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个普适计算环境中的定位隐私保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普适环境中的应用服务也日益增多。这些服务通常都是基于用户位置的服务,然而,用户的定位信息中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用户的隐私内容。针对如何在获取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同时保护用户的定位隐私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种定位信息采集和假名使用的策略,并基于该策略建立了一个普适计算环境中的定位隐私保护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任的普适计算隐私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适计算访问控制中对敏感信息的交换,会给恶意的交互对方提供盗取隐私信息的机会。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普适计算隐私保护方法,通过对用户属性进行分级,运算获取资源提供方的信任值并划分其安全等级,对高于安全等级的属性利用秘密比较协议进行加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保护用户的隐私属性,根据属性敏感程度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进行加密,降低计算复杂度,适应普适计算中能力限制的设备  相似文献   

3.
龙昊  王国军  燕锋 《计算机工程》2011,37(3):287-289
针对普适家庭医疗系统(UHMS)中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UHMS中一种基于改进的角色访问控制策略、P3P技术标准和第三方可信机构的认证隐私保护模型——uPPM。模型基本实体包括用户、隐私控制中心和家庭医疗中心,其实质是将信息隐藏技术、隐私偏好策略和代理技术有机结合以适用于普适计算的特性——上下文感知。基于BAN逻辑分析论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要获得需要的服务,需要向对应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一定的认证信息,而这些认证信息中往往包含有用户不希望泄漏的隐私信息。为了对这些隐私信息进行保护,本文提出了认证过程中基于粗糙集的隐私保护策略:用户将认证信息扩展成粗糙集提供给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根据策略从粗糙集中提取用户的真实认证信息对用户请求进行认证。该策略充分利用了粗糙集合的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用户隐私泄漏。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环境下隐私需求的描述与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计算已经成为一种计算范型为用户提供服务,但其开放性、虚拟化和服务外包化的特点使得用户的隐私信息难以控制和保护。以描述逻辑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下面向语义的隐私需求描述与检测方法。首先,对用户隐私需求与服务提供者的隐私策略进行描述;其次,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进行检测,发现满足用户隐私需求的服务;最后,利用Protégé本体建模工具对用户的隐私需求和服务提供者的隐私策略进行建模,并利用Pellet推理机进行了实验,分别对本体模型中的概念进行一致性检测和对概念与逻辑公理之间的可满足性进行检验,从而证明了此检测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位置隐私保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研究,目前基于用户相互合作的无中心服务器的位置隐私保护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为了在不可信环境下更好地保护用户位置隐私,从技术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分析思想的用户协作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Privacy_l,此方法通过用户协作形成匿名组,以匿名组的密度中心作为锚点代替真实位置发起查询;通过安全求和来计算锚点,解决在现实不可信环境下不诚信合作的问题;同时根据用户的不同位置隐私需求,通过设置不同的隐私保护参数水平,达到不同的匿名保护效果,并且采用改进的增量查询方法提高近邻查询效率.仿真实验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更好应用于现实环境.  相似文献   

7.
普适计算隐私保护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的隐私保护意志可以通过让用户自己制定隐私信息的访问控制策略(隐私策略)而得到实现,研究隐私策略的统一表示及其执行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隐私策略的多样性问题.文中使用多类逻辑和描述逻辑,建立了隐私策略模型和隐私策略公理,提出了隐私规则知识库的概念,给出了隐私策略的逻辑推理方法.在此之上,从应用的角度,定义了隐私策略本体,提出了隐私规则的执行流程.通过规则引擎,验证了隐私规则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RFID技术是近年来业界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结合普适计算环境发展的趋势,提出了集成RFID的智能建筑系统原型和模块设计,并对RFID在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安全及隐私性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袁昌立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Z):264-265
RFID技术是近年来业界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结合普适计算环境发展的趋势,提出了集成RFID的智能建筑系统原型和模块设计,并对RFID在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安全及隐私性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普适计算的出现对网络通信中的安全和隐私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认证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普适环境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种普适环境中用于完成服务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双向认证及密钥建立的机制。该机制高度融合了生物加密技术和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技术,在不泄露用户隐私的情况完成双向认证。该机制提供了安全的建立密钥的算法,并且通过使用生物加密技术实现了访问控制策略的区别对待。经分析证明,该协议能很好地抵抗各种攻击,尤其是拒绝服务(DoS)攻击。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Security and privacy are fundamental concerns in cloud computing both in terms of legal complications and user trust. Cloud computing is a new computing paradigm, aiming to provide reliable, customized, and guaranteed computing dynamic environment for end users. However, the existing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in the cloud still present a strong barrier for users to adopt cloud computing solutio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ecurity and privacy challenges in cloud computing in order to explore methods that improve the users’ trust in the adaptation of the cloud. Policing as a Service can be offered by the cloud providers with the intention of empowering users to monitor and guard their assets in the cloud. This service is beneficial both to the cloud providers and the users. However, at first, the cloud providers may only be able to offer basic auditing services due to undeveloped tools and applications. Similar to other services delivered in the cloud, users can purchase this service to gain some control over their data. The subservices of the proposed service can be Privacy as a Service and Forensics as a Service. These services give users a sense of transparency and control over their data in the cloud while better security and privacy safeguards are sought.  相似文献   

