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加权Bayes分类器的流数据在线分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惠林 《计算机科学》2014,41(5):227-229,234
传统的分类算法在对模型进行训练之前,需要得到整个训练数据集。然而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流向系统,因此不可能预先获得整个训练数据集。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含有噪音的流数据的在线分类问题。将流数据的在线分类描述成一个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的Nave Bayes分类器和一种误差敏感的(Error Adaptive)分类器,并通过真实的数据集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误差敏感的分类器算法在系统没有噪音的情况下分类预测的准确性要优于相关的算法;此外,当流数据中含有噪音时,误差敏感的分类器算法对噪音不敏感,仍然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因此可以应用于大数据环境下流数据的在线分类预测。  相似文献   

2.
介绍卫和我需信令通过ATM交换机建立路径,将IP流映射到ATM交换的技术。IPSOFACTO(IP Switching Over Fast ATM Cell Transport)负责将IP流映射到一条ATM交换路径。  相似文献   

3.
流分类技术在网络安全监控,QoS,入侵检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流分类器处理的数据含有大量的相关与冗余特征,这不仅增加了分类器的计算复杂性,同时也影响了分类器的分类效果。针对高维特征空间,特征选择一方面可以提高分类精度与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找出富含信息的特征子集。该文提出一种wrapper型特征选择算法VFSA-C4.5来构建轻量级的流分类器。该算法采用快速模拟退火VFSA搜索策略对特征子集空间进行随机搜索,然后以提供的数据在C4.5上的分类正确率作为特征子集的评价标准,来获取最优特征子集。在流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VFSA-C4.5的流分类器在不影响分类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分类速度。  相似文献   

4.
TCP/IP是广泛使用的网络互联协议。UNIX系统的TCP/IP软件是在流的基础上实现的。流机制的主要思想是为字符处理、网络服务和数据通讯等驱动程序的设计提供模块化的手段。本文和[1]文全面介绍流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机理,旨在为同行们在接触象TCP/IP这类基于流的软件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介绍流的内部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GATS—C4.5的IP流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分类技术在网络安全监控、QoS、入侵检测等应用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提出一种新的特征选择算法GATS-C4.5来构建轻量级的IP流分类器.该算法采用遗传算法与禁忌搜索相混合的搜索策略对特征子集空间进行随机搜索,然后利用提供的数据在CA.5上的分类正确率作为特征子集的评价标准来获取最优特征子集.在IP流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ATS-C4.5的流分类器在不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检测速度,并且基于GATS-CA.5的IP流分类器与NBK-FCBF(Naive Bayes method with Kereel density estimation after Correlation-Based Filter)相比具有更小的计算复杂性与更高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一种多于网IP/ATM路由器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它的软件系统框架,提出了一种IP前传机制,IP流交换,提出了一种可适应非安全循环服务规则(AICS)来减轻突发性流量对时延的影响,保证端到QoS需求,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对时延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7.
数据流分类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如何解决其中的概念漂移和噪声是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 于分类器相似性的动态集成算法。由于数据流中相部数据具有相同概念的概率较大,因此用最新基分类器代表数据 流中即将出现的概念,同时基于此分类器求出基分类器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权值进行加权多数投票,并根据相似性大小 淘汰较弱基分类器以适应概念漂移和噪声。在标准仿真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其他集成方 法在抗噪性能和分类准确性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ICMP报文的IPv6隧道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v6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IPv6的迁移。目前的自动隧道机制都是依赖IPv4-兼容的IPv6地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CMP报文的迁移机制,能够对任意配置的IPv6/Ipv4,节点实现自动隧道配置。  相似文献   

