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介绍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及其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对OSA—CBM体系结构标准进行研究,简化标准中的系统结构、功能以及模块间相互关系,形成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并用UML描述。在模型描述过程中使用包图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模块之间关系进行介绍,并用类图对各模块细节进行详细说明。最后以盾构机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为例,给出基于该数据库概念模型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2.
张彬  宋翔  张朋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11):204-207
为进一步提升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基于单片机对一种车辆状态监测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针对目前车辆自诊断系统的功能,对状态监测系统进行了功能设计,确定了系统通讯方案.以STM3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协同CAN总线传输模块、定位模块、远程数据通讯模块以及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工作.在硬件设计方面,供电模块选用TPS系列的稳压器,GPS定位模块选用TG621S-BD为主控器.在软件设计方面,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库设计和资源管理,通过Java Web实现云数据交互.  相似文献   

3.
为了合理提供对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元件的保护,提出利用信息熵设计设备故障自动化诊断系统。在系统硬件设计中包括:将自动化诊断电路作为底层电子输出装置,并设计变压器设备监测主机与故障分析模块。在系统的软件设计中包括:利用信息熵精简处理指令集数字信号,同时将故障信息存储数据库接入系统应用主机之中。至此,完成机械设备故障自动化诊断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证明,基于信息熵诊断系统的DIS指标与UIS指标数值水平较高,可在合理保护电子设备元件的同时,大幅降低设备运行故障事件的实际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
抽水蓄能机组状态监测分析诊断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州蓄能水电厂 1号机组状态监测分析诊断系统 (PSTA- I系统 )的功能及结构形式 ;系统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系统监测模块的设计 ;系统中的若干种分析方法的选用原则及特点 ;独特的帮助模块的设计及诊断模块的设计原则与特点 ,最后简单总结了系统的改进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提升机泵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了基于云平台和运行大数据的设备健康状态监测诊断模式,设计了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实现了集在线监测、远程监控、远程诊断、故障匹配识别于一体的智能高效监测诊断模式。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的目的,能够较好地接收和传输状态信息数据,可以满足远程实时监控的需求,并为后续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和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模具质量管理决策系统(MQMDSS)的功能需求,按系统开发的目标,构建系统模型框架,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信息数据库模块、标准与规则知识库模块、决策模型库模块、参数设置模块、评价输入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实现了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旋转设备运行信息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汽轮机监视装置(TSI)为硬件平台,基于J2EE和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构建远程数据服务发布平台,主要采用Java、XML、Dll、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了可在任何地方快捷方便监测远程设备状态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原型系统设计和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产品生命周期动态评价的需要,掌握以生命周期评价为中心的环境信息资源,开发了一套基于客户端/浏览器体系结构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原型系统。利用Java和SQL Server 2000技术,从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该系统包括产品系统建模、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计算模块和影响评价等4个子模块,详细介绍了各子模块的设计和功能特点,以及数据库和用户控制界面的设计。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能为产品系统评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是一个功能较完善、适用面较广的生命周期评价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远程起重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功能更具便携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Android移动终端的实时数据监测模块。对异步输入/输出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方案。为了减少资源消耗和提高并发处理能力,服务器使用Netty框架作为高性能通信基础、利用线程池与任务分发机制实现了业务处理逻辑、通过Mybatis框架实现数据库的访问,并使用Spring容器实现程序中各种对象依赖关系与生命周期管理。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能在移动客户端上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且服务器具有较高的并发连接能力。模块有较高的可重用性,并能有效地扩展现有监控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