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悼念谭垣老师张开济谭垣先生的逝世是我国建筑界特别是建筑教育界的一大损失。谭垣先生是我的恩师,我是在30年代在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上学的受教于谭老师的,距会也有60$了。晏然很少建树,愧对师问,但是我依旧非常感激谭程师,因我的一些星不学识,从建筑理论到设...  相似文献   

2.
缅怀启蒙老师谭垣教授吴良镛惊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谭垣教授去世的消息,不胜感怀。谭先生是中国建筑教育界受人尊敬的前辈,也是我的蒙师,伤痛之余,往事不禁涌上心头。一、谭先生是中央大学建筑系发展史上的功臣1937年抗战初治,战事失利,中央大学在南京迁往重...  相似文献   

3.
著名建筑教育家谭垣教授逝世我国著8建筑教鲁家、n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闸重厌中央大学教授、到之江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代建筑》杂志顾问谭坦先生,不幸于1996年4自9日18的在上海华乐医院自世长辞,享年93乡。谭垣教授追悼会4自15日在上海龙...  相似文献   

4.
可亲、耿直、为人师表的谭垣先生张皆正谭坦先生是我60年代初在同济大学读书时的老师。他的目等虽很且严;待人却很可亲。令人难忘。谭先生则于建筑的形式自内容回题,观点一向十五明确。Z面形式菱后院平面内容,不揭虚假的直面,这是他的建筑观与教鲁观。他约五面的研...  相似文献   

5.
沉痛悼念我的父亲──谭垣教授谭乐我谨代表全体家族向同济文学及该校建筑城规学院的领导、师生们、建筑界元老陈植教授、各界同仁及诸亲好友致以最深切的感谢;1996年4月9日下午5点45分,父亲走完了几乎是整个20世纪、风风雨雨的漫长人生──他是一位平凡又普...  相似文献   

6.
纪念著名的建筑教育家谭垣先生[编著按]我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时代建筑》杂志顾问谭垣先生不幸于1996年4月9日与世长辞。消息传来,建筑界人士特别是曾受教于谭老的学生们无不悲痛。谭才老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家。早在少年时代为了...  相似文献   

7.
九月十九日下午,在建筑城规学院评图大厅内桌子上摆满了精美的礼物,近百名年龄迥异的人汇集一堂,隆重庆祝建筑界老前辈谭垣教授的九十大寿。三十年代,我国有十七名爱国少年留学美国攻读建筑学,谭垣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回国后,谭老先后在中央大学、之江大学及后来调整的同济大学建  相似文献   

8.
建筑教育家谭垣逝世著名建筑教育家、同济大学教授谭坦先生不幸于1996年4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93岁。谭老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家。少年时代,为了改变祖国的面貌而只身漂洋过海,发奋攻读建筑学。1929年获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建筑学士及硕士学位,同年...  相似文献   

9.
怀念谭垣老师吕典雅,朱谋隆谭逼者师自世长辞的后患后来,我门都非常悲痛,从此生玉了一位丹创我国建筑教鲁事业的先驱及元各谭通先生在加日方代霍到高楼、大侨、铁增都在洋人采设计,而没自一个中国自己的建筑师,区路自下定庆]L\,为国友愤来学。1929fy在美国...  相似文献   

10.
事业的追求──谭垣先生的建筑观和教育观沈福煦同济大学为谭先生90寿辰祝寿#g吾师谭垣先生,广东中山人,1903年生,今年已九十有三。谭先生早年曾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后来又在那里的建筑事务所工作,三十年代初回国后曾在德人的Nolfe的建筑事务所工...  相似文献   

11.
纪念谭垣先生沈福煦记得玉民的秋天,《南方建筑》主编郑振功先生约我写一篇文景,是关于广东籍建筑弄8人的传记瓦的文章,当时我答应他,写谭增先生。困为谭先生是我的自师.在我大学就读期阎,对他之印象基深,你得上是一伍为人师表障污尊敬的章师了。因为自感债,合印...  相似文献   

12.
怀念我的导师谭垣先生张行健谭握先生自民曾就读于美国宾9凡尼亚大学建筑系。回国以后,他几平顺真毕生精力于建机教鲁事业,这整整半个条世纪Z久。他为我国的建筑教胄事业作出了巨大员献,是我国的第一代建筑我竟家。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们中的...  相似文献   

