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监测精度低且计算复杂度高,难以满足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能力较强,可明显提高监测精度,使加工过程更智能化,因此广泛应用于刀具磨损监测。根据采用的模型,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分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基于稀疏自编码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和基于混合模型的刀具磨损监测,介绍了各种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结构,总结了国内外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速铣削刀具磨损状态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铣刀在高转速下进行不连续切削,刀具磨损迅速且难于监测,并且刀具磨损严重影响加工精度与产品质量。针对高速铣削刀具磨损难以在线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速铣削刀具磨损预测的新方法。通过小波包变换提取铣削力信号在不同频段上的能量分布作为初始特征向量;采用无监督学习对稀疏自编码网络进行特征学习,并将单层网络堆栈构成深度神经网络;最后利用有监督学习对整个深度网络进行微调训练,建立铣削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刀具磨损状态预测准确率达到93.038%。  相似文献   

3.
刘会永  张松  李剑峰  栾晓娜 《中国机械工程》2022,33(16):1940-1947+1956
自动化切削加工过程中,准确可靠地监测刀具磨损状态是保证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关键。针对刀具磨损状态相关特征提取繁琐、准确率低及传统的深度学习网络不能全面提取数据隐含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网络集成模型为基础并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中添加批量标准化层和采用两个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层的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自动提取小波阈值降噪等预处理和降采样后的切削力、振动和声音信号的空间和时序特征来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将改进模型与CNN-BiLSTM模型及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改进模型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有较大提升。所提方法为准确监测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周谦  国凯  孙杰 《工具技术》2022,(6):112-116
刀具磨损对工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有很大影响,为保证零件加工质量,需对刀具磨损状况进行监测。在实际加工生产中采集工件铣削时的振动信号和力信号,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将一维信号转化为二维谱图,建立刀具磨损阶段与频谱图的对应关系,利用Pytorch搭建VGG13卷积神经网络,将频谱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进行训练,得到刀具磨损监测模型。通过实验对方案可行性及模型准确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的准确度能够达到98%以上,可为实际生产中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监测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深度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轻量化状态监测模型。首先,预处理阶段对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时序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并将每次刀具进给产生的冗长信号划分为多个训练样本,以滤除噪声、改善算法的鲁棒性;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从时序信号输入中自适应地提取特征,构建深度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神经网络学习特征向量间的时序信息,并将Attention机制的思想引入其中,自适应地感知对磨损状态分类结果有关联的网络权重,并对其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因人工提取特征带来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实时准确地预测刀具磨损状态,在识别精度和泛化能力上均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实际工业场景下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刀具磨损过程中,通常采集的正常磨损阶段的样本数据比初始磨损阶段和急剧磨损阶段的样本数据量多,这导致刀具磨损状态数据集不平衡,从而使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刀具磨损状态预测准确性降低。针对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cGAN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数据集增强方法。在cGAN中添加了类别条件信息,有利于生成器更好的捕捉刀具磨损样本的数据分布特点,从而生成和真实刀具磨损样本分布相似的样本。采集铣削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转换成频谱数据输入到c GAN中,cGAN通过生成器和鉴别器之间的对抗训练,学习数据分布特点,生成刀具磨损状态样本数据。将增强的数据集输入到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中进行分类,测试生成数据的可用性。实验结果显示,由增强的刀具磨损状态数据集训练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模型对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其预测精度达到98.1%。  相似文献   

7.
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磨损和破损现象,刀具的消耗直接导致工件精度下降和生产成本增加。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深入研究刀具状态监测方法,构建了新型铣削过程刀具磨损监测试验系统。通过振动传感器和声发射传感器对铣削过程中不同磨损程度刀具的信号进行检测、采集、分析。选择对刀具磨损状态反映敏感的特征量。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刀具磨损特征向量与刀具磨损状态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在线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的精度和泛化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量在线监测模型。利用时域传感器信号对刀具磨损量进行定量分析,避免数据预处理带来的信息丢失;采用深度网络自适应地提取特征,取代传统的人工特征提取过程,并通过加深网络进一步挖掘信号中隐藏的微小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监测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避免人为特征提取的局限,精度和泛化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相关研究的对比也证实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路勇  姚英学 《机械制造》2003,41(3):47-49
建立了一个以模糊推理为基础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采用了自组织竞争学习与BP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算法。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刀具磨损识别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可靠地对刀具磨损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0.
