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录华  秦思楠  高林  高文惠 《化工进展》2019,38(11):5074-5083
通过自组装技术,分别以金硫键(Au—S)和氢键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和纳米金(AuNPs)修饰的电极表面成功组装功能单体对巯基苯胺(p-ATP)和模板分子己烯雌酚(DES),在含有p-ATP、DES、氯金酸和电聚合介质四丁基高氯酸铵的聚合液中采用电聚合的方法在组装电极表面形成聚合物膜,并用50%乙醇-0.1mol/L硫酸水溶液(1∶1,体积比)洗脱模板分子,成功制备了用于检测己烯雌酚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印迹传感器的印迹效果和分析性能,并将该传感器应用于食品中己烯雌酚的快速检测。在最佳条件下,己烯雌酚的线性范围为1.0×10-9~1.0×10-5mol/L,检出限为3.3×10-10mol/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3.46%~98.21%,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1%~3.74%之间(n=5)。该传感器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灵敏、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链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链霉素的快速、灵敏测定,将特异性强的分子印迹技术与检测灵敏度高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结合,构建链霉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以链霉素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功能单体,利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膜。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以铁氰化钾为探针,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链霉素进行定量测定及传感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线性范围为5.00×10~(-8)~8.00×10~(-5)mol/L,最低检出限(LOD)为3.45×10~(-8)mol/L,为链霉素的测定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石墨烯和金纳米粒子的复合物(GS-AuNP),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将该复合物和壳聚糖(CS)依次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修饰电极(CS/GS-AuNP/GCE)。以3-氨基苯硼酸盐酸盐(APBA)为单体,肾上腺素(EP)分子为模板,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该修饰电极表面进行电聚合,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膜,洗脱掉模板分子EP后得到分子印迹传感器(MIP/CS/GS-AuNP/GCE),用于肾上腺素的检测。溶液中的EP可与传感器表面的MIP特异性结合,在富集一定时间后,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溶液中EP的浓度。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DPV峰电流分别在1.0×10-7~1.0×10-5 mol/L及1.0×10-5~1.0×10-4 mol/L EP的浓度范围内随EP浓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检出限为5×10-8 mol/L。制备的MIP/CS/GS-AuNP/GCE传感器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的肾上腺素含量检测,回收率在98%~105%之间。  相似文献   

4.
王成  郭建良  饶国宁 《化工进展》2020,39(9):3757-3765
以三硝基甲苯(TNT)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TNT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将制备的MIPs分散在溶剂中,通过表面涂覆法制备出检测TNT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紫外光谱表明TNT与MA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有助于形成结构稳定、亲和性强的MIPs。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不同制备条件下印迹聚合物的表观形貌,发现溶剂用量为30mL、乳化剂用量为12mg时制备的聚合物形貌较优异。吸附实验表明MIPs对TNT的吸附量随着TNT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40min后达到最大吸附量的95%。MIPs对TNT的分离常数远大于RDX和DNT,对RDX和DNT的选择性系数均达到4.4以上,说明MIPs对TNT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铁氰化钾探针实验和对TNT的响应曲线验证了电化学传感器的成功制备,该传感器富集3min就达到了最大电流值的94%,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TNT浓度在0.1~5mg/mL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6mg/mL。MIPs传感器对TNT的电流响应分别为DNT和RDX的3.13倍、3.27倍,说明其对TNT分子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韩双  张楠  王慧  张璇  杨金栾  张蔓琳  张志超 《化工学报》2022,73(8):3758-3767
金霉素(CTC)的滥用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建立了一种简便、经济、高效的CTC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分子印迹膜由邻苯二胺在还原型氧化石墨烯-聚乙烯亚胺复合物(RGO-PEI)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电聚合而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RGO-PEI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RGO-PEI复合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氨基基团提高了该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TC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为(5.0 × 10-7)~(1.0 × 10-4)mol/L,检测限为 1.67 × 10-7 mol/L (信噪比,S/N=3)。此外,该传感器对卡那霉素、土霉素和盐酸多西环素等干扰物质的响应很小,可用于实际样品中CTC的检测,回收率为102.7% ~ 104.7%,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电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鉴于隐色孔雀石绿(LMG)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建立灵敏快速检测水产品中LMG残留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将计算机模拟技术、紫外光谱技术、自组装技术及电化学分析等多种技术相融合,成功制备了用于检测LMG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ECS)。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以LMG为模板分子,运用紫外光谱法结合计算机模拟筛选4-氨基苯硫酚(4-ATP)为最佳功能单体,通过Gaussian 09软件模拟计算LMG和4-ATP预组装体系的构型、作用形式及结合能。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形貌和化学结构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其印迹效果和选择性,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结果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主要形成LMG-2(4-ATP) 型复合物,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可特异性识别LMG及其结构类似物;该方法在3.3×10-11~1.0×10-6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1.0×10-11mol/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5%~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28%~2.48%,适用于水产品中LMG残留量的灵敏快速检测。未来MIECS将向更灵敏、准确、快速及小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并应用于更多领域。  相似文献   

