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此文叙述了有关钼钛或钼锆烧结合金的制造方法,例如添加百分之几以下的钛或锆元素的钼合金主要作为铁模铸用耐热材料使用。其合金的制造方法有如下二种,一是将钼与钛或锆各金属粉末混合后压成棒状,作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在钼中添加钛和锫(TZM、TZC)可阻碍1000~1400℃下钼的再结晶,为这些合金提供最佳的高温机械性能。钼合金中一般都含有过剩的碳,过剩的碳除起脱氧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铬、钼和微量钛对N80级隔热油管钢显微组织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热油管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碳化物颗粒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与不添加铬、钼和微量元素钛的隔热油管钢相比,添加铬、钼和微量元素钛的隔热油管钢的显微组织中碳化颗粒尺寸较大,显微硬度较低,要比在350℃/400MPa条件下的稳态蠕变速率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中子管或中子发生器氚靶钛钼合金膜的吸氘性能,创新的采用钛靶和钼靶双靶磁控溅射方式在钼基片上循环沉积钛膜和钼膜,利用钛钼之间的注入与热扩散得到多层钛钼合金膜,利用辉光放电光谱仪(GDOES)研究了热扩散对多层(5层及10层)钛钼合金膜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500℃加热对合金膜中钛钼元素的均匀化扩散作用不明显,通过增大循环次数,减少每次循环各靶溅射时间,可有效提高合金膜的钛钼扩散程度。镀膜沉积循环次数由5次增加至10次,单次钛靶溅射时间由60 min降低至30 min,钼靶溅射时间由5 min降低至2 min,得到的合金膜钼元素含量峰值从39.5 at%降至8.24 at%,450℃下吸氘平衡时间从15 min降至6 min,平均氘钛比从1.05升至1.85。改进工艺后的钛钼合金膜,有效提高了合金膜的钛钼扩散程度及其吸氘性。  相似文献   

5.
纯钛虽说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对盐酸、硫酸等非氧化性酸的耐蚀性却不大好.在钛中添加25%以上的钼时,对这些酸的耐蚀性可有实质上的改进.但这种钛钼合金熔炼时易偏析,因此开发了粉末冶金的Ti-30%Mo合金,并在其中添加碳化物,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Ti-Mo-(33%~45%) TiC合金等.为明了合金中TiC的腐蚀机制,用电位学方法研究了由β-Ti和TiC两相构成的Ti-Mo-TiC 烧结合金中的硬质相TiC在几种酸碱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使用的试样为Ti-20%Mo-33%TiC合金(TM-2)和不…  相似文献   

6.
Ti-(10%~15%)Mo合金具有高强度、耐蚀的性能,期望作为高强度材料使用,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烧结合金的密度和力学性能,为此日本人选择了碳、镍、钴作为添加元素,并探讨了其添加效果。 原料粉末采用平均粒径为38m的钛粉和0.67m的钼粉,添加元素采用碳粉,平均粒径5m的镍粉及平均粒径1.4m的钴粉。钛粉和12mass%的钼粉与各添加量的碳、镍、钴粉混合,各元素的添加量为0.4mass%~ 1.0mass%,混合粉末在100MPa压力下压缩成形,在高真空(1~2×10-3Pa),于1100℃、1200℃、1300℃各温度下烧结2h,测定烧结体的密度、力学性能及组织。 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实用专利     
利用酸性电解液可沉积出耐蚀性远胜过锌镍合金的锌镍钛钴铝或镁合金。这种电解液的组成是,10~40g/L锌、15~160g/L镍、0.2~10g/L钛、0.1~5g/L钴、0.1~5g/L铝或者0.2~4g/L镁。溶液pH值为1.5~2.5,电解电流密度范围5~150A/dm~2。由电沉积获得的合金镀层再经热水或水蒸汽后处理。其例子如下: 锌(用硫酸盐) 30g/L 镍(用硫酸盐) 70g/L  相似文献   

8.
医用钛钼合金粉末冶金制备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球磨时间和烧结温度对钛钼合金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钛钼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低的弹性模量和均匀的微孔结构,与"硬组织置换"材料要求性能所匹配;2h球磨适合制备强度较高的钛钼合金,5 h球磨则可以制备塑性良好、性能全面的钛钼合金;1200℃是钛钼合金较为理想的烧结温度;5 h球磨1150℃烧结就可以得到完全合金化的纯β相钛钼合金.  相似文献   

