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沙洞是小浪底水利枢纽泄洪洞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防渗帷幕至出口闸室中间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通过结构应力分析,选定排沙洞洞径6.5m,衬砌厚度0.65m,每米洞长布置4束锚索,6个锚具槽迭加。同时还确定了波纹管、锚具和张拉设备。波纹管由薄钢板卷成。对断层破碎带部位的洞体,先在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外侧做普通钢筋混凝土环以承受环外断层破碎带产生的山岩压力。  相似文献   

2.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排沙洞混凝土衬砌采用了双层双圈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新技术,文中对其洞内试验段的预应力钢筋和测试元件布置,以及洞内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做了概括总结.结合从开始浇筑混凝土到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结束的全过程中对衬砌混凝土和普通钢筋的应力及洞径变化等实测资料,分析了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变化和衬砌混凝土预压应力分布规律,论述了洞内试验段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提出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温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东水电站导流洞进口顶板断裂漏水的处理赖诗坤,柯金标(福建尤溪水东水电站有限公司,365100)水东水电站导流洞全长361m,进口底高程102.5m,出口底高程101.44m,城门形断面6.5m×8.5m。全洞除进、出口和断层破碎带为且类岩石外,其余...  相似文献   

4.
周英 《水力发电》1995,(7):31-32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顶拱混凝土衬砌钢模台车周英(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辽宁宽甸,118216)1概况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装设4台20万kW竖轴可逆式机组,厂房高46.6m,宽23m,长145m。顶拱混凝土衬砌设计厚度1.2~2.38m,...  相似文献   

5.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高压长斜井,总长753.66m,倾角50°,开挖直径9.7m采用钢筋砼衬砌,衬后直径8.5m。斜井范围分布有17条断层,宽度一般为30~40cm最大宽度为4m,断层蚀变带长达270m。斜井直线段砼施工使用从国外CSN公司引进的液压滑升模板,弯段使用水电十四局自制的多功能模板.斜井砼衬砌创月滑升149m的全国纪录.  相似文献   

6.
螺丝湾水电站引水隧洞全长5207.617 m( 含首部埋管长166.42 m) ,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断层密集,破碎带延续较长,并伴随有丰富的地下水,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破碎,稳定性极差。开挖过程中大小塌方频繁,针对不同的塌方及可能出现的塌方,分别采用了钢支撑支护、锚喷支护、网喷锚支护及素喷支护等多种手段。混凝土施工认真组织,平行交叉作业多工序组织施工。  相似文献   