7.
韩双  张楠  王慧  张璇  杨金栾  张蔓琳  张志超 《化工学报》1951,73(8):3758-3767
金霉素(CTC)的滥用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建立了一种简便、经济、高效的CTC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分子印迹膜由邻苯二胺在还原型氧化石墨烯-聚乙烯亚胺复合物(RGO-PEI)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电聚合而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RGO-PEI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RGO-PEI复合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氨基基团提高了该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TC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为(5.0 × 10-7)~(1.0 × 10-4)mol/L,检测限为 1.67 × 10-7 mol/L (信噪比,S/N=3)。此外,该传感器对卡那霉素、土霉素和盐酸多西环素等干扰物质的响应很小,可用于实际样品中CTC的检测,回收率为102.7% ~ 104.7%,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电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室温下将磁性纳米氧化铁粒子(γ-Fe2O3)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得了测定亚硝酸根(NO2-)的电化学传感器(γ-Fe2O3/GCE)。在pH值4.8的0.2 mol·L-1 HAc-NaAc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对NO2-具有催化和增敏明显增强。峰电位由1.06 V(裸电极)负移到0.96 V(修饰电极),灵敏度增加1.5倍。峰电流I与CNO2-在一定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浓度范围为6.0×10-6~1.0×10-2 mol·L-1,对应检测限为4.0×10-6 mol·L-1。研究NO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机理,方法用于样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回收率在101.0%~104...  相似文献   

9.
秦洪伟  刘妍 《现代化工》2023,(6):245-248
通过恒电位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制备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rGO/GCE),再结合浸渍法制备出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修饰电极(rGO-AgNPs/GCE)。考察了螺旋霉素(SPY)在rGO-AgNPs/GCE上的电化学响应情况,并对修饰量、电还原时间、浸渍时间、支持电解质种类及酸碱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2.0×10-6~1.0×10-4 mol/L浓度范围内,SPY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0.528 5c+26.085,r=0.997 3,检测下限为4.0×10-7 mol/L。稳定性、可重复性和回收率实验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构建了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该传感器对山奈酚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10.0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体系中用该石墨烯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山萘酚具有较好的效果,电流峰值与山奈酚浓度在1.00×10-6~2.50×10-4μ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448+0.043 1c(μg·L-1),相关系数0.999 29,检出限为5.00×10-7μg·L-1。准确度和重现性较好。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回收率较好,可适用于快速测定药物中山奈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以壬基酚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壬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滴涂至玻碳电极表面构建电化学传感器。优化了壬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浓度、富集时间、p H值等对传感器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壬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浓度为5.0 mg/m L,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 H值为7.0,富集时间为7 min;在最佳条件下,用该电化学传感器对壬基酚进行检测,其峰电流响应与壬基酚的浓度在0.05~10.0μ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μmol/L(S/N=3)。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壬基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王素素  张月  李辉 《化工进展》2016,35(4):1132-1139
以Zn2+-阿魏酸-咖啡酸配合物为模板制备了双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了制备条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测试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应用效能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预反应混合液中金属离子、模板总量(阿魏酸-咖啡酸摩尔比为2:3)、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用量比为1:1:3:30(摩尔比)时,所得印迹聚合物对两种模板(阿魏酸和咖啡酸)均具有最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分别达51.12mg/g和70.26mg/g.吸附动力学测试表明吸附3h,分子印迹聚合物可达到吸附平衡.用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固相萃取时,优化的淋洗过程为1.00mL H2O、1.00mL甲醇-H2O (3/7,体积比)及1.00mL甲醇-H2O-ACN (4/4/2,体积比),洗脱溶剂为2.00mL甲醇.在优化条件下,分子印迹聚合物可同时选择富集升麻初提液中的阿魏酸和咖啡酸,二者回收率分别为92.67%和95.42%,而且产品中杂质少于用硅胶萃取所得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以无机材料埃洛石纳米管为载体,以聚集诱导发光分子为荧光基团,通过沉淀聚合法合成表面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检测罗丹明6G。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对传感器进行表征,表明已成功合成表面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在检测罗丹明6G的过程中,传感器展现出由蓝色到橙色的荧光变化,其荧光强度之比(I565/I418)与罗丹明6G浓度(0~5μ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 5),检出限为2 nmol/L。此外,该传感器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罗丹明6G的回收率为89.28%~109.7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7%。该研究为罗丹明6G的高效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徐倩  孙立震  王思淼  曹萌  赵硕 《安徽化工》2023,(2):38-41+46
以多巴胺(D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功能单体,构建特异性识别多巴胺的分子印迹电极,对所形成的分子印迹膜进行了表征。对缓冲溶液的p H值、洗脱剂的比例、洗脱时间、模板分子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在pH为6.2,洗脱剂甲醇∶水=3:1(V/V),洗脱时间3 min,模板分子浓度8μg·mL-1条件下构建电化学传感器。此电化学传感器在多巴胺浓度为0.5~10μg·mL-1范围内线性拟合良好,相关系数R2=0.990 59,检测限(LOD)为0.1μg·mL-1。用于检测人体尿液中多巴胺的含量,检测过程样品无需洗脱,加标回收率为92.1%~103.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  相似文献   

