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啤酒酵母RNA的4种5’-核苷酸降解产物的适宜条件。应用57cm熔融石英毛细管柱、25kV分离电压、5s进样,在260nm检测波长下,以0.008mol/LNa2HPO4溶液(pH9.79)作运行缓冲溶液,5min内可实现对AMP、CMP、GMP、UMP的基线分离及定量测定。4种5’-核苷酸的检出范围分别为2mg/L~180mg/L、2mg/L~180mg/L、2mg/L~200mg/L、4mg/L~200mg/L,回收率超过97%。方法重现性高,定量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7%~1.09%,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8%.-0.29%。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二氧化锰离子筛对锂离子具有特效选择性吸附的特点,将锂离子同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进行分离,其分离率可达98.9%,然后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间接测定锂的含量。因分离效果好,所以可用于含有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海水、卤水及盐湖水中的微量理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锰离子筛分离并测定卤水中的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二氧化锰离子筛对锂离子具有特效选择性吸附的特点,将锂离子同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进行分离,基分离率可达98.9%,然后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间接测定锂的含量。因分离效果好,所以可用于含有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海水、卤水及盐湖水中的微量锂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蔗糖中的铜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标准曲线线性范围1.O×1O-6~1.0×10-4mol/l,平均回收率101.5%,RSD=2.4%(N=4)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强化铁酱油中NaFeEDTA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美华  陈国松  于文涛 《食品科学》2005,26(11):194-196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强化铁酱油中NaFeEDTA的含量。选择的分离和测定条件为:采用pH=9.020mmol/L硼酸盐缓冲体系,加入聚乙二醇2.0mmol/L,检测波长254nm,分离电压20kV,分离温度25℃,压力进样时间5s。该法线性范围为0.02~1.4mg/ml,回收率95.6%-104.8%。无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简便、快速、准确。测定了市售加铁酱油中NaFeEDTA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通过氢氧化镝与Cr(Ⅲ)离子的共沉淀来分离Cr(Ⅲ)、Cr(Ⅵ),并测定总合铬量的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样本中。Cr(Ⅲ)离子经该方法可定量回收,而Cr(Ⅵ)离子的回收值则低于10%。实验研究了影响定量沉淀因素,包括氢氧化镝的量和pH值,离心速度和定量沉淀实验的取样体积。没有发现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其他过渡金属离子对待测离子的分析产生阻碍。本实验的检测极限(k=3,N=15)分别为Cr(Ⅲ)0.65g/L和Cr(Ⅵ)0.78g/L。实验测试方法的有效性由参照物对比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功能性饮料中多种B族维生素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敏  郑伟涛 《饮料工业》2006,9(1):39-41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烟酰胺、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2、维生素B1等5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功能性饮料中多种维生素的分量测定。方法:以C18为色谱柱,0.005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含0.5%冰醋酸和0.05%三乙胺)-甲醇(7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烟酰胺、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2、维生素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54—15.77μg、0.08340-4.170μg、0.05216-2.608μg、0.05227~2.6135μg、0.4474~22.37μg;回收率在96.8%-100.1%.RSD为0.9%-2.1%。结论:该法简便.快速.为维生素营养饮料产品的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奶粉中的镉、铅和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道强 《食品科学》2002,23(1):111-114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了奶粉中的镉、铅和铜,在10mmol/L苄胺,10mmol/Lα-羟基乙酸,pH=4.0的电泳介质中,3种离子在12min内得到了分离,用间接紫外吸收法在214nm处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对样品进行5次测定,峰面积的RSD小于1.6%,回收率在97.8%-102.2%之间,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测定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酱油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崇岗  杨冬芝  王立新 《食品科学》2005,26(12):196-198
