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梁平  林娜 《电子显微学报》1991,10(4):414-415
本文报告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骨髓标本的电镜观察结果。患者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4~61岁。病程10多天至2年,既往无化疗或放疗史。按FAB标准诊断及分型,包括难治性贫血(RA)4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5例。标本经常规方法制成超薄切片。 RA和RAEB患者骨髓病变基本一致,三个血细胞系都有部分细胞受累,表现为病态造血。幼红细胞常出现核浆发育不平衡,以及核的各种异常,如外形不整、分叶;核裂、核泡;双核、芽生现象;染色质限局性消失。凝聚及溶解;最终核固缩、破碎或全部溶解。胞浆经常含较多膜性细胞器,如成群的小泡、次级溶酶体或来源不明的膜结构等(图1~2)。本组中7例见到巨核细胞,其  相似文献   

2.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超微结构特征:(1)原始单核细胞:胞体大,外形不整齐,胞浆丰富,胞膜边缘见少数小泡。核大呈椭圆形,异染色质极少。有1~2个核仁。(2)幼稚单核细胞:胞体更大,外形更不整齐,胞浆更丰富,电子致密颗粒易见。胞质内吞饮小泡很多。核有凹陷或切迹。(3)单核细胞:胞质丰富,细胞器发育好,核呈肾形或分叶。特异性皮损超微结构:(1)白血病性单核细胞有吞噬现象,可吞噬红细胞或细胞碎片,胞浆丰富,有长伪  相似文献   

3.
黄锦  漆洪波 《激光杂志》2008,29(2):89-90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 8,AQP8)在正常人胎膜及胎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6例正常足月剖宫产的胎膜和胎盘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AQP8mRNA在胎膜、胎盘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AQP8蛋白在胎膜、胎盘中的定位表达。结果:AQP8mRNA在羊膜、绒毛膜和胎盘均有表达,AQP8蛋白主要表达于羊膜上皮细胞、绒毛膜滋养细胞和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结论:AQP8在羊水平衡的调节和母儿液体交换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海藻多糖对小鼠骨髓放射性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DNA含量及嗜多色性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小鼠接受 2 Gyγ射线照射后 ,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DNA含量明显降低 (P<0 .0 1) ,骨髓嗜多色性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 (P<0 .0 1) ;2 0、40 mg/kg剂量的海藻多糖能有效防止照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DNA含量降低 (P<0 .0 5 ) ;10、2 0、40 mg/kg剂量的海藻多糖能防止照射小鼠骨髓嗜多色性红细胞微核率升高 (P<0 .0 5 )。结论 :中药海藻多糖预防性给药对小鼠骨髓放射性急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呼肠病毒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SARS患者生前咽拭子和尸检肺组织分离病毒阳性的培养细胞超薄切片中,在电子显微镜下不仅发现了呼肠病毒,而且还查见具有超微结构形态特征的凋亡细胞。凋亡早期的感染细胞,其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显著,胞浆内尚可查见病毒包涵体的残迹。多数凋亡细胞胞浆内未查见呼肠病毒及其包涵体。在早期,凋亡细胞胞核形状变化不大,核染色质呈不规则的边集、浓缩,或呈平台状。继而,凋亡细胞胞核形状高度不规则,染色质浓缩、致密,可见核孔残迹,但细胞轮廓尚保存完好,外周可查见含核质凋亡小体。到后期,凋亡细胞高度皱缩.核固缩并碎裂成细小的片块或颗粒,胞质稀少,胞体呈芽球状,细胞膜外围可查见大小不等、形状多样的含核质凋亡小体。此研究结果提示:与SARS相关呼肠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可能在SAR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和AI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我院56例胃癌手术标本的Survivin和AIF的表达情况,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结果Survivin和AIF在胃癌细胞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3%(40/56)和66.07%(37/56),Survivin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无表达,AIF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低表达;Survivin和AIF在胃癌中表达无显著相关性;Survivin及AIF的阳性和阴性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Survivin和AI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但二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B,NF-κB)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诱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Ori单用或联合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50μmol/L)处理Molt-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技术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ri对Molt-4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NF-κBp65蛋白表达,PDTC增加了Ori的上述作用.结论:Ori可诱导Molt-4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Smad4蛋白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21例胃癌前病变组织及62例胃癌组织中Smad4蛋白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正常胃粘膜组织,Smad4蛋白主要表达于胃腺体的体底部细胞胞浆中;在胃粘膜肠化及不典型增生组织,Smad4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浆中;在胃癌组织,Smad4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浆及少量细胞核中,其中在低分化腺癌组织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胃粘膜组织、胃癌前病变组织及高分化腺癌组织相比,P〈0.05;P〈0.01;P〈0.01)。结论:Smad4蛋白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并未减少,但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表达减少,提示其表达减少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系一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9.
