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现有小型水轮同步发电机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可满足小型水电站运行要求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该混合励磁水轮发电机转子由4个铁磁磁极和4个永磁磁极构成,每个磁极均布置励磁绕组,铁磁下的励磁绕组为运行励磁绕组,永磁磁极下的励磁绕组为灭磁励磁绕组,分别分析了两套励磁绕组工作时的气隙磁场调节原理。基于二维电磁场有限元法,计算了该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运行性能,得到了该发电机的空载电压波形及其特性。与研制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样机测试结果吻合,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说明该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具有较宽的气隙磁场调节能力,可以满足小型水电站无功调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ABB Unitrol 5000励磁调节器励磁变温度监视逻辑基本原理,并分析该型励磁调节器内部励磁变超温跳闸逻辑及DCS励磁变温度监视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3.
1设备概况响洪甸水电站装有4台单机容量10MW水轮发电机组,1,2,3号机组励磁装置分别由旋转励磁改造为可控硅静止励磁,励磁装置型号为HJT-07。该装置由励磁调节器、功率整流输出、灭磁单元和励磁变压器组成。励磁调节器采用插件式结构,各部分功能由不  相似文献   

4.
王光  陈俊  张琦雪  于海波  刘乐 《中国电力》2017,50(7):159-163
针对已有无刷旋转励磁发电机组励磁绕组接地保护(MRET)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励磁绕组接地保护系统技术方案,详细阐述了系统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并就注入方波电压式励磁绕组接地保护原理、无线通信方式、自适应方波频率调整技术、数字化保护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在若干台无刷旋转励磁发电机组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完全能够满足无刷旋转励磁发电机组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何泽勇 《电气开关》2014,(3):51-52,56
研究了目前变压器过励磁保护的工作原理以及次谐波对变压器铁芯过励磁的影响。现有的变压器过励磁保护忽略了次谐波对变压器铁芯过励磁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次谐波对变压器铁芯过励磁影响的过励磁倍数新算法,采用该算法,将提升变压器过励磁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励磁系统作为重要的发电机控制系统,其动态调节特性的优劣对机组的运行安全及发电效益有很大的影响。为解决机组静态时可获知励磁系统动态调节特性问题,研制出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便携式仿真仪;经在某核电站测试,该仿真仪基本满足该电站励磁系统所有试验程序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发电机的运行工况,来进行励磁系统的静态调试、开机前的闭环动态仿真试验,以验证励磁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感应励磁系统是一种无刷无励磁机的同步电机励磁系统,该系统靠定子绕组磁场在转子励磁绕组内感应的交流电流整流获得同步电机的励磁电流,因此,这种励磁系统的转子励磁绕组不与外电源相连接而由二极管直接短接闭合。本文介绍感应励磁系统的类别、基本电磁关系,同时指出这种励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相似文献   

8.
复合励磁稀土永磁同步发电机是一种能解决永磁发电机电压调节问题的新型发电机。该发电机转子由永磁发电机部分和辅助电励磁部分组成,它们共有一个电枢绕组。辅助电励磁部分采用爪极式结构,与永磁体同轴向,通过调节其磁场可调节输出电压,以达到稳定端电压的目的。探讨了该发电机辅助电励磁部分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实验分析表明,该辅助电励磁部分具有良好的调压功能,能实现端电压的稳定输出。  相似文献   

