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博斯腾湖流域风险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弥补博斯腾湖流域传统风险源管理系统中缺乏空间实体定义能力、空间关系查询能力、情景预测分析能力等问题,综合采用Arcgis Engine2010与Visual Studio2008集成技术及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开发平台开发了博斯腾湖流域风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源数据的输入、定位、储存、管理和污染风险预警等功能.可以从宏观上清晰地掌握全流域风险源的基本情况,为风险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2.
由于流域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等级划分缺乏一套完整成熟的方法,在分析流域环境风险源风险度的基础上,从"驱动力—压力—状态"的框架模型出发,构建了博斯腾湖流域环境风险源识别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指标选取和等级划分等内容,并采用多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博斯腾湖流域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源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风险源识别区分度较高,识别指标体系合理,评估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构建的环境风险源识别指标体系和采用的识别方法符合开展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为环境风险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3.
侯新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11):1314-1316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水环境管理及预报系统是一个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平台,通过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集成,面向管理和决策层的可视化动态信息系统。本系统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水资源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报,并结合GIS技术实现了流域管理的可视化和辅助决策功能,实现流域水环境的信息管理与查询,来为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直观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托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系统,集成以环境流量计算与评估预警模型为核心,基于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太子河流域环境流量管理系统,形成具有流域水环境系统仿真情景展示、模型驱动、信息查询、成果科学可视化与动态演示、流域环境流量保障决策支持等功能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业务化平台。该平台可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北内陆典型流域水环境风险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研究了风险源评价体系中行业类别、距离流域最短距离、距敏感目标流程等企业特性指标,构建了风险源识别体系。在各指标权重赋权方法方面,采用AHP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新方法,建立了风险源指标的权重评价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北内陆典型流域风险源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初步建立起适合该流域水环境风险识别技术,为该流域的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李海燕 《人民长江》2022,53(4):59-64
为全面了解大宁河流域水环境综合生态风险现状,采用基于信息敏感性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能够反映风险源和受体综合作用下的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模糊评价思想指导下,利用GIS技术和相对风险评价模型,对水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划分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①水环境生态风险突出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重金属、水土流失及水华暴发风...  相似文献   

7.
流域环境风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对流域风险源污染防控区划分、风险源预警和风险源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级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对博斯腾湖流域环境风险源进行有效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流域较大和一般环境风险源企业分别为13和103家,分别占流域企业总数量的10.32%和81.74%;食品加工企业是博斯腾湖湖流域的主要环境风险源。  相似文献   

8.
流域尺度水环境综合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是水环境精准化管理的前提。以清潩河流域(许昌段)水环境多目标多部门综合管理数据库构建为例,针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管理目标,利用相关多部门基础数据,对流域尺度多目标多部门水环境数据建库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多源海量异构的多部门数据整合技术(数据库规范设计、要素编码设计、图层及属性表设计、多目标数据库索引设计)、多部门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无缝拼接技术及一键入库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数据整合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海量异构数据集成化管理;(2)使用无缝拼接技术能够解决网内信息共享及数据冗余问题,实现多部门水环境信息联动共享;(3)设计一键入库技术可大大提高数据入库的效率和可靠性。通过构建流域水环境多目标多部门综合管理数据库,可实现流域水环境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许昌市水环境综合决策平台的搭建提供数据支撑。通过3个水环境管理综合决策应用系统实例,验证了数据库的实用性,可满足多目标管理、多部门信息共享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珊溪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监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水源地,建立由水质监测系统与风险源监管系统有机结合的水质安全监控系统,是用水安全的重要课题。水质监测系统由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移动应急监测、实验室日常监测有机结合组成。风险源监管系统在各部门风险源监管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风险源辨识、监控、评估、预警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行部门联系配合、信息沟通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总量控制技术集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中的需求,提出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流域总量控制管理的集成系统总体架构,建立流域水环境系统综合数据库,研发适宜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流域数字水环境系统多种可视化技术;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和总量控制的模型、数据、方案等成果与三维数字流域技术相结合,构建基于三维数字流域技术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总量控制技术集成系统。该系统以流域水环境系统为核心,着眼全局用数字化的手段刻画整个流域,覆盖全流域的整体模型作为基础模拟流域的环境现象和过程,处理大量的流域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流域水文水环境信息、流域水工程信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以模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水化学过程、经济社会发展及污染排放过程等关键过程,揭示流域污染源迁移转化和水体水质响应变化的规律,服务于流域水环境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1.
刘博 《人民长江》2020,51(4):42-4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很多水源地环境风险日益增加。现今,关于集中式地表水域或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很多,但对集中式地下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较少。综合考虑潜在风险源、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和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等方面建立了适用于地下水类型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沈阳市沈北新区7处地下水水源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潜在风险源和脆弱性分别作为外因和内因,是影响地下水水源地环境风险的主要因素;CLJPSC水源地(2.793)、YJ水源地(2.322)和HJ水源地(2.082)3处水源地为中等风险水源地,NCGSB水源地(1.969)、HJJSC水源地(1.790)、SMJT水源地(1.551)以及GGSYGLC水源地(1.464)为低环境风险水源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健康风险的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健康风险评价引入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中,以致癌风险和危害指数分别反映源水中污染物对人体致癌危害与非致癌慢性毒害的程度.选取我国华东一重要城市的最大水源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水源中12种致癌物质总致癌风险为4.76×10-5,其中砷是最主要的致癌污染物,致癌风险为4.00×10-5;24种污染物总危害指数为0.906,其中位列第一、第二位的是氟化物和砷,其危害指数分别为0.393和0.207;不同类型污染物健康风险的分析对比表明,无机污染物是最主要的风险贡献源,应予以重点监控;汛期与非汛期健康风险的对比表明,汛期应为水质重点监控时段,同时应重视面源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太仓市应急水源地水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现状水质资料和未来规划资料,采用模型预测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未来太仓市应急水源地——长江边滩水库水质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拟建取水口远离岸边,沿岸固定源和浏河污水排放对应急水源地水质影响较小;库内可能发生的富营养化可通过生物措施得以解决;水库本身具有蓄淡避咸、蓄清避污功能,因此具备较高的抗环境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81,自引:3,他引:78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当今环境科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简要介绍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并根据某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实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基因毒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Cr6+>As>Cd,而躯体毒物质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Pb>CN>酚>NH3>Hg,但前组的影响远大于后组;(2)饮用水源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2000年为6.53E-05,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E-05a-1,远远超过瑞典环保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E-06a-1。结论对城市供水水源风险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宝鸡市饮用水源地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宝鸡市饮用水源地包括冯家山水库、清姜河及部分井水。为全面掌握宝鸡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对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中重金属进行含量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主要水源地饮用水中重金属含量在国家标准限值范围内,但宝鸡市各主要饮用水源地水均出现Pb浓度最大值超标、均值(井水、清姜河及冯家山水库分别为35、43. 92、47μg/L)接近国家标准的情况;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致癌风险在4. 75×10-4~6. 84×10-4之间,非致癌风险在1. 05×10-7~3. 25×10-7之间,重金属元素致癌风险值大小顺序为Cr As Cd Ni;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对儿童健康风险略大于成人健康风险,应引起重视;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健康风险呈现出井水清姜河河水冯家山水库水的空间分布状态。宝鸡市各水源地饮用水水质达标,但存在致癌健康风险,其中Cr是主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传统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中存在的忽略污染物浓度和时效性问题,基于决策树的分类思想方法,引入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大小,提出决策树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2009年FZ市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该市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值为6.215×10-5,处于Ⅲ级、中风险状态,小于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7.833×10-5)。认为虽评价结果为同一风险等级状态,但研究建立的综合模型可提高评价的准确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林芝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现状,对其境内7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样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了各水源地水质现状,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各水源水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林芝市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能满足地表水源地保护区水质功能区II类标准(镉除外),各水源地水体中重金属和氮盐指标经饮水途径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的总风险8. 88×10-5~1. 12×10-4a-1之间,均超过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推荐值5. 0×10-5a-1,主要风险因子为致癌物Cd。各水源地致癌物质风险值远高于非致癌物质,该地区人们所面临的致癌风险以镉为主,这需引起水源地管理部门的重视,其余非致癌物风险低于最大可接受限制,对人体健康几乎不构成危害,适合作为饮水水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2年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质满足饮用水标准;同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了该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由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结果表明,化学致癌物质的个人年风险度远大于非致癌物质,各污染物的风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s>Pb>氟化物>硝酸盐>Mn>Fe>氨氮。研究成果可为二河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源水质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评价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耿福明  薛联青  陆桂华  吴义锋 《水利学报》2006,37(10):1242-1245
介绍了饮用水水源受到化学致癌物、放射性污染物以及非致癌性污染物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某市受污染地下水水源的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分别计算出了各类污染物的风险度。结果表明,地下水中化学致癌物所致的健康危害风险度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a-1,并远远大于非致癌物所致的风险度。化学致癌物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由大到小顺序为Cr+6>As>Cd,非致癌性污染物所致的风险度大小顺序为Pb>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NH3-N。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直接确定该市地下水源水质的风险度水平、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顺序,为该市地下水资源水质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合目前国外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以某河流水质的实测资料为背景,研究了待建水库水环境健康风险问题,得出定量的健康风险指标,为饮用水水源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为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饮用水源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