9.
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钛锡钼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两性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二甲基氨基乙酸作为新增效试剂,研究了钛、锡、钼、钨邻氯苯基荧光酮显色体系的光度性质,并用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进行同时测定。合成试样中钛、锡、钼、钨的回收率范围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6.2%~106.3%、96.7%~104.5%、92.2%~107%、97.7%~105.6%和3.76%、3.24%、5.09%、2.81%;合金钢样中微量钛、锡、钼、钨测定的相对误差为5.0%~11.8%。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力学试验机、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别检测试样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物相,研究了钼含量(10%、20%、30%)对钛钼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钼含量的增加有利于β-Ti相的形成,当钼含量为20%~30%时,β-Ti相的生长优于α-Ti相,所制备的钛钼合金为近β型钛合金;钛钼合金的晶粒尺寸随钼含量增加而减小;钛钼合金的抗弯强度及抗弯强度随钼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钼含量为20%时,所制备的钛钼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异,抗弯强度为1369 MPa,抗压强度为2602 MPa,弹性模量为3.4 GPa,该合金适合作为新的医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力学试验机、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别检测试样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物相,研究了钼含量(10%、20%、30%)对钛钼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钼含量的增加有利于β-Ti相的形成,当钼含量为20%~30%时,β-Ti相的生长优于α-Ti相,所制备的钛钼合金为近β型钛合金;钛钼合金的晶粒尺寸随钼含量增加而减小;钛钼合金的抗弯强度及抗弯强度随钼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钼含量为20%时,所制备的钛钼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异,抗弯强度为1369 MPa,抗压强度为2602 MPa,弹性模量为3.4 GPa,该合金适合作为新的医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铸造技术》2019,(2):151-155
通过向Ti-44Al-4Nb-1Mo-0.1B合金分别添加Cr、V,研究合金化元素和热处理对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i-44Al-4Nb-1Mo-0.1B合金铸态组织由(α_2+γ)片层团、钼化物和B_2相构成;加入Cr或V后,形成Cr B相和Ti_(0.925)V_(0.075)相,片层组织得到细化;随着Cr或V的增多,B2相也增多,细化程度增强。热处理后Ti-44Al-4Nb-1Mo-0.1B合金为双态组织,Ti-44Al-4Nb-1Mo-0.1B-1Cr合金为全片层组织,Ti-44Al-4Nb-1Mo-0.1B-1V合金为近片层组织。Cr对α相转变温度的降低程度强于V。  相似文献   

13.
本发明涉及TS-2钛硅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它是以三价无机钛化合物为原料,硅酸四乙酯或硅溶胶为硅源,季铵碱或季胺盐或/和有机胺为原料。反应混合物的摩尔比为H_2O/SiO_2=60~100,Si/Ti=20~200,OH~-/SiO_2=0.03~0.6,有机胺/SiO_2=0~0.5。在反应物料晶化之前于温度70℃~90℃下搅拌,先向反应混合物中通入氧气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元素添加方式对粉末冶金Ti-6Al-3Nb-2Zr-1Mo(Ti80)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提高粉末冶金Ti80合金材料性能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要得到相对密度大于97%的粉末冶金烧结坯,Al必须以NbAl、ZrAl、MoAl、MoAlTi等中间合金方式进行添加;Nb、Zr可以单质或中间合金方式添加;Mo需要以MoAl或MoAlTi中间合金方式添加.Ti不能完全以TiH2的方式添加;当Ti以纯Ti粉方式添加时,拉伸断口没有裂纹产生;当Ti以TiH2方式添加时,断口有显著的裂纹产生;H是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元素以合适的方式添加时,Ti80合金烧结件的性能可达到:σb=890~1020MPa,σ0.1=755~875MPa,σ0.2=785~895MPa,δ5=5.5%~9.0%,Ψ=11%~20%,与锻态性能相比,强度性能有显著提高,而塑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钛合金Ti6Al4V表面Mo-N改性层的摩擦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钼-氮离子共渗与离子渗钼后再氮化2种工艺,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钼氮合金渗层.实验结果表明,2种工艺形成的表面合金层表面硬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其中渗钼后氮化的硬度Hk0.1为16 810 MPa,钼-氮共渗Hk0.1为18 040 MPa.渗钼后氮化合金层主要为MoN相,而钼-氮共渗合金层主要为Mo2N相. 干摩擦条件下,球盘磨损试验表明,渗钼后氮化工艺更好地改进了钛合金Ti6Al4V耐磨性,降低比磨损率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将钛铁样品经强氧化剂过氧化钠于高温熔融分解,使铁、钛等生成沉淀与磷、铝分离.分取部分滤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硝酸酸化,在0.8~1.2 mol/L硝酸介质中,加入钼酸铵溶液,使磷生成磷钼杂多酸,用正丁醇-三氯甲烷萃取,以氯化亚锡溶液将磷钼杂多酸还原为磷钼蓝,于波长68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当分取的部分滤液用盐酸酸化时,...  相似文献   

17.
利用钒、钛对高锰钢进行徼合金化,研究钒、钛对厚断面高锰钢铸件中MnS夹杂物形成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2%~0.1%钛和0.04%~0.1%钒能显著地细化高锰钢铸件中Mns夹杂物,并使之弥散分布.同时对高锰钢铸件中MnS 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加入Ti,V与N反应形成高熔点的(Ti,V)N相,凝固过程中,先析出的(Ti,V)N相质点,成为后析出MnS的异质形核质点,使MnS得到细化,弥散分布,从而提高了铸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钼粉含氧量和石蜡添加量对粉浆挤压细长钼管脱蜡预结完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粉含氧量在0.28%-0.8%范围内和石蜡添加量为50.6Vol%~55.7Vol%时,钼管脱蜡完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一实驗报告,探討了氯气中水分含量对钛的耐蝕性能的影响。实验是以锆、18—8不锈钢、鋁等金属材料与钛作对此进行的。研究表明当所用钛材料与氯气接触时,氯气中水分含量临界值不应小于0.06~0.1%。  相似文献   

20.
《电焊机》2020,(5)
为了研究TZM合金(Mo-0.5Ti-0.1Zr)填充层对钼镧钇合金电子束焊接性的影响,分析了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钼镧钇合金直接电子束焊接接头焊后产生贯穿裂纹,而填加TZM合金后,实现了钼镧钇合金的有效焊接。Zr元素的加入降低了Mo的氧化物在晶界处的聚集程度,提高了晶界结合强度;接头各区域显微硬度不同,焊缝区显微硬度与母材相当,为270~290 HV,两侧热影响区显微硬度最低。添加TZM合金后,钼镧钇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明显提高,拉伸断裂发生于焊缝区,为脆性沿晶断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