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治镇 《华中建筑》2005,23(Z1):117-118
通过对汉口西商跑马场的调查,说明它移植武汉的经过和历程,以及它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李治镇 《华中建筑》2005,23(B07):117-118
通过对汉口西商跑马场的调查,说明它移植武汉的经过和历程,以及它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武汉早期医疗建筑萌发于清末民初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之时,自英国1861年在汉口开辟租界区起,至1929年《首都计划》的颁布,这一时期的武汉医院建筑风格中西兼容,较为多变,而后则由于"中国固有之形势"的要求而趋于统一。该文主要研究并探讨了这段时间内的武汉近代医疗建筑设计,以弥补武汉近代建筑史中医疗建筑类型的缺失。另外通过调查武汉早期医疗建筑的发展历程,研究相关实例,得到了武汉早期医疗建筑平面布局和造型风格上的特点,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老汉口各跑马场的调查,理清其脉络与发展,并以西商跑马场为例,探究它在建筑、规划方面的一些特点。西商跑马场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设计几乎采用全西式风格,同时考虑到武汉的气候特征,局部融入中式建筑构造,对当地砖、木材料加以运用,在建筑风格、布局设计、建筑材料与工艺等方面对同时期的建筑水平有较大的推进作用。跑马场建筑随时间的迁移,其功能不复存在,而其独特的风貌是历史不可或缺的片段,因此应加大保护力度,以保留城市的完整记忆。  相似文献   

5.
1858年以后汉口变为开放商埠,1861年至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在汉口划定租界,武汉最早的近代工厂、外资银行等建成。辛亥革命后武汉出现有组织的建筑设计集体,景明洋行、卢镛标建筑师事务所为著名。武汉近代建筑设计注重隔热防寒和御水抗洪,并体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汉口开埠之后,武汉近代教育建筑作为其近代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种建筑类型,反映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过程。武汉近代教育建筑既有对西方学校建筑元素吸纳与创新,也有对武汉地域建筑风格传承与延续。该文对其地域特色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教育建筑创作与实践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景明洋行及其近代作品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红彬  王炎松 《华中建筑》2009,27(1):222-228
1895年甲午战争后,俄、法、德、日陆续在汉口设立租界,使得租界面积和外国侨民大幅增加,租界进入繁盛时期。与此同时,租界建筑业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租界建筑业的繁荣,促使外国专业设计机构的产生。景明洋行即是在这一时期在武汉开业并发展起来的一个英籍建筑师事务所。它是汉口租界内最活跃、最重要的建筑设计机构之一。他们设计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其作品风格从西方古典主义到Art-Deco和现代式,构成了此时期武汉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景明洋行的作品及其设计思想,对研究武汉近代建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海鹰  童乔慧 《华中建筑》2008,26(9):189-193
汉口四明银行是武汉近代最为典型的ArtDeco建筑,设计运用了当时欧美建筑界的最新思想,注重作品的内部功能与结构技术的先进性,其立面参照了美国折线形摩登风格,对武汉近代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蒙涯 《中外建筑》2012,(2):59-61
自1861年开埠以来,汉口开始了它半殖民化的建筑史。本文通过对汉口租界区几处遗留建筑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代时期特殊风格建筑的样式、结构及文化背景,认为这一时期的建筑在武汉建筑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对解放后武汉的建筑活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杨 《华中建筑》2006,24(11):138-141
该文对汉口原租界内近代产业建筑的历史和一元片区近代产业建筑遗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以原日军汽船仓库的再利用为例.指出汉口原租界内近代产业建筑再利用存在的问题,试图唤起大家对武汉历史性产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重视.并对现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赵彬  蒋韵 《华中建筑》2011,29(6):55-58
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筑设计机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设计不再是以前传统建筑的技术问题,从个人到事务所,从非正统建筑师到专业人员的参与,建筑机构逐渐规范化.该文通过对武汉近代建筑设计机构的考察,研究其形成起因、发展过程及当时建筑制度对设计机构的影响,对我们了解近代建筑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时期,南通是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化城市中的杰出代表,被吴良镛院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城"。南通是近代时期长江下游的重要商阜和苏北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南通的近代建筑和其他地区如上海、无锡、武汉等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由我国的本土设计师建造的,并且它的风格融合了中国本土建筑和西方建筑。南通这座在近代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城市,探索其近代建筑空间环境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可以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化的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艺术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的依据。文章通过论述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建筑元素和空间形态特征,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南通近代建筑的典型元素,希望可以在现代的新中式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本文通过对1923年出版的《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的考证分析,来印证了武汉城市发展中的一些规律,同时,对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齐子轩  孙雁 《室内设计》2013,28(2):93-98
重庆近代民居建筑是重庆近代 建筑中颇具代表意义的一种建筑类型,现 存建筑实例也比较丰富。本文从重庆地区 特定的历史、自然、社会环境入手,分析 了几种典型的重庆近代民居类历史建筑, 总结了包括空间布局、平面型制、形态尺 度等在内的该类建筑空间的特点,旨在为 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更新,以及对建筑 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较为准确详实的 依据;同时,对当下的建筑设计和城市的 建设与发展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何小林  董卫 《规划师》2004,20(5):103-105
汉口租界区的形成,从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上改变了汉口原来的依汉水而建的空间走向,逐步形成沿长江发展的城市格局,这一格局仍然影响着今天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建筑学的概念,针对大跨度体育建筑提出了"结构成就建筑之美,建筑展现结构之妙"的设计理念。结合实际项目介绍大跨度体育建筑在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和节点三个层面上与建筑设计相协调、融合的设计方法,认为基于结构建筑学进行结构设计可以提升大跨度体育建筑的建筑表达。  相似文献   

17.
武汉由于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内地城市中开埠较早,近代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伴随西方传教士涌入武汉而产生的教堂建筑,与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中国古典建筑相比,几乎找不到任何传承的关系。但就是这些风格"迥异"的教堂建筑,逐渐冲击与促进了武汉近代本土建筑发展,并在当今成了这个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文对武汉近代教堂建筑①的类型进行研究,希望对该类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规划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武汉近代城市规划小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汉作为沿江城市中开埠最早、近代城市规划活动活跃的城市之一,经历了“租界-汉口-武汉”的规划发展历程。作者简要介绍了武汉近代时期的城市规划活动,分析其特征及对现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媛 《华中建筑》2005,23(Z1):125-127
该文以西方新建筑运动发展的社会背景为参考,由近代汉口的社会基础、建筑业发展、城市特征几方面内质因素深入研究,并分别抽离内质因素与外来影响(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传入)进行推导.论证了汉口并非被动接受了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成果;导出了汉口建筑走向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极具地方特色,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其形成与长春近代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阐述长春近代官邸建筑行列式和院落式的外部空间布局及外廊式与草原式的内部空间布局形式,并分别指出俄式、欧式、草原式及城堡花园式等不同建筑风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