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铝合金压铸生产过程中,Al-P中间合金变质处理和压力铸造工艺都能够使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初晶硅晶粒细化.探讨Al-P中间合金变质处理,分别在压铸工艺条件下和普通金属型条件下,对过共晶Al-15Si合金组织的不同影响.试验表明,压铸条件下未经Al-P变质的和经Al-P变质的Al-15Si合金与金属型条件下未经Al-P变质的Al-15Si相比,初晶Si尺寸分别减小50%和75%左右;在相同的压铸工艺条件下,Al-P变质后Al-15Si合金初晶Si尺寸,比未经过Al-P变质的Al-15Si合金初晶Si尺寸减小40%左右.论证了在Al-Si系过共晶铝合金压铸件生产过程中,Al-P中间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Al-8Ti-2C对Al-P中间合金变质效果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自制Al-P中间合金对共晶及过共晶Al-Si的变质作用,发现该Al-P中间合金对共晶及过共晶Al-Si合金都具有优良的变质效果。同时还发现,当铝合金熔体中加入Al-8Ti-2C中间合金时,Al-P中间合金对两类Al-Si合金的变质效果会增强。当Al-24Si合金中TiC含量为0.03%(以Al-8Ti-2C中间合金方式)时,初晶Si的平均尺寸由原来的47μm细化为41μm,最大尺寸由原来的75μm降为55μm;加入Al-P中间合金和TiC颗粒50min后,就可以出现变质效果,时间再延长,变质效果也不会有更大的提高。当Al-12Si合金中TiC含量为0.03%时,初晶Si的平均尺寸由原来的50μm变为30μm。  相似文献   

3.
采用Al-P中间合金对B390铝合金熔体进行了变质处理,对比分析了未变质与变质后压铸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变质后,组织中初晶硅的尺寸、形状及分布得到显著改善,过共晶B390铝合金的初晶硅是许多细小、分布均匀且也较为规则的形状;经过变质后的初晶硅边角圆化,且共晶硅更细小、弥散。所以,Al-P中间合金起到了高效且稳定的变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P变质对不同冷速下过共晶压铸铝合金初晶Si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共晶压铸铝合金为对象,研究了P变质对不同冷却速度下初晶Si组织的影响。发现P变质处理前后随冷却速度的增加,初晶Si尺寸减小的变化趋势十分相似,并且都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区域。对于不同冷却速度下合金组织的细化,P变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一冷却速度下,P变质后细化效果可增加42.7%,在冷却速度很高(铸件厚度达到1mm)时,P变质对初晶Si仍然具有很好的细化作用。在快速凝固和P变质双重作用下,初晶Si组织得到更加明显的细化。Al—P中间合金是一种良好的过共晶压铸铝合金变质剂。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单独添加P和复合添加P+Er对Al-20Si合金的变质作用并优化出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Cu和Ni对Al-20Si合金室温和300℃高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P变质处理的合金中的初晶Si主要呈粗大块状或星状,棱角较为尖锐且分布不均匀,P变质处理的后合金中初晶Si的形貌逐渐转变为颗粒状,尺寸变小的同时均匀度增加;复合添加P+Er变质处理的合金中初晶Si形态变化不大,而共晶Si尺寸明显减小,w(P)=0. 04%、w(Er)=0. 06%复合变质处理Al-20Si合金可以得到最佳变质效果;在Cu含量不变前提下增加Ni含量或者Ni含量不变前提下增加Cu含量,都可以提升Al-20Si合金的室温强度和300℃高温抗拉强度,且Ni元素对提高300℃高温抗拉强度更加显著,Al-20Si合金中Cu和Ni适宜的添加量都为1. 6%(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B对过共晶Al-20Si合金中初晶Si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B对过共晶Al-Si合金初晶Si有较好的变质效果。初晶Si的尺寸先随B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B的添加量为0.065%时达到最佳的细化效果,之后初晶硅的尺寸开始随B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高硅铝合金初晶硅变质效果的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开发的热分析技术研究了Al-20Si-1.5Cu-1Ni-0.5Mn合金的初晶Si变质效果.通过对不同的P变质剂加入量和保温时间下的热分析曲线和金相组织的分析表明,随着P加入量的增加(≤0.08%),初晶Si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初晶生长温度死及其差值△TG不断增大;在变质处理后不同的保温时间下平均晶粒尺寸及△TG都变化不大.初晶生长温度差值△TG与平均晶粒尺寸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TG可以作为初晶Si变质效果的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熔体温度处理工艺(包括熔体混合及熔体过热处理)与Sr变质对Al-20Si合金中Si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单纯Sr变质对Al-20Si中的初晶Si细化作用较弱,对共晶Si变质效果不明显.经Sr变质的Al-10Si低温熔体与高温Al-30Si熔体按1∶1混合后,Al-20Si熔体中的形核核心数量增加,初晶Si明显细化;在熔体混合的基础上,对熔体进行过热处理,当熔体温度过热至1 000℃时,初晶Si平均尺寸可细化至14 μm,共晶Si也由未变质前的长针状变为短纤维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Er对Al-20Si合金的变质工艺的优化,设计了Er含量、变质温度和变质时间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了单因素对Al-20Si合金微观组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质温度、变质时间及Er含量的增加,初晶Si尺寸由大变小,后趋于不变,共晶Si由针状转变为短棒状再变为针状,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变质温度为730℃、变质时间为25min,Er含量为0.8%时,Al-20Si合金初晶Si尺寸最小,约为50μm,共晶Si为短棒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492.6 MPa。  相似文献   

10.
利用Mg-20%Sb中间合金对过共晶Mg-4.8%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考察Sb的含量对Mg2Si初晶变质效果(主要包括形态和尺寸)的影响规律,并讨论其变质机制。结果表明:Sb的加入量是决定其能否有效变质过共晶Mg-4.8%Si合金中Mg2Si初晶的重要因素;在未变质的过共晶Mg-Si合金中,Mg2Si初晶以粗大的树枝晶状为主;当Sb加入量低于0.8%(质量分数)时,Mg2Si初晶形态无明显改善,其平均尺寸略有降低;当Sb加入量达到并超过1.2%后,Sb才能有效变质过共晶Mg-4.8%Si合金中Mg2Si初晶,且Mg2Si初晶呈细小的颗粒状弥散分布,其平均尺寸迅速减小;其变质机制应与残留在熔体中弥散分布的Mg3Sb2粒子作为Mg2Si初晶的形核核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