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内饰的品质、外观及生产工艺都在不断地提升和进步,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汽车内饰的整体效果,这给汽车内饰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一种使汽车内饰零部件达到更高外观品质的双料注塑微发泡工艺进行了分析及说明,希望能对汽车内饰零部件的设计及制造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车辆的普及率快速增加。汽车内饰与驾驶舒适性息息相关,各个汽车制造企业不光在车辆外形上下足功夫,也十分重视汽车内饰的设计。将体验设计模式应用在汽车内饰设计中,可以增强汽车内饰的舒适感与美观性,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驾驶,从而增加汽车的销量。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体验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它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机械》2017,(9)
从设计防错、工装防错、工序防错、设备防错、人工防错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汽车内饰零部件从设计到制造整个过程的防错方法。用大量案例介绍了内饰零件特有的防错方法,特别是将内饰零件的制造、装配各工序环节的要求,融入到零件的设计阶段,体现了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面向制造的设计)和DFA(Design For Assembly,面向装配的设计)的思想,把防错手段落实在设计源头。同时,也介绍了在大批量制造过程中,以降低人为错误、失误为出发点,从工装、设备角度,内饰零件如何防止错装、漏装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CAE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方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之一,文中介绍了轻量化设计方法,分析讨论了结构优化设计、轻量化新材料的应用、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CAE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方法中的应用,包括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及应用,CAE在成形等先进加工制造技术上应用,CAE对优化方案校核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过程中,设计人员主要进行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及其功能设计,对其制造性考虑得较少,导致设计方案对制造性考虑不足等问题。为了使汽车零部件设计方案更加适用于制造,并便于对其进行一种面向制造的评价,提出了一种面向制造的汽车零部件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建立了可制造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了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动态权重确定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排序,获得满足可制造性的最优设计方案。以汽车覆盖件设计方案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评价,证明该方法有效,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GB/T 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要求,利用采样袋法对汽车内饰零部件VOC进行检测和管控,采样袋法包括预处理、气体采集分析及结果处理3个步骤。主要介绍了对汽车内饰零部件VOC检测结果的分析管控方式。  相似文献   

7.
汽车内饰和外饰零件在开发正式模具前,为确保零部件造型和人体工程学等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需要先按设计数模制造快速成型样件,以验证对应零件的装车效果.文中阐述了几种制造快速成型样件的方法和应用,并对制造方法的数控机床加工零件、3D打印技术、硅胶模和玻璃钢模、反应注塑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使用快速成型样件装车检验设计,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8.
当前汽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的需求主要是以订购的形式为完成,需要向制造企业进行订购,这种情况下零部件的生产质量控制存在一定难度。从零部件制造角度来讲,汽车质量控制很难进行全面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并且还容易出现信息滞后、数据分享不及时的情况,致使汽车及零部件质量不足的情况。基于此,有必要对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并探讨汽车制造优化方案,从不同角度提升质量控制能力,保证汽车质量。  相似文献   

9.
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在整个内饰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内饰色彩设计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内饰设计的感官质量。首先介绍了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流程,然后结合实际项目具体介绍了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流程中市场调研、内饰色彩设计、色彩方案验证以及色彩标准板制作管理工作,为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建立规范性的流程。  相似文献   

10.
达世亮 《工具技术》2004,38(9):38-42
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国内各大汽车集团都在加大投资,不少民营企业也加入了汽车或其零部件制造的行列,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及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几乎都已来到中国,或是合资或是独资,都设法加入在中国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热潮,与汽车制造特别是汽车所需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  相似文献   

11.
刘从虎  尹超  徐梦潇 《机械》2010,37(6):31-36,45
针对汽车零部件装配车间多生产线和多生产任务模式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困难等问题,结合制造执行系统等先进管理思想,设计和开发了一套能够支持车间生产工位和操作工人动态匹配、生产任务和生产人员优化配置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装配车间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系统,并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和运行流程,并对基于UML的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装配车间,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依据汽车行业普遍遵循的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对汽车零部件开发过程的要求,总结了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对零部件样品进行试验验证的工作流程,参照国内外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相关标准及顾客使用要求,对冲压件、铸造件、注塑件等常用汽车机械零部件在供应商切换项目中,样品验证的试验方案进行研究,确保零部件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进度与质量,同时为编制汽车机械零部件的试验验证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机械》2015,(7)
汽车内饰色彩皮纹设计在整个内饰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内饰件皮纹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个内饰的最终感官效果。介绍了汽车内饰皮纹的设计方法及原则。在设计汽车内饰皮纹时不仅要考虑车型的定位使用人群的喜好、皮纹与整体内饰的搭配,还要考虑到加工过程中拔模角度以及表面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发挥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应用潜能,研究汽车发动机零件、制动系统零件及底盘和悬挂系统零件为例,研究了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在设计、路径规划、精度控制与误差补偿以及切削参数优化等关键技术方面应用。结果表明,适当应用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能显著提升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机械》2017,(12)
产品是艺术美与技术美的完美结合,汽车造型设计与制造工艺紧密相连,每一个优秀的设计都依靠一个同样精湛的工艺去实现,二者结合才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优秀的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内饰的工艺也越来越多,造型设计师和内饰工程师需要依据车型的造型特点、目标客户使用习惯以及成本去选择最适合车型的内饰工艺。本文主要研究内饰各种工艺的特点,方便设计师更好的选择内饰工艺,为消费者带去更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更好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7月,国产汽车产销593.21万辆和584.90万辆,全年汽车产销量将突破900万。20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总收入也达到了6700亿元,大幅超过2006年。汽车及零部件市场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汽车类产品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但是从汽车零部件细分行业表现来看,我国零部件配套水平依然薄弱,随着市场的扩大,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之争、品牌之争、服务之争、价格之争愈演愈烈,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不遗余力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优化制造工艺无疑成了制造企业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汽车生活空间中最直接的视觉中心,汽车内饰面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内饰中面料的使用比重越来越大。不同样式、材质、工艺的面料用在内饰不同的位置,大面积的包覆增加内饰的视觉与触觉,对内饰整体的感官质量也明显的提升。介绍了汽车内饰面料设计流程,然后结合实际项目具体介绍了汽车内饰面料设计流程中市场调研、内饰面料设计、方案验证以及标准板制作管理工作,为汽车内饰面料设计建立规范性的流程。  相似文献   

18.
《汽车零部件》2013,(9):1-6
正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技术是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撑,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同时,汽车零部件装备投资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主要投资,占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总投资的2/3以上,直接影响着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成本和企业效益。可以说,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基石,是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设备供应商,南京长江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如下简称南京长炉)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三十多个春秋。在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德福的带领下,南京长炉发展成为国内研发设计制  相似文献   

19.
将自然色彩系统(Natural Color System,NCS)应用在汽车内饰色彩设计中,缩短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周期。阐述了自然色彩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其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建立了汽车内饰色彩快速设计流程;根据设计流程对汽车内饰色彩进行提取、分析、统计,建立了汽车内饰色彩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的色彩进行调用。提出基于自然色彩系统的汽车内饰色彩快速设计方法,并结合设计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方案,提升了汽车内饰色彩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家对出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对汽车和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了汽车及零部件质量控制及其优化体系,最后分析了零部件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