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AIHA的血清学特性及交叉配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罗,男,56岁。2004年3月27日消化道出血。查体:体温36·1℃,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74/4·86 kPa。化验检查:RBC1·82×1012cells/L,Hb54 g/L,WBC 4·5×109cells/L,总胆红素40·2μmol/L,直接胆红素25·3μmol/L。临床诊断:消化道出血,伴有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为纠正贫血需输血治疗,医院与数名献血者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出现凝集,送本站鉴定及交叉配血。2·血型血清学检查2·1直接Coom’S试验:IgG。2·2 ABO血型鉴定:经室温及37℃反应,显示患者血清存在自身抗体。用37℃生理盐水将红细胞洗涤3次…  相似文献   

2.
史利军 《化工之友》2008,27(9):28-28
目的 分析及预防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因素及措施.方法 将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住院化疗的病人共180例,对其中45例(56例次)并发的医院内感染病人的感染率及死亡率、感染部位、致病菌、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1岁以上年龄组感染明显高于51岁以下组(P<0.1);感染组住院天数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白细胞数在2.0×109/L以下组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2.1×109/L以上组(P<0.05).结论 化疗的病人易并发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进展性卒中69例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69例进行比较。结果69例患者中,患高血压者60例(86.96%),合并糖尿病47例(68.12%)合并周围血白细胞>10×109/L(排除感染因素)41例(59.42%),高胆固醇32例(46.38%),TCD、DSA检查有不同程度动脉狭窄。结论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若病灶位于侧脑室体旁,病情严重者,临床医生应警惕进展性卒中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四氯虫酰胺对大型溞的毒性,本研究通过急性活动抑制和21 d毒性试验,研究了四氯虫酰胺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和繁殖毒性。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对大型溞的急性半数活动抑制浓度EC50(48 h)为1.31×10-3mg/L,表现为剧毒;经5个不同的浓度暴露21 d后,5.00×10-5mg/L和1.00×10-4mg/L浓度组使大型溞的首胎时长显著缩短,各处理组均对大型溞单雌总产溞数、体长、平均蜕皮次数无显著影响,而2.50×10-5、5.00×10-5mg/L和1.00×10-4mg/L浓度处理组显著促进大型溞的单雌平均产胎数。综上所述,四氯虫酰胺对大型溞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血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方法采用CD—37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EDTA-K2抗凝血,对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418例标本,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的9例患者再次抽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末梢血涂片。结果EDTA-K2抗凝血用CD-3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为8×109~45×109/L,手工血小板计数复查结果为135×109~268×109/L;仪器法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手工法,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涂片镜检对照分析抗凝血涂片显示血小板明显聚集成簇。结论EDTA-K2抗凝血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应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做好复检工作。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3):493-497
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银氨溶液对蒙脱土掺杂改性制得样品,用作电极修饰的材料。采用XRD、SEM、能谱法和交流阻抗法技术对样品表征,以循环伏安法、方波溶出伏安法探究改性蒙脱土修饰电极上L-色氨酸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吸附和扩散对该电化学行为均有影响,反应转移的电子数n与质子数m为1,电极有效面积0.11 cm2,扩散系数1.76×10-5cm2,扩散系数1.76×10-5cm2/s。当CL-色氨酸在9.0×10-72/s。当CL-色氨酸在9.0×10-78.0×10-4mol/L时,其浓度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53×10-7mol/L,加标回收率为94.3%8.0×10-4mol/L时,其浓度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53×10-7mol/L,加标回收率为94.3%101.9%。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变压分离碳酸二甲酯和甲醇工艺能耗较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分离该体系的热集成变压精馏新工艺。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Wilson物性方法,以年度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对两塔的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为总塔板数常压塔24块,加压塔11块;进料位置为常压塔第6块,加压塔第7块;回流比常压塔为1.5,加压塔为1.2。加压塔塔顶和常压塔塔底的温差为74℃,满足完全热集成的条件。完全热集成变压分离该工艺总能耗成本为0.114×106美元/a,年度总费用为0.185 8×106美元/a,相比于常规变压精馏工艺,完全热集成工艺可节省能耗约46%,年度总费用节省约39.2%。模拟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和甲醇产品纯度(质量分数)可达到99.5%,满足分离要求。完全热集成变压精馏工艺可以经济、有效地分离该共沸物。  相似文献   

8.