13.
花与刺     
老师:什么是易燃物。学生:我爸爸。老师:为什么?学生:职工一提意见他就发火。老师:什么是冷却法。学生:我妈妈。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我爸爸最怕我妈妈。一位有钱的的贵妇人对新来的女仆人说:“最近,火灾来,小偷多,晚上你要多加提防啊!”然而,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小偷闯进屋里把所有贵重的物品都偷走了。“你不是把门关紧了吗?”贵妇人责问女仆。女仆人说:“是的,不过我没锁上。”“为什么?”“因为,前天晚上我锁过一次了。”“那么、既然如此,为何今晚又不上锁呢?”“是这样,今晚轮到提防火灾了,为了逃跑时能轻…  相似文献   

14.
谭垣的建筑设计教学以及对“布扎”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建筑教育家谭垣半个多世纪的建筑设计教学思想与实践,追溯与其在宾西法尼亚大学留学经历的关联性,从个案研究的视角再度认识美国“布扎”教学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移植中国的历史过程,并试图说明,一套可教授的设计方法是这个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15.
薛求理自述     
正我在同济大学断续度过了10年的学习时光同济大学对我的影响,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以戴复东、卢济威等老师为代表的设计教师,他们的作品,是现代主义在1980年代中国的典范,也是当时的国内先锋手法,他们的设计和绘画给学生树立了标杆,通过他们的带教,学生受益匪浅:二是老一辈建筑家的为人和风范,如吴景祥、冯纪忠、谭垣,金经昌、陈从周、罗小求、王吉螽、翁致祥、朱保良、陆轸等先生,令学生高山仰止,我受过这些前辈的耳提面命,深感荣幸;三是同济建筑学院大家庭同学间及青年教师之间的互相砥砺,我有幸和张庭伟先生同宿舍,促膝交谈:30年来追随项秉仁老师学习设计和做人;37年来和缪朴同学互相帮助激励……同济是我职业生涯的源泉和后盾。  相似文献   

16.
我入防水界较晚,是在1996年,入门老师是项桦太教授。是年,项老师与广州鲁班合作,主笔《广东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本人应邀参编,从此结识了项老师以及广东省乃至全国防水界的许多前辈与朋友。  相似文献   

17.
马宏伟 《建造师》2007,(7):47-48
通常老师讲完了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们听明白了吗?”言下之意是:作为老师,我把该讲的都讲了,如果再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是学生的问题了。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了老师这样的问话。  相似文献   

18.
某大款的儿子上历史课打瞌睡,老师喊他起来,问他:“圆明园是谁烧的?”大款儿子一愣,揉了揉眼睛,很委屈地回答说:“不是我烧的!教室里哄堂大笑。老师一气之下,罚大款儿子站到教室外面去。大款儿子更觉委屈,掏出大哥大,拨通他爸爸的电话,说他明明没有绕什么圆明园,老师硬要冤枉他。然而,知子莫如父,大款并不为儿子护短:“我还不知道你呀?你什么事不敢干!干脆承认算了,要多少钱我赔!”大款夫人心疼钱,忙说:“赔什么赔?怎见得是我们儿子烧的?这老师也真是的,上次问鸦片是谁烧的,后来不是弄清了是一个姓林的老头于烧的…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过去了,还是大一时的印象:不胖不矮的身材,不白的肤色,不大的眼睛,目光皎洁中有些狡黠,不是有诈,有怀疑,其实是不盲从,在思考,是老师喜欢的一种聪明,做事认真爱提问。我和李兴无是他的建筑学专业的启蒙老师,我俩看好他,有前途。  相似文献   

20.
张锦秋 《华中建筑》2009,27(1):29-29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今天很荣幸能到西安交大和大家一起探讨城市文化。因为我原本今天有出差任务,没准备在会上发言。我今天来了以后,感觉很高兴。首先是因为今天在场的有我们建筑界的老前辈张良皋老师,我向张教授致敬。以张老师的高龄,不远万里来到西安来探讨建筑文化,可见此课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