对临床诊断的4例贫血患者骨髓穿刺活检标本进行了电镜观察。观察结果表明:例1、例2分别为Ⅰ型及Ⅱ型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电镜下,Ⅰ型患者骨髓中幼红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核的变异,即形成典型的海绵状形态,Ⅱ型患者骨髓中幼红细胞核形态变化不及Ⅰ型明显,但可见双核及多核幼红细胞,并常见网状细胞吞噬红细胞现象;病例3、4均为β-地中海贫血,电镜下见到幼红细胞胞浆内有电子致密包涵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露蜂房蛋白(NVP)成份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露蜂房蛋白成分作用于AML患者BMMNC,培养72h收集细胞,常规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ML患者BMMNC的超微结构。结果:露蜂房蛋白各处理组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呈新月形或环状或细胞核碎裂呈块状。线粒体出现空泡样变及髓样变。结论:中药露蜂房蛋白成份有明显诱导AML患者体外培养BMMNC凋亡的作用,并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PPH光动力治疗对鼠G422脑胶质瘤突变型p53蛋白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和HpD做比较。方法:建立鼠G422脑胶质瘤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单注射HPPH组(0.45mg/kg)、单665nm激光照射组、HPPH-PDT组(0.15mg/kg组、0.3mg/kg组、0.45mg/kg组)、HpD-PDT组(5mg/kg)。单注射HPPH组、HPPH-PDT组和HpD-PDT组自尾静脉推注入光敏剂,24h后以波长665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HPPH-PDT组和单激光组肿瘤,功率密度200mW/cm~2,每光斑照射17min,能量密度为204J/cm~2;以波长630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HpD-PDT组肿瘤,功率密度200mW/cm~2,每光斑照射20min,能量密度为240J/cm~2。于PDT后9d处死鼠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PPH-PDT和HpD-PDT后突变型p53蛋白(mutant type p53 protein,mtp53)和p16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空白、单注药和单照光三组对照组之间mtp53蛋白和p16蛋白表达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PH-PDT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p53蛋白表达值明显降低,p16蛋白表达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3mg/kg组和0.45mg/kg组与0.15mg/kg组相比,mtp53蛋白表达值降低,p16蛋白表达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5mg/kg组mtp53蛋白表达值稍低于0.3mg/kg组,p16蛋白表达值稍高于0.3m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PH-PDT0.3mg/kg组和0.45mg/kg组的mtp53蛋白表达值低于HpD-PDT组,p16蛋白表达值高于HpD-P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PH-PDT0.3mg/kg是适宜的HPPH剂量。HPPH-PDT诱导mtp53蛋白表达降低,p16蛋白表达升高。与HpD-PDT相比,HPPH-PDTmtp53蛋白表达更低,p16蛋白表达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PPH光动力治疗对鼠G422脑胶质瘤脑及腋部皮下移植瘤各部位mtp53蛋白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和HpD-PDT做比较。方法:建立鼠G422脑胶质瘤脑及腋部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单注射HPPH 0.45mg/kg组、单注射HPD 5 mg/kg组、单665 nm激光照射组、单630n m激光照射组、HPPH-PDT各组(0.15 mg/kg组、0.3 mg/kg组、0.45 mg/kg组)、HpD-PDT 5 mg/kg组。单注射HPPH组、HPPH-PDT组和单注射HPD组、HpD-PDT组自尾静脉注入光敏剂,24 h后以波长665 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HPPH-PDT组和单665 nm激光组肿瘤,功率密度200 mW/cm~2,每光斑照射17 min,能量密度为204 J/cm~2;以波长630 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HpD-PDT组及单630 nm激光组肿瘤,功率密度200 mW/cm~2,每光斑照射20 min,能量密度为240 J/cm~2。于PDT后9 d处死鼠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PPH-PDT和HpD-PDT后肿瘤及对照组各部位(肿瘤、肿瘤边缘、正常脑组织)、血液突变型p53蛋白(mutant type p53 protein,mtp53)和p16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空白、单注药和单照光三组对照组之间mtp53蛋白和p16蛋白表达值两两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PPH-PDT各剂量组及HPD-PDT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p53蛋白表达值明显降低,p16蛋白表达值明显升高,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接近正常脑组织值,或p16蛋白表达稍低于正常脑值,mtp53蛋白值表达稍高于正常脑组织值。