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生物酶法合成(S)-2-氨基-1-丁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仕伟  魏东芝  孙爱友 《现代化工》2011,31(1):52-54,56
以粪产碱杆菌来源的青霉素G酰化酶为催化剂,酶法拆分苯乙酰消旋底物转化生成(S)-2-氨基-1-丁醇。通过对催化过程中加酶量、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进行优化,确定最适酶催化条件是pH 9.0,40℃,底物浓度100 mmol/L,酶量2 U/mL,反应体积80 mL。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当消旋底物转化率达40%时终止反应可获得较高的产物光学纯度(ee>99%)。  相似文献   

2.
利用pGEX-KG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了L-苏氨酸醛缩酶,以4-硝基苯甲醛、甘氨酸为底物酶法合成了L-4-硝基苯基丝氨酸,考察了反应温度、pH、底物摩尔比和甘氨酸浓度对酶活的影响。最佳转化条件为:反应温度45℃,pH=8.0,甘氨酸与4-硝基苯甲醛底物摩尔比5:1,底物甘氨酸最适浓度为500 mmol/L;0.1 g湿细胞菌体在10 mL反应体系中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24 h,底物4-硝基苯甲醛转化率为43%,产物L-4-硝基苯基丝氨酸达到9.72g/L,总收率为35%。  相似文献   

3.
孙日圣  陈心勇  陈乐意  刘华祥 《化学世界》2006,47(4):220-221,231
以1-甲基-3-丙基吡唑-5-甲酸为原料,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合成了1-甲基-3-丙基-4-硝基吡唑-5-羧酸。试验研究了影响反应收率的多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转速600 r/min;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5~6 h;硫酸的浓度为90%。  相似文献   

4.
以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制备香豆素-3-羧酸,利用其羧基与不同碳数的二溴烷烃反应得到相应的香豆素-3-羧酸溴代烷基酯,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香豆素-3-羧酸-硝氧烷基酯。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合成中温度及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物配比n(香豆素-3-羧酸溴代烷基酯)∶n(硝酸银)=1∶3,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收率可达55.3%~90.8%。  相似文献   

5.
张适适  田红玉  孙宝国  彭娟  杨涵 《精细化工》2006,23(11):1125-1127
以脂肪醛与丙二酸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反应制备了(E)-3-烷烯羧酸,反应以二甲苯为溶剂,在回流条件下进行。考察了哌啶、吡啶及4-二甲氨基吡啶(DMAP)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哌啶催化时,反应产率最高,可达70%左右,(E)-3-烷烯羧酸与副产物α,β-不饱和羧酸的摩尔比可达12/1以上;DMAP作催化剂,产率较低,在60%左右,反应选择性略高于哌啶;吡啶作催化剂时产率最低,反应选择性也最差,(E)-3-烷烯羧酸与副产物α,β-不饱和羧酸的摩尔比只有3/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温和的条件下,金属卟啉催化氧气氧化2-甲基喹啉为喹啉-2-羧酸的新的绿色合成方法。重点考察了金属卟啉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压力、反应时间、碱的浓度、溶剂种类等不同影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120℃,1.5 MPa,8 h,4×10-5mol/L的T(p-OCH3)PPCo Cl,1.6 mol/L的Na OH,溶剂为乙醇)2-甲基喹啉的转化率达到了40.75%,喹啉-2-羧酸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达到了24.59%和10.02%,并研究了该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温和的条件下,金属卟啉催化氧气氧化2-甲基喹啉为喹啉-2-羧酸的新的绿色合成方法。重点考察了金属卟啉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压力、反应时间、碱的浓度、溶剂种类等不同影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120℃,1.5 MPa,8 h,4×10-5mol/L的T(p-OCH3)PPCo Cl,1.6 mol/L的Na OH,溶剂为乙醇)2-甲基喹啉的转化率达到了40.75%,喹啉-2-羧酸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达到了24.59%和10.02%,并研究了该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固定化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实现外消旋底物1,2,3,4-四氢异喹啉-1-羧酸酯[(±)-1]的动态动力学拆分高效制备(R)-1,2,3,4-四氢异喹啉-1-羧酸[(R)-1-TIC]。考察了不同来源CAL-B制剂的催化效果,以及关键反应条件对底物稳定性和酶催化速率的双重影响。结果表明:商品化脂肪酶制剂QLlip-9提供了最佳的催化效果;反应温度提高至30℃、醋酸铵缓冲液的初始pH值提高至8.0时,虽然底物稳定性略微下降,但完全转化所需时间大幅缩短,整体催化效率明显提高;pH值恒定控制策略则加快了反应后期无效底物的消旋化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催化效率。当(±)-1浓度为20 g/L时,QLlip-9浓度降至10 g/L基本不影响催化效果,最佳酶/底物比率(酶与底物的质量比)达到1:2。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反应时间缩短至6h,转化率不低于99%,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enantiomeric excess of product, e.e.p)为96%,生产速率达到0.24 g/(h·g酶),为目前文献报道最高水平的8倍。在此基础上,实现了8批次的重复利用,并在300 mL,1 000 mL和20 L体系中实现了逐级规模放大,最终通过浓缩结晶法提取获得e.e.p≥99%的(R)-1-TIC晶体(分离收率不低于80%)。以上研究不仅大幅提高了该反应的整体催化效率,并且降低了酶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3,4-二氨基苯甲酸和乙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2-甲基-苯并咪唑-5-羧酸,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以及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的影响。通过红外、熔点、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合成2-甲基-苯并咪唑-5-羧酸的最佳条件为以4 mol/L HCl溶液作为溶剂,同时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14 h,3,4-二氨基苯甲酸与乙酸的最佳摩尔比为1∶5,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组色氨酸合成酶催化合成5-羟基色氨酸,考察了pH、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和底物浓度对色氨酸合成酶酶活的影响。最佳转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 篊,pH为9,5-羟基吲哚与工业角蛋白水解氨基酸液中L-丝氨酸的适宜底物摩尔比为1.1: 1,底物工业角蛋白水解氨基酸液中L-丝氨酸最适合浓度为200 m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间为18 h,底物L-丝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11.
葛裕华  吴亚明  薛忠俊 《化学试剂》2006,28(2):123-123,125
报道了以3-甲基-4-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的标题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总收率达63%。其结构经1HNMRI、R和MS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2.
赵春深  梁新霞  解海  金沧 《广东化工》2011,38(3):71+74-71,74
文章介绍了目标化合物6-氯哒嗪-3-羧酸甲酯方便的、高产率的合成方法.本方法以α-酮戊二酸,水合肼作为起始原料,经环合反应、与溴素反应、酯化反应、氯代反应4步,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经IR和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路线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且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反应总收率为64.8%.  相似文献   