基于B样条模糊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刀具状态监测是实现自动化加工和无人化加工的关键技术。本文使用切削力和声发射传感器监测金属切削过程,提出了基于B样条模糊神经网络作为刀具磨损量监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刀具磨损和信号特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常用的BP前馈神经网络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和局部学习能力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B样条模糊神经网络对提高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的准确度和可靠度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多传感器融合的刀具摩损定量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前馈神经网络(FNN)的自构造型学习算法,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多传感器融合的一般结构及刀具磨损监测方法,讨论了多传感器的选择、多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预处理以及多传感器信号的特征选择与正规化处理,并就铣削过程的刀具磨损监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获得93%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的在线监测,提高监测系统的实用性,提出一种基于机床信息的加工过程刀具磨损状态在线监测方法。采用OPC UA通信技术在线采集与存储数控机床信息,得到与磨损相关的机床内部过程信息,并基于这类信息与相应的刀具磨损信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模型。应用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监测性能,与其他传统监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实际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刀具状态监测系统的实用性、避免实际加工过程中工序变换产生的信号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同步信号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在线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自动触发的方式实现了机床运行在特定工序时的刀具振动、主轴功率、数控系统参数等多源信号的同步在线采集,保证信号同步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因工序变换而产生的信号波动干扰;进一步利用高频振动特征实现了 “切削过程”与“切削间隙”采集样本的准确划分,并基于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筛选出强关联特征,保证了多源监测信号融合样本的可用性;最后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刀具磨损在线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从识别精度还是诊断效率,均能实现实际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状态的在线识别。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的在线监测,提高监测系统的实用性,提出一种基于机床信息的加工过程刀具磨损状态在线监测方法。采用OPC UA通信技术在线采集与存储数控机床信息,得到与磨损相关的机床内部过程信息,并基于这类信息与相应的刀具磨损信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模型。应用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监测性能,与其他传统监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实际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5.
刀具磨损状况的实时检测是目前机床加工状态监测的难点,而对刀具的振动信号分析的常用方法是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来判断刀具磨损状态。为解决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训练过程中梯度容易消亡的现象,提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状态在线监测。刀具在进行切削加工时,首先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刀具振动信号,然后对振动信号小波包变换进行分解是让信号通过不同的滤波器进行有条件的选择,由此形成不同的能量值,用作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特征输入,从而诊断出刀具磨损状态的3种状态故障;最后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对处理时间序列的数据有比较好的效果,它可以捕捉长期的依赖关系和非线性动态变化。此外,通过与多层(BP)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STM网络对刀具磨损状态在线监测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监测高温合金材料加工时的铣刀后刀面磨损状态,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状态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机床主轴电流与功率信号实时监测的刀具磨损状态预测系统。通过建立与机床数控系统的通信,采集加工过程中的电流和功率信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AC)对采集的参数进行特征提取,选择对刀具磨损值影响较大的主成分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实现对刀具磨损状态的准确预测。铣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截齿截割过程中磨损程度的实时精准在线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截齿磨损程度多特征信号融合的检测方法。通过提取截割过程中不同磨损程度截齿的三向振动信号、红外温度信号和电流信号,建立了不同磨损程度截齿的多特征信号样本数据库,采用多特征信号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截齿磨损程度的识别模型,实现截齿磨损程度在线监测与精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截齿磨损程度监测系统,网络判别结果和测试样本的实际磨损程度类别相符,该BP神经网络系统能够对截齿磨损程度类型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刀具磨损监测的预测精度与泛化性能,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状态预测,提出了基于堆叠稀疏自动编码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的两种预测模型。堆叠稀疏自动编码网络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并将其纳入分类器来实现预测,可避免特征选择对先验知识的依赖;卷积神经网络将铣削振动数据转化为小波尺度图并输入模型完成分类,精简了传统建模流程。最后将提出的两种模型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19.
《机械强度》2017,(6):1282-1287
为了提高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准确度,提出基于人工蜂群-BP神经网络算法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使用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设计了磨损状态监测平台;使用匹配追踪算法对信号进行了去噪;提取了信号时域、频域、时频域的特征参数,使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参数进行了降维,确定了反应刀具磨损状态的15个特征参数;提出了人工蜂群-BP神经网络算法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方法,使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参数;经实验验证,传统BP神经网络识别准确率为78.75%,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识别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铣刀磨损量监测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线诊断端面铣刀磨损量和预测铣刀剩余寿命的方法。首先通过实验采集Y向铣削力作为监测信号,分析铣削力与刀具磨损量VB和刀具磨损时间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铣削力信号分析提取出有效监测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用于刀具磨损量的监测和剩余寿命的预计。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神经网络模型误差很小,利用该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在线监测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