0.3mg/kg和0.45mg/kg HPPH-PDT组与0.15 mg/kg HPPH-PDT组及HPD-PDT相比,mtp53蛋白表达值降低,p16蛋白表达值升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45 mg/kgHPPH-PDT组mtp53蛋白表达值稍低于0.3 mg/kgHPPH-PDT组,p16蛋白表达值稍高于0.3 mg/kgHPPH-PDT组,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PPH-PDT0.3 mg/kg组的mtp53蛋白表达值低于HpD-PDT5 mg/kg组,p16蛋白表达值高于HpD-PDT 5 mg/kg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肿瘤边缘mtp53蛋白值稍高于肿瘤值,血液低于肿瘤值;p16蛋白值肿瘤边缘稍低于肿瘤值,血液高于肿瘤值。结论:HPPH-PDT能诱导mtp53蛋白表达降低,p16蛋白表达升高。与HpD-PDT相比,HPPH-PDTmtp53蛋白表达更低,p16蛋白表达更高。本次实验条件下HPPH 0.3 mg/kg是适宜的HPPH-PDT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基因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的可行性及其转染后的成骨作用,以获得可用于牙周骨组织再生工程的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方法:取大鼠下颌骨,解剖显微镜下体外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牙囊干细胞,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基因转染第三代牙囊干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绿色荧光病毒组(GFP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曲线变化,荧光显微镜及RT—PCR检测转染后骨形成蛋白9基因mRNA的表达,碱性磷酸酶及钙茜素红染色测定转染后牙囊干细胞的成骨活性。结果:与未转染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转染2周后形成钙化结节,停滞期延长,数量轻度下降,倍增时间延长。牙囊干细胞转染骨形成蛋白9基因后12h后即有荧光表达,转染3,6,9,12d后骨形成蛋白9mRNA均呈阳性表达且逐渐增强,未转染对照组呈阴性。转染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随转染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ALP染色及茜素红钙结节染色为阳性:未转染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茜素红染色均呈弱阳性表达,转染组显著高于未转染组。结论: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RBMP-9基因可以成功地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转染后牙囊干细胞高表达骨形成蛋白9,且具有明显的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骨髓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镜对两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其典型异常改变为胞装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电子致密颗粒,多较正常者大.其直径可连正常者的10倍以上。偶见吞噬体.胞策内细胞器变性及大的泡状结构.内含絮状物.电镜的检查对该病的确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中医“气虚血虚”模型,探讨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及检测相关生物学指标,为阐释中医“气虚血虚”的现代生物学机理和探讨“补气生血”药物的作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6.5Gy的X射线一次性全身辐射C57小鼠,辐射6h内腹腔注射盐酸苯肼40mg/kg,建立“气虚血虚”模型(即骨髓抑制与贫血模型),分别在第3、7、14、28d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外周血象、骨髓单个核细胞总数、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鉴定小鼠Sca-1+HSC/HPC、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数(MNCs)与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数量、衰老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Sca-1^+HSC/HPC阳性率、Sca-1^+HSC/HPC细胞周期分布、脾指数与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段上模型组小鼠均表现出精神萎靡,行为迟缓,进食量下降等中医“气虚血虚”症候、外周血象各项指标降低,MNCs数下降,Sca-1^+HSC/HPC数下降、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百分率(11.82±3.24)%,高于对照组[(2.07±2.21)%,P〈0.05]、细胞周期G1期阻滞,G0/G1期比例为(86.70±3.79)%,高于对照组[(69.31±3.07)%,P〈0.05],S期比例减少、脾指数降低和脾脏退行性变化显著。结论:辐射和盐酸苯肼并用法可成功的建立中医“气虚血虚”动物模型,并导致造血干/祖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6.
