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BP神经网络的过拟合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基于量子遗传算法(QGA)对网络初始权值、阀值进行优化,结合某电站实测资料建立了大坝渗流预报模型,通过对模型实例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优越性.该模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BP(back-propagatfon)神经网络优化红曲霉ZL307产γ-氨基丁酸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建立了发酵条件与γ-氨基丁酸产量的关系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进行全局寻优.神经网络结构为4-11-1的模型能较为精确地拟合输入的样本数据,测试样本的输出值与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89.遗传算法优化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31.7℃、初始pH 4.6、初始含水量69.8%,接种量13.2%.在优化条件下,γ-氨基丁酸产量为0.518mg/g,含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9.6%.  相似文献   

3.
在对污水处理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神经网络污水处理模型.为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污水处理神经网络优化模型,并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优化模型进行了仿真及测试比较,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优越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特点,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建筑工程结构与工程造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实际的住宅工程为例,验证了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且优于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实际工程投资估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硫酸盐法制浆蒸煮终点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制浆蒸煮终点的精确预测,建立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预测模型.GRNN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能够根据样本数据逼近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隐含的关系,平滑参数的确定是GRNN训练的实质和难点.均衡地兼顾GRNN模型的预测性能与训练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平滑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分析训练样本分布、恰当地设计适应度函数,运用优进遗传算法(EGA)实现参数寻优.通过实验表明,所建立的制浆蒸煮终点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定性能好.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适于对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建模,而遗传算法具有并行处理及全局优化的功能,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连接权,可以实现网络模型的优化。论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给出了利用遗传算法用于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连接权的新设计方法,提出了自适应时序洪水动态预报模型,并给出了实例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厂150t超高功率电弧炉的生产设备、冶炼工艺和终点预报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混合编程技术,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弧炉温度预报模型,并基于现场生产数据进行优化.优化后当温度控制精度为士20℃时,模型预报命中率达到82.5%,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而且模型与现场数据库建立连接,实现模型的自动运行和温度的实时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8.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用于大气污染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气污染预报可以对大气污染提出警示,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为了对北京市PM10的质量浓度进行预报,建立了用于大气污染预报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有效提高了网络的收敛性和预报准确率.用改进后的神经网络对北京市PM10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模拟,并将模型模拟结果与美国第3代空气质量模型Models-3(CMAQ)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和数值模型的模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1和0.26,用于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短期预报时,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与数值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当.对于没有条件开展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的城市或地区,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9.
液压挤压工艺ANN/GA建模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建立了工艺系统模型,用遗传算法(GA)对过程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与预测值吻合良好,为预测和控制该工成形质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进化神经网络模型在激光淬火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GCr15激光淬火为例,将基于遗传进化的神经网络(GANN)技术应用于激光淬火技术领域,建立了激光淬火性能预报GANN模型;确定了激光淬火(多)工艺参数与(多)性能指标的函数映射关系,实现了激光淬火性能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各项性能预报值与实测值相比,偏差在7%以内,从而验证了该性能预报GANN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汽车发展现状,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日趋重要。作者从开环试验和闭环试验两个方面,结合具体试验项目,对比分析了我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异同之处,指出我国汽车操纵稳定性标准发展的现状和不足,为进一步修订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概率-非概率混合结构体系失效概率的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结构的非概率可靠性方法和概率-非概率混合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概率-非概率混合结构体系可靠性分析的区间概率模型。给出了混合结构体系失效模式的识别方法和体系失效概率的区间计算方法。实例分析表明中方法是有效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性能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针对汽车和甲烷两种燃料,计算了在一定的设计平均推力水平下,瞬时推力、爆震管长度、爆震管直径和爆震频率各量之间的依赖曲线。依此计算及设计思路,设计的两套模型PDE均能按要求正常工作,说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并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结构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4.
离子镀(Ti,Cr)N涂层的组织结构与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离子镀(Ti,Cr)N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经XRD分析表明,(Ti,Cr)N涂层中的Cr原子部分置换TiN晶格中的Ti原子,且部分与N反应生成CrN,Cr2N或以单质态存在。经耐蚀性分析得知,由于Cr的加入,提高了(Ti,Cr)N涂层的致密度,同时加剧了阴极极化程度,延长了腐蚀原电池的开动过程,从而增强了涂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5.
离子镀膜技术作为一项正在发展的表面镀膜技术,具有良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多孤离子镀是最先进的镀膜技术之一,通过阐述分析多弧离子镀的原理、技术优点,研究其应用领域,探求多弧离子镀在海洋船舶材料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中离子的渗透扩散是钢筋混凝土的锈蚀的重要过程.这里对温度场和浓度场进行了相似分析.介绍了如何用温度场来模拟渗透过程中的浓度场的变化过程,为研究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提供了1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表面帖片回流焊、波峰焊、手工焊接电烙铁的使用方法介绍,分析了三种焊锡作业的特点,参考焊点评判的行业标准,指出了焊锡作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作业要领,以期促进电子企业焊锡作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我国电子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俄罗斯UVN 0.5D2I脉冲离子束辅助电弧离子镀沉积设备,在高速钢W18Cr4V基材上沉积TiAlN膜层。研究了膜层沉积之前N离子束轰击基材以及膜层沉积过程中N离子束辅助轰击对TiAlN膜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层沉积之前,N离子轰击得到高度洁净的表面,使基材的显微硬度由原来的900HV0.01提高到1230HV0.01。膜层沉积过程中,脉冲N离子束轰击,消除了膜层中的硬度"软点"及阴影效应,增加(Ti,Al)N相的含量,膜层的内部产生了压应力,这些因素显著提高了膜层的硬度,膜层的最高硬度为2530HV0.01。但轰击能量不能过高,否则会降低膜层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司法正面对一个深刻矛盾 :一方面法律对证人资格作了宽泛而严格的限定 ,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中又鲜有证人出庭作证。这一矛盾致使对抗式审理方式不能真正建立。究其原因之一 ,乃是法律过分注重犯罪控制而忽略了其他一些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而我国古代与当今国外的特权规则却有利于克服这一弊端。本文对中外证人资格作了比较研究 ,指出了特权规则的借鉴价值 ,并尝试建立我国的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ce of bath constituents and pulse parameters on cobalt content, surface morphologies and grain size of Zn-Co alloy deposits was studied using a pulse plating technique with a square- wave current containing reverse pulse, It is found that Zn-Co alloy coatings obtained from the bath with the cobalt ion concentration over 60 wt% have a higher cobalt content in deposits. The results of pulse plating show that the average current density and reverse anodic current density amongst the variables investigated have very strong effects on the cobalt content in the Zn-Co alloy deposits. It is possible to electrodeposit Zn-Co alloy coatings with 10-90 wt% cobalt by modulating pulse parameters. The grain size, surface appearance and internal stress in the deposit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y introducing the reverse cur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