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彭俊彪  谢斌  汪灵 《轮胎工业》2017,37(3):174-182
研究硫化温度、压力和时间对绿色轮胎天然橡胶胎面胶的化学交联网络结构、物理性能、耐磨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化温度升高,胶料的交联密度减小,耐磨性能先提高后下降,压缩疲劳温升提高,永久变形先增大后减小,60℃时的损耗因子(tanδ)增大;随着硫化压力升高,胶料的交联密度增大,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提高,撕裂强度下降,抗裂口增长性能提高;随着硫化时间的延长,胶料的交联密度先提高后下降,撕裂强度和硬度下降,耐磨性能先提高后下降,压缩疲劳温升提高,60℃时的tanδ增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核桃壳粉(WSP)和丁苯橡胶(SBR)制备WSP/SBR复合材料,研究WSP和偶联剂Si69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和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未改性的WSP,混炼胶的F_(max)-F_L总体减小,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降低,抗湿滑性能提高;经偶联剂Si69改性后,混炼胶的硫化时间延长,交联密度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耐磨性能改善,压缩疲劳温升降低,胶料的抗湿滑性能提高,滚动阻力降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混炼外场条件对溶聚丁苯橡胶/天然橡胶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增大,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变化不大,FL先增大后减小,F_(max)增大,t_(10)缩短,t_(90)变化不大;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增大,撕裂强度减小;胶料的Payne效应先增强后减弱。随着初始混炼温度升高,混炼胶的门尼粘度、FL和F_(max)增大,t_(10)和t_(90)缩短;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呈减小趋势;胶料的Payne效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硫化体系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璞玉  吴友平 《橡胶工业》2014,61(7):389-393
研究普通硫化体系和半有效硫化体系对天然橡胶(NR)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硫化体系NR胶料相比,半有效硫化体系NR胶料的硫化返原程度小,物理性能、压缩疲劳性能、耐磨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好,且随着促进剂用量的增大性能更优,但耐切割性能变差;随着硫化时间的延长,普通硫化体系和半有效硫化体系NR胶料的压缩疲劳温升和磨耗量均增大,且普通硫化体系胶料增幅更大。  相似文献   

5.
集成橡胶硫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忠  孙翀  张萍 《橡胶工业》2013,60(12):733-737
对集成橡胶(SIBR)硫化特性进行研究,并与异戊橡胶(IR)、丁苯橡胶(SBR)和顺丁橡胶(BR)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IR,SBR和BR相比,未补强SIBR胶料焦烧时间较长,硫化速率较慢;炭黑补强SIBR胶料焦烧时间明显缩短,硫化速率增大,硫化平坦性较好。SIBR在硫化温度超过170℃时存在明显的硫化返原现象,并导致相应硫化胶的压缩疲劳温升和动态损耗增大,其最适宜的硫化温度为150℃。  相似文献   

6.
研究溶聚丁苯橡胶(SSBR)等量替代部分天然橡胶(NR)在高抗湿滑性载重轮胎胎面胶配方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SSBR用量的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呈增大趋势,F_(max)变化不大,焦烧时间和t_(90)延长,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基本不变,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能降低,生热增大,抗湿滑性能提高;NR/SSBR并用比为70/30时,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动态性能和抗湿滑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炭黑种类及用量对CR/TPI并用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粒径的增大,混炼胶焦烧时间有增大的趋势,正硫化时间也随之延长;硫化胶交联程度降低;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压缩生热温升、屈挠性能和炭黑分散度随之降低;常温下回弹性能、磨耗性能提高;硫化胶的老化性能略有提高.添加炭黑N330硫化胶的综合性能最好.随着炭黑N330用量的增加,硫化胶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少,炭黑40份左右达到最大值,断裂伸长率减少,磨耗性能和屈挠性能降低,压缩生热温升、邵尔A硬度增大,常温下回弹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高压海水介质对丁腈橡胶(NBR)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NBR硫化胶的质量变化率呈增大趋势;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呈减小趋势;压缩疲劳温升和压缩永久变形减小,且老化温度越高,压缩疲劳温升和压缩永久变形越小;阻尼性能降低,且老化温度越高,阻尼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9.
王建功  黄义钢  王静  王越  张静  李志鹏 《轮胎工业》2019,39(3):0153-0156
研究石墨烯(GE)/废旧轮胎裂解炭黑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GE用量的增大,胶料的焦烧时间缩短,硫化速度减慢,交联密度增大;硫化胶的硬度和定伸应力增大,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拉断永久变形和回弹值减小,耐磨性能提高,压缩温升和永久变形增大;硫化胶的损耗因子(tanδ)峰值减小,0和60℃时的tanδ增大。  相似文献   