12.
改进了一个用于保护用户隐私的安全协议。该协议引入了服务发现者,用户并不直接与服务提供者进行通信,而是通过服务发现者来完成用户的需求。通过对协议的安全分析,可以看出:该协议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也防止了用户被跟踪,并且减少了原有协议的计算量,更适合普适计算。该协议可以很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并且能够防止重放攻击。  相似文献   

13.
社交网络用户隐私泄露的量化评估有利于帮助用户了解个人隐私泄露状况,提高公众隐私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也能为个性化隐私保护方法的设计提供依据.针对目前隐私量化评估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隐私保护方法的保护效果,无法有效评估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泄露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社交网络用户隐私泄露量化评估方法.基于用户隐私偏好矩阵,利用皮尔逊相似度计算用户主观属性敏感性,然后取均值得到客观属性敏感性;采用属性识别方法推测用户隐私属性,并利用信息熵计算属性公开性;通过转移概率和用户重要性估计用户数据的可见范围,计算数据可见性;综合属性敏感性、属性公开性和数据可见性计算隐私评分,对隐私泄露风险进行细粒度的个性化评估,同时考虑时间因素,支持用户隐私泄露状况的动态评估,为社交网络用户了解隐私泄露状况、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隐私保护提供支持.在新浪微博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用户的隐私泄露状况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4.
董骏  冯锋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7):2072-2076
针对用户终端数据卸载过程中难以同时实现高隐私安全和低时间消耗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具有隐私保护的边缘计算高效数据卸载方法.首先,利用时间计算模型和隐私熵值分别将用户终端时间消耗和数据隐私安全程度进行量化,并建立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模型;其次,利用改进强度帕累托进化算法对时间消耗和隐私熵值进行联合优化;最后,利用基于熵权法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最优的时间消耗和隐私熵组合策略.在多终端用户多计算任务的边缘计算下展开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降低传输时间的基础上还增强了数据卸载传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数字权限保护中对数字内容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支持区块链环境下隐私保护的数字权限保护方案,设计了区块链环境下数字内容权限全生命周期保护和用户隐私保护的框架,主要包括内容加密、许可授权和内容解密3个协议。利用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和加法同态加密算法,实现了内容加密密钥的保护和分发,同时保证了内容加密密钥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性,防止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收集用户的敏感信息,如用户的使用习惯。与传统的数字权限保护方案相比,该方案基于区块链具有信息公开透明、信息不可篡改等特点,并且保护了内容安全和用户的隐私,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在区块链环境下是安全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以较低的开销实现用户的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LBS服务被外包到云上运行以减少本地的计算和存储成本。然而,外包环境下的云服务器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半可信的实体,LBS提供商的数据安全和用户的个人隐私将会面临新的安全挑战。针对现有基于位置服务数据外包方案中不支持区间查询和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支持区间查询的LBS外包数据隐私保护方案,利用非对称向量积保值加密和公钥可搜索加密对LBS坐标和关键词进行加密,实现LBS数据的机密性和用户查询模式的隐私性;利用轻量级的矩阵运算使用户在不泄露查询区间的前提下准确获得所需LBS数据。在新用户注册方面,采用基于双线性配对运算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安全性和性能分析表明,文章方案较同类方案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k]-匿名位置隐私保护机制通过检索历史请求记录来构造匿名位置集,而检索需要花销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运用Geohash编码快速检索的优越性,提出了基于区间区域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将用户的真实位置泛化到区间区域中,根据Geohash编码原理来检索相同编码的位置作为候选位置集,再根据用户的隐私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k]-匿名隐私保护服务。仿真实验表明,在相同大小的检索范围内,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地进行匿名处理,还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位置服务。  相似文献   

18.
联邦学习是解决多组织协同训练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现有的联邦学习存在不支持用户掉线、模型API泄露敏感信息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面向用户的支持用户掉线的联邦学习数据隐私保护方法,可以在用户掉线和保护的模型参数下训练出一个差分隐私扰动模型。该方法利用联邦学习框架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隐私保护模型,主要包含两个执行协议:服务器和用户执行协议。用户在本地训练一个深度模型,在本地模型参数上添加差分隐私扰动,在聚合的参数上添加掉线用户的噪声和,使得联邦学习过程满足(ε,δ)-差分隐私。实验表明,当用户数为50、ε=1时,可以在模型隐私性与可用性之间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9.
As computing becomes more nomadic, privacy becomes a greater concern. People use portable devices to annex displays in their environments so that they can share information with other people. However, private information such as usernames, e‐mail addresses, and folder names are shown on foreign displays. In addition, foreign keyboards can be used to enter in passwords generating a significant privacy and security risk. Because nomadic users' sensitive data is constantly at risk for exploitation via the UI toolkit, a solution for protecting user privacy must include that toolki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XICE framework—a windowing toolkit that provides easy display annexing and includes a robust privacy framework to help protect users and their dat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its that annexing external devices introduces and how XICE mitigates or eliminates those threats safely and naturally for both users and developer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