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反射式中间件是当前中间件研究的热点,其特点是能够对中间件系统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提供良好的支持.数据网格通常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和不同的用户需求之中,对灵活性和自适应性的支持是一个良好的数据网格和数据复制系统所必需的,通过动态配置数据和SE(storage element)的优先级,DPRM(Dynamic priority based Reflective Middleware for Data Replication)提供了这一支持.使用OptorSim仿真的结果表明,DPRM有着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反射式中间件是中间件研究的热点,其反射特性能够对中间件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提供良好支持。数据网格通常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和不同的用户需求之中。一个良好的数据网格和数据复制系统应该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通过动态配置数据和存储元素SE的优先级,DRMDP提供了这一支持。使用OptorSim仿真的结果表明,DRMDP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数据网格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网格信息服务是网格中间件的核心部分之一,提供各种分布式网格资源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现有的网格中间件几乎都是针对计算网格设计的,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不能胜任数据网格的要求。论文主要对数据网格中的信息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数据库中的资源迅速增加,对这些资源的共享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iRODS(i Rule Oriented Data Systems)是美国圣地亚哥超算中心(SDSC)开发的一个数据网格中间件及其相关的工具系统,介绍了iRODS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并基于iRODS设计开发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管理与共享系统GDocument,它能有效管理分布式异构数据,并提供统一的访问和集成共享。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相关的网格技术和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设计了新的基于OCSA-DAI体系结构的数据集成模型,该模型在中间件层扩展和完善了OGSA-DAI的功能,体现了良好的网格数据库访问与集成性能,并通过代理中间件在访问代理层实现与实际数据源相关的转换操作采提供对通用数据访问接口的支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语句透明.本设计采用分层+组件方法,具有易扩展和移植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网格计算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模式,网格中间件是网格系统的核心.该文通过对网格计算本质的探讨提出了网格中间件的设计准则,并依照此准则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采用P2P技术的基于Agent的网格中间件实现,满足了网格计算对于自适应性、可扩展性和用户Pervasive接入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李东阳  陈靖  黄聪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33(6):2502-2505,2515
为了从数据网格大量分布、多样、异构的资源中发现合适可用的数据资源.提出了基于网格中间件Globus Toolkit4.0中MDS组件的解决方法.在MDS中内嵌了7种Information Provider,它们只提供计算资源信息,不能提供如数据库、数据文件等数据网格资源信息.针对这个不足,利用MDS良好的可扩展性,设计了一个数据网格资源发现系统,并用Java语言并开发了支持数据网格资源信息的Information Provider.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科学数据网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介绍了科学数据网格(SDG)项目“十一五”以来的一些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SDG数据传输技术的改进以及SDG数据访问中间件(DAS)向IPv6迁移的关键技术的分析和实现,介绍了针对SDG“两步查询”数据查询模式的局限性而提出的集成移动agent的新查询模式,并对其作了简要分析,最后对SDG系统的进展进行总结并指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
借助数据网格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可以整合分散复杂的遥感数据,为遥感数据处理提供一致的存取环境。遥感数据访问与集成网格中间件的研究目的是为访问分散的、异构的遥感数据提供统一的网格服务接口,使孤立的遥感数据之间实现资源共享。该文利用OGSA-DAI设计,实现了遥感数据访问和集成网格服务,构建了一个高性能遥感数据共享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关键性技术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网格计算中各个中间件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中间件是网格计算的一个关键所在。网格计算的中间件是为用户提供具有统一编程接口的虚拟机器。它能支持复杂应用问题的求解和广域网资源的共享。同时还介绍了网格计算的中间件组成模型以及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元数据的柔性信息系统建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数据柔性、数据柔性分析等相关概念。通过引入元数据,提出并建立数据柔性的层次模型和柔性数据的访问模型,以解决用户数据结构如何适应转化的关键问题。在数据柔性分析与建模中,提出以元数据为核心的软件设计方法,并将该方法和所建立的数据柔性理论应用于柔性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软件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数据触发结构(SDTA)的密码处理技术。利用SDTA的高并行、广谱适应和多态易用等特点,满足密码处理的高性能、强适应性和抗攻击性等要求。基于该结构的设计优化流程进行应用分析,得出瓶颈操作,通过设计相应的计算加速单元实现应用加速,且新单元可以方便地加入该结构内核中,从而减少处理器的设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元数据(Meta Data)是用来描述应用中数据结构的数据或文档,即关于数据的数据,处在数据ETL系统的核心位置。分析了元数据在ETL中的作用,设计了元数据模型,提出了元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步骤,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很好的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4.
数据集成包括数据的抽取、转换、加载三个过程。针对当前大多数据集成工具适应性差、源数据端和目的数据端的耦合度太紧和数据不易自动更新的问题,基于发布/订阅机制的消息代理模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数据集成体系结构,把数据集成划分为源数据处理(抽取转换)和目的数据处理(过滤加载)两个过程,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可靠异步传输,而且降低了源数据端和目的数据端的耦合度,增加了数据集成的灵活性,并使数据的抽取转换和过滤加载独立、并行执行。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提出的数据集成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数据集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也谈“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困扰"数据结构"课程教与学的几个问题,作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以其对提高课程的认识和兴趣、牢固掌握课程知识及其灵活运用、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To fulfill increasingly difficult and demanding tasks in the ever-changing complex world, intelligent industrial products are to be developed with higher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Digital twin (DT) brings about a possible means, due to its ability to provide candidate behavior adjustments based on received “feedbacks” from its physical part. However, such candidate adjustments are deterministic, and thus lack of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To address such problem, in this paper an extended concept – evolutionary digital twin (EDT) and an EDT-based new mode for intelligent industrial product development has been proposed. With our proposed EDT, a more precise approximated model of the physical world could be established through supervised learning, based on which the collaborative exploration for optimal policies via parallel simulation in multiple cyberspaces could be performed throug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Hence, more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could be brought to industrial products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 (such as supervised learning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self-evolution. As a primary verific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approach, a case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well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EDT based development mode.  相似文献   

17.
陈刚  顾进广  李思川 《计算机科学》2010,37(12):143-144
数据流上的关系查询处理技术是数据库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优化无阻塞连接算法的关键在于提高内存连接阶段的效率。当内存空间满时,需要将内存数据刷新到外存相应分区,良好的刷新策略对于改进算法的性能至关重要。利用数据分布的特征,对关系连接的输出流,使用基于统计的方法,查找使用频率最低的元组,将使用频率较低的元组刷新到外存,以提高内存数据的效率。基于统计分析策略提高了刷新策略的准确性和效率及算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中介的适应性软件协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ernet平台的发展为软件协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Internet平台要求软件协同及中间件能够适应Internet之上软件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传统的软件协同存在协同模式单一的不足,不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难以适应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本文在Internet软件协同研究背景下,基于共享空间协同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中介的适应性协同环境,为Internet平台提供了良好的中介协同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种按需加载的工作流接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工作流系统普遍缺乏柔性,造成其动态适应性和实用性差。从分析工作流的应用程序与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耦合出发,通过将工厂模式与反演技术的结合,提出一种能实现组件按需加载的工作流接口模型。该模型可以显著地降低软件系统间的耦合,提高工作流系统的适应性,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组织模型与应用程序的集成提供了灵活的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