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穿透性问题,应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对该大型炉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主气流流速、二次风射流速度、颗粒背景和二次风射流角度对二次风射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风射程随二次风射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主气流流速和背景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二次风射流角度对二次风射程也有一定的影响。二次风射程不足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2008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某电厂2008t/h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过大(达132℃)问题,在4个不同二次风反切角度下,对炉内空气动力特性、炉膛出口气流残余旋转和水平烟道内的烟速分布进行了冷态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影响烟温偏差的假想切圆直径、炉膛高度、燃烧器结构与摆角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二次风反切角度,可有效地抑制和削弱炉膛出口的烟速和烟温偏差,且燃烧器上摆一定角度有利于成小炉膛出口的烟温偏差。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锅炉稳定燃烧和精细化燃烧调整,深入了解直流煤粉燃烧器射流特性,以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具有周界风的煤粉燃烧器及其二次风水平支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并分析了热态条件下节流柱高度、二次风门开度和风向挡板角度对气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周界风喷嘴面积较小、二次风水平支管较粗的煤粉燃烧器,在二次风门位置增加节流柱,可有效提高周界风喷嘴的速度分布均匀性;二次风门开度对周界风喷嘴附近的气流速度分布无明显影响;燃烧器喷口增设风向挡板,可提高一次风刚性和周界风对一次风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建电厂1号锅炉炉内的一次风进行调平,然后又对炉内一次风量和炉内二次风量进行相应标定,最终在B层炉膛内做了冷态空气动力场特性鉴定试验。试验表明:该电厂1号锅炉燃烧器设计及安装合理,炉膛实际切圆中心位置正确、稳定;炉膛火焰充满度较好,且气流没有明显的刷壁现象;通过调节一次风、二次风(辅助风)、周界风及一次风/二次风比例在合适的范围内,该炉膛拥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工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长宽比六角切圆锅炉炉内流场二次旋涡的研究,发现二次旋涡的形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二次旋涡虽可强化炉内的燃烧反应,使炉膛空间利用更充分且有利于控制飞灰可燃物与NOx的排放,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不完全燃烧及高温受热面结渣.对此,提出了防治角部二次旋涡的根本办法,即采用四角切圆布置或双室炉膛切圆布置等燃烧器布置方式,提高一次、二次风的射流刚性,在燃烧器周围布置侧边风等来削弱二次旋涡形成的条件;加强炉内主旋转气流的旋转强度,使炉内物质基本上以主旋转气流的方式运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炉膛内部及燃烧器热态运行时的气流的混合和流动特性,以宁夏某电厂660MW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进行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冷态一次风调平、二次风风门挡板调节特性试验和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速度场测量及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各层燃烧器喷口风速均匀一致,气流形成切圆后火焰在炉膛内有良好的充满度,火焰的中心位于炉膛中央,无偏斜。试验结果为机组的热态运行和燃烧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燃煤机组在深度调峰下NOx排放过高的问题,针对某600 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的燃烧特性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在30%额定负荷下,燃尽风量、配煤-配风方式和燃尽风来源对炉内温度场、组分场和燃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额定负荷下,增加燃尽风量可有效减少NOx的生成,与原工况相比,工况3的NOx减排率达到11.9%;主燃区采用正塔配煤、倒塔配风方式时,虽然炉膛出口温度稍有下降,但工况9的NOx减排率可达14.2%;高速射流燃尽风能够穿透主烟气气流参与燃烧,可使工况16的NOx减排率高达17.8%。低负荷下,采用热一次风代替燃尽风并优化燃烧的方式可有效控制NOx排放。  相似文献   

8.
对某台200MW四角切圆燃烧煤粉炉实施了超细煤粉再燃系统的改造,并进行了现场调试试验。该再燃系统利用三次风中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并通过烟气再循环来降低三次风中的氧浓度。通过试验研究了燃尽风风速、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和烟气再循环对NOx排放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增大三次风带粉量后的脱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况下,该文的再燃系统可以取得约40%的脱硝率,同时对锅炉的运行和性能影响很小,飞灰含碳量仅比原始工况 增加1.4%。  相似文献   

9.
袁卓  曾卓雄  公雪  程恒 《热力发电》2021,50(4):51-58
为探究锅炉燃烧流动规律,就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不同分离燃尽风比率、不同二次风配风方式以及不同摆角对锅炉燃烧和NOx排放规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炉膛高度方向10~30 m范围内,协同角迅速从82°降低至70°,然后剧烈波动;在30 m以上高度范围内,协同角呈抛物线分布规律;协同角随过量空气系数、分离燃尽风比率增大而变小,在均等配风方式下协同角最小;空气分级燃烧和浓淡直流燃烧器联用可有效抑制主燃区NOx的生成;过量空气系数越大,炉膛出口NOx排放量越高,NOx排放量随分离燃尽风比率增大先变小再变大,最佳分离燃尽风比率为15%~25%;均等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NOx排放量最低;束腰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O2体积分数最低;倒宝塔配风方式对主燃区NOx生成的抑制作用明显;燃烧器摆角向下和分离燃尽风摆角向上均可降低炉膛出口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对六角切圆燃烧锅炉炉内气流的旋转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上层燃烧器一、二次风改为同心双切圆布置形式,突出燃烧器出口区域的研究,并与四角锅炉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六角锅炉炉内气流旋转较四角锅炉弱,改进后明显增强,炉膛角部出现的二次旋涡也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1.
针对邹县发电厂新建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抗燃油系统冲洗过程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交流串入直流回路引起开关跳闸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西柏坡发电厂220kV升压站中间开关跳闸的事故概况,分析了交流电压串入直流回路后对微机保护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谐波影响下的电能计量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卓  骆盛军 《广东电力》2002,15(4):55-57
为保障电力企业经济运营效果和促进用户对谐波的治理,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谐波对电力营运企业电能计量的影响,提出对基波电能与谐波电能分别计量的计量方式,并介绍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改造的方法,举例分析了技术改造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运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对气氛保护烧结窑内的气流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了在窑内垂直于推进方向的同一截面内气氛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气氛差异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导热油加热传输应用技术已逐步在各行业应用,由于导热油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使得这类加热系统综合热效率可达80~85%,节能效果显著。本文针对这一加热系统的原理、设备、设计、运行等使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作了粗浅的探讨,并对节能效果举了一些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龙佽飞  侯冰  张雪 《供用电》2009,26(2):24-27
工程竣工决算报表是全面综合地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及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分析了影响工程竣工决算报表准确性的工程设计与工程实施两方面因素的各种具体体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重点论述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区别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火电厂锅炉连续排污的废水热能浪费及其利用价值,介绍了末阳火电厂利用排污水余热取暖的设计和使用效果。说明在火电厂利用废水余热节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9.
SVPWM调制下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原 《电气传动》2011,41(7):30-33
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引起交流电动机的转矩脉动和附加发热,具有严重危害,研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特征可以为寻找减小谐波的方法提供基础.基于SVPWM调制方法,推导出了逆变器输出电压解析表达式.通过对电压方程进行傅里叶分解的方式,讨论了步进频率、调制电压幅值、输出电压周期对谐波的影响.分析表明,步进频率变化对总电压谐波畸变...  相似文献   

20.
调度端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华东电力调度中心安全防护的实施,分析了调度中心生产控制大区内不同系统的安全问题及防护要点;通过对华东电网500 kV站内自动化系统主要设备的安全测试所发现问题的分析,强调了纵向认证加密防护的必要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