7.
压力隧洞衬砌后张预应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志远 《人民长江》2001,32(9):24-26
清江隔河岩电站引水隧洞是我国首例采用后张预应力衬砌的地下工程,采用洞挖施工,贴壁衬砌,后张预应力作业在洞内进行。针对这些特点,为满足工程要求,设计时曾对预应力锚索在衬砌中的布置,曲线锚索预应力计算方法,锚索锚固过程预应力分布,以及混凝土衬砌环预应力估算等作了研究,并进行了仿真结构模型试验。这些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隔河岩工程和后续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溢洪道是洪家渡水电站的泄洪建筑物,属特大断面水工隧洞。该隧洞纵坡为7.5%,且所处位置地质情况差,穿越F3,F6,F8,Fl3断层影响带及石灰岩溶蚀形成的溶洞群,沿断层影响带岩体破碎,岩溶、裂隙均有发育,溶洞相互连通,溶洞内大都充填黏土、块石和其他堆积物,围岩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坍塌;隧洞边墙、顶拱衬砌高度大,泄洪时最大流速为37m/s,为高速水流,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进度要求快,施工难度大。本文有针对性地对该特大断面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研究设计,成功地设计出了一套移动式大模板混凝土衬砌台架,其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科学合理且操作简单,便于制作和现场施工,从而确保了混凝土衬砌安全快速,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无粘结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是有压水工隧洞采用的一种新型衬砌型式,由于衬砌结构组成体系复杂,导致其内部应力状态分布极为复杂,且在不同工况下受力会发生显著变化。为了解该结构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受力状态,并及时掌握衬砌安全状况,对小浪底排沙洞环锚预应力衬砌张拉期和运行期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研究。采用等效荷载法和实体建模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对应力状态计算和应力状态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明确了不同工况下预应力衬砌受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小浪底排沙洞环锚衬砌在张拉期和运行期预应力状态都处于安全范围。研究结果对无粘结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环形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在国外水电工程中的应用,OVM环形锚具有水工隧洞中的应用,预应力环锚技术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洞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穿黄工程隧洞内衬超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黄工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控制性工程、标志性工程和咽喉工程。工程隧洞内衬为后张法预应力环锚混凝土,与本工程类似的小浪底排沙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厚度为65 cm,广西天生桥引水隧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厚度为70 cm,而本工程混凝土衬砌厚度仅为45 cm。根据穿黄工程隧洞内衬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超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水头和隧洞围岩较破碎、埋深较浅等情况,文章着重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施工、无粘结预应筋的张拉、防腐的施工工艺。应用实践证明:采用后张法双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可以解决隧洞衬砌抗裂问题,并能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断层破碎带岩体强度低、易渗透、松散性强,跨海隧道的修建极易遇到断层破碎带,如果不施加相应的预加固措施,很有可能造成隧道衬砌发生扭转和剪切破坏。这项研究依托某段跨海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建立了详细的三维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注浆压力、顶推力、注浆时效硬化等问题。模型模拟了管棚法和径向注浆法两种加固措施,分析了两种预加固措施对于抑制断层错动和稳定隧道的效果,最后用解析解对数值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衬砌的危险位置主要与断层的倾角、宽度和倾向相关。以72°的走滑断层为例,隧道施工时衬砌的危险位置主要为左拱顶和右拱底,这两处位置受到断层的挤压,极易发生剪切破坏。管棚法和径向注浆法均能有效的减小隧道的最大变形,但管棚法对于抑制断层的效果要强于径向注浆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区断层带分布广泛,使得西部地区隧洞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穿越活动断层。为研究不同因素对隧洞衬砌结构的影响,根据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引水隧洞穿越断层的活动形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不同工况下走滑断层错动引发的隧洞衬砌变形及受力,由此得到断层错动量、断层带宽度、断层带围岩强度及断层倾角这4个主要因素对衬砌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断层错动量、断层带宽度、断层带围岩强度及断层倾角4个因素对衬砌影响的程度依次减弱。(2)隧洞衬砌在走滑断层错动作用下的变形模式呈"Z"字形分布。(3)断层破碎带范围内的剪力较大,衬砌弯矩分布沿隧洞纵向方向呈中心对称,在断层界限处达到弯矩最大值,衬砌中点的弯矩为0。(4)位于断层带处的隧洞衬砌洞顶及洞底应力分布受敏感参数影响的变化较大,隧洞衬砌两端的压应力较小;左右拱腰的纵向应力沿衬砌中间截面迹线呈对称分布,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断层界限处,因此断层界限应该成为隧洞抗错断的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5.
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白山水电站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引水隧洞工程实例,介绍了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工作机理、结构特点,并就其设计中主要技术问题,如灌浆孔的布置、灌浆压力、灌浆工艺、浆液配比、预应力保持和预应力效果等进行了论述.最后认为,灌浆式预应力衬砌由于厚度小,不需配筋,采用群孔灌浆工艺,因此可减少开挖与混凝土方量,节省材料,施工速度快,同时可改善衬砌的工作状态和提高围岩及衬砌的抗渗性.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压力隧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圆环形扁千斤顶技术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新概念。实现这个设想的关键设备是圆环形扁千斤顶,是一个用薄钢板制成的中空圆形压力囊,利用液压通过有限的径向位移对隧洞混凝土衬砌层外部施加均布压应力。室内模拟试验证明,采用薄钢板制作的圆环形扁千斤顶可以通过灌浆或注水对衬砌结构施加预应力,衬砌结构环向预压应力与注水压力呈线性关系,与理论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张瑞洵  随裕芬  孙雅芳 《人民黄河》2000,25(7):38-38,45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水塔基础被多条断层及其破碎带切割,形成4个比较完整的岩体和3个岩体破碎带,对进水塔的稳定极为不利。通过对基础应力,变形和破碎带对进水塔影响的分析,以及经济合理性的比较,确定对断层破碎带采用局部处理方案,即对各个断层带开挖后回填混凝土,并进行固结灌浆。这样满足了地基整体稳定性的,在经济上又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小浪底排沙洞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设计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雨普  张晓瑞  丁易 《红水河》2003,22(1):40-42,61
小浪底排沙洞承担着水库排沙及泄洪任务,应用水头122m。为防止衬砌开裂,内水外渗,对山体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原设计方案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方案。在施工阶段,经专家论证和现场试验,决定改为无粘结预应力结构衬砌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方案有关洞身衬砌的结构布置、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特性、预应力构件及张拉设备的参数论证和选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盾构隧洞环间接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合理模拟其受力变形响应是隧洞纵向变形分析中的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环间接头分析模型,采用可传压不传拉的接触面单元模拟环间接触,采用基于埋置梁广义位移法的梁单元模拟螺栓,能够同时考虑环间接头处的非线性接触状态和接头螺栓的轴向刚度和剪切刚度,且适用于各种环间连接螺栓形状(直螺栓、弯螺栓或斜螺栓)。通过算例,将有限元模型与理论解析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实际工程中穿越断层破碎带的盾构隧洞的纵向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输水盾构隧洞在均质基岩中状态稳定,在断层破碎带区域衬砌环间缝变形和螺栓应力显著增大,但均在设计控制范围之内。该模型可为工程安全建设及运行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垭水电站主副厂房开挖时,出露F15断层,它与层间错动带及节理切割形成不稳定块体,采用了预应力锚索,锚喷,混凝土格栅等加固措施。在岩锚梁夹泥及破碎带部位以及不利于锚索施工的部位,采用了固结灌浆措施。灌浆结束后,通过桥机400t动荷载和500t静荷载分级加载试验,设在岩壁吊车梁内的测缝计没有变化,锚杆应力计处于弹性状态,卸荷后岩壁吊车梁残余变形量为0.8mm,小于设计值1.0mm。对F15断层岩锚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