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湿法酸解氧化铜矿,联产硫酸铜和氧化铁的工艺.工艺流程是将铜矿粉进行酸浸,先结晶,然后对硫酸铜母液进行置换除杂,将除杂工序中的铁盐制得三氧化二铁.论述了反应酸浓度、酸浸时间、液固比、焙烧温度对湿法生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20%,时间3h,液固比2.8∶1,温度580℃.实验表明,本工艺联产的硫酸铜和氧化铁均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工业生产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BiOCl/Cu2O 复合材料, 是一种良好的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通过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和电化学阻抗谱(EIS) 等分析方法对BiOCl/Cu2O 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以酸性橙(AO7) 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 探究了BiOCl/Cu2O 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和降解机制。XRD 结果表明, 随着BiOCl 含量的增多, BiOCl 的衍射强度逐渐上升。SEM 结果表明, BiOCl 小纳米片附着在相对较大的八面体Cu2O 表面形成复合结构。通过UV-vis 和EIS 分析结果可知, 复合材料的带隙相较于Cu2O 略微增大但其阻抗明显变小。降解实验结果表明, 质量比为3 : 5 的BiOCl/Cu2O 复合材料在90 min时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率(56.8%) 明显高于Cu2O 的降解率(26.3%), 其降解速率常数(0.009 3 min-1) 是纯Cu2O(0.003 3 min-1) 的2.8 倍。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BiOCl/Cu2O 复合材料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是超氧自由基(·O2- )。6 次循环降解实验后光催化剂BiOCl/Cu2O(3 : 5) 对AO7 的降解率仍可达到48.3%。BiOCl 与Cu2O形成的异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表面转移电阻, 加快了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的转移速率, 提高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率, 增强了光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Ni(OH)2和Zn(OH)2前驱体,Ni(OH)2凝胶分别在管式炉和真空烧结炉中制备NiO粉体,Zn(OH)2凝胶在管式炉中烧结制备ZnO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研究了甲基橙在目标催化剂水悬浮液中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0.5Pa的氧分压下烧结所得的氧化镍比纯氧化镍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说明适当地引入氧空位,有利于催化剂的电子空穴的分离。氧化锌与0.5Pa的氧分压烧结的氧化镍以质量比为2:1复合时,光催化性能最佳,达到了93.099%,说明氧空位和p-n结的存在综合提高了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改进四氧化三铁(Fe3O4)复合材料吸附工业染料废水的性能,先制备了表面油酸修饰的Fe3O4,再以氧化石墨烯(GO)及表面油酸修饰的Fe3O4作为前驱物,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rGO/Fe3O4)复合水凝胶,最后冻干得到rGO /Fe3O4复合气凝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产物的微观形态和结构,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复合气凝胶对于亚甲基蓝染料(MB)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GO /Fe3O4复合气凝胶在微观上复合均匀,与单独的石墨烯和Fe3O4纳米粒子相比,rGO/Fe3O4复合气凝胶对MB染料的吸附性能更优,吸附能力达到108 mg·g-1,而且rGO /Fe3O4复合气凝胶可以方便地从废水中移出进行重复使用。研究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发现,该复合气凝胶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制备环境友好型氧化石墨烯/纤维素/氧化锌水凝胶复合材料, 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 (methylene blue, MB) 的吸附-光催化降解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等对复合水凝胶材料进行结构表 征。结果表明, 氧化石墨烯的引入抑制了氧化锌的团聚, 同时与纤维素结合增大了表面积, 有助于固定光催化剂以 及能够与污染物更好地结合。水凝胶独特的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将其作为光催化剂, 经500 W 氙灯照射 300 min 基本可将MB 分子完全降解。经过5 次循环使用后水凝胶的形状与第1 次使用时外观形状基本相同, 同时 催化效率也没有明显降低。因此, 制备的石墨烯/纤维素/氧化锌可作为一种环保、稳定、易回收的光催化剂和吸附 剂用于去除MB, 该水凝胶在块状催化剂降解染料废水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化学反应一结晶联用法从wittig反应废渣中回收三苯基膦(TPP)和三苯基氧膦(TPPO)的分离技术,探讨了各种条件对产品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洗涤酸对样品中的TPP和TPPO无影响;处理量的大小对产品无影响;洗涤过的干燥样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沉淀,抽滤,滤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洗至中性,旋干,用氨苯重结晶,得TPP,收率为92%,滤渣用氯苯和饱和碳酸氢钠处理,将有机层浓缩,得TPPO,收率为98%。产品经红外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和熔点测定,与文献值一致。  相似文献   

7.
A novel quaternized-chitosan-modifi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HACC-RGO) combined the adsorption advantages of RGO and 2-Hydroxyprop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hitosan(HACC). The adsorption property of HACC-RGO sheets for methyl orange(MO) was demonstrated and compared with RGO and HACC. The removal ratios of HACC-RGO sheets reached 92.6% for MO after a 24 h adsorption.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isotherms and thermodynamics were investigated to indicate that the kinetics and equilibrium adsorptions were well-described by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respectively.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uggeste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spontaneous and endothermic in nature. Moreover, monodisperse HACC-RGO/CS beads were fabricated by the microfluidic method.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HACC-RGO/CS beads for MO were studied. After three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remained above 55% and the desorption capacity was not below 70%. The HACC-RGO/CS beads can be reused 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removing organic dyes from polluted water.  相似文献   

