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固定成本的分类、计算,以及目前固定成本所使用的分摊方法.根据跨省大用户直购电的特点,将固定成本进行了详细分类.不同类型的成本由于其影响因素不同,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可使得固定成本在各交易之间的分摊更加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2.
大用户直购电是现阶段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国家对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介绍了大用户直购电的交易模式专线直购和过网直购,并对过网直购的4种交易模式(协商式双边交易模式、集中撮合式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期货交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当前大用户直购电过网费的计算方法,对推进我国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电力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首先阐述电力市场建设现状和改革目的,从而提出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的定义,分析了大用户直购电的提出背景和在国外的应用及取得的成绩并阐述开展大用户直接购电交易的目的,揭示目前我国大用户直购电交易是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详细阐述了实行大用户直接购电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大用户电量需求不变的条件下,把过网直购电分别与自建电厂和电网买电进行比较,建立盈亏模型和点对点模式下的收益模型,最后通过例证和数值比较对过网直购经济性进行论证,分析出大用户过网直购电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大用户如何选择经济合理的购电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输电固定成本分摊方法不能保证完全回收成本和提供经济信号的问题,提出基于ARDEA与合作博弈核仁解的输电固定成本分摊方法.首先考虑用电量、分时电价和电能质量等因素,构建成本分摊指标体系;然后在数据包络分析基础上建立合作博弈模型,并引入保证区域的限制来对权重进行约束,得到考虑多指标权重约束的输电固定成本分摊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在数据包络分析(DEA)框架下联盟博弈模型,从多属性决策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决策属性权重受限的Shapley值的方法,对大用户转运费用固定成本进行分摊.这种方法在修正的邮票法的基础上,得到各用户的综合分摊值.算例表明,这种方法更加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7.
以盘锦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大用户直购电准入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新区"开展大用户直购电的可行性,并结合华润电厂实际情况,研究了发电商和用电商准入条件,分析了发、供、用电三方的效益格局。根据电力系统处理的数据得出,试点开展在"高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输配电服务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输配电定价的2种主要方法,即边际成本方法和综合成本方法作了简要论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邮票法和针对输配电网使用程度的输配电服务定价方法。指出输配电价应由发电公司支付的基础费和由负荷用户支付的网络使用费两大部分组成,并确定了各部分的具体定价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联营体双边拍卖市场模式下计及输电固定成本分摊的输电定价方法,分析了在发电机节点和负荷节点的不同分摊比例对输电收益的影响.所提方法体现了输电定价原则,确保了电网固定成本的合理分摊和充分回收.经Garver’s 6节点算例的验证分析,证明所提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放开,省外低价电的注入给受端电网购电决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对计划、市场不同购电渠道的购电成本进行分类和梳理,分析跨省区购电所需遵循的一系列约束,提出计划-市场协调的跨省跨区月度交易决策框架,并建立省级受端电网跨省跨区月度购电决策模型.以总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省内潮流安全约束、特高压直流联络线...  相似文献   

11.
应用边际成本法的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输电定价方法。该方法构造了以发电运行费用量小为目标函数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各约束条件的影子值,获得各线路的输电运行费率。根据各用户的变电装见容量来分配电网的线路容量费;采用潮流跟踪法分析用户对电网的使用情况用来分配电网的线路运行费。本方法半线路的容量费和运动费分别分摊,明确了电网容量和运动成本与用户接入和使用的对应关系,避免了在用户间的不合理分摊。以一个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并揭示了输电定价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
发电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双边协商的发电权交易模式相比,集中撮合交易方式可以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与节能发电调度要求相异的结果。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的发电权集中撮合交易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按照可以体现煤耗成本的电量电价的"高低匹配"原则进行撮合交易,在结算时考虑容量电价,这样的交易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就符合节能调度要求。之后,分析了发电权交易中采用两部制电价与现行单一制上网电价机制之间的衔接条件,说明了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最后,通过算例模拟说明了所提出的交易模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温室气体对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已成为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排污权交易是减轻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力工业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行业,排污权交易的实施肯定会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运营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在传统的古诺(Cournot)非合作博弈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排污权交易实施后,在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寡头垄断电力市场的古诺均衡状态。假设各发电公司在排污权市场均为价格接受者,而在电力市场采用策略性的报价以最大化利润。排污权的再分配由减排效率高的发电公司流向减排效率低的发电公司。最后以有6家发电公司参与的电力市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排污权交易的引入对寡头垄断电力市场均衡电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和遗传算法(GA)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 充分考虑风电、火力发电的成本及碳排放交易的利润, 并通过PSO结合GA模型, 计算出了风力发电和火电在一定时间内的实际发电量, 能够满足负荷需求; 并且根据碳交易的制度, 在保证低碳发展的同时, 获取了最低的经济成本。改进算法的运用, 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保证了结果的稳定, 并且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发电权交易是一种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市场化手段。引入并运用科斯定理对发电权交易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对发电权交易的基本内涵做了简要阐述。双边交易模式和集中竞价交易模式是发电权交易中运用较普遍的组织模式,根据发电权交易的运用情况,提出了这两种组织模式的基本交易规则。对于不直接参与发电权交易的电网公司,研究了发电权交易在购电成本、线路网损、电网安全、电网投资对其造成的影响和发电权交易中的对策,对电网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现状,借鉴国外电力市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后续电力市场化改革路径提出了一种新的构想,即以OTC(Over the Counter)交易和节能发电调度组合模式为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起点,经过丰富OTC市场交易主体、逐步开展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的合约交易的第二阶段,到以完善的OTC市场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辅的第三阶段,向标准化、金融性远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组合模式迈进的路径;寄期能对我国后续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Zhao  Min  Shen  Chen  Liu  Feng  Huang  XiuQiong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2015,58(10):1760-1766
This paper presents a game-theoretic method to predict microgrid(MG)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China. As many distribution generators(DGs) are integrated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analysis of MG formation necessity is conducted from the aspect of DG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profit brought by DGs and to earn money from arbitrage, it may be necessary for customers to combine their DGs and loads and to construct an MG to obtain maximal control ability. A game model is built to emulate trading between MGs and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MG power control, in which both trading profit and outage cost are considered for each MG. Nash equilibrium(NE) is calculated, and sensitivities of NE to som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variable MG trading prices with appropriate net generation cost(i.e., DG generation cost minus government subsidy price) may encourage the growth of MGs. Government subsidies, generation costs, and trading prices may also affect DG use, and therefore they may impact customer motivation to build MGs.  相似文献   

18.
参照流线网络的研究思路,通过对零售企业的作业流程特征分析,建立零售企业的流线网络.在假定供应商承担运输费用(从供应商到配送中心),消费者承担最后“一公里”的运输费用的基础上,分析供应商与配送中心的到货环节、仓储过程的可选作业环节、配送环节3个作业环节,并将这3个环节的广义费用区分为正常费用和额外费用.最后将每个环节的正常费用和额外费用相加,作为零售企业流线网络中两类边(供应商与配送中心之间的边和配送中心与销售点之间的边)的综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