准则的模糊健壮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糊目标和模糊设计约束的条件下,同时考虑了质量特性的健壮性和设计约束的可行健壮性,提出望目特性、望大特性和望小特性模糊健壮设计的分位数型设计准则。在该设计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型质量特性的模糊健壮设计优化模型,并将常规优化算法和基于最大可能点的分位数求解算法相结合构成该模型的求解框架。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过临界点自锁的二次正交连杆增力机构和齿轮齿条机构组成的加压装置.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技术特性,并给出了力学计算公式.该机构不仅利用了过临界点连杆增力机构的力放大与自锁功能,而且通过二次正交连杆机构进行二次力放大,增力效果远大于常规的力放大机构.  相似文献   

19.
压电执行器迟滞特性的自动采集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压电微执行器用于纳米级微定位,预先获得其迟滞非线性特性是必要的,介绍了压电叠堆迟滞特性曲线的微机自动采集系统。系统基本部分是微机和通用数据采集板PCL-818L。高压运放输出作为高压驱动电源;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和后续减法放大电路承担测微位移任务,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昂贵的精密电容位移传感器,测得了不同驱动电压范围的执行器迟滞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20.
魏彤  向岷 《机械工程学报》2012,48(16):184-191
磁悬浮转子高速旋转时产生与转速同频的不平衡振动,向外界传递振动力,干扰外部动力学环境。为消除同频不平衡振动力(即自动平衡),可采用消除同频电流与补偿位移刚度力相结合的轴承力消除方法,但磁轴承功放环节的低通特性使位移刚度力补偿存在误差,并降低系统稳定性,且上述影响随转速升高而显著增大。为增强自动平衡效果,提出一种基于位移刚度力超前前馈补偿的高精度自动平衡方法,在消除同频电流的同时,采用不平衡量—电流前馈以补偿同频位移刚度力,并引入功放的简化逆模型对前馈量进行超前校正,消除功放低通特性的影响。对该方法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同频轴承力减小到无超前校正时的20%,试验结果同频振动加速度减小到无超前校正时的28%,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