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实现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在低渗透油田中应用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留油田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文留油田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注水困难、油藏长期处于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开采状态等问题,从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出发,优化了文留油田的合理注采井距;并在深层低渗透油藏加密调整、实现高效注水开发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纯化油田低渗透油层伤害原因及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纯化油田油层污染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采油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并应用了7项油层保护技术。目的保护油层,提高产量。结果低密度洗井液、热油洗井及井下洗井开关等技术可有效地保护油层不受污染;低伤害压井液、油井不压井作业等技术可较好地防止压井作业过程中造成的油层伤害;FAC有机缓速酸可防止酸化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提高油水井酸化有效率;负压与深抽技术相结合,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项有效措施。结论纯化油田油层保护技术的应用,使油层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低渗透油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4.
曾祥林  梁丹  孙福街 《特种油气藏》2011,18(2):66-68,138
海上新开发油气田中,低渗透油藏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陆上低渗透油田相比,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更具有挑战性。在对海上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其开发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陆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经验,提出了适用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对策,对今后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肖雄  刘珍姑 《石化技术》2023,(1):147-149
注水开发作为低渗透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增产方式,目前注水开发已经在我国各大油田内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水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通过分析当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应用现状,并对注水水质的问题原因进行明确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实现我国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6.
超前注水技术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低渗透油田和特低渗透油田在我国油田开发中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未来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针对低渗透油田储层压力系数低、地饱压差小、物性差、启动压差大等地质特点,我国许多低渗透油田对超前注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了超前注水技术,为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开发规律,决定了在开发过程中,与中、高渗透油田的技术措施有显著的差别。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在工艺技术部分突出研究和探讨了以下问题:1)低渗透油田的油藏描述重点是仔细研究地层裂缝,包括裂缝的生成、形态、展布、规模以及对流体渗流的影响。因为裂缝(无论是原生的或是人工压裂形成的)是控制低渗地层渗流的主要因素;2)油层保护技术对低渗透油田来说,必须贯彻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3)因为低渗油田的注水费用和技术难度比中、高渗透油田大得多,应该慎重对待低渗透油田的注水问题;4)油层压裂改造是开发好低渗透油田最基本的措施以及尽早卡堵水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场调查和有关理论分析,本文探讨中、低渗透断块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对油层的污染因素,介绍了对应的油层保护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清蜡洗井的污染、层间干扰污染和压井作业污染对油层的伤害问题,对于经济、高效地开发中、低渗透油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田开发规划优化理论系统,是集合运筹学、系统论以及系统工程为一体的思维,以此系统为基础,进行层层分析,进而实现油田高效而科学的开发。低渗透油田开发规划优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以大系统为核心思维,同时以技术经济评价等方式,构建一个科学的、高效的规划方案,满足当前油田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靖安油田是长庆石油勘探局“九五”期间重点开发的低渗透油田,油藏埋深较安塞油田平均深600m,开发建设条件差,为了实现靖安油田的高效益开发建设,文中详细介绍了在安塞油田成功开发的基础上,完善、发展了转油装置、增压装置、多井单管集输工艺以及树枝状串管注水工艺,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建设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复杂致密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统超低渗储层具有岩性致密、物性差、孔喉细小、启动压力梯度大、易伤害等特点。在储层差异性研究基础上,通过低伤害压裂体系液、前置酸、改性注入剂、井网形式等优化技术,可降低对储层的伤害,改善孔隙结构,提高渗流面积,达到增产效果。直井小排距、五点井网可初步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提高单井产量。垂直于主应力方向水平井,采用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可初步实现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2.