凋亡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分析人大脑皮层凋亡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变化.方法:取21例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额叶大脑皮质超薄切片中的正常神经元和凋亡神经元的电镜照片各80张,分为对照组与凋亡组.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对两组神经元的细胞体、细胞核、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灰度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神经元相比,凋亡神经元线粒体的体密度、面密度、数密度、比膜面明显增大(P<0.01),比表面无明显改变(P>0.05),线粒体基质与细胞质基质灰度之差明显增大(P<0.01).结论:凋亡神经元线粒体未发生明显肿胀或增生,但其内膜和嵴的面积明显增加,基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ILLLI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ILLLI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静脉血10ml,肝素抗凝,等份分别加入4支试管中,1支为未照射组,3支照射组分为30、60和120分钟,以输出功率5mW的氦氖激光照射,并进行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照射前银屑病组表达Fas蛋白的CD4+T细胞百分比为21.4±3.1%,较正常对照组的16.8±2.1%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在激光照射30分钟、60分钟和120分钟,表达Fas蛋白的CD4+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8.0±5.3%、16.4±5.2%和19.8±6.7%,与照射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患者组在激光照射30分钟、60分钟和120分钟时,表达Fas蛋白的CD4+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4.3±2.8%、28.3±5.3%和30.5±7.9%,可以看出,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表达Fas蛋白的CD4+T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60分钟和120分钟,表达Fas蛋白的CD4+T细胞百分比较照射前增加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失控等多种因素有关。激光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与它下调IL—8水平、上调TNF—(表达、纠正患者的凋亡失控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增殖-凋亡方面的差异。方法:标本选取手术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各10例,分别用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法(TdT-Mediated dUIP Nickendlabeling,TUNEL)以及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法来比较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在增殖一凋亡方面的差异。结论:与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增殖明显增加,凋亡明显减弱,这可能与其形成机制及浸润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9.
Electrostatic discharges (ESDs) produce in the human tissue very strong electric fields of short duration. Possible biophysical interactions are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fields in subcutaneous fat/skin to the thresholds for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and by computations of membrane potential and electric fields in cytoplasm of a typical cell in bone marrow. It is found that a 4-A peak ESD event is capable of stimulation of nerves located in subcutaneous fat of the lower arm of the hand eliciting a spark, with tens of kV/m and pulse duration of approximately 80 ns. For the same ESD event, the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TMP) reaches 32 mV with a pulse duration of approximately 200 ns (half-width duration). The electric field in the cytoplasm of a bone marrow cell changes from about 8.8 kV/m to--2 kV/m in about 200 ns.  相似文献   

20.
徐凌  黄姣 《激光杂志》2012,(3):58-60
目的:研究体外低氧实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置于常氧(含有5%c02的培养箱中)和低氧(含4%02、5%CO2和91%N2的三气培养箱中)中培养,分别于1d、3d、5d和7d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HIF-1α和CbfalmRNA的表达水平:用siRNA抑制细胞HIF-1αmRNA表达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HIF-1α和Cbfal蛋白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细胞HIF-1αanRNA的表达均增加(1d、3d、5d和7d:P〈0.05),且3d达到最高峰;细胞Cbfal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3d尤为明显(P〈0.05):低氧组细胞转染siRNA干扰HIF-1α表达后,能促进细胞内Cbfcd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低氧微环境抑制骨髓间充质千细胞的成骨向分化,细胞内HIF-1α反向调节Cbfal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