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探索绢丝混纺织物悬垂性与KES织物风格指标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10种绢丝混纺织物的静态、动态悬垂系数与16项KES基本物理性能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灰色关联分析表明与绢丝混纺织物静态、动态悬垂系数的关联度最高的是拉伸线性度LT,其次是平方米质量W、厚度T、压缩线性度LC、压缩功回复率RC等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织物静态、动态悬垂系数与拉伸线性度LT、弯曲刚度B、弯曲滞后量2 HB、拉伸比功WT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拉伸功回复率RT、平均摩擦系数MIU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测试了10种织物的经、纬向急、缓弹性回复角,11个KES拉伸、弯曲、压缩基本力学指标及物理指标,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与织物急、缓弹性回复角具有相关性的KES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弯曲滞后矩2HB、弯曲刚度B、压缩回复率RC、拉伸功WT、延伸率EM及织物面密度W;织物急、缓弹性回复角随着2 HB、B的增大而减小,随着RC、WT、EM及W的增大而有增大趋势.对拓展KES织物风格评价系统的应用以及进一步改善织物抗皱性能的表征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较精确、易行的测试和表征织物折皱回复角的方法,首先采用KES-F织物风格仪测试了织物的弯曲、剪切、拉伸和压缩性能,并在KES系统原有力学性能指标基础上引入2个新指标:残余弯曲曲率和残余剪切变形,进而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采用织物力学性能指标表示其经、纬向折皱回复角的回归方程;同时分析了织物折皱回复角与各力学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计算值与折皱回复角的实测值差异不超过0.1°:拉伸功回复率、拉伸比功和弯曲刚度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最大,可以通过提高织物的抗拉伸、弯曲和剪切性能及拉伸功回复率来改善织物的抗皱性.  相似文献   

4.
精纺毛织物悬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燕 《毛纺科技》2012,40(3):58-61
选取了19种精纺毛织物,运用KES- FB织物风格测试仪测试织物拉伸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和表面性能,运用动态悬垂风格仪测试织物悬垂性指标,且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精纺毛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悬垂性指标,与大多数悬垂性指标都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且织物静态悬垂系数越大,则硬挺度系数也越高,织物美感系数就越高.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织物剪切性、弯曲性及拉伸线性度与静态悬垂系数之间的方程式,此方程可以用来预测精纺毛织物静态悬垂系数.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弹簧—质点模型,首先将KES织物基本力学测试系统的拉伸、剪切和弯曲等测试指标对该模型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修正;继而通过计算机编程较为合理地模拟出织物的动静态外观。织物力学性能的实测数据与系统的仿真效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47种具有代表性的棉型织物进行主客观评价。客观评价借助FAST织物风格仪测试弯曲性能、压缩性能、拉伸性能等指标,采用织物悬垂性测试仪测试织物的悬垂性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建立棉型织物悬垂性的客观评价体系。主观评价进行秩位法分析,得出棉型织物悬垂性的优劣顺序。比较发现厚型棉型织物主客观评价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拉伸力法测试织物柔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拉伸力法对薄型织物进行拉伸力的特征值测试,探讨拉伸力测试织物柔软性的可行性。确定拉伸力测试的最佳参数之后,将拉伸力测试指标与KES、FAST系统及斜面法测试进行比较,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发现拉伸力测试结果与KES系统、FAST系统、LLY-01B型织物硬挺度仪测试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拉伸力特征值较好地反映了织物的厚度、面密度、弯曲刚度、剪切性能和表面性能等织物结构和力学性能。最后建立拉伸力测试指标与各力学指标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色织衬衣面料悬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33种代表性的色织衬衣面料为对象,测试并评价了面料的悬垂性能,探讨了织物悬垂性能与弯曲、剪切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织物各结构参数对织物悬垂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织物结构参数与静态悬垂系数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织物弯曲刚度和剪切刚度越大,织物越刚硬,其静态悬垂系数也越大,悬垂性能越差;随着织物交织点、织物紧度、厚度、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增加,织物悬垂性能变差。认为:织物的悬垂性能与其弯曲、剪切性能具有显著相关性,从结构参数上看,织物的悬垂性能主要取决于织物组织、总紧度和单位面积质量。  相似文献   