以三羟甲基氨摹甲烷(Tris)(pH=10.50)为缓冲液,苯甲酸为背景吸收添加剂,利用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方法分离测定了酱油中的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及天冬氨酸。在优化条件下,上述六种氨基酸于5min内实现了摹线分离,各物质吸光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线性范围为10~1000μmol/L,检测限(S/N=3)分别为2.0、3.5、4.0、5.0、3.5、5.01μmol/L,六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5.9%~104.2%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盐产品中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盐产品中微量铅离子的方法,在pH≈4下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样品溶液中的铅离子。方法可检出样品中铅0.001μg/g,10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4%,回收率为92.4%-102.3%;对于铁强化营养盐和锌强化营养盐中铅难以测定的问题,本试验中着重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的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检测天然饮用矿泉水、管网末梢水和地表水水样中主要阳离子(Li+、Na+、NH4+、K+、Mg2+、Ca2+、Sr2+)的浓度,并分析不同类型饮用水中阳离子的浓度水平差异及分布特征。采用IonPac CS16(5 mm×250 mm)分离柱和IonPac CG16(5 mm×50 mm)保护柱,在40℃的柱温下,以30 mmol/L甲基磺酸(MSA)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表明,NH4+在饮用天然矿泉水和管网末梢水水样中均未被检出,地表水中的检出浓度≤1.89 mg/L,Li+和Sr2+的检出浓度普遍较低(Li+≤0.026 mg/L,Sr2+≤0.263 mg/L),检出浓度最高的是Na+和Ca2+。不同类型水样中阳离子检出浓度平均值顺序均为:地表水>管网末梢水>饮用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12.
实验用CaCl2溶液从脱脂米糠中提取解脂酶,经(NH4)2SO4沉淀后,获得粗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1mol/L时,Zn2+、Fe2+、Mg2+等金属离子对米糠解脂酶起激活作用,Ca2+、Ba2+、Cu2+等离子对酶活性起抑制作用。当离子浓度在0.001mol/L到0.1mol/L之间变化时,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Ca2+、Ba2+、Cu2+3种金属离子会使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而Zn2+、Fe2+、Mg2+3种金属离子浓度在0.001~0.02mol/L的变化范围内,酶活性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在0.02~0.1mol/L的变化范围内,酶活性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金属离子对灵芝多糖液态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灵芝多糖含量的影响,发现K+、Mg2+和Fe2+可以促进灵芝多糖液态发酵,其中含Fe2+发酵培养基所产生物量和多糖最多,分别为7.299 g/L和0.720 g/L。在种子液培养基基础上加入0.2%Fe2+更有利于灵芝多糖产量的提高;在整个发酵罐扩大培养过程中,胞外粗多糖含量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在1 d~3 d时,胞外粗多糖含量呈轻微上升趋势,变化幅度较小。4 d~6 d时,胞外粗多糖含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pH变化幅度较小,利于灵芝菌体产生多糖。在6 d时达到最大值。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发酵罐扩大培养摇比摇瓶发酵培养所得含量略高。说明发酵罐培养比摇瓶培养更利于生产灵芝多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匀浆法从茄子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以绿茶粉为底物,研究Cu2+、Mn2+、Mg2+、Ca2+、Na+、Al3+和Fe3+7种金属离子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Mn2+和Mg2+3种金属离子对PPO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Ca2+、Na+、Al3+和Fe3+对PPO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Cu2+浓度为3mmol/L时对PPO有激活作用,此时茶黄素总量达到7.45mg;Fe3+浓度为5mmol/L对PPO有显著抑制作用,此时茶黄素总量降低至0.26mg。  相似文献   

15.