在低介电玻璃纤维生产中,由于窑炉耐火材料中二氧化锆(ZrO2)会析出到玻璃液中,造成玻璃成分偏离,进而影响低介电玻璃性能。本文研究ZrO2对低介电玻璃介电性能、热膨胀、黏度、玻璃液电阻率等关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低介电玻璃配方中,1 wt%的ZrO2,10 GHz下的介电常数(Dk)从4.65上升到4.70,介电损耗(Df)从3.20‰下降到3.02‰,热膨胀系数α25℃~300℃从3.5×10-6/℃下降到3.3×10-6/℃,lgη=3黏度温度从1310℃下降到1302℃,玻璃液电阻率ρ1500℃从95.4Ω·cm下降到89.8Ω·cm。由此可见:一定量ZrO2引入到低介电玻璃中,玻璃的介电损耗、热膨胀系数、黏温关系、熔体电阻率等参数均得到改善,但是对介电常数略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复合固体酸催化剂SO42-/TiO2/Ce4+,将其用于棕榈酸与甲醇的加压酯化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e4+浓度0.05 mol/L、H2SO4浓度1.38 mol/L、煅烧温度450 ℃和煅烧时间3 h的制备条件下,催化剂活性最高.棕榈酸与甲醇的加压酯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之比10:1、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30 min、催化剂用量3%,此时转化率可达到96.33%.催化剂在重复使用4次后,转化率仍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其疗效。方法100例急性穿孔患者中,空腹穿孔者40例,饱餐后穿孔者60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70例;胃穿孔30例。采用不同形式的治疗方法,其中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56例,胃大部切除术44例。结果100例患者中,75例有突发性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25例患者腹痛症状不明显,腹膜刺激征不典型;80例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9/L~20×109/L);20例正常;穿孔时间超过24h,行单纯穿孔缝合术;穿孔时间在24h以内,行胃大部切除术;单纯穿孔缝合术组和胃大部切除术组的住院日数分别为(9±2)d和(10±2)d;单纯穿孔缝合术组中毒性休克4例(7.0%)高于胃大部切除术组1例(2.2%)(χ2=3.85,P<0.05);单纯穿孔缝合术组切口感染2例(3.5%)低于胃大部切除术组4例(9.0%)(χ2=3.92,P<0.05)。结论早期诊断,采取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 患者,男,6岁,“因发热、恐水、怕风”就诊。5天前患儿出现发热,右手指发麻,当地医院以感冒治疗,效果不佳,后出现恐水、怕风症状来我处诊治。查体:急性病容,烦躁不安,体温38℃,心、肺、腹部无异常,脑膜刺激症(±),饮水、吹风试验(+),胸部X线透视无异常。血常规:红细胞3.5×10~(12)/L,白细胞1.1×10~9/L.中性0.76%。脑脊液:压力正常,清亮,细胞数正常。否认犬咬伤史,家族史无特殊。患儿入院后,症状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1):178-180
建立了盐酸阿霉素的直接荧光分析方法,浓度在9.90×10-81.97×10-5mol/L,荧光强度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4 5,检测限4.37×10-11mol/L,回收率98.99%,避光下保存稳定性良好。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适合用于盐酸阿霉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低能耗下臭氧的高效制备,结合 SEM、XRD 及 Raman 光谱等表征分析,研究了 BDD 电极的 B/C 比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并在最佳 B/C 比条件下,采用悬液定量法对臭氧水的杀菌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 B/C比为 4.9wt%,电流密度为 33 m A/cm2时,臭氧产生性能最佳,在此条件下电流效率高达 38%,能耗低至 47 Wh/g,产生的臭氧水浓度为4.2 mg/L。该臭氧水对含菌量为1×109~3×109cfu/m L 的大肠杆菌悬液具有显著杀菌效果,杀菌率高达99.14 %,本研究对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获取高热流、低流速条件下超临界CO2的传热规律,开展了超临界CO2在内径2 mm水平小圆管内对流传热试验研究,并重点探讨了变物性、浮升力和热加速等效应对传热过程的影响。试验参数范围:系统压力7.6~8.4 MPa,质量流速400~500 kg/(m2?s),热通量0~200 kW/m2,流体温度20~60℃,Reynolds数1.2×104~4.3×104。分别采用Gr/Re 2Kv作为浮升力效应和热加速效应的判别因子。结果显示,在高热流低流速工况下,浮升力效应显著(Gr/Re 2 > 10-3),同一个截面处的上壁面传热系数始终小于下壁面传热系数。浮升力效应是高热流低流速工况下传热恶化的主要诱发因素。试验中热加速因子较小(Kv < 8.5×10-7),其效应可以忽略。将试验数据与典型的传热经验关联式作对比,结果表明Liao-Zhao关联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吻合。  相似文献   

15.