9.
选取纱支、组织、面密度、紧度、纬经比相同,成分不同的3种低支松结构精纺毛织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KES-FB-AUTO-A风格仪、YG811型织物悬垂性测试仪对其在低应力下的拉伸、剪切、弯曲、压缩、表面性能和静态悬垂性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对3种织物的风格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全毛纯纺织物的风格最优;毛涤混纺织物最有身骨,且在蓬松度、静态悬垂性方面与全毛织物较为接近;毛涤粘混纺织物静态悬垂性最好,纬向弹性和织物丰满度表现也较好,与全毛织物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湿态下织物脱离皮肤时对皮肤的贴附性能,本文采用新型研发的织物湿态黏附仪对织物试样在湿态下对皮肤的贴服性能测试,得到黏附力,黏附距离和黏附功三个指标,并得到黏附曲线。对10种不同类型的织物试样的黏附曲线形状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黏附曲线的共性特征,发现黏附曲线分为3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不同分离过程。为探讨影响织物的湿态舒适性的力学因素,采用KES系统对织物试样测试其拉伸和弯曲性;同时测试得到相应试样在分离速度为15mm/min下的黏附曲线和黏附指标值;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织物的拉伸功与最大黏附力大致呈正相关,而弯曲刚度恰好相反;最大黏附距离越大,黏附曲线越平坦。  相似文献   

11.
刘成霞  周澳 《纺织学报》2018,39(6):42-46
为探索可同时测试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的方法,以20块常见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斜面法和圆台法测试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然后用自行设计的十字交叉法进行测试,并提取了横向下垂距离、纵向下垂距离和弯曲悬垂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十字交叉法既可用来检测织物弯曲性,也可检测织物悬垂性,且3个指标与斜面法的弯曲长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弯曲悬垂系数、横向下垂距离、纵向下垂距离;弯曲悬垂系数与圆台法侧得的悬垂系数也具有高度相关性;十字交叉法将传统的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的测试合二为一,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节约了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以16块织物为研究对象,用KES-FB风格测试系统测试了织物的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和弯曲性能,运用YG(L)811-DN织物动态悬垂风格仪测试了5个转速下各织物的悬垂系数和波纹数,通过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转速对织物悬垂系数与波纹数的影响,结论如下:随转速的增加,织物悬垂系数基本呈线性增加;试样结构参数与织物悬垂系数增加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而经向弯曲刚度及经、纬向剪切刚度与悬垂系数增加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转速对波纹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缪秋菊 《丝绸》2007,(12):44-46
利用KES织物风格仪测量了25种绢纺面料的拉伸、剪切、弯曲等力学性能,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了面料分类,基于多元方差分析确定面料最佳分类数,并探讨了分类后各类绢纺面料风格、规格参数的异同性。结果表明:所选面料最佳分类数为4类,4类面料的风格、规格参数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章采用KES织物风格仪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了多次水洗及洗涤剂洗涤之后,织物表面、弯曲和压缩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次洗涤之后,动摩擦系数MIU、弯曲刚度B、回弹率RD都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KES系统对16种制服面料在低负荷下的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表面性能等进行测试,通过绘制"缝制加工控制图"分析制服面料的力学性能与成衣加工性能的关系,为制服面料成衣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何琦辉  王正伟 《纺织学报》2006,27(12):52-54
介绍了织物弯曲理论和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织物在自重作用下的实际弯曲形态间接测试织物弯曲性质的测试方法。详细叙述了该方法的测试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多项式回归和微积分方法对实际弯曲形态曲线上的信息进行计算处理,提出了织物在自重作用下的弯矩与曲率、弯曲刚度与曲率关系的算法。利用此方法对织物进行测试,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与KES方法测试得到的弯曲刚度值对比,获得了很好的相关性验证。  相似文献   

17.
织物弯曲、折皱和悬垂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织物的弯曲、折皱和悬垂性能都与织物的结构参数等因素有关,通过对选用的棉、毛、丝和化纤织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织物的弯曲、折皱和悬垂性能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随织物品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