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盖挖逆作法深基坑的实际工程为背景,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考虑结构-土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了地下墙、楼板、柱的施工和土体分层开挖的施工过程,并针对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讨论了盖挖逆作法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地下连续墙内力和变形等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某逆作法地下室柱墙差异沉降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逆作法地下室柱墙过大差异沉降,对某地下室逆作和同期施工地上3层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各施工工况下土体竖向位移和一柱一桩竖向位移.模拟结果显示,各工况相邻柱之间、柱墙之间的差异沉降均可控制在20mm内.同时指出施工过程中应对一柱一桩及地下连续墙的竖向位移进行全面监测,通过信息化施工保证地下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3.
上海仲盛商业中心逆作法施工中的差异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应用逆作法施工技术施工时,随着土体开挖和上部结构的施工使得立柱桩之间以及立柱桩与地下连续墙之间产生差异沉降,常导致地下室梁板结构开裂,其危害不容忽视.文中结合采用逆作法施工的上海仲盛商业中心深基坑工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逆作法施工中的结构差异沉降的特点,并根据分析结果及实测数据,从信息化施工的角度提出一些工程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可有效控制差异沉降,使逆作法施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上海中心裙房基坑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梁板替代支撑并采用全逆作法施工.介绍了全逆作法基坑的支护体系及施工工艺,从逆作法施工支护体系的实测数据人手,通过对立柱桩的偏位及隆沉、地下连续墙的侧向变形、立柱桩与地下连续墙的差异沉降等实测数据分析,对逆作法施工全生命周期支护体系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间桩柱施工技术是地下结构逆作法的关键,尤其是在超大深基坑盖挖逆作施工中,中间桩柱施工对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和平路站工程实例,介绍了盖挖逆作法中间桩柱的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通过方案比选,采用先插钢构柱的方法进行施工,详细阐述了钢构柱的加工与定位安装、成孔精度与泥浆控制及混凝土浇筑。工程实践证明,该施工方法定位简便、施工时间短、工程造价较低。  相似文献   

6.
以青岛市书院路人防工程为例,研究盖挖逆作法施工中,中柱桩和土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情况下,中柱桩的轴力变化规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工程典型区间进行三维建模,不仅能模拟工程土体开挖过程,还能有效分析桩土压力的分配问题,能够获得中柱桩应力应变场、土体应力场、变形场等信息,为盖挖逆作法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某地下3层轨道交通车站为背景,从盖挖逆作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中间永久立柱、主体结构三个关键施工工程的施工特点入手,介绍了施工流程与施工工艺,并通过分析总结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显著盖挖特点的、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进行了阐述,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控制要点,为盖挖逆作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施工中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超大深基坑变形特征的数值模拟及其实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长峰商城逆作法施工超大深基坑的实际工程,建立了能模拟施工开挖全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分析总结了长峰商城超大深基坑逆作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和基坑周边地表土体沉降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某高层建筑逆作法项目为研究背景,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逆作过程进行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建立了考虑土、支护结构、水平支撑体系和竖向支承系统共同作用的二维平面有限元模型,采用弹塑性的修正剑桥本构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分析了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墙身弯矩随施工过程的变化以及地下连续墙与立柱桩的沉降及其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丁香路778号商业办公楼基坑工程采用以"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梁板替代支撑的全逆作法施工。在工程实践中,从逆作法施工支护体系的实测数据入手,通过对立柱桩的偏位及隆沉、地下连续墙的侧向变形、立柱桩与地下连续墙的差异沉降等实测数据分析,对逆作法施工全生命周期支护体系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价,从而保证基坑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地下结构施工关键工况三维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地下结构施工对地表8层和4层框架结构沉降变形规律及地下结构桩的位移变化规律,得出基于盖挖逆作法的地下结构施工对地表建筑物沉降和地下结构围护桩位移有较大影响的结论.施工参数、边界条件、岩土的本构模型、三维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单元类型,对地下结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况,合理选取相关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12.
刘超 《山西建筑》2012,38(21):81-83
以某人防工程为例,研究了盖挖逆作法施工中,中柱桩和土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情况下,中柱桩和未开挖土体荷载分担比的问题。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工程典型区间进行三维建模,不仅能模拟工程土体开挖过程,还能有效分析桩土压力的分配问题。能够获得中柱桩应力应变场、土体应力场、变形场等信息,为盖挖逆作法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盖挖逆作法中桩柱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疆 《山西建筑》2009,35(21):136-138
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车站中桩、柱为例,详细的介绍了盖挖逆作法施工中桩、柱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通过合理科学创新,有效的保证了工程精度和工程质量,实践证明所采用的措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刘泽 《市政技术》2015,(2):105-109,113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位于承压水、含水软弱地层,基坑开挖深度22.781 m且紧邻地面建筑物。基坑围护结构体系选择与基坑防排水是该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难题。论述了承压水、深基坑、盖挖半逆作法车站施工围护结构体系的选择及其渗漏水的处理方法;在基坑内设置疏干井、减压井、集水坑抽排水,基坑外施作双高压旋喷桩方法把地下水降至基坑底面以下;车站盖挖半逆作法施工采用先探后挖、分区开挖方法降低了开挖风险,中板施工在侧墙位置下挖50 cm回填中粗砂、在侧墙预留混凝土灌注孔解决了防水板保护和钢筋连接、侧墙顶部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的难题;对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既有结构变形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调整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保证了车站结构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实践证明,复杂环境、承压水条件下,基坑开挖采用复合体系地下连续墙作为封闭止水帷幕,主体结构采用盖挖半逆作法施工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中间桩柱施工定位装置的应用、使用方法以及中间桩柱的施工原理、工艺流程、格构柱倾斜量测等施工技术,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应用定位装置来寻找桩柱的中心位置,可以很好地解决地下车站施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PZB1301项目地下室由于地铁风井侵入而采取了分期施工的方法,通过难点分析,确定了采用逆作法施工方法。在地下室后补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冲抓钻相结合的方法施工后补地下连续墙,并采用了桩柱合一的人工挖孔桩,及钻孔切割拆除分隔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有效地保护了运营中的轨交车站,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7.
虞辰杰 《浙江建筑》2010,27(9):46-49
盖挖逆作法在城市交通繁忙地段,无敞开工作面的地铁车站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结合北京地铁某车站工程实例,利用变位分配及控制体系在施工中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同时对中桩进行静载及内力试验,以保证其自身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并对中间桩(柱)的施工垂直定位技术进行了创新;在车站开挖过程中,按照中间桩(柱)和结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进行分阶段、全过程控制;最后通过信息化施工监测实现车站的结构及周边地层的环境控制,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某地下人防工程项目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阐述了立柱竖向位移、包桩柱应力、柱与柱之间和柱与边墙之间的差异沉降在逆作法施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软土地区地下结构逆作法施工过程中,立柱桩的差异沉降往往对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沿海某特大型地下人防工程施工,对其逆作法施工过程进行荷载工况分析以及结构分析,研究构筑物在下卧软土层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内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立柱桩的差异沉降对结构内力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逆作法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应用日渐广泛,但其施工工艺、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天津站轨道换乘中心工程为3层纯地下结构,其盖挖逆作法柱长近30m,桩长48~56m.在桩、柱之间无底板或承台过渡情况下,进行单桩单柱连接,这种情况国家规范尚无明确规定.通过实践,提出深位桩桩顶定位标准及桩孔空钻部分垂直度控制标准,详细制定了钢管柱整体吊装定位方法、定位标准及施工技术要点,很好地解决了深孔位下桩、柱连接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