在蒸汽活化转化(STAR)工艺中,丙烷脱氢反应产物含有大量氢气、甲烷等不凝组分,传统的高压低温液化流程,操作压力达到3.30MPa,浅冷温度-24℃,深冷温度-78℃,不仅压缩能耗高,而且氢气副产品浓度低,无法直接在炼化过程中实现利用。对此,本文提出在浅冷之后嵌入氢气膜分离单元,采用Prism-Ⅱ膜脱除反应产物中大部分氢气后再进一步增压和深冷液化。采用HYSYS对改进工艺模拟优化后得出:浅冷操作压力2.40MPa、温度-24℃,深冷操作压力3.30MPa、温度-78℃,总压缩能耗降低16.1%,氢气纯度由82.8%提高到99.0%,回收率超过85%。以350kt/a STAR工艺为例进行改进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最优膜面积为2680m2,总压缩功耗由6850kW降低至5750kW,节约公用工程约5.72×106CNY/a,设备折旧仅增加0.61×106CNY/a,产出氢气约1.23×108m3/a。综合考虑节能、新增设备折旧和氢气产出,年净收益增加8.7×107CNY。结果表明,膜分离改进有效地提高了STAR工艺的能效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以赤泥固废为原料,采用酸解-碱沉淀法制备了赤泥粉体催化剂,并提出一种将催化剂直接喷入SNCR尾气中的除氨工艺,考察了催化剂加入点温度、空速、NH3浓度及水蒸气对氨去除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催化过程具有很高的活性和N2的选择性,450℃以上NH3的转化率可达100%,同时在400~500℃间,N2的选择性高于80%,达到了很好的除氨效果;在500℃,空速为3×106~6×106 h-1之间时,出口NH3浓度均为0;此工艺对于逃逸NH3浓度的适用性较强,入口[NH3] = 50×10-6~1000×10-6 mol/L范围内均可完全脱除,且具有一定的抗水能力。通过一系列表征发现,该种方法制备的赤泥催化剂不仅消除了原始固废的强碱性,还提高了其表面酸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容和丰富的表面微观结构,使NH3的吸附及活化反应能力大大增加;该催化剂过程遵循iSCR机理,在400~500℃温度区间主要发生NH3-SCO反应,低于400℃主要发生NH3-SCR反应,粉体催化剂通过NH3-SCR和NH3-SCO协同反应达到了去除尾气中微量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腺嘌呤是核酸和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腺嘌呤的缺失会导致生物体代谢功能的紊乱,开展生物体内腺嘌呤的检测有利于疾病预警。采用常规湿化学法合成了Ag负载螺旋碳纳米管(Ag/HMWCNTs),对腺嘌呤进行电化学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与裸电极、螺旋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相比,Ag/HMWCNTs修饰电极对腺嘌呤的氧化表现出较强的电催化性能。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腺嘌呤浓度与其氧化峰电流在6.0×10-5~8.0×10-3mol/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9.0×10-6mol/L),抗干扰强,可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二氧化硅(SiO2)掺杂钛酸锶钡(Ba0.65Sr0.35TiO3,BST)陶瓷(BST+x%SiO2),研究了掺杂二氧化硅对BST陶瓷的物相、微观形貌、介电性能及电卡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二氧化硅并未改变BST陶瓷的晶型结构,但有助于提升晶粒的均匀性和材料介电性能频率的稳定性。随着二氧化硅掺杂量增加,BST陶瓷的介电常数呈现单调递减趋势,介电弥散特性逐渐增强。二氧化硅的掺杂有利于提升BST陶瓷的电卡性能,其中BST+3%SiO2陶瓷具有最优的电卡效应,在30 ℃下可获得最大电卡绝热温变(ΔTmax),ΔTmax和ΔTmaxE分别为1.6 ℃、8.00×10 -7 ℃·m/V,电卡效应半峰宽(Tspan)为10 ℃左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22,(Z1):163-166
对三个米曲霉菌种的制曲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培养时间、培养温度以及翻曲对酶活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米曲霉制曲的最佳条件为培养72 h,前48 h置于40℃培养,48~72 h置于37培养,期间间隔24 h进行翻曲,在此培养条件下,米曲霉活力最高可达到5711/g。根据米氏方程可以得出以8%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所对应的K_m=5. 533×10(-2) mg/L, V_(max)=3.154×10(-2) mg/L, V_(max)=3.154×10(-3)mg/(L·min)。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论述了一种提纯盐湖锂矿和回收含氟碳酸锂的方法。工艺流程:盐湖锂矿(含氟碳酸锂)通过一次水洗涤除去其中所含的大部分可溶性杂质后,按一定配比将其投入到石灰乳料浆中加热到90~95 ℃反应4 h,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锂溶液,将氢氧化锂溶液在100~120 ℃下进行加压浓缩4 h精制得到钙镁离子和硅含量较低的氢氧化锂溶液;向精制后的氢氧化锂溶液中通入食品级二氧化碳沉锂得到工业级碳酸锂,或继续浓缩制备氢氧化锂;用以上工艺生产得到的工业级碳酸锂通过二次碳化、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钙镁离子、重结晶可得到硅含量为10×10-6以内的高纯碳酸锂,或浓缩得到钙含量为5×10-6、镁含量为2×10-6以内的单水氢氧化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