关于添加金属离子对国产大麦芽酶系酶活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玲  赵长新  董亮 《食品科学》2006,27(11):195-199
国产大麦芽的酶活力不如进口大麦芽的酶活力强,其中原因之一是国产大麦中某些金属离子含量低,而这些离子对大麦中的某些酶有抑制和激活作用。实验发现:当添加Na+、K+、Mg2+、Zn2+和Cu2+浓度分别达到80×10-6、60×10-6、40×10-6、20×10-6、20×10-6时,制麦酶系中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力都达到最大值,提高幅度明显。故可通过添加某些金属离子来强化制麦酶系的酶活力,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配制含有不同浓度(0.01、0.05、0.1、0.5、1.0 mol/L)的5种常见阳离子(Ca2+、K+、Mg2+、Na+、Fe3+)的鱼明胶溶液,采用DHR流变仪、质构仪对鱼明胶溶液进行温度扫描实验和TPA质构分析,并测其起泡性和乳化性,探究食品中常见阳离子对鱼明胶流变特性和质构特性以及起泡性和乳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01~0.05 mol/L)的K+、Mg2+、Na+可以增加鱼明胶的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从而增加鱼明胶的热稳定性;低浓度(0.01~0.05 mol/L)的K+、Na+可显著提高鱼明胶的融化点和凝固点;低浓度(0.01~0.05 mol/L)的K+、Na+可显著提高鱼明胶的硬度和咀嚼性;高浓度(0.1~1.0 mol/L)的K+、Na+、Fe3+可提高起泡性和起泡性稳定性;低浓度(0.01~0.05 mol/L)的5种阳离子均可提高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说明添加一定浓度的不同阳离子可有效改善鱼明胶特性,其中低浓度的K+、Na+改性效果最显著,该研究结果为拓宽鱼明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考察了外源添加植酸酶对大麦发芽过程中游离态K+、Na+、Ca2+、Mg2+、Zn2+含量的变化。实验发现:添加外源植酸酶能提高发芽过程中游离态金属离子的含量,K+、Na+、Ca2+、Mg2+、Zn2+含量同比可提高10.7%、23.4%、16.3%、8.0%、75.5%。通过比较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制麦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剪切黏度、动态黏弹模量、石英晶体微天平等技术研究了离子种类及混合条件对κ-卡拉胶/刺槐豆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K+可促进两者的相互作用,而Na+、Ca2+、Mg2+则对两者相互作用没有明显影响。K+对κ-卡拉胶/刺槐豆胶相互作用的促进存在阶段性,即0~25mmol/L时促进效果逐渐增加,达到30 mmol/L时促进效果减弱,继续增加K+浓度则会进一步促进κ-卡拉胶/刺槐豆胶的相互作用。在固定K+浓度时,卡拉胶和刺槐豆胶质量比为3:7、pH为4.0时有最佳协同效应。这种相互作用与卡拉胶螺旋结构数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鸡皮糙"山药中过氧化物酶(POD)酶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鸡皮糙"山药过氧化物酶的最适pH为4.0,最适温度为35℃,在60℃以下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酶与不同底物结合能力的强弱依次为:绿原酸>愈创木酚>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没食子酸;Ca2+、Fe2+、Ba2+、Mg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K+、Mn2+、N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植酸、草酸、柠檬酸、EDTA-2Na、NaHSO3等褐变抑制剂对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抗坏血酸和L-半胱氨酸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金属离子对蜡状芽孢杆菌合成多聚γ-谷氨酸(γ-PGA)的影响。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定量的Mn2+、K+、Fe3+、Mg2+、Ca2+、Mo6+、Zn2+、Co2+、Cd2+、Cu2+,定时取发酵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蜡状芽孢杆菌合成γ-PGA过程中金属离子的消耗情况、菌体生物量及γ-PGA产量;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Mn2+、Ca2+、Zn2+、Co2+、Mo6+,通过组合不同金属离子以及控制各组合中离子质量浓度测定菌体生物量和γ-PGA含量的变化,结合金属离子的消耗量探讨金属离子对蜡状芽孢杆菌合成γ-PG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蜡状芽孢杆菌合成γ-PGA的过程中均消耗一定量的Mn2+、K+、Fe3+、Mg2+、Ca2+、Mo6+、Zn2+、Co2+,其中Mn2+、K+、Fe3+、Mg2+、Ca2+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利用较多,而Cd2+、Cu2+的质量浓度不变化;Mn2+是γ-PGA合成的必需元素,在其质量浓度为0.08g/L时,γ-PGA合成达最高峰(1.25g/L)。当Mn2+质量浓度为0.08g/L时,适当增加Ca2+质量浓度就能较大幅度提高γ-PGA合成量;同时固定Mn2+、Ca2+质量浓度,适量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Zn2+、使γ-PGA的合成量增加明显,最高可达2.94g/L,而Mo6+对γ-PGA的合成影响不明显,但对菌体生物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