10.
成妹  王志远  李键  岑兰 《轮胎工业》2017,37(3):166-169
研究改性锦纶短纤维在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性锦纶短纤维替代部分炭黑后,混炼胶的硫化速度加快,焦烧时间缩短;硫化胶的密度减小,压缩疲劳温升降低,60℃的损耗因子(tanδ)减小,撕裂强度增大,但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有所下降,且变化趋势随着改性锦纶短纤维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采用6份改性短纤维替代4份炭黑用于胎面胶配方,胶料的温升降低1~2℃,60℃的tanδ值减小;成品轮胎的高速和耐久性能均提高,滚动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
紫外光固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紫外光固化体系,包括自由基紫外光固化体系、阳离子紫外光固化体系、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和双重固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抗疲劳性能优良、工艺性能良好及具有可设计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介绍了国内外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体的固化方法。固化方法主要有热固化、辐射固化、电子束固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二段硫化条件(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对均聚氯醚橡胶(CO)基本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段硫化温度越高,硫化时间越长,胶料的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越大,硬度越高;而撕裂强度、伸长率、拉断永久变形以及压缩永久变形越小,其中胶料的硬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压缩永久变形在一定时间后基本上趋于平衡,较好的二段硫化条件为150℃~160℃×3~4h。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自蔓延光固化树脂体系,并以此为基体制备了UV光固化碳纤维布增强的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组成树脂的自蔓延光固化行为。结果表明,光引发剂和热引发剂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环氧树脂的自蔓延光固化,其中热引发剂可以是自由基也可以是阳离子引发剂,阳离子引发剂比自由基引发剂更容易诱发自蔓延固化。以自蔓延光固化树脂为基体制备的碳纤维布增强的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快速光固化,其固化过程是树脂的二维平面自蔓延过程。  相似文献   

15.
UV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几方面综述了UV固化技术及其胶粘剂的一些新研究进展 :自由基光固化体系、阳离子光固化体系、混杂光固化体系、双重固化体系 ,并对今后开发工作提出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UV光-暗双重固化体系的研究现状,总结了UV光-暗双重固化中的UV光固化反应和暗聚合反应类型,并重点介绍了UV光-湿气、UV光-热、UV光-空气和复合型4种双重固化方式。与单一的UV光固化技术相比,UV光-暗双重固化能够很好地解决单一UV光固化体系存在的固化不完全等问题,且UV光-暗双重固化技术制得的固化膜普遍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侯性优异、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辐射固化有机硅隔离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华  陶永杰 《粘接》2005,26(1):28-31
综述了辐射固化有机硅隔离剂的类型、特点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辐射固化有机硅隔离剂性能的因素,概述了辐射固化有机硅隔离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硫化体系对氯丁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金属氧化物(MgO/ZnO)、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简称双-25)、硫黄、三聚硫氰酸(TCY)4种硫化体系对氯丁橡胶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4种硫化体系都能较好地硫化氯丁橡胶;双-25和硫黄有较快的硫化速度:TCY和金属氧化物的硫化速度较慢,但二者有很好的抗硫化返原性;硫黄硫化的CR硫化胶拉伸强度较大.但耐热老化性能欠佳;TCY和双-25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能达到金属氧化物的水平.且老化性能较好;金属氧化物有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含TCY的硫化胶有较小高温压缩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19.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常温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特征、固化反应,固化机理和交联固化反应活性。介绍了4种固化反应过程、引发剂和固化反应链增长过程,同时介绍了其交联固化反应活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blend ratio on the crosslinking characteristics of ethylene vinyl acetate and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tercopolymer (EVA‐EPDM) blends was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a torque rheometer (Rheocord‐90). The activation energy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EVA content in the blend. The cure rate increases whereas the optimum cure tim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or curing de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EVA/EPDM ratio. The dynamic curing obtained by the torque rheometer is very fast compared to the static curing obtain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74: 2756–2763,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