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中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明  赫恩杰 《石油学报》2000,21(4):58-64
二连油区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已投入开发十几年,其年产量曾一度稳定在70×104t 左右,其开发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以“两南”油田为代表的多数区块,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实施过完善注采系统、细分开发层系、井网加密、强注强采、调水增油等措施,开展过储层伤害、裂缝分布、周期注水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进人深度开发阶段。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暴露了一些开发问题。本文从油藏工程的角度,总结分析了该类油藏在注水政策、压裂与重复压裂、油层伤害、地层裂缝、井网部署与调整、稳产接替方式、低速低效区块的二次开发、经济效益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讨论了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目的是更清楚地认识和解决油藏开 发中的某些问题,以期为该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技术在新海27块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玉忠  郑丽辉  曲军  宋洁 《钻采工艺》2006,29(5):13-14,34
随着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并在底水油藏、高角度裂缝性油藏、稠油和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海27块东一段是典型的稠油底水油藏,经过10多年的直井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快。在搞清油藏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共实施3口水平井,投产后效果很好,初期产能高,含水率低,大大提高了采油速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川南、川中过渡带荷包场-界石场地区的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是一套典型的低压致密储集层。由于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高束缚水饱和度的特点,其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储层。气井在低渗、低压力系数的储层开发过程中表现为低自然产能,有些井受到钻井污染,基本没有产量。通常水力加砂压裂是经济高效开发此类气藏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常规低渗透储层试井方法及油气测试手段对低产甚至无产量气井的测试、评价受到限制,使得压裂前储层物性和气井产能无法确定,无法对气井压裂效果做出客观正确地评价。为此,基于脉冲试井不稳定渗流原理,开展了低压致密气藏气井微型注入测试技术研究,提出了确定低压致密气藏储层物性和气井产能识别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低渗致密气藏储层渗流物性,确定气井生产潜力,并为低丰度、低压渗致密气藏储层效益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火烧山油田为裂缝性特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高角度直劈裂缝广泛发育,油田开发过程中水窜、水淹严重,产量递减大。通过4期综合治理,使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油田持续稳产。在治理过程中,以精细注水、精细采油、精细措施作为技术关键,开展了开采配套技术研究,如机械管柱与化学工艺结合,各化学工艺技术相结合等,形成了提高采收率的综合性开采技术,为火烧山油田的稳产奠定了技术基础,取得了良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低渗气藏开发的关键性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宁生 《天然气工业》2006,26(12):38-41
为了经济高效地开发低渗透气藏,对液相滞留、应力敏感性、水相自吸入等低渗气藏储层的主要伤害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低渗气藏开发的主要关键性技术包括:①低渗气藏储层综合表征技术的应用(气藏地质和气藏工程);②低渗气藏钻井技术(水平井、大斜度井技术和气体欠平衡钻井技术);③低渗气层压裂改造技术。然后探讨了低渗气藏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需要加强发展的5个方面: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低渗透储层精细描述和储层预测;井间动态监测技术;低渗透气层改造技术;复杂结构井提高低渗气藏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强非均质性致密岩性气田。 水平井开发对于提高单井产量作用显著,然而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难度大是制约其高效开发的瓶颈。针对地质导向过程中微幅构造难判断、井底岩性难识别以及易钻遇泥岩隔夹层等问题,在水平井部署与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水平段钻遇泥岩时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及储层内部构型分析,总结了一套适合苏里格气田盒 8 段气藏的水平段导向调整措施,并以 AH 井实钻为例加以说明。 多年的水平井开发实践表明,采用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技术进行水平井开发,平均砂岩钻遇率达 85.7%,平均有效储层钻遇率达 62.5%,水平井单井产量是直井的 3~5 倍。  相似文献   

18.
胡尖山油田H区长4+5油藏为鄂尔多斯盆地典型低渗透油藏,低孔、低渗、低压。长4+5油藏为多期河道叠加复合砂体储层,隔夹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多层合采、多层分层注水。经多年开发及井网加密调整后,注水沿高渗带及诱导缝突进,油井多方向见水,水驱开发矛盾突出,水驱开发效率低。通过梳理影响H区长4+5油藏水驱效率提高的关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对策,达到提高低渗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油藏水驱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为储层砂体连通程度、储层非均质性、水驱后诱导裂缝及高深渗带发育、水驱后储层物性变化及分注井分层注水有效性等。通过采取油水井补孔、单层增注、深部调剖调驱、均衡平面采液、优化分注工艺等治理技术对策,油藏水驱效果得到改善,油藏最终采收率提高,油藏向良性开发转变。  相似文献   

19.
水力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晓泉  陈作 《钻采工艺》1998,21(2):28-32
本文对国内外目前常用的低渗透油藏总体优化压裂技术、致密气藏大型水力压裂技术、深井、超深井压裂酸化配套技术、煤层甲烷气压裂技术以及近几年国外开始研究用于高渗层和重复压裂的高砂比和端部脱砂压裂技术的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窦宏恩 《石油学报》1998,19(1):71-74
近年来,水平井开采底水、气顶油藏显然在初期得到一些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对于气、水突入油井,依然没有抑制措施,当水突破油井以后,油井大量出水,影响正常开采,成为阻碍直井、水平井技术发展的一大技术难题。本文研究了油田开发中水气突入油井的机理,首次建立了消除水、气突入油井的新理论,并提出了消除水、气突入油井的多种工艺方法。采用此理论和工艺可高效地开采低渗油气藏、特种油气藏、中高含水期的已开发油藏,可延长油井的无水、气采油期,提高原油采收率,给油田带来重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