15.
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滴涂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了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优化了石墨烯浓度、分子印迹聚合物浓度、富集时间、p H值等对传感器的影响,优化后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石墨烯浓度为0.3 mg/m L,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聚合物浓度为3.0 mg/m L,富集时间为5 min,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 H值为7.0;在最佳条件下,石墨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对莱克多巴胺进行检测,其峰电流响应与莱克多巴胺的浓度在0.5~90.0μ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6μmol/L(S/N=3)。石墨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成功应用于猪肉样品中莱克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腺嘌呤是核酸和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腺嘌呤的缺失会导致生物体代谢功能的紊乱,开展生物体内腺嘌呤的检测有利于疾病预警。采用常规湿化学法合成了Ag负载螺旋碳纳米管(Ag/HMWCNTs),对腺嘌呤进行电化学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与裸电极、螺旋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相比,Ag/HMWCNTs修饰电极对腺嘌呤的氧化表现出较强的电催化性能。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腺嘌呤浓度与其氧化峰电流在6.0×10-5~8.0×10-3mol/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9.0×10-6mol/L),抗干扰强,可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刘瑞琪  周栖桐  张悦  贺莹  高静  马丽 《化工学报》2023,(3):1247-1259
利用褶皱状二氧化硅纳米花(SiO2 NFs),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备分散的金纳米颗粒修饰的氨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Au@NH2-SiO2 NFs)。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元素分析(elemental mapping)对Au@NH2-SiO2 NFs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基于Au@NH2-SiO2 NFs构建AChE/Au@NH2-SiO2 NFs/GCE生物传感器。选择马拉硫磷和毒死蜱两种有机磷农药为代表,考察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其中马拉硫磷的检测范围是(1.00×10-11)~(1.00×10-5) mol/L,检测限为2.92×10-12 mol/L;毒死蜱的检测范围是(1.00×10-13)~(1.00×...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与g-C3N4材料复合修饰玻碳电极(GCE),建立了伏安法快速测定磺胺甲噁唑(SMX)的新方法。通过SEM,XRD,FT-IR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分子印迹型g-C3N4(MIP-g-C3N4)电极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缓冲溶液p H值对电流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p H为6时,电流响应最为强烈。另外,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比探究磺胺甲噁唑在裸GCE、g-C3N4/GCE和分子印迹型g-C3N4/GCE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分子印迹型g-C3N4/GCE电极对磺胺甲噁唑测定的灵敏度显著地提高。该传感器测定SMX的结果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5~103.7μmol/L)和较低的检测限(2.5μmoL/L),回收率为99.45%~100.20%。  相似文献   

19.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图谱(IR)、循环伏安(CV)、差示脉冲循环伏安(DPV)对血红蛋白聚合物膜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DPV测试表明血红蛋白的浓度和峰电流分别在低浓度和高浓度下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浓度下满足线性回归方程ip(μA)=13.05-3.58C(μM),相关系数R为-0.9960。检出限为2.7×10-9M,线性范围8.0×10-9~7.1×10-7M;高浓度下满足线性回归方程Ip(μA)=10.56-0.1001C(μM),相关系数R为-0.9957。检出限为5.7×10-7M,线性范围1.7×10-6~1.4×10-5M。可用于构建生物分子印迹的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20.
程苑  周玉迪  梁冰 《现代化工》2014,(4):78-80,82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球形尿素-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条件:在乙酸体积分数为2%,戊二醛用量为1 mL,转速为900 r/min,模板分子用量为3 g的条件下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尿素的吸附量为7.16 mg/g,非印迹聚合物对尿素的吸附量为3.84 mg/g。聚合物的红外图谱研究表明,戊二醛参与了交联反应且模板分子尿素被印迹在聚合物上,聚合物经洗脱后模板分子被基本除去。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具有均一选择性的吸附位点,最大表观吸附量为9.69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