9.
利用LabVIEW RT、LabVIEW FPGA软件模块和CompactRIO硬件平台,设计了一种具有先进触发控制的励磁控制器。控制器由上位机、励磁调节器和励磁触发器构成。励磁调节器和上位机分别完成PID控制和人机交互功能。基于CompactRIO内嵌FPGA电路开发的励磁触发器则实现同步信号的频率可靠追踪和可控硅触发脉冲的高精度控制。搭建试验验证平台对新型励磁控制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各部分可靠运行,整体协调有序,脉冲触发控制满足高精度要求;该控制器提高了励磁调节中的触发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0.
赵风姿 《华中电力》1998,11(1):13-16
阐述了汽轮发电机采用该励磁系统的可行性、优越性,指出采用该励磁方式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湖北电网内推广应用自并励励磁系统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线性单变量控制、线性多变量控制、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及智能控制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强力式、PID+PSS、线性最优等励磁控制方法;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鲁棒、变结构、自适应、内模、预测、灰色、自抗扰、Lyapunov、反步、无源、Hamilton、反馈线性化等励磁控制;智能控制可分为模糊、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专家、学习、遗传、模糊神经等励磁控制。全面地概括了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分析这些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说明励磁控制与其他控制之间的协调方式,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福杰 《微电机》2020,(6):103-107
采用模糊PID控制和神经网络PID的控制方式分别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恒负载实时调速分析,对比了研究两者的控制性能。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仿真控制程序,分别采用两种控制方式构建对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闭环控制模型进行仿真,进行模糊PID控制和神经网络PID控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闭环控制效果对比。经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PID控制在抗扰动方面优于模糊PID控制,而模糊PID控制在实时性方面较为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理论与常规PID控制的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是工业控制中两种常用的控制方法,然而,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及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单一的模糊控制或PID控制已无法适应并满足控制系统对复杂程度和控制精度的要求。通过深入分析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各自优势及不足,提出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仿真实例表明,模糊PID控制方法能有效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大大增强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4.
微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是微电网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主从控制方法是微电网协调控制中的常用方法。针对传统的主从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辅助微源的新型主从控制策略。在传统主从控制基础上,增设一个采用下垂控制的辅助控制单元,此辅助单元可与主控单元一起共同支撑微电网的电压与频率稳定,且当主控单元出现故障时可替补充当新的主控单元,克服了传统主从控制采用单一主控单元发生故障时微电网崩溃的危险,从而增强了主从控制方式的稳定性。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实用的中储式球磨机制粉优化控制系统,此系统分为稳态优化控制和制粉系统启停优化控制。稳态控制采用三层控制方式,将控制分为模糊回路控制层、解耦系数控制层和目标优化控制层。系统启停控制将过程控制、调节控制、协调控制相结合,实现优化复杂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实施效果表明,该优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制粉系统的全自动控制,运行稳定可靠,节能效果显著,可自动适用于各种不同煤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为保证直流微电网稳定高效运行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分级控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分级控制的实现通常建立在下垂控制之上,因此该文对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分级控制技术进行综述研究。首先,通过对已有下垂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系统地评述传统下垂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其次,针对传统下垂控制的缺陷,主要介绍了改进的主级控制、次级控制和第三级控制的分级控制方法,同时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将次级控制分为三种协调控制方法。此外,该文着重讨论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次级控制在直流微电网应用中的优越性和协调控制所面临的通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最后,对直流微电网下垂分级控制的现有研究技术进行对比总结,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谐波问题日益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补偿电力系统谐波及无功功率的重要装置,其控制方法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许多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简要介绍了单周控制、滞环电流控制、空间矢量调制、无差拍控制、滑模控制、重复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迭代自学习控制、无源性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在APF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一些改进的方案,并展望了未来控制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感应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对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反馈线性化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与智能控制等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与实际运用的探讨,并分析了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提出控制策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先进控制理论的完善以及各种新型智能控制理论的出现,诸于解耦控制、模糊控制、预测控制、神经元控制、自寻优控制等许多先进控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球磨机制粉系统的控制和优化当中。概述了当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各种高级控制方法在球磨机制粉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个人工作现场工作的经验对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和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朱琴跃  刘涛  李冠华  吴优  谭喜堂 《电源学报》2017,15(5):116-122,130
针对有源滤波器电流跟踪控制模块中现在控制方法灵活性较差、控制精度较低的不足,基于滑模变结构原理,对应用于牵引变流器网侧有源滤波器中的电流跟踪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滑模控制原理从滑模切换面函数及控制函数两方面对控制策略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可达性条件从限制抖振幅度的角度对控制函数进行了优化;最后针对动车组不同运行工况,对所提控制策略在网侧有源滤波器中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电流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网侧谐波补偿和抑制效果以及较高的电流跟踪控制精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