8.
采用湿法对纳米二氧化铈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CeO2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改性剂和改性条件。改性剂硬脂酸的质量分数为6%、pH为8、改性温度为70 ℃、改性时间为1.5 h时,改性后的纳米CeO2的亲油化度达到73.0%。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铈粉体能够较好地分散于甲醇中,改性前后平均粒径大小变化不大,由TEM观察到团聚现象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氧化铜矿的特点及可浮性,介绍了氧化铜矿的各种选别方法.述及氧化铜矿浮选的一些重要理论研究,并探讨了氧化铜矿浮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用热分解金属硝酸盐法制备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并通过冷压法制得空气电极.采用自制窗式电解装置测定空气电极的稳态恒电流极化曲线,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催化材料的表观形貌及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制造的催化剂颗粒细小、分散均匀,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极在 200mA cm 的电流密度下极化电位 2最小可为 0.252 1 V;50 mA cm~2 和 100 mA cm~2 的恒电流密度下空气电极寿命可高达 500 h 以上.  相似文献   

11.
TiO2纳米管不只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还具有其他一些新奇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有关TiO2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形成机理、晶体结构、掺杂和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对磷酸-氧化铜粘合剂填加改性组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不同改性剂对粘合剂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了磷酸-氧化铜粘合剂的最佳配比组成.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6.370 MPa,约是同样条件下未改性前的8倍;耐温提高200~300℃,达到800℃以上.  相似文献   

13.
1951年Zener提出“双交换作用模型”以解释钙钛矿型锰氧化物中在居里温度处同时发生的铁磁相到顺磁相及金属-半导体转变,近年来,在这类材料中发现所谓的庞磁电阻效应,对其中的导电机制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类钙钛矿结构的稀土锰氧化物中导电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测量了铋铜氧化物超导体的霍尔系数实验结果及其温度依赖性.对不同样品进行了X射线结构分析,给出了载流子浓度与相结构之间关系.发现,转变温度较低的(2212)相样品的载流浓度较高,平均每个CU离子有0.21个空穴.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型预焙槽铝电解生产中,氧化铝的输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电解槽的正常生产。本文着重讨论氧化铝浓相输送的形式、输送机理、输送设备和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几种多取代芳烃按适当比例复配,加入螯合剂等稳定成分以抑制残余催化剂在高温下对产品和溶剂的分解,组成复合溶剂,用以重结晶纯化十溴二苯醚粗品。该溶剂对十溴二苯醚具有理想的溶解度-温度梯度,能彻底去除粗品中的游离溴,所得产品纯度高,热稳定性好,不含游离溴。本工艺操作简便,溶剂易于回收,精制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7.
光电催化技术为环境治理和化工生产提供了一条节能、环保的路径。高活性光阳极材料是光电催化技术实际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为提高光电催化技术实际应用效率,亟待开发高效的光阳极材料。Fe2O3由于具有禁带宽度窄、稳定性高、价廉等优点成为光电催化研究的热点,且其在光电催化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效的Fe2O3光电催化剂,研究者针对Fe2O3自身能带位置、导电性差、空穴传输距离短等缺点进行了调控。对近年来在提高Fe2O3催化剂的光电催化性能所采用的制备技术(如水热法、喷雾热分解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原子层沉积法等)、改性方法(如“结”构建、掺杂、形貌调控等)及其改性后的产氢量进行了概述,并对Fe2O3光电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氧化铟粉体作为抗菌剂,选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种,采用抑菌圈法、最低抑菌浓度法、最低杀菌浓度法对氧化铟的抗菌性能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抑菌圈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铟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最低抑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40 mg/L.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表明:氧化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50 mg/L、200 mg/L,当达到此质量浓度时,灭菌率均可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热合成工艺的低成本、无污染的特点,以硝酸锌、六亚甲基四胺和氨水为水热反应体系,研究了新颖形貌的氧化锌纳米梭的制备方法,同时对氧化锌纳米梭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将氧化锌纳米梭制成旁热式气敏传感器并利用以Labview系统为核心的气敏数据采集系统对其进行酒精敏感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氧化锌纳米梭气敏传感器的最优工作温度在380℃左右;在此温度下对同一浓度的4种不同气体测试表明,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高于其他气体;对质量分数为5×10-6的乙醇有40%的灵敏度响应,随气体浓度的增加灵敏度也随之升高,对质量分数为100×10-6的乙醇气体可达85%.  相似文献   

20.
测量了铋铜氧化物超导体的霍尔系数实验结果及其温度依赖性.对不同样品进行了X射线结构分析,给出了载流子浓度与相结构之间关系.发现,转变温度较低的(2212)相样品的载流浓度较高,平均每个CU离子有0.21个空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