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针对在中国节能竞技大赛EV组比赛中,大赛规则和电池性能影响节能赛车续驶里程的问题,基于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满足节能赛车比赛需求的参数匹配方法和行驶策略。通过选定电池合理的放电电流,确定出节能赛车的行车需求,完成整车的动力匹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节能赛车的行车策略合理,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加速时间均满足整车动力性要求,实现了预定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2.
智轨电车牵引系统采用一种高能量、高充电倍率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车辆提供能源,同时其永磁电机牵引的节能性与主电路设备的轻量化、可靠性设计保证了智轨电车续驶里程的最大化。文章概述了该牵引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参数、牵引/电制动特性等,并对其系统特点、参数计算方法及控制策略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数码精品世界》2010,(10):10-17
雪佛兰Volt沃蓝达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在全天候,全路况下行驶且不必为电池电力担心的电动车。当行驶里程小于60公里时,它能够完全依靠一个车载的16千瓦时锂离子电子所储备的电量来驱动车辆,并实现“零油耗,零排放”。当车载电池电量消耗至最低临界限值时,车载发动发电机将自动记动并为其继续提供电能以实现额外高达450公里以下的续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备受注目的电动车背后是销售市场难以撬动的冷峻现实。比亚迪E6个人版纯电动车已正式定名为E6先行者,将于本月26日拉开上市的序幕,因其续驶里程超过300公里而备受注目,比亚迪电动车再次成为聚焦话题。今年上半年电动车销售不佳,离目标相差甚远,具体数据还没有。比亚迪一位高管言语中充满无奈。截至2010年底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仅418辆,销售收入4300万元。比亚迪的F3DM双模电动车和E6纯电动车,目前实际上还处在示范运营阶段。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运行在再生发电状态时,既可以提供制动力,又可以给电池充电回收车体动能,从而延长电动车续驶里程。对制动模式进行了分类,并详细探讨了中轻度刹车时制动能量回收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制动能量回收的最优控制策略,给出了仿真模型及结果,最后基于仿真模型及XL型纯电动车对控制算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在细纱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和DSP的细纱杌控制系统.该系统针对细纱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基于RBF神经网络在线辨识的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构造了一个RBF网络对系统进行在线辨识,建立起在线参考模型,由单神经元控制器完成控制器参数的学习,从而实现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控制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其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7.
信息融合架构下的新型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生制动能够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工作模式之一.现有的制动力分配方案对蓄电池和电机的限制因素考虑不够充分,能量回收效率和制动效能较低.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架构下的新型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蓄电池和电机限制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增加电动车的续驶里程和制动时的舒适性、安全性等因素,对于电动汽车的不同行驶工况具有自适应性,能够实现能量高效回收;对车辆行驶速度和制动强度进行特征提取和制动模式分类,从而根据特征匹配结果切换制动模式.最后,通过搭建Matlab/Simulink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水轮机传递参数在线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轮机的六参数模型,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对水轮机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推导了参数在线辨识算法。通过仿真,得到了较好的辨识结果。在此辨识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在线整定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实现自适应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驾驶机器人油门机械腿控制的平滑、准确、迅速性,提出了一种油门机械腿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介绍了驾驶机器人油门机械腿的结构.在模糊控制器中确定输入量与输出量的隶属度函数,并且制定了模糊控制规则.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并且通过驾驶机器人对车辆进行自动驾驶试验,结果表明油门机械腿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具有超调小,响应迅速,鲁棒性强的优点,能够平滑、准确、快速地控制油门机械腿,达到跟踪车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用于地面机器人自动驾驶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研制完成了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无线通讯系统,遥控终端,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编制等任务,最后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机器人的半自主加遥控运行控制,该地面机器人已经投入实际使用,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是一种较好的,实用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刘育良  陈淮莉 《计算机应用》2020,40(10):2831-2837
由于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限制,在满足商用要求的前提下,纯电动汽车用于长途运输服务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不过,城市物流因其配送区域较小、货物的批量较小、批次较多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纯电动汽车来完成城市的配送任务。为满足车辆当天多次配送任务的要求以及考虑车辆负载对实时能耗的具体影响,建立了考虑车辆负载对实时能耗影响的配送模型,以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时间要求。并以城市A为例,设计了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纯电动汽车的配送任务进行合理的路径规划与充电策略的安排。最后,通过与使用燃油车辆运营相比较,分析未来纯电动汽车在城市配送物流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刘育良  陈淮莉 《计算机应用》2005,40(10):2831-2837
由于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限制,在满足商用要求的前提下,纯电动汽车用于长途运输服务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不过,城市物流因其配送区域较小、货物的批量较小、批次较多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纯电动汽车来完成城市的配送任务。为满足车辆当天多次配送任务的要求以及考虑车辆负载对实时能耗的具体影响,建立了考虑车辆负载对实时能耗影响的配送模型,以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时间要求。并以城市A为例,设计了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纯电动汽车的配送任务进行合理的路径规划与充电策略的安排。最后,通过与使用燃油车辆运营相比较,分析未来纯电动汽车在城市配送物流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纯电动汽车储能系统需同时满足高功率密度与高能量密度的要求,但现阶段单一储能单元往 往难以同时具备这两种特点。将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与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复 合储能系统,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案。该文以宝马 I3 纯电动汽车作为目标车型,设计了锂电 池/超级电容复合储能系统,并制定了一种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综合考虑了外部工况要求、锂电 池与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自动规划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储能单元自身优势,在极端状况下可自动 启动保护模式;同时,基于快速控制原型的思想,设计搭建了以 dSPACE 为控制中心的复合储能系统 能量管理策略快速控制验证平台,搭配可编辑电力参数的外部电子负载设备,完成了能量管理策略的 半实物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电动汽车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储能系统搭配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 能够充分发挥锂电池的能量特性与超级电容的功率特性,更好地满足了现代纯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与 动力性能的要求,同时可节约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延长储能系统使用周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波  吴迪  张农  郑敏毅 《控制与决策》2020,35(4):956-964