13.
以2-甲基-3-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酸催化酯化得2-甲基-3-硝基苯甲酸乙酯(1),1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缩醛缩合得β-哌啶基-2-乙氧羰基-6-硝基苯乙烯(2),然后还原环化得吲哚-4-甲酸乙酯(3),3再经Vilsmeier-Hacck反应制得标题化合物,反应总收率达57%。产物的结构经IR和^1HNMR得到了确证,纯度为99.2%。  相似文献   

14.
以5-氨基-6-氟异吲哚啉-1,3-二酮为原料,通过还原、Boc保护,两步反应合成得到5-氨基-6-氟异吲哚啉-2-羧酸叔丁酯。对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条件下,两步反应总收率54.7%。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电喷雾离子源质谱(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5.
曾鸿耀  黄冬夏  卢晓冬 《化学试剂》2012,34(9):856-858,864
用二甲亚砜为溶剂,L-脯氨酸为催化剂,能高效简便地催化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能得到香豆素-3-羧酸乙酯。本方法具有易于操作、后处理方便、反应时间较短、反应收率较高、催化剂价廉易得、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李铭东  郑友广  吉民 《化工进展》2006,25(10):1201-1203
改进了3-氨基-2-吡咯甲酸乙酯盐酸盐的合成工艺,经过4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包括在氢化钠催化下甲酸乙酯和乙腈缩合后再与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缩合,然后经乙醇钠关环及与氯化氢成盐得到;应用氢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各步反应的条件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原料的最优比例是n (HCOOC2H5) ∶n (CH3CN)∶n (NaH)∶n [NH2CH(COOC2H5)2HCl]=1∶1.2∶1.3∶0.5,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分别为24 h和48 h;在工艺改进的情况下,反应收率得到较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2-吡咯甲酸甲酯的绿色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吡咯甲酸甲酯(2-MPC)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目前关于它的合成不仅步骤多,而且使用了剧毒的试剂。该文以无毒的碳酸二甲酯(DMC)为甲氧基羰基化试剂,用K2CO3/ZnO为催化剂,以吡咯为起始原料直接合成了2-MPC,实现了2-MPC的绿色合成,并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对反应条件优化后,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3h,n(碳酸二甲酯)/n(吡咯)=2,吡咯用量0.1mol,催化剂用量为吡咯质量的7.5%,在该条件下2-MPC的选择性达到72.2%,收率达到35.5%。  相似文献   

18.
施力玮 《化学世界》2022,63(1):30-34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和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酯含量方法.甲醇和20 mmol/L乙酸铵(pH 5.0)为流动相,采用HC-C18色谱柱,在波长240 nm处检测.该方法在12.387~1238.7 mg/L 3-二氟甲基-1-甲基-1H...  相似文献   

19.
微波快速合成L-噻唑烷-4-甲酸及其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波常压反应条件下,用L-半胱氨酸合成了L-噻唑烷-4-甲酸和L-噻唑烷-4-甲酸乙酯。讨论了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4-氰基四氢吡喃-4-甲酸乙酯固液相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锋  陆明  刘福萍  何育苗  李江 《精细化工》2008,25(6):614-617
以二氯乙醚与氰乙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4-氰基四氢吡喃-4-甲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溶剂、温度、反应生成的水、碳酸钾颗粒大小对产物收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DMF为溶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MAB)为催化剂,用量为与原料摩尔比0.05∶1,分离出生成的水,碳酸钾颗粒体积比表面积大小为6.72×104m-1,反应温度153℃,产物收率为90.6%,反应时间为2 h。实验还探讨了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发现该反应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四丁基溴化铵(TBAB)、苄基三乙基氯化铵(BTEAC)作催化剂的Kapp(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013 36、0.011 58、0.003 43、0.01 738 L/(mol.min),氰乙酸乙酯与二氯乙醚反应的活化能为58.94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