9.
现在广泛使用的IP协议为IP版本4,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IPv4暴露出诸如寻址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IPv4的问题,,IETF提出了下一代协议IPv6的相关建议,本文重点描述了IPv6的特点及其包头结构,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数据流中的不平衡问题会严重影响算法的分类性能,其中概念漂移更是流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提高此类问题下的分类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Hellinger距离的不平衡漂移数据流Boosting分类BCA-HD算法。该算法创新性地采用实例级和分类器级的权重组合方式来动态更新分类器,以适应概念漂移的发生,在底层采用集成算法SMOTEBoost作为基分类器,该分类器内部使用重采样技术处理数据的不平衡。在16个突变型和渐变型的数据集上将所提算法与9种不同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G-mean和AUC的平均值和平均排名均为第1名。因此,该算法能更好地适应概念漂移和不平衡现象的同时发生,有助于提高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Ns的自适应IP流分类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P的Internet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IP和ATM结合技术是解决Internet存在问题的方法之一,文中讨论了三种IP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实现IP交换的几项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用来分析IP交换性能的IP交换流分类器的系统模型,最后介绍了开放式、事件驱动的网络仿真平台NS(NetworkSimulator),并利用NS来实现文中提出的自适应流分类器AFC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短前缀长度分割的高速二维分组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组分类是路由器根据IP分组的多个域,从分类器数据库中匹配每个输入分组,确定分组转发规则的技术,分类器为实现因特网新业务提供了统一的方式,这些新业务包括:防火墙,网络地址翻译等,二维分组分类问题在未来的因特网体系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几种分组分类算法,但没有一种是理想的,提出基于短前缀长度分割的二维分组分类算法,它使用短前缀长度分割(SPLS)技术对分类器集合进行分割,使得分割后的小分类器子集合可以使用巳有快速IP路由查找方法进行查找,实现时以多叉树作为基本数据结构,实验显示它具有存储需求小,平均查询时间快,更新时间快,适合于大的分类器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二维分组分类算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络异常流量检测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流量特征属性信息熵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描述网络流量特征变化的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这4种特征属性信息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降低异常样本数据对分类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分类...  相似文献   

14.
移动IP技术是在传统网络中实现下一代网络应用的核心技术,是IP技术发展的新领域,是无线通信技术和IP技术的相互融合。本文首先描述了移动IP技术的历史与现状、移动IP的工作过程,随后提出了移动IP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相应解决方案。最后,还分析了移动IP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指出移动IP技术将在移动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将为今后各种新业务的开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IP欺骗技术和防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欺骗是一种复合型网络攻击技术,研究IP欺骗原理与技术有利于有效防范黑客攻击,保护资源.IP欺骗的主要技术包括IP地址伪造技术、TCP SYN 洪流攻击技术与TCP序列号猜测等技术.通过列举典型实例,分析一个完整的攻击过程,总结IP欺骗的具体预防技术,为防止IP欺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可生存性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I,P网络已成为统一承载数据、图像、音视频等多业务的核心平台,网络生存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综合阐述了现有的IP网络生存性技术,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重点总结了IP over ASON的生存性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结合两层的生存性技术特点提出了跨层的生存性技术,指出了未来网络生存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宽带IP网络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宽带IP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在宽带IP网络中目前所采用的各类技术(IPOverX),通过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指出MPLS将是宽带IP网络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固定宽带有线、无线接入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文结合Ad hoc技术和移动IP技术,提出了一种支持IP漫游的多跳接入方式,包括组网设计及协议扩展。其组网方式为:边缘接入采用多跳Ad hoc技术,主干接入采用分层移动IPv6技术。多跳Ad hoc网络大大增加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减轻了网络铺设成本,且支持宽带接入;分层移动IPv6降低了域内切换的信令开销和时延。同时,对现有的分层移动IPv6协议进行扩展,实现了主干网络与边缘多跳网络的有机结合。移动用户不但能以较低的信令开销实现全局的IP漫游,还能保证进入同一MANET网络中的移动节点直接通信,减轻了主干网络的传输负担,也保证了突发情况下节点能通过边缘MANET网络保持链路畅通。  相似文献   

19.
基于IP 网络的移动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几种移动技术在网络层、传输层和会话层上的实现, 如Mobile IP 、基于组播的移动技术、基于代理的MSOCKS 传输层移动方案、MIGRATE 移动技术等, 分析了它们主要的技术特性, 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并总结了移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IP组播及其核心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简要阐述了IP组播实现机制,对IP组播核心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从而为这些技术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