通过对标准新欧洲汽车法规循环(NEDC)工况的分析,提取出NEDC工况中的实时交通信息,分析不同驾驶状态对于车辆能耗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适用于V2I车辆的测试工况;结合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的优点,考虑电池-电机-制动特性约束,设计多源信息融合框架下的制动力分配策略;结合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滚动优化思想提出MPC软约束框架下的电动汽车V2I最优控制策略;在AMESim & 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进行高精度纯电动车整车建模和MPC最优控制器的设计;对优化后车辆和未优化的车辆进行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结合道路交通信息进行最优决策的V2I纯电动车辆可有效降低车辆运行中的启停频率,减少整车能耗、车辆加速度和冲击度幅度,并显著提高整车经济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减振控制能力,提出基于过程阻尼效应的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减振方法。构建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减振的力学加载模型,采用基于直角坐标系的力矩控制方法进行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特征分析,构建载荷转移的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参数辨识模型,根据过程阻尼效应进行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减振的自适应调整,实现控制器参数的优化估计和辨识,基于载荷转移机构模型实现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减振系统的控制律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减振控制的自适应性较好,被控系统的跟踪误差较低,提高了电动汽车弹簧型扭振减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可以选用直流电机、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等,这些电机进行测试时所需的馈电系统不同,无法在同一实验平台上进行试验。为此,开发了一个共直流母线的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能在不同电源工作模式下对不同电机进行试验。重点研发了适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测试的多功能试验电源,该电源采用了交直流共用主回路拓扑结构分时输出,三重化DC/DC的直流调制策略和SVPWM过调制的交流调制策略,使得驱动电机系统测试平台不仅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还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驱动电机测试。最后,实验证明了所开发的驱动电机系统测试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纯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是其唯一的动力源且很有限,辅助设备消耗的电能减少了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尤其是空调,所以开发高效的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是纯电动汽车能够被市场接受的关键。将纯电动汽车顶盖布满太阳电池,可以使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增强,同时还能增加纯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对小型纯电动汽车的太阳能辅助空调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出适合该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为纯电动汽车创造出一个更加舒适的驾驶和乘座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需求,设计了一款大功率非车载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系统采用较为先进数字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控制部件、PWM控制方法、参数与积分分离相结合的PI算法,并附加各种控制、保护和通讯电路,实现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功能,并达到了输出大电流、高电压的技术指标,满足了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要求,对电动汽车的普及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combin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HEV) can considerably improve the fuel efficienc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vehicles. In order to use its full potential, a predictiv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impending driving situations has to be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gear shifting strategy and the torque split between the combustion engine and the electric motor. To further increase fuel efficiency, the vehicle velocity can be used as an additional degree of freedo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predictive algorithm calculating good choices for all degrees of freedom over time is necessary.In this paper, an optimization-based algorithm for combined energy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driving over a limited horizon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from an offline calculation, which determine the overall fuel savings potential through the use of a discrete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相似文献   

20.
周永健  张向文 《计算机仿真》2020,37(1):131-137,169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动汽车电机系统的参数特性,提高电机系统的工作运行效率,基于dSPACE搭建了电动汽车电机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利用dSPACE软件和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测试模型,结合实际的动力电池和电机系统,完成平台的建立。通过测试平台在不同转速和转矩情况下,对电动汽车电机系统的驱动特性、制动特性和效率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分析了特定工况点下电机系统直流母线电压和电流的响应特性,验证了响应的快速性。通过效率实验确定了高效工作区与电机转速、转矩的关系。因此,设计的测试平台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电机驱动和制动特性的测试,确定电机的高效工作转速和转矩,对电动汽车驱动和制动行驶工况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