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拜尔法高压溶出广西平果铝土矿,考察了溶出时间、溶出温度、石灰添加量以及苛碱浓度对氧化铝溶出及赤泥中氧化铁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时间50min、溶出温度260℃、石灰添加量6%、苛碱浓度235g/L,在该条件下,氧化铝实际溶出率可达79.6%,赤泥中氧化铁含量达32.1%。  相似文献   

2.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强碱性固体废物,尤其对于三水铝石矿低温拜耳法产生的赤泥,其中含有大量的Al2O3未被溶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以低温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通过高温溶出回收其中的Al2O3,系统研究了石灰添加量、循环母液苛碱浓度、溶出温度、固含、溶出时间对Al2O3溶出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溶出过程中物相转变机理和溶出动力学。结果表明:低温拜耳法赤泥高温溶出过程中,Al2O3溶出率随苛碱浓度、溶出温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石灰添加量和固含的增加而降低。推荐Al2O3的溶出条件为:固含500 g/L、苛碱浓度210 g/L、溶出温度270℃、溶出时间60 min、溶出过程不添加石灰,在此条件下Al2O3溶出率为50.36%,溶出液硅量指数为260。Al2O3溶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3.
云南某高铁铝土矿溶出氧化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云南某高铁铝土矿中高压溶出氧化铝,考察了溶出温度、溶出时间、石灰添加量、苛性碱质量浓度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溶出最佳条件为溶出温度280℃,溶出时间45min,石灰添加量8%,苛性碱质量浓度225g/L;最佳条件下,氧化铝相对溶出率为84.35%,实际溶出率为75.94%。同时,对原矿样的能谱分析和赤泥的XRD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铝溶出过程中,赤铁矿会包裹部分一水硬铝石,导致氧化铝溶出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高硫铝土矿优化溶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高硫铝土矿的溶出性能,获得氧化铝与硫溶出率的回归方程,进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高硫矿进行溶出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矿石溶出性能的重要因素,但在低于260℃时,硫溶出率的提升更为明显;氧化铝溶出率随苛碱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硫溶出率呈下降趋势;时间与石灰量对矿石溶出性能的影响不明显。获得"低温高碱"的优化溶出工艺为:温度250℃、碱浓度255g/L、时间70min、石灰添加量6%,氧化铝相对溶出率达到95%,硫溶出率低于26%,与回归方程的预测结果吻合度较高。此工艺适于处理硫含量低于1.47%的高硫铝土矿。  相似文献   

5.
某三水型高钛铝土矿的溶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某三水型高钛铝土矿的溶出特性,考察了温度、时间、石灰添加量及碱质量浓度对氧化铝和二氧化钛溶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氧化铝的溶出影响显著,而石灰添加量对钛的溶出影响较大;较佳的溶出条件为温度240℃,时间40 min ,石灰添加量4%,苛性碱质量浓度225 g/L ;最佳条件下,二氧化钛溶出率为9.75%,氧化铝溶出率为88.91%。  相似文献   

6.
研究从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中溶出氧化铝,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氧化铝溶出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Al_2O_3和S溶出率的影响顺序为溶出温度苛性碱质量浓度石灰添加量溶出时间;在溶出温度250℃、苛性碱质量浓度254.9g/L、石灰添加量8%、溶出时间60min优化条件下,氧化铝溶出率在95%以上,硫溶出率在24%以下,氧化铝的选择性溶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平果铝土矿的拜耳溶出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平果铝土矿的预脱硅性能、溶出性能和溶出过程条件对拜耳溶出过程的影响,所做的试验结果表明:在260℃,1~1.5小时、碱液浓度180~230克/升Na_2O_苛、溶出分子比1.55~1.60、石灰添加量为干矿量6~9%的溶出条件下,可获得96~97%的有效氧化铝溶出率而无过量碱损失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三水型铝土矿磁选除铁和高压溶出氧化铝,考察了磨矿时间、磁场强度对磁选除铁的影响以及石灰添加量、碱质量浓度、溶出时间对氧化铝相对溶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时间10min、磁场强度1.7T磁选除铁条件下,Al2O3回收率为76.68%,Fe2O3脱除率为83.54%;在石灰添加量4%、碱质量浓度180g/L、溶出时间45min条件下,Al2O3相对溶出率达93.65%。  相似文献   

9.
石灰拜尔法溶出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氧化铝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石灰拜尔法提高我国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必要性.研究了管道化溶出生产工艺条件下,矿石A/S为10.53和7.59时石灰添加量对溶出赤泥N/S、A/S和赤泥产出率、矿石溶出速度、溶出液硅量指数的影响,探索了适合河南分公司中品位矿石的石灰拜尔法溶出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氧化铝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石灰拜尔法提高我国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必要性。研究了管道化溶出生产工艺条件下,矿石A/S为10.53和7.59时石灰添加量对溶出赤泥N/S、A/S和赤泥产出率、矿石溶出速度、溶出液硅量指数的影响,探索了适合河南分公司中品位矿石的石灰拜尔法溶出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煤下铝土矿进行了焙烧、碱浸脱硅和精矿溶出试验。在970~1 020 ℃焙烧10 min后,焙烧矿中的CT可降低至0.03%以下,ST可降低至0.20%以下;焙烧矿经过碱浸脱硅后,精矿A/S提高到10.02~11.25,脱硅过程氧化铝回收率大于98%。在溶出温度265 ℃、铝酸钠溶液Na2OK=236 g/L、石灰添加量12%、溶出液αK=1.45左右、溶出时间60 min的条件下,精矿的氧化铝溶出率达到83.94%~85.04%,相对溶出率达到92.13%~94.46%。溶出赤泥中的Na2O含量低于1%,为赤泥安全堆存和综合利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高硫铝土矿粗粒径焙烧脱硫及其溶出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对盘磨(粒径830μm占75%)和球磨(粒径75μm占85%)的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进行焙烧脱硫处理,并与原矿进行溶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00℃焙烧30min后,盘磨矿与球磨矿的硫含量分别从2.33%降至0.68%与0.64%,可以满足氧化铝生产工艺要求。当溶出条件为苛碱浓度245g/L、溶出温度260℃、石灰添加量8%、溶出时间60min时,焙烧矿氧化铝的溶出率提高了3.0~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从贵州某低品位铝土矿焙烧-预脱硅产物中溶出氧化铝。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60℃,溶出时间60 min,配料αk=1.45,溶出碱浓度260 g/L,石灰添加量为矿重的9%。最优溶出条件下,氧化铝平均实际溶出率为90.30%,平均相对溶出率为96.04%。  相似文献   

14.
富云母高岭石铝土矿具有铝高、硅高和铝硅比低的特点,为有效开发利用该类型铝土矿,了解拜耳法溶出氧化铝工艺的适应性,获得适宜的溶出条件并提高溶出率,采用高压盐浴溶出试验研究溶出温度、溶出时间、循环母液苛性碱浓度、石灰添加量、矿石粒度和配料分子比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铝土矿适合采用拜耳法溶出,适宜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60~280℃、溶出时间60min以上、循环母液苛性碱浓度220~240g/L、石灰添加量9%、矿石粒度0.28mm、配料分子比1.35~1.45。在此条件下,氧化铝实际溶出率达72%以上,相对溶出率达96%~98%。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盐酸滴定法测定了不同煅烧温度和时间下石灰的活性度,并将不同活性的石灰应用于铝土矿溶出过程。通过探究氧化铝溶出率以及赤泥物相的变化,阐明了石灰活性影响铝土矿溶出性能的原因。研究表明,石灰石在950~1 100℃内煅烧1 h可获得高活性石灰。添加欠烧或过烧石灰进行溶出时,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分别为89.72%和89.79%,赤泥物相中均存在一水硬铝石和氢氧化钙。然而,添加正烧石灰进行溶出时,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分别为98.35%和97.51%,赤泥物相中一水硬铝石和氢氧化钙相消失,氢氧化钙与钠硅渣反应生成了新的钙霞石物相。  相似文献   

16.
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中硫和铝的溶出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中硫和铝的溶解行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苛性碱质量浓度、石灰添加量、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的影响程度,利用回归法确定了各参数对硫和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70℃、苛性碱质量浓度225g/L、石灰添加量5%、溶出时间60min条件下,硫溶出率为26.01%,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维持在97%以上,后续脱硫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粒度、搅拌强度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氧化铝溶出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石灰添加量、搅拌强度、粒度。在下述最佳溶出条件下,Al_2O_3和TiO_2实际溶出率分别为86.52%和5.708%:粒度0.045~0.074 mm、石灰添加量8%、溶出温度290℃、搅拌速度8r/min、溶出时间45min。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高压水化法和拜耳法对某高钛铝土矿进行溶出,对比两种方法对Al_2O_3及TiO2溶出率的影响。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溶出时间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水化法更有利于提高Al_2O_3溶出率、降低TiO2溶出率,溶出效果优于拜耳法;高压水化法的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90℃、苛性碱浓度360g/L、溶出时间60min、石灰添加量8%,此条件下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可达90.832%,TiO2的溶出率仅为4.108%。  相似文献   

19.
从提高稀释浆液的αk和苛性碱浓度Na2OK、降低溶液中氧化铝的过饱和度,以及在溶出过程中添加石灰改变赤泥成分等方面进行了提高三水铝石矿溶出后稀释浆液稳定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试验所用的铝土矿,通过适当提高溶出液αk和稀释Na2OK以及在溶出过程添加0.5%的石灰都能够有效提高拜耳法溶出后稀释浆液的稳定性,从而为减少赤泥分离过程的氧化铝水解损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氧化铝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对海外铝土矿的依存度逐年攀升。针对某进口高品位高有机物铝土矿,采用低压溶出工艺进行提取氧化铝试验,考察温度、苛碱浓度、时间、液固比对氧化铝溶出率和有机碳转化率的影响。XRF和XRD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碳含量较高、一水软铝石含量较低,适合低压溶出生产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当溶出温度为145℃、苛性碱浓度190g/L、溶出时间20min、液固比6时,氧化铝溶出率可达到86%,有机碳转化率为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