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典型生物质发电项目配套炉前给料系统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技术方案,以拨棍上棒状拨齿有效地拨动生物质物料取代常用的绞龙螺旋对物料的推送作用,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生物质原料,同时大幅降低给料环节的能耗;通过实验室规模试验,获取了该技术的关键技术参数以及设计原则,对于典型15 MW生物质发电机组炉前给料系统进行的估算显示采用该方案完全可以保证机组满负荷的需求,同时,配套驱动功率低于50 kW,可大幅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2.
目前生物质气化机组普遍使用的有螺旋叶片式加料装置、刮板式加料装置和提斗式加料装置.文章介绍了3种加料装置的结构、特点以及对物料的适应性.螺旋叶片式加料装置和刮板式加料装置适应较细的物料;提斗式加料装置对碎板皮、枝权、刨花、玉米芯等尺寸较大、又不均匀的气化原料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粘稠物料输送及其流变特性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粘稠物料的给料输送及其流变特性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从粘稠物料的定义出发,对两种粘稠物料(污泥和洗煤泥)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对用焚烧法处理粘稠物料时炉前的给料输送进行了研究,进而讨论了与给料输送有很大联系的粘稠物料的流变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测量方法,可为确定管道的工程设计参数和运行方式提供合理依据,为泵送的选择提供正确的参数,从而完成工业应用的泵与管道输送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掺烧市政、印染污泥流化床锅炉污泥给料系统易堵塞的设计难点,提出了一套污泥给料系统及配风系统。该系统配置单独的污泥输送皮带,采用圆柱形污泥炉前仓,储量约为2 h污泥焚烧量,污泥仓下部出口对接旋转刮刀式污泥清堵装置;污泥给料机采用螺旋输送机,污泥落料管的播料风、送料风均接自一次热风。该系统已在某工程中应用,投运后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螺旋给料器料封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循环流化床气化设备中,给料设备的密封问题非常重要。在不同类型的密封结构以及不同密封长度下,通过螺旋给料设备的结构变化,研究了螺旋给料设备的密封效果。通过不同原料的试验可以看出,螺旋给料设备的原料密封结构不尽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构,对不同原料,其结构也会不同,即使同一种原料也因其颗粒度、密度、湿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环形喷动床采用旋转锥播料器对环形空间给料的方法,研究喷动风速和床上物料量对颗粒混合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环形喷动床,其轴向混合速度明显高于圆周方向混合速度.旋转锥播料器有效地改善了环形喷动床的混合性能,特别是在圆周方向上,混合速度提高了10倍;喷动风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混合速度,这种效果在轴向更加显著;此外,增加床上物料量有助于提高终态混合物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物质秸秆加料的困难,对生物质秸秆物料在加料斗内的流动行为进行研究.在储料量为100kg的加料斗试验装置上,结合出料量分析和可视化观察,系统研究了物料特性、料位高度、螺旋轴转速及运转方式等因素对物料流动行为及出料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堆积密度大、含湿量高、物料易在加料斗内"搭桥",从而影响出料质量;原始料位高度直接影响出料速率,在同样螺旋转速下,料位高,出料快;料位低,出料慢,相同料位高度则出料速率基本一致;随着螺旋转速的提高,起始出料速率明显增加,随后增加缓慢;螺旋轴的运转方向对物料的堆积和流动具有不同的影响,正转压紧物料,不利于出料,反转疏松物料,出料更顺畅均匀.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电厂上料系统和给料系统是生物质能发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因工艺复杂、转点较多、设备选型多样化、日常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输送系统故障率较高,而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生物质发电厂的经济效益.通过介绍国内4家生物质发电厂上料和给料系统工艺,对比分析各厂上料和给料系统工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上料和给料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出了建议,并给出了简化输送系统的工艺方案,以供生物质发电厂上料系统和给料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炼油装置热联合节能浅析和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建  郑伟华 《节能》2006,25(7):43-45
介绍了洛阳分公司炼油装置推行物料互供,实施装置热联合节能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目前热联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对炼油部分装置打破常规物料供应,全方位推行热联合提出了新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_煤粉微量给料的实现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小型再燃试验台中煤粉、生物质微量给料时易粘易堵,给料不均匀、精确度不高的问题,采用两线螺旋杆式给粉器进行微量给粉试验.对煤粉/小粒径的生物质、大粒径生物质分别采用预先干燥并掺加5%~10%(wt%)硅胶粉和在特殊位置振动的方法,避免了团聚、沟流等现象的发生,满足了给粉速率小于1 g/min的要求,并大大改善了给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给粉速率一般在平均值±4%以内,精确度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某电厂制粉系统雨季堵煤的原因,提出使用降低给煤机出口煤流的速度的方法,并加大给煤机到磨煤机之间落煤管的距离,同时对磨煤机内部流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磨煤机内部风粉混合物运动的规律,达到了煤流顺利通过落煤管而不与内壁接触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雨季中普遍出现给煤不畅、堵塞的问题,文中主要探讨给煤装置的优化设计、正确选用和正确运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东雄  刘宏  邢德山  李锦蓉 《节能技术》2001,19(3):32-33,36
均匀分布分层给煤燃烧技术是一项回报率较高的节能环保技术,本文介绍了某一均匀分布分层给煤技术工作机理和主要特点以及双喜轮胎工业股份公司3号炉利用此技术改造后所取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生活垃圾流化床锅炉进料问题及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炉一直沿用的给料形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流化床锅炉对生活垃圾进料的要求,开发研制了实用型双螺旋垃圾进料机。  相似文献   

15.
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4个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合理安排试验,找出了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显著性因子.试验表明,燃料密度是影响点火性能的最显著因素,其次为燃料含水率、炉膛初始温度和通风状况.  相似文献   

16.
链条炉分层给煤装置的应用及节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分层给煤装置对小型锅炉进行改造,增加了锅炉出力、降低了炉渣含碳量,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17.
许世森 《热能动力工程》2000,15(4):352-355,363
介绍能连续稳定高效运行的颗粒介质气力循环清灰系统,包括颗粒介质供在,传输系统和清灰器结构优化试验研究,系统的运行规律证明连续稳定循环清灰可行,对移动颗粒层过滤高温除尘技术开发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type of syngas and hydrogen generator that requires no catalyst but is able to convert low-quality biogas with a CO2 content of up to 60%. The generator is based on the recently developed volumetric permeable matrix reformers with effective heat recovery. This generator is a compact and stably operated device that introduces an effective and relatively simple method of syngas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various renewable source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including feeding fuel cells and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engines.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可再生能源并网会带来随机性和波动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暂态特性与传统电力系统有显著区别。因此,研究了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中加入储能装置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和等值的双机群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并对送端机组机械功率增量和双馈风机外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比例风电渗透率对风火打捆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建立储能模型,仿真分析了有无储能装置对风电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储能装置后,可使同步机的第一摆角度有效减小,且在风电渗透率增大的同时,更好地维持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Thermal Cycling Absorption Process (TCAP)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eparate hydrogen isotop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ritium. There are so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only through experiments. A new simulation model of TCAP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simulation model, the influencing trend and optimized value of parameters of initial feeding process and total reflux mode in TCAP are obtained as follows. (1) The temperatures of initial feeding and the cold cycle are not the lower the better as commonly assumed but exists an optimal value of 30 °C in initial feeding and -20 °C in the cold cycle. (2) The heating rate and cooling rate also exist optimal values of 45 °C/min and 55 °C/min (3) Lower feeding rate is conducive to a better separation effect of hydrogen isotopes. (4) Increasing the reflux ratio benefits the enrichment of heavy hydrogen isotope at the product side but not the light hydrogen isotope at the tail side. (5) It needs more cycles to achieve the same isotope abundance in D/T separation than H/D separation and the separation degree of hydrogen isotopes exists a maximum value after multiple cycles. The finding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the device design of TCAP